<p class="ql-block">這幅大畫是由雨果的嫂子繪制,畫中人是雨果的父親和兩個叔叔,及雨果的一個兄弟。</p><p class="ql-block">雨果的母親是?;庶h,父親和叔叔接受共和新思想,追隨拿破侖的一個哥哥(還是弟弟?)在意大利南部,后來又到西班牙,職位升至將軍。所以雨果的人生思想一開始受他母親影響,親近?;逝?,波旁王朝復辟的時候就少年天才,寫的敬獻給復辟王朝的詩歌受到嘉獎,拿到一筆年金。后來在文學上越來越出色,查理十世在蘭斯大教堂登基加冕的時候雨果受到邀請出席。跟后來奧爾良家族的七月王朝也走得近。</p> <p class="ql-block">雨果嫂子的畫像,這幅雨果嫂子的肖像應該不是自畫像,是她老師Francois Gérard給她畫的,她的嫂子曾是Francois Gérard 和大衛(wèi)的學生。</p> <p class="ql-block">這是前幾天盧森堡博物館有關(guān)女畫家的特展中的,畫中右邊是雨果的嫂子的自畫像,左邊是她給雨果夫人阿黛爾(妯娌)畫的肖像。</p><p class="ql-block">雨果的原配夫人阿黛爾,年輕時倆人完全是自由戀愛結(jié)婚,育有兩兒兩女,后來愛上了另一個有名的作家,回頭給大家一篇文章,了解這些。</p> <h3>寬敞的紅色客廳,接待過無數(shù)文學家、名流。</h3> <h3>雨果和兒子在一起的肖像。他少年時代成名,有無數(shù)畫家、雕塑家朋友,每個時代都有人給他畫像。</h3> <h3>雨果的長女Léopoldine,二十歲出頭不幸溺水身亡,雨果一生的痛!</h3> <h3>右邊這個胖寶寶是二女兒阿黛爾,跟母親一個名字,因感覺處處受名滿天下的父親雨果忽視,一生愛情不順,后來瘋癲,后半生在瘋?cè)嗽憾冗^。有個電影“阿黛爾的故事”就是講她的悲傷故事。</h3> <h3>雨果設(shè)計的中國廳。這個廳原本是雨果流亡海島時為朱麗葉的房子打造的,雨果親自參與了設(shè)計,一部分的制作和繪制,雨果是心靈手巧的木匠兼半個畫家。1903年雨果誕辰一百周年之際這里開辟成為博物館,這些家具從海島運到這里原樣組裝。</h3> <h3>餐廳</h3> <h3>雨果年輕時照相術(shù)還未發(fā)明(1839年發(fā)明照相術(shù)),都是繪畫肖像,他流亡海島時1850年以后照相術(shù)就逐漸普及起來,從那時候起雨果留下了不少照片。</h3> <h3>年輕時的朱麗葉。他一生的紅顏知己朱麗葉,一個不怎么優(yōu)秀的戲劇女演員,年輕時拿到了雨果戲劇作品中的一個小角色,雨果已是浪漫主義文學的領(lǐng)頭人,非常有名望,朱麗葉受寵若驚,從此一輩子跟隨他,忠心耿耿。</h3> <h3>老年時的朱麗葉,陪雨果流亡半生。原配夫人先去世,朱麗葉終于在晚年受到禮遇尊重。她與雨果的愛情很感人!</h3> <h3>“悲慘世界”里的讓瓦讓和小珂賽特,讓瓦讓在法庭上。后人根據(jù)他的文學名著創(chuàng)作了無數(shù)繪畫和雕像作品。他是真正為社會不公正、為底層人發(fā)聲的人,他創(chuàng)造的文學人物今日讀來也讓人全身顫抖。</h3> <h3>故居里展示著很多雨果的“水墨”速寫畫,真正的浪漫主義色彩!</h3> <h3>雨果最著名的畫像,流亡歸來的世紀老人形象。四十歲的羅丹戰(zhàn)戰(zhàn)兢兢給德高望重的雨果做的雕像。</h3> <h3>雨果手模</h3> <p class="ql-block">雨果遺像</p><p class="ql-block">雨果的一生肯定比畢加索的更復雜,更磨難曲折!他是正兒八經(jīng)參與了政治的,他四十來歲已經(jīng)是議會議員了!1851年拿破侖三世發(fā)動政變稱帝,他是明確反對的,在議會發(fā)表演說公開反對拿破侖三世的,所以拿破侖要抓捕他,抓住了要掉腦袋的。不得已雨果才逃往比利時,然后先后流亡英國的兩個海島的。直到1871年拿破侖三世失敗,他才返回法國的。流亡二十年!雨果是不顧自身危險、真正參與政治,推進社會改造進步的文學家知識分子,再加上他的文學天才,在全歐洲影響巨大!他的悲慘世界出版時他還在海島上流亡,幾家出版社高價競爭他的版權(quán),在全歐洲幾個城市同時出售,十萬本幾個小時就賣空了!社會各階層都搶著讀他的書,他的影響力太大了。像拿破侖三世這樣的統(tǒng)治者很“害怕”他,他的書就是發(fā)動全社會的武器,太有煽動性了!他死后某種程度上是國葬,全歐洲上百萬的人到巴黎為他送葬,因為他的死,政府決定重新把Panthéon 改成安葬偉人的地方直至今日,他直接進了先賢祠的。</p> <p class="ql-block">1885年雨果去世,安葬在先賢祠,二百萬人自發(fā)送葬。</p> <h3>后面花園即將開放,旁邊的餐廳正在修整。</h3> <p class="ql-block">雨果當年在樓內(nèi)二層租了280平米的套房,在這里住了16年,一直到1848年拿破侖三世上臺,雨果踏上流亡之路。當年雨果租住的只有現(xiàn)在長期展廳這一層,280平米,已經(jīng)很寬敞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他少年成名,30歲時《巴黎圣母院》已經(jīng)是暢銷書,所以經(jīng)濟條件上他一直都很好。1903年政府要給他開辦故居博物館,才把樓上樓下整幢小樓都買下,上面有工作人員辦公室,咱們也不能參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這個地方需要有個人講解,搞明白每個作品的來龍去脈,才有意思。哪個畫像畫中人是誰,在雨果人生中的位子如何,雨果怎樣從保皇黨轉(zhuǎn)為堅定的共和派,展品中都有體現(xiàn)。搞明白了才有意思!這個故居沒有綜合人文知識是看不懂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雨果之所以在全世界范圍內(nèi)受尊敬,我想他對人類的貢獻已遠遠超出了單純的文學這個領(lǐng)域,幸而人類歷史上時不時出這類的大家,是真正推動全人類社會前進的力量……思想、政治、文學、藝術(shù)……很難用一句兩句話來總結(jié)表達…</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個小例子,巴黎圣母院失火在全世界引起這么大反響,很大程度上歸功于雨果的名作《巴黎圣母院》,他虛構(gòu)的文學人物已深入人心,已與全人類的情感息息相連。科隆大教堂、米蘭大教堂但從建筑藝術(shù)角度看,價值也很高,但獨獨巴黎圣母院在大家心目中地位不一樣,跟雨果為受壓迫的底層人鐘樓怪人卡西莫多、埃斯梅拉達發(fā)聲吶喊息息相關(guān)……有了偉大的文學作品,巴黎圣母院就變得與眾不同。</p> <p class="ql-block">孚日廣場旁的敘利公館</p><p class="ql-block">孚日廣場是好國王亨利四世為帶動巴黎城市的發(fā)展,四百年前建造的王家廣場,通過我“法式生活美學”講座的朋友都應該有印象,在他的兒子路易十三時候完工。周圍整齊的一幢幢房屋都有四百多年歷史了!大革命期間改名為孚日廣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這個美篇的圖和文字都是海霞老師的分享,我只是一個記錄者。</span></p><p class="ql-block">購買海霞老師的線上講座,就能受邀加入法國文化網(wǎng)課群,海霞經(jīng)常在群里分享各類法國有趣的文化藝術(shù)信息。</p> <p class="ql-block">今天的先賢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