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感謝共產(chǎn)黨,是我們的黨、我們的國家,讓我們擁有這么幸福的美好生活!”這是黃臺電廠百歲老黨員趙丕良常給子孫念叨的一句話。</p> <p class="ql-block"> 趙丕良老人不僅對黨忠誠,同時注重家風傳承。他引導親屬子女堅決聽黨話、跟黨走。6月26日,老人的長女和女婿也同時獲得“光榮在黨50年”紀念章。</p> <p class="ql-block"> 2021年6月1日,趙丕良老人在電廠第五宿舍小廣場納涼時自娛自樂,即興歌唱《沒有共產(chǎn)黨,就沒有新中國》。(視頻由其家人手機隨手拍)</p> <p class="ql-block"> 進入6月份以來,這位有著68年黨齡的耄耋老人,最大心愿就是天天盼著領到慶祝中國共產(chǎn)黨成立100周年,光榮在黨50周年紀念章。</p> <p class="ql-block"> 趙丕良是1921年陰歷11月30日(查萬年歷是1921年12月28日)生人,1953年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原在濰坊坊子電廠工作,1958年積極響應國家號召,作為被招賢的技術工人前來黃臺電廠支援山東省第一座高溫高壓的火力發(fā)電廠建設,這一干就是20多年。</p> <p class="ql-block"> 期間,趙丕良由于樂業(yè)、敬業(yè)、精業(yè),來到黃臺電廠工作不久,被提升為鍋爐運行班長。之后,老人經(jīng)歷多次崗位晉升機會,都被其婉言謝絕。他總是跟同事和家人說:回想起剛參加工作時遇難的礦友、因饑困離開人世的鄉(xiāng)親……,我能走到今天,已經(jīng)很幸福了,把機會應該讓給那些比他更需要的同事,我覺得很踏實、很欣慰。</p> <p class="ql-block"> <b>精神的力量涵養(yǎng)人,好家風傳承養(yǎng)育人。</b>當眾人在追尋老人長壽的密碼時,其幺女趙玉珍說:老人笑了、氣順了,就能健康長壽。其實俺爸爸平時飲食非常簡單,就是一日三餐早晨西紅柿雞蛋面、中餐包子、晚飯水餃。多少年未變的食譜,他老人家就好這一口。平時我們兄弟姊妹輪流24小時倒班看護著老人。陪他說說話、做做飯。我們都很尊重這個寶,愛護這個寶!</p> <p class="ql-block"> 其實老人生活能自理,每天給他做飯時,他有時候也跟著趕個餃子皮,包個水餃啥的,天天堅持自己疊被子。最主要還是老人心態(tài)好,他常給我們兒女子孫說“吃虧是福”!而且平日里喜歡運動,這么大年齡了,天天練“腹肌功”。</p> 再就是老人從年輕好學習,在那個物質匱乏且并不是很重視教育的年代,他上過幾年私塾,后來就堅持天天讀讀書或看看報。以至于后來無論在哪個單位、哪個崗位,都能很好地適應工作。到現(xiàn)在還堅持每天看電視新聞,關心國家大事。從香港回歸、新世紀、慶祝黃臺電廠建廠60周年、新中國成立70周年,到現(xiàn)在迎接中國共產(chǎn)黨成立100周年,都是早早地盼望著…… <p class="ql-block"> 從2019年領到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的紀念章、見到齊魯晚報??瘜λ鞍贇q樂、唱支歌”的新聞報道,老人心情非常激動,感慨萬千,趕上了好時代。</p> <p class="ql-block"> 心中有希望,這亦是老人健康長壽的寶典。趙丕良老人共育有七個孩子,其中四個兒子,三個女兒。在他的影響下,四代同堂,家庭和睦,每年一家50多口人都會團聚在一起過新年,為老人祝壽。老人過生日時,常即興賦詩,詩的內(nèi)容都充滿了對黨對社會主義的感恩和贊揚。</p> <p class="ql-block"> 【本文根據(jù)老人女兒趙玉珍口述整理; 圖:來自齊魯晚報新聞記者張中,及趙丕良老人的家人】</p> <p class="ql-block"> <b>后記</b>:俗話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有老人在,子女們才更有歸屬感。家庭是一個注重團聚、和睦的地方,可以說老人讓這個家庭更有凝聚力和向心力,他們在子女們心中的地位是崇高的,是有威信力的。趙丕良老人及家人們是我們傳統(tǒng)家庭的典范。他在影響、感召大家,作為子女的晚輩懂得孝敬,懂得去給老人一些關愛和呵護,這是我們大家期待的明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