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馬路天使》是卅年代上海灘紅極一時的的電彰,成就了周璇“金嗓子”和“電影皇后”的極大名聲,和解放后被稱為“影帝”的趙丹。其電影插曲“四季歌”“天涯歌女”,及“五月的風”,“夜上海”,”何日君再來”等在當時的上海大街小巷廣為傳唱,就象八十年代傳唱鄧麗君的歌一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馬路天使》以賣唱女小紅和吹鼓手小陳的純真愛情為主線,描寫的是舊上海灘底層普通民眾的生活狀況。在今天看來仍不失為佳作。更有別于現在的高富帥和白富美,豪華的脫離普通生活的場景。</p> <p class="ql-block">上兩圖均是當時的海報。</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小紅和小陳的住房是對面鄰居,低頭不見抬頭見,上海小馬路不寬,兩人常通過鏡子反光,彈水滴,竹竿提籃子等形式嬉鬧溝通。更高雅的溝通是發(fā)揮各自才能,小紅自幼會唱歌,天生一付好嗓子,而小陳的職業(yè)就當吹號手和拉胡琴,兩人一搭一檔,一拉一唱,簡直是青梅竹馬,郎才女貌,天生的一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日久自然生情,這是一種發(fā)自內心的愛意,甚至都不表白。不象今天的愛情劇,拉起來就“我愛你”,然后擁抱接吻。全劇只有當小紅生活發(fā)生變故,將要做別人小老婆,與小陳分手時,兩人才吐露真情,相擁而泣,也沒有接吻鏡頭。這種久違了的純真愛情故事,會使人想起自己美好的初戀,即使最終未成眷屬。</p> <p class="ql-block">春季到來“陸”滿窗……,哈,好,有個把非標準普通話,才有特色,否則不知南方北方。平時茶館賣唱是為生計,屬于應付,故唱得有點不情不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被古老板看中,想買她為妾。拉胡琴干爹只把她當搖錢樹,認錢不認人,出價高當然愿賣。但憑心而論,古老板比起現今的一些富豪來,還算仁慈的,在買賣未成交之前,只是帶她玩,吃,給她買布料等小恩小惠討好她,沒有強暴行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那時的唱歌,全靠個人嗓音和個人技能,伴奏為次要,接近清唱,聽起來格外質樸親切。不象現在,女高音都經過專業(yè)訓練,差不多的高亢嗓音,分不大清誰誰誰,靠強大陪奏給人以聽覺刺激。不過錄音技術,高保真多聲道,則遠遠超過過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周璇自小愛唱歌,幾經轉手,最后的養(yǎng)母廣東阿三葉鳳妹待她不錯,供她讀書。廣東阿三過去也唱粵劇,來上海后嫁給周姓男主為小老婆,自己沒有小孩,也想老了有個依靠,后來生活費被斷供幫人洗衣度日,家正好離明月歌舞社近,周璇常去送洗好的衣服,被歌舞社老板黎錦輝慧眼看中,12歲便吸收進歌舞社,14歲參加全上海歌手比賽就獲第二名和“金嗓子”稱號。周璇的名字,也是黎老板取的,原叫周小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7歲拍《馬路天使》一舉成名。41年與胡蝶,阮玲玉共獲“電影皇后”稱號,名氣上僅次于比她大12歲的胡蝶為第二,但被她登報聲明不接受此稱號,這和現在就是不一樣。</p><p class="ql-block">胡蝶走上流社會,名聲如日中天,與梅蘭芳同訪蘇聯,后又與軍統(tǒng)頭子戴笠同居。</p><p class="ql-block">阮玲玉不堪社會上桃色新聞,流言蜚語,留下“人言可畏”,吞藥自殺身亡。</p> <p class="ql-block">小妹妹唱歌郎奏琴,郎呀咱們倆人是一條心。</p><p class="ql-block">小妹妹想郎直到今,郎呀患難之交恩愛深。</p><p class="ql-block">小妹妹似線郎似針,郎呀穿在一起不離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理想是豐滿的,現實是骨感的。現實中這對有情人終未能成眷屬。小妹妹周璇人生結局是悲慘的。后來事實證明,嫁給趙丹是靠得住的,趙丹婚后沒有婚變,始終如一,趙丹黃宗英夫婦還收留了周璇兩個沒有父親的兒子周民周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37年兩人共拍電影后8年相見了一次,趙丹問周璇這些年拍了哪些電影?周璇說別提了,拍了幾十部,都沒記住,只有《馬路天使》是刻骨銘心的。</p> <p class="ql-block">古老板給小紅買了新布料,小紅毫無心計很開心,想給小陳炫耀一下。小紅畢竟窮人家女孩,不象大家閨秀林黛玉,孤傲自芳:”什么臭男人的東西”,除了賈寶玉都是臭男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其實小陳通過窮把兄弟跟綜,早己得知此事,正在氣頭上,一把抓過布料扔窗外,突然變故使小紅大受驚嚇,轉頭就跑,小陳追上去:</p><p class="ql-block">小陳:我恨你!</p><p class="ql-block">小紅:我也恨你!什么應該不應該(不加思索接嘴很快)。</p><p class="ql-block">小陳:去了就別來了。</p><p class="ql-block">小紅:好!</p><p class="ql-block">由愛生恨,戀人爭吵大抵這樣。有個暫時失去理智的時期,這時什么過激的言行都做得出來,而事后想想會懊誨的,然而出于面子上下不來,誰也不肯先認輸。</p> <p class="ql-block">小陳以酒解悶,終于放不下,以顧客身份,掏出銀元,總能讓你唱,目的是要見上一面,寄希望她能回心轉意。拉胡琴干爹當然只看銀元不看人,喊她下來唱,小紅沒法違抗。重點看她在樓梯上的肢體語言,一見是小陳,立刻扭頭轉身,氣還未消,愛恨交加,表演得淋漓盡致。最后不情不愿,帶哭腔唱的“天涯歌女”。小陳想起之前一拉一唱,兩小無猜,多么的歡樂和諧,終于怒從心起,擼翻桌子揚長而去。</p> <p class="ql-block">終于,古老板給她干爹媽錢了,正式買小紅,都被她偷聽到,急了。命運比小紅更凄苦的姐姐小云(做暗娼)給她出主意,還是找小陳有辦法。</p><p class="ql-block">小紅:“找他?我不要”,口頭上和肢體動作都是“我不去”,然而腳很誠實,朝去的地方挪。</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小陳,“是哪個王八蛋敲門?”,一看小紅,仍惡語相加:“你是不是來要那塊漂亮的衣料的?”,傷心!</p><p class="ql-block">小陳的單身漢朋友問“是你姐叫你來的?小紅:“汗”(沒有這個普通話拼音,類如ai,第三聲重音節(jié),與我鎮(zhèn)土咶完全一樣,意為是的)。也體現了單身漢朋友對小云的關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真到了命運的轉折點,小陳也急了,顧不得前嫌,然后精彩悲喜劇,表演很自然。</p><p class="ql-block">想辦法,先想到打官司,然而律師很傲慢,要錢開口大獅子,拿不出大筆錢,只好放棄。后選擇下策,私奔玩失蹤。</p><p class="ql-block">故事結局還算完美的,終城鴛鴦。</p> <p class="ql-block">周璇的美照很多,這張很美很明星,但打扮濃妝艷抹,雍庸華貴,不是最喜歡。</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我比較喜歡這張,應接近本來面目,特點是她的眼晴,白眼珠面積大,斜眼看人很勾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周璇前后與多個男人結婚或同居,只有第一個正式丈夫嚴華是好人,后來的都是負心漢白眼狼。嚴華是明月歌舞社音樂教師,教周璇唱歌和普通話,周璇僅12歲,免不了受團里人大人言語欺侮,也是嚴華幫她出頭。雖然嚴華比她大8歲,仍可算青梅竹馬。</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38年,也就是拍馬路天使后一年,與嚴華結婚,同年進入干爹(臨時認的)柳中浩辦的國華影業(yè)公司。而與嚴華的婚姻好景不長,僅維持了三年,41午離婚。原因眾說粉紜,有說是柳中浩從中作梗,散布流言蜚語。我覺得柳中浩是成功人士,出產的電影多又快,一個星期拍一本。柳中浩把周璇作為臺柱,搖錢樹是真的,至于要拆散其家庭,似沒有這么壞。周璇片酬也很高,講金條的,看不起老公了?婚姻破裂兩人都有責任。周璇涉事不深,不太注意言行,如讓搭擋男演員送其回家等,也許以為天下好男人很多,不珍惜與嚴華的愛情,懷的孩子又流產,家庭沒得到鞏固。而嚴華則小氣吃醋,兩人常吵架,發(fā)展到離婚,應該說周璇的責任更大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45年后獨自一人去香港發(fā)展,拍了幾部電影。50年剛解放,據說是組織上通過趙丹等昔日好友,勸說周璇回大陸繼續(xù)從影,周璇聽從了勸說。50年回來生下第一個兒子周民,應是在香港結識的綢布商朱懷德的,但朱懷德騙走周璇錢財后回上海玩失蹤,周璇也回上海找到他,其實朱早有家室。還惡語相加,不承認孩子是他的,是野種,不信可作親子鑒定。這個沒父親的孩子由趙丹夫婦收留。</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生下孩子后就拍“和平鴿”時突發(fā)精神失常,結果此片始終沒拍成。其后好了一段時間,負心漢唐棣趁虛而入,生下第二個兒子周偉,唐就帶著兒子到處找周璇親屬好友敲詐勒索,包括廣東阿三等,廣東阿三應該受周璇孝敬的。后唐棣被告上法庭吃官司。周偉也被趙丹夫婦收養(yǎng)。</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兩個不肖子長大后都表態(tài),媽媽舊社會唱的歌都是糜糜之音,思想不健康,(不過也是社會背景所然,講思想)。小兒子周偉更是為爭奪其母財產打官司,和其父唐棣一個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舊社會過來的藝人,常開會檢討過去,王人美發(fā)言“我與周璇在舊社會唱了一些思想不健康的歌”,周璇在場以為是揭發(fā)自己,上去給王人美一巴掌,病又犯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自古紅顏多薄命。周璇的一生,前半生輝煌,后半生悲慘,得病后于57年逝世,享年僅37歲,。至死未知親生父母是誰。比較可信的說法,周璇出生于常州蘇家,老二,叫蘇璞,上有哥下有妹,從小寄養(yǎng)于金壇縣外婆家,三歲時被其舅賣掉抽大煙,順便說一下,其親妹蘇瑛說是七歲失蹤,父親當時在嘉興當牧師,母親要去嘉興,才把姐姐送外婆家寄養(yǎng),是被其舅帶到上海送給姘頭廣東阿三。而其他說法,先是被舅賣給金壇縣王家夫婦,取名王小紅,后離異被養(yǎng)母帶至上海又送人。廣東阿三其夫有名有姓,是其舅的姘頭?蘇瑛的回憶有誤或另有隱情,主要是避開“賣掉”這樣難聽的說法,究竟何為真相,難說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其實其生母顧美珍是打探到女兒行蹤的,一直暗中關注。由于種種原因未能相認。之前怕影響其名聲,解放后因怕牽出舅舅解放前當警察局長的歷史問題,周璇親兄在部隊工作,己是革命家庭,看來是隱瞞了舅的歷史問題,母子商量后作出不相認的決定。后周璇精神病又發(fā)作病重,據說組織上安排顧美珍去見一面,從周璇20米外走過看看女兒,規(guī)定不能相認(怕刺激周璇),故周璇至死不知道親生父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周璇的逝世,上海演藝界給了她隆重的.高規(guī)格的葬禮,成立了厐大的治喪委員會,動用了西式萬國殯儀館的銅棺和克里斯高級接尸車,與魯迅逝世相同的規(guī)格。這是早幾年網上文章的介紹,現在網上搜索己搜不到這段和其他一些材料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近年來似拍過幾部有關周璇的電影(電視劇),沒什么影響力。</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