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疊彩洞是云臺山通往茱萸峰上的系列隧道。從1977年至1987年,歷時十年修成,它由大小19個洞組成,隧洞全長4831米,上下落差912米,洞內(nèi)均為180度的轉彎。經(jīng)過前后20年的苦戰(zhàn),郭麥旺他們打通了19條山洞,修成了總長度達4831米的隧道公路……這一連串如龍盤蛇繞,也如彩虹般的公路隧洞,已經(jīng)成為云臺山國家級風景區(qū)的重要景點——疊彩洞。</p><p class="ql-block">1989年,修陵公路全線竣工通車,一斗水村不僅從此告別了與外界近乎隔絕的過去,而且此路也成為晉煤外運的重要通道,為省域經(jīng)濟的發(fā)展發(fā)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p><p class="ql-block">而今,站在山下向上望去,由下至上層疊出道道石堰,而每道石堰都是連通兩側山洞的道路,這段路就像在兩側山體里穿針引線般呈螺旋式盤旋而上。當走完19個山洞時,腳下已經(jīng)升高了912米。</p><p class="ql-block">2007年初,時任河南省省委書記的徐光春途徑此路時驚嘆道:林縣有個紅旗渠,修武有個疊彩洞,兩者均有驚人的智慧,都體現(xiàn)出工程的艱辛與建設者的偉大。</p> <p class="ql-block">以下疊彩洞照片都是上下進出兩個洞口</p> <p class="ql-block">1號洞,疊彩洞第1號山洞,人稱“南天門”,過去在門的右上方山頂,曾有一個魁梧的石人,威風凜凜,像唐朝著名大將尉遲敬德的,所以又稱“敬德把門”。大這里東有金山峰直插云霄,西有銀山峰刺破青天,儼然是一個頂天立地的大山闕。因此,南天門也是歷來兵家必爭之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2號洞,翠屏清暉:在二號洞的左上方有一個山峰,如同青竹圍屏,青翠壯觀,名為“翠屏峰”。進入二號洞后,不禁會想起南朝詩人謝靈運的兩句詩“昏蠶變氣候,山水含清暉”。盡管從早到晚,氣候有別,可云臺山一直蘊含著清暉,這就是翠屏清暉的由來。</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3號洞,太行蒼壁:三號洞旁的峭壁之上生長有一種太行花,屬薔薇科植物,是一種珍貴的瀕危植物,自身開白色小花,十分鮮艷奪目,它以頑強的生命力扎根在這海拔800多米的懸崖峭壁上,形成了“太行蒼壁”這一獨特的景觀,所以三號洞得名為太行蒼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4號洞,指點迷津:四號洞入口的左上方有一個獨立的天然石柱,高七八米,人稱“仙人指”,據(jù)說真武祖師曾在此給溺于凡塵的弟子講經(jīng)說法,傳道解惑,從字面上講,指點就是指引,迷津在宗教用語中為迷妄之境界或為迷失了道路,所以給此洞取名為“指點迷津洞”。</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5號洞,云海仙舟:出了四號洞,右上方有一個山峰,酷似一艘海中行駛的帆船,又傳說,天上的神仙在云游四海時,途經(jīng)云臺山時被這里的美景所吸引,流連忘返,就在此停舟欣賞,仙舟就是此象形帆船了,所以五號洞“云海仙舟洞”就此得名。</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6號洞,群洞疊彩:六號洞是眾多疊彩洞中的一大杰作,全長406米。它有兩個特點:其一,它是一個U形的隧洞,入口和出口在山體的同一側面,上下落差為20米;其二,站在此洞入口處與五號洞出口處的中間位置,不管是向上看還是向下看,都可以看到眾多疊彩洞的入口和出口,是領略疊彩洞這一公路隧洞建設史上一大奇跡的最佳位置。</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7號洞,華峰遺夢:這個名字有兩個含義:其一,它是為了紀念修武縣人民在那個特殊的年代,無數(shù)風華正茂的人用自己的鮮血和生命寫就了疊彩洞這一樂章,其中23位青年男女的青春和夢想永遠遺留在了這里;其二,在此山體上,有一個叫“小華山”的山崖,它與華山最險的西峰酷似孿生姊妹,然而卻相隔千里,只能在夢中相見。所以,七號洞就叫“華峰遺夢”。</p> <p class="ql-block">8號洞,寶塔映輝:出了七號洞,向右后方的山峰上看,有一個天然的石柱,形似一個寶塔,所以八號洞“寶塔映輝”洞因此而得名,據(jù)說此寶塔是真武祖師的鎮(zhèn)山寶塔。</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9號洞,云嵐絕勝:九號洞的山體周圍常有團團云霧,神秘莫測得不知從何涌起,婀娜多姿,千姿百態(tài),令人心曠神怡,所以得名“云嵐絕勝”。</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10號洞,脈望酉辰:十號洞取名“脈望酉辰”是為了紀念開鑿這條公路隧道的兩位功臣,一位是開鑿隧洞的領隊,一斗水的村書記“郭麥旺”,另一位是這條隧洞的設計規(guī)劃者,土專家張有辰,“脈望酉辰”取兩人名字的諧音?!坝稀痹诘刂е信琶谑?,而此洞也正好是疊彩洞的第十號洞,“脈望酉辰”有貫通展望,地石洞天的含義。</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11號洞,曲徑通幽:十一號洞全長461米,是眾疊彩洞中最長的一個洞,洞里蜿蜒曲折,流水叮咚,取名為“曲徑通幽”。</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12號洞,嬴觀三秀:十二號洞出口不遠處有一個三秀石,隨著觀看角度不同,該石能呈現(xiàn)出三種不同的面貌:第一面像一個碩大的靈芝,第二面像一個傣家少女,第三面像一個摩登女郎。在三秀石的左邊就是西嬴觀了,它是建立在峭壁上的一個觀景臺,“嬴”是大海的意思,站在這里,居高臨下,視野開闊,西邊是連綿起伏的群山,好像茫茫大海的滾滾波濤,令人心曠神怡。</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13號洞,佛龕兆祥:西嬴觀旁有一個凹下去的山峰,非常像一個供奉佛像的佛龕,所以給此峰起名為佛龕峰,在佛龕峰的右側有一睡佛,它仰面朝天,眉毛和下巴極為相似。所以十三號洞取名“佛龕兆祥”。這里還常有“白云游谷”奇觀出現(xiàn),云臺山以云稱勝,不觀云不算游云臺。如果你幸運的活,還能一睹白云繚繞神奇。</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14號洞,丹鳳朝陽:十四號洞名為“丹鳳朝陽”。洞頂上方有一處植物景觀。該景觀本為一株古老的側柏,因其衰老而有一枯枝,又因其枯木逢春又生出了許多繁榮的杖權??葜Π簱P似風頭,新枝橫披如風體,尖端下垂似風尾,亭亭玉立在洞頂小山之巔。旭日東升時分,它便化作了一只美麗的丹鳳,沐浴在燦爛的霞光盟,惟妙惟肖,故名‘‘丹鳳朝陽。</p> <p class="ql-block">過去14號洞就是茱萸峰景區(qū):只因今天陰雨霧蒙能見度很低,遠處的美景無法欣賞。</p> <p class="ql-block">15號洞穠秀茱萸,此洞就在茱萸峰景區(qū)的山上如是晴朗的天氣可觀賞山下茱萸峰美景。</p> <p class="ql-block">16號洞玉泉潤楓</p> <p class="ql-block">17號洞仲嶺毓秀</p> <p class="ql-block">18號洞昆嶺曉月:過了此洞沒多遠就是一斗水村,村口有明顯的標志牌,這里也是山頂最高處,往右下坡大約兩公里就到一斗水部落村風景區(qū)。</p> <p class="ql-block">此碑為一斗水村前任領導班子成員樹立</p> <p class="ql-block">我們一行七人,從安陽騎行出發(fā),走林州,山西陵川 鵝屋 浙水 棋子山 樹掌 奪火……一路翻山越嶺冒雨騎行來到一斗水部落村</p> <p class="ql-block">19號洞豫晉連洞,過去這個山洞就是河南省與山西省交界,故名豫晉連洞</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歷時四天半2021年5月12日下午至2021年5月16日下午,騎行里程太約四百公里,安全順利地完成了這次環(huán)線騎游。</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攝影美篇制作:李吉祥(網(wǎng)名好就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文字:部分摘自網(wǎng)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2021年5月19日</span></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