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原創(chuàng) 王晶華<div>圖 片 王晶華</div> <p class="ql-block"> 插隊那幾年,雖然有苦悶,彷徨,也有快樂......但都成過往,往事輕輕地落下了帷幕,記憶里只剩下青春的迷離,那年的時光,那年的記憶,那山,那水,那人 ...…</p> <p class="ql-block"> 五十年后,我已到晚年,每年最少兩次到全國各地采風(fēng)旅行,見過無數(shù)山川大河,絕世美景,可在心里卻總有一地美景讓我回味,這就是我在洪屯插隊時附近的風(fēng)光。其實太小眾了,可是卻經(jīng)常的縈繞在我的心里,我常常有一種莫名的感慨,用一種 想親近它的沖動去回憶。那就是洪屯八隊和貴子溝的赤山。</p><p class="ql-block"> 這片土地上,總有一些自然、人文和景物,在特定的時空,以它們特有的姿態(tài),呈現(xiàn)和張揚(yáng)著一種魅力......這里的每一朵花,每一顆草,每一個山包都讓人在夢中想起......</p> <p class="ql-block"> 從我在的六小隊到八隊,走的是山路,那里山高,無大路,只有彎彎的小道,交通不便。從我們六隊往那走是順著小溪走,小溪沒有多少水,全是大石,亂石,荊棘叢生,偶有泉水咕咕流淌。仲夏時房東劉芹帶我們?nèi)ツ抢锊赊Р耍液蛢蓚€同學(xué)隨她往山里走去,溪邊沒有什么路,也沒有太多水,窄窄的小道,被藤蔓牽扯著,藤有的扯得很長,把小路擋上,我們手拿著鐮刀開路,從這塊大石跳上另一塊大石,大石有的有一人高,有時得手腳并用,攀爬著往前面走。頭一次走這么遠(yuǎn),(平時只能在生產(chǎn)隊天天勞作,今天是掛鋤,可不去生產(chǎn)隊)還是這么難走的路,但我感到很新奇。陽光透過樹和藤蔓縫隙,灑滿山谷,溪澗,‘葉子透著光,颯是好看。(多好的一處源生態(tài)田園風(fēng)光,可在當(dāng)時,卻是身在畫中人不知,那時我們也不太懂得欣賞美景。)我們像小時候參加夏令營一樣開心,興奮極了。幾個人又累又熱又渴,驚喜的看見一股清泉,伸出手捧起泉水喝一口,涼涼的,沁人心脾,再洗把臉,索性腳也伸過去沖涼,頓時暑氣全無。幾個人快樂著,說著話,在夏日的酷暑里有這等享受真是愜意。</p> 風(fēng)和日麗,天空游蕩著幾朵白云,望著云端那一抹淡藍(lán),仿佛千年的哀愁剎那間消散,萬年的孤寂染上了色彩,大自然讓你心清氣爽,心情愉快,雖然單調(diào)的知青生活此刻也得到了慰藉。 <p class="ql-block"> 抬眼望去,兩邊山上皆是石壁,一群羊在陡峭的山崖上覓食,那羊小小的腳踩在尖尖的石上,看上去隨時都有掉下的感覺,可羊卻絲毫不當(dāng)回事,看的我們覺得好擔(dān)心。越往上走,小溪越是樹蔭蔽日,而樹上的野棗,野葡萄,掛在上面,我們一邊吃著,一邊快樂的采摘。地上的野’姑娘’,“天天”,山野菜到處都有。劉芹已經(jīng)采了半框蕨菜了,可我卻只采了一點點,我總看不見蕨菜,那蕨菜長得和別的野草沒什么兩樣,很難分清,后經(jīng)她的指點,我們才慢慢認(rèn)清,原來厥萊小的時候,葉片卷曲,此時很嫩,用水焯一下,沾醬吃,味道雖沒什么,入口有滑爽的感覺,(那時當(dāng)?shù)剞r(nóng)民糧食不夠吃,各種野菜充饑起到很大作用,采回來的野菜晾干,留著冬春吃,不是現(xiàn)在,把野菜當(dāng)作調(diào)味吃)等伸出巴掌樣,就老了,咬不動,就不能采了,所以採野菜,也得把握時令。聽了劉芹的介紹,覺得很受益,看來接受貧下中農(nóng)再教育隨處都是可以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翻過八隊的山梁,可以進(jìn)到貴子溝,離赤山很近。</p><p class="ql-block"> 71年初秋,民兵搞活動,洪屯大隊民兵連指導(dǎo)員聶振武領(lǐng)我們?nèi)w知青走進(jìn)貴子溝赤山,(絕對的原生態(tài),不是赤山景區(qū),屬赤山一脈)給我們講述了這里當(dāng)年解放軍如何剿匪,匪徒躲在‘’月牙洞,‘’朝陽洞’如何負(fù)隅頑抗等情節(jié)…..說《衛(wèi)士凱歌》描寫的就是這段剿匪故事,給我們上了一堂當(dāng)年衛(wèi)士們剿匪的生動事跡和發(fā)生在這里的人和事。仰望這幾個洞,很高,很小,洞在幾人高的光滑石壁上,里面什么樣,因為沒人能上去,不得而知。附近也沒有樹,不知躲在那里的土匪是怎樣生活的?衛(wèi)士們英勇頑強(qiáng),不怕犧牲精神令我們很受教育,很感動。</p><p class="ql-block"> </p> 指導(dǎo)員還講了行走如飛的‘’小六道‘’,有點像野人,他遠(yuǎn)離村莊獨(dú)自生活在這深山老林,據(jù)說解放后幾次運(yùn)動都想讓他回歸村莊,他都不回,無戶口。傳說因他行走如飛,且日行百里,沒人能找得到他等民間傳說 ......<div> 撐天絕避光如鏡,盤古開鑿月牙洞。<div><br> 上下左右皆無路,六道來去有神通。</div></div> <p class="ql-block"> 我們跟隨指導(dǎo)員繼續(xù)向山里面走(那時沒有修成景區(qū),沒有像樣的路),山一面是褐紅色石壁陡峭入云,一面是各種樹木,灌木和各種藤蔓纏繞,懸掛,野趣十足。走在幽深的山谷,聽幾聲鴉啼,幾聲蟬鳴,偶爾見野雞飛過,靜謐的四周,使人如同穿越到遠(yuǎn)古的另一個天地。指導(dǎo)員有點文化,他說赤山地貌是紅色山石形成,有五峰。每當(dāng)旭日升起,霞露未消,或雨后,山石的顏色宛如染紅的一樣,五峰朝日輝映。景致有天橋,有絕壁,有泉水。有深潭,非常特別,非常壯美,雖小眾,但卻有特色,最可貴的是原始。</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讓我們這些知青興奮的是這里的一個個深潭,在紅褐色的峭壁下山谷中,好像一個個碩大的明珠,鑲嵌在深山野嶺,這里真正的是養(yǎng)在深山人未識,潭水深不可測。指導(dǎo)員還給我們講:這里的深譚還有傳說,其中一個潭名‘’龜馱婦‘’挺有意思。相傳深潭中有個“千年龜”,每年都要馱一個婦人到潭里給它做老婆,因此年輕的女人,不敢單獨(dú)到這里來。</p><p class="ql-block"> 天橋險路貼壁出,腳旁深淵驚懦夫。</p><br><p class="ql-block"> 清清潭水現(xiàn)壽龜,相扶休教龜馱婦。</p><p class="ql-block"> 聽的大家津津有味,感到這次的民兵活動,生動,實際,至今給我留下深刻記憶。在這深山里,我還看見一戶茅草屋人家,他家里居然小孩還穿著明朝時的衣帽,破四舊時也沒有收走(那時市面上買都沒有?。?。</p> 還有記憶清晰的是那年的山洪暴發(fā)<br>七月的一天,大雨如注,從前天早上開始一直下到今天晚上也沒有停,天快亮的時候,我在睡夢中被一陣萬馬咆嘯的聲音驚醒,青年點的同學(xué)還在酣睡中。我急忙從炕上下來,推開門往外望,大雨立刻串進(jìn)門里,雨點瞬間打濕衣衫,趕緊退回來,側(cè)耳只聽見暴雨傾盆。村子還沉睡在夢鄉(xiāng),沒有燈光,漆黑的夜,仿佛要將地球吞沒,仔細(xì)聽,剛才的萬馬咆哮聲音,是村旁河水的聲音。我驚訝的想:發(fā)洪水了,聽老鄉(xiāng)們說過,發(fā)洪水時氣勢很厲害,洪水會咆哮著來,如萬馬奔騰,過水之處,瞬間會吞沒房屋,牲畜,人等一切東西,是非??膳碌?。我還狐疑,這山區(qū)會這樣嗎?前幾天,公社已下達(dá)防洪指示,民兵和知青待命,隨時準(zhǔn)備抗洪搶險??煽纯粗車]什么動靜,人們還在睡夢中,好在我們青年點附近是在全洪屯的高處,暫時不會有什么危險,等到天亮再出去看看外面到底發(fā)生了什么?<div> </div> 天終于亮了,我們馬上準(zhǔn)備淌水過河參加抗洪,來到河邊,見河水已齊腰深,走進(jìn)河里,水流湍急,剛一邁步,一個大浪,差點把我拍進(jìn)河里,掙扎了幾下才站直,雖是夏天,但此時的河水還是冰涼的,大家互相攙扶才過了河。<br> 在大隊的領(lǐng)導(dǎo),還有我們民兵的努力,下游村莊得到了救助,沒有受到洪水帶來的損失。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如今,歲月雖然掩埋了過往,但不經(jīng)意間,當(dāng)指尖劃過的那一剎那,我仿佛又看見了昔日青春年少的青蔥歲月和一個個戰(zhàn)天斗地的畫面。</p><p class="ql-block"> 歲月流逝,那些曾經(jīng)的往事,你是否還記得嗎?</p><p class="ql-block"> 2021.5.5</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