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立碑秉祖訓(xùn) 厚德傳家風(fēng)</b></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 ——曹村陳氏家族舉行寨脖祖塋立碑儀式</b></div> <div><br></div><h1 style="text-align: center;"></h1> <h3> <b> 歲在辛丑,節(jié)序立夏;麗日中天,萬物勃發(fā)。公元二〇二一年五月五日,即農(nóng)歷三月二十四日。曹村陳姓家族隆重舉行寨脖祖塋立碑儀式,以虔恭之心告慰先祖英靈、以感恩之情緬懷先祖厚德、以敬畏之舉接納先祖恩澤、以博愛之懷傳承先祖功勛。</b></h3> <h3><b> 物有報本之心,人有思祖之情。<br></b><b> 據(jù)家譜記載,曹村寨脖陳氏先族,歷經(jīng)新安窨頭、鹽倉、縣城、白墻,后遷此福地。一至十一世祖分別為諱 鰲公、仲剛公、謙公、善信公、邦瑞公、潤民公、明英公、悟公、偉公、震生公、永泰公。其中一世祖諱 鰲塟鹽倉,二世祖 諱仲剛公、三世祖 諱謙公、四世祖 諱善信公塟縣城東北坡,從五世祖 諱邦瑞公遷白墻開始一直到十一世祖 諱永泰公,家譜沒有明確記載具體埋葬時間、人數(shù)和輩數(shù)。多少年來,由于年代所限,也由于物力不及,我們來這里上墳祭祖,只見荒草萋萋,碑石無尋,留下諸多遺憾。在這里立碑紀念是我們曹村陳氏家族幾代人的共同夙愿。</b></h3> <h3 style="text-align: left;"><b> 欣逢盛世,國富民強,思親孝祖,初心不忘。念我家先祖初至曹村寨脖,蓽路藍縷,披荊斬棘,農(nóng)耕桑蠶,墾荒拓地,凸現(xiàn)了我們的列祖列宗志堅行苦,霜舂雨薪的無畏精神;數(shù)百年來,風(fēng)雨兼程,歷經(jīng)磨難,繁衍生息,彰顯了我們的列祖列宗安貧守道,自強不息的堅韌意志。今天,我們站在先祖的靈前,感到無比的驕傲和敬仰。我們的先輩用艱苦的行動和堅毅的精神啟示我們:任何時候都不要忘記艱苦奮斗是人生幸福的根基,任何年代都不要忘記善良誠信是做人之本。先祖與兵荒馬亂、自然災(zāi)害、兇猛野獸、貧窮落后的斗爭史是啟迪我們一代代人不懈奮進的動力之源。先輩們的行動就是我們今天成長進步的好教材。</b></h3> <b>滄海桑田,斗轉(zhuǎn)星移。銘記歷史,共輝祖光。如今,我們曹村陳氏宗族興旺蓬勃,丁口數(shù)千,宗親和睦,駿業(yè)崇隆。為了緬懷先祖的豐功偉績,感謝先祖的庇佑之恩,今天,為我們的先祖立起四塊石碑。放眼遠眺,群山環(huán)繞,祥和喜慶,蒼松翠柏,叆叇蒸騰。草木繁盛,蘭蕙蔥蘢。遠眺北方,木蘭山麓猶盤虬臥龍之勢,雞頭山頂有鳳舞鶴翔之態(tài)。近觀四境,梯田層層,仿佛琴箏之鳴禮樂;小溪潺潺,好似仙樂歌唱雅頌。實在是籠六合吉慶之勢,乘八荒祥瑞之氣。?;垭p修,攏千秋之阜豐;恩德澤被,匯千里之秀靈;萬物菁菁,聚神州之文明;白楊參天,昭后代之旺盛。我寨脖陳氏祖塋堪稱物華天寶,鐘靈毓秀之福地。</b><br> <h3><b> 敬奉先祖,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和美德;立碑祭奠,是一種緬懷先人的紀念方式。我們的先輩美德傳家,孝悌耕田,辛勤終老,值得我們后人深深的懷念。德在平常處,功留子孫福。他們勤勞一世堪為后代表率,忠厚畢生實乃萬世楷模。我們每時每刻都在思念著他們。姓在名在人不在,思親想親不見親,為他們立碑就是對他們最好的緬懷和紀念。</b></h3> <p class="ql-block"><b> 家族文化是一個家族的傳承的根脈,也是形成一個家族性格、群體行為的精神符號,對于后人,這當(dāng)然是一筆巨大的精神財富,它可以激發(fā)家人的向善之心、集聚社會的正能量。今年,我們曹村陳氏家族在家族文化方面干成了兩件大事:第一件喜事是堪稱全國一流、編修精美詳實的新版《曹村陳氏家譜》已經(jīng)在今年2月15日發(fā)至各家各戶。第二件喜事是為我們曹村寨脖陳氏祖塋立碑紀念,今天將要竣工。</b></p> <b> 這兩件大事是我們曹村陳氏家族紀念先輩、造福子孫、功德無量的時代盛舉,充分彰顯了我們曹村陳氏家族的凝聚力、向心力,顯示了我們曹村陳氏家族緊密團結(jié)、不斷進取的奮斗精神,我們應(yīng)該感到無比的驕傲和自豪!</b> <b> 尤其值得表彰的是:幾百年來,寨脖的家人們年年守護先祖墳塋,上墳祭祖,綁紙供奉,從未間斷。每次家人們回到這里,寨脖的家人們倒茶做飯,問寒問暖,熱情招呼,關(guān)懷備至。我們真是感激不盡,感覺到了來自家庭的溫度。我們應(yīng)該為他們的高尚精神點贊!這真是:“一母同胞根連根,血脈相通親上親。同氣連枝一家人,走遍四海心貼心!”</b> <b> 在這次立碑過程中,寨脖的家人們更是付出了巨大的人力物力財力。陳波、陳志毅從洛陽一次次回家參加勞動,一起謀劃,嘔心瀝血;陳志川年近八十高齡,仍然身先士卒,夙興夜寐,號召鼓勁,不減當(dāng)年;陳志宇、陳占國、陳聯(lián)營、陳銀行、陳贊子、陳慧子等等家人,起早貪黑,加班加點,費心費力,多次參與,不計報酬。包括寨脖的家屬們在內(nèi),也是忙前忙后,默默付出,積極參與,燒茶做飯,從不計較個人得失。</b> <b> 尤其是寨脖立碑總指揮陳三營,近幾個月來,先后十幾次奔波于碾坪——曹村——寨脖——山碧之間,運料運物,出力流汗,擔(dān)當(dāng)有為,指揮有方,進展迅速,成績顯著,堪稱表率。</b> <b>更為可貴的是,眾多族人積極捐款,可謂高風(fēng)亮節(jié),孝心可嘉!在此立碑活動中,城崖地陳學(xué)義為立碑捐款600元;寨脖陳波為這次立碑捐款1500元,陳志毅捐款1500元,陳三營捐款1000元,陳小江捐款500元,陳江濤捐款500元,陳蕾捐款300元,陳健捐款300元;澠池牙山陳云捐款300元。讓我們?yōu)檎奔胰藗兊墨I計獻策、群策群力、捐款捐物、出力流汗、無私奉獻、辛勤付出表示深深的感謝!讓我們?yōu)樗麄兊纳菩辛x舉、高山景行進行鞠躬致謝!</b> <b>曹村寨脖陳氏祖塋立碑議程<br>(主持人:陳學(xué)孔 陳學(xué)義)<br>(公元2021年5月5日 農(nóng)歷3月24日)<br><br>第一通碑立碑儀式<br>曹村寨脖陳氏祖塋立碑儀式正式開始:<br>第一項、 由陳門二十世孫 學(xué)云等,敬謝天地,敬告六合<br>第二項、 由眾位族人上前敬立祖碑<br>第三項、 全體肅立,佩戴紅絲巾,鳴鞭奏樂;<br>第四項、 為先祖敬獻供品、鮮花(寨脖家人)<br>第五項、 由二十世孫 學(xué)森為陳氏祖塋立碑儀式致辭<br>第六項、 由二十世孫 學(xué)慶、二十一世孫 建民為第一通碑揭幕。<br>第七項、 由二十世孫 學(xué)峰頌讀碑文。<br>第八項、 由二十一世孫 陳波為第一通碑點碑。<br>第九項、 全體族人祭拜先祖。<br>第十項、 安排人員砌筑碑樓。<br><br>第二通碑立碑儀式<br>第一項、敬奉供品,獻花,鳴放鞭炮,豎碑<br>第二項、由二十世孫 學(xué)義、二十一世孫 改偉為第二通碑揭幕。<br>第三項、由二十世孫 學(xué)森頌讀碑文。<br>第四項、由二十一世孫 陳波點碑。<br>第五項、全體族人祭拜先祖<br>第六項、安排人員砌筑碑樓。<br><br>第三通碑立碑儀式<br>第一項、敬奉供品,獻花,鳴放鞭炮,豎碑<br>第二項、由二十一世孫 三營,志毅為第三通碑揭幕。<br>第三項、由二十一世孫 志川頌讀碑文。<br>第四項、由二十一世孫 陳波點碑。<br>第五項、全體族人祭拜先祖<br>第六項、安排人員砌筑碑樓。<br><br>第四通碑立碑儀式<br>第一項、敬奉供品,獻花,鳴放鞭炮,豎碑<br>第二項、由二十一世孫 志榮(前河)、志榮(牙山)為第四通碑揭幕<br>第三項、由二十一世孫 志川 頌讀碑文。<br>第四項、由二十一世孫 陳波點碑。<br>第五項、全體族人祭拜先祖<br>第六項、安排人員砌筑碑樓。<br><br>曹村寨脖陳氏祖塋立碑儀式圓滿禮成!<br></b><br> <b> 太平盛世,國富民強,社會和諧,追求幸福。為先人立碑是一件大好事,更是一件大喜事,戴上大紅圍巾,寓意有四點:一是大吉大利,吉慶祥和,二是莊嚴崇敬,隆重?zé)崃?,三是鴻運當(dāng)頭,紅紅火火,四是繁榮昌盛,興旺發(fā)達。</b> <b> 我們祈求先祖在天之靈,保佑曹村陳氏苗裔紅紅火火,大吉大利,鴻運亨通,人財興旺,吉祥如意,心想事成,光宗耀祖,福滿門庭。祈望我們陳氏家族平安幸福,興旺蓬勃,祈望我們的家鄉(xiāng)風(fēng)調(diào)雨順,五谷豐登,祈望我們的國家國泰民安,永世其昌!</b> <b>參加立碑的家人有:<br>龍爪溝 ——陳學(xué)慶 陳學(xué)樸 陳學(xué)江 陳學(xué)京 陳小軍 陳學(xué)廣 陳學(xué)鋒<br>前 河——陳改偉 陳志榮<br>牛心坡——陳學(xué)森<br>牙 山——陳志榮 陳連拴 陳向軍 陳小江<br>黃北嶺——陳學(xué)孔 陳學(xué)夫 陳學(xué)云 陳學(xué)峰 陳學(xué)濤 陳文獻 陳文團<br>城崖地——陳學(xué)義 陳建民<br>寨 脖——陳志川 陳波 陳三營 陳志毅 陳志宇 陳占國 陳志元 陳銀行 陳秋文 陳聯(lián)營 陳會子 陳振濤 陳小偉 陳兵 陳輝 陳軍治<br>特別值得表彰的還有牙山陳志榮之子陳小江專門從蘇州趕回,寨脖陳志宇之子陳輝專門從洛陽趕回參加立碑儀式。</b><br> <b> 天地玄黃,宇宙洪荒。陳氏根脈,源遠流長。我祖恩德,澤被八方。薪火相傳,地久天長。振興家族,無上榮光。敬告我祖,伏惟尚饗!</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