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攝影人敏感,好奇。遛彎遛到道外十八道街松花江畔,看到新的紅磚樓,墻面上自上而下大金字寫著《哈爾濱市第二中學?!?。疑問,什么時候二中搬到這里來了?百度一下……</p> <p class="ql-block">百度介紹:</p><p class="ql-block">1923 年改公立。1926 年改名東省特別區(qū)第二中學。1935 年改濱江省立第二兩級中學。</p><p class="ql-block">1938年改哈爾濱第三國民高等學校。</p><p class="ql-block">1945年改松江省立第二中學。</p><p class="ql-block">1951 年改現(xiàn)名。</p><p class="ql-block">1954 年改哈爾濱市第十三中學。</p><p class="ql-block">1964 年恢復現(xiàn)名。九一八事變后,學生舉行多次反暴罷課斗爭,組織游行示威。數(shù)十名同學參加愛國將領(lǐng)馬占山指揮的“江橋戰(zhàn)役”。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堅持全面貫徹教育方針,注意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的合格人才。注重體育工作,探索德育工作一體化、網(wǎng)絡(luò)化的新格局。1988年由普通高中轉(zhuǎn)軌職業(yè)高中,開設(shè)旅游服務(wù)、辦公自動化、建筑裝飾、糧食4個專業(yè)。</p><p class="ql-block">1990年9月確定為市職業(yè)教育中心,以培養(yǎng)適需對路人才。</p><p class="ql-block">1998年,更名為哈爾濱市第一綜合高中,增設(shè)職業(yè)高中部,開設(shè)旅游服務(wù)、辦公自動化、建筑裝飾、糧食4個專業(yè)。</p><p class="ql-block">2005年,恢復哈爾濱市第二中學,原職業(yè)高中劃歸哈爾濱市第一職業(yè)高中,西教學樓劃歸哈爾濱市第一〇七中學。</p><p class="ql-block">江畔路107號的校址</p><p class="ql-block">江畔路107號的校址</p><p class="ql-block">2015年,學校由道外區(qū)江畔路108號移至107號西教學樓,中樓更換為哈爾濱市第一〇七中學,東樓(江畔路106號)劃歸哈爾濱市第一中學道外校區(qū)。</p><p class="ql-block">學?,F(xiàn)校址</p><p class="ql-block">學校現(xiàn)校址(3張)</p><p class="ql-block">2017年6月13日,學校遷至道外區(qū)安太胡同28號對面。</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我看到、知道的哈市第二中學。</b></p><p class="ql-block"><b>這是現(xiàn)在坐落在道外,松花江畔的哈爾濱市第二中學校</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這里是,1954年到1964年的哈爾濱市第二中學校。</b></p> <p class="ql-block"> 1960年到1963年我在這里念初中。我家孩子多,爸媽上班忙,沒有時間管我們。58年我家搬到了道里大安街,60年,我考初中的考場是在南崗區(qū)馬端街上的哈爾濱市第三中學,校長是李澤民。離家這么遠的地方都得自己換乘公交車去和回。當聽說我考上了哈市第二中學時,老爸高興的不得了,跟媽媽說兒子考上重點中學,不容易。開學那天爸爸親自送我到紅柱子,石獅子把門的大廟房子,把我交給了一班班主任趙淑云老師。后來我知道班上有很多高干子弟和烈士子弟同學。</p><p class="ql-block"> 開學那天我才知道,這里是道里、道外、南崗交界處,完全不是我小時候記憶中,道外景陽街上,滿院子是樹木,草地,蟈蟈螞蚱滿地崩,木頭樓梯掛在紅墻上的老樣子。那時,它和哈市第六中學是哈市重點初、高中都有的全日制中學。是與北面一曼街,一道之隔的東北烈士子弟小學對口的中學。二中是走讀學校,高干子弟多,校長是郭憲章。六中是寄宿學校,當時有很多南洋來的孩子和外地的烈士子弟,也有很少數(shù)哈市孩子,全部寄宿在哈市六中讀書。它們是經(jīng)過改組的新學校,無論是師資調(diào)配,教學條件,寄宿生活條件,這兩所學校都是當時哈市最好的。</p> <p class="ql-block"> <b> </b></p><p class="ql-block"><b>這里是我知道的1952年之前的哈爾濱市第二中學校位置</b></p> <p class="ql-block"> 記憶中的老二中校園很大,樹木高大,草地寬闊,林蔭小道多,操場大而且多?,F(xiàn)在照片上的大門是當時的小北側(cè)門,正門在景陽街上,門前有叮當響的有軌電車。學校東邊院墻緊靠雞鴨公司,就是現(xiàn)在的肉聯(lián)廠。我是1946年生,記事兒時就住在與雞鴨公司一道之隔的二中院內(nèi)一排小平房里,整個二中院內(nèi)也只有這么一棟居民房,四戶人家,戶主都是當老師的。</p><p class="ql-block"> 主教學樓在這個大門的后面,被新樓房遮擋了,完全看不到。老主樓正面正中有一個大門洞通到后院,兩側(cè)鏈接有一樣高、長長的側(cè)樓。樓梯、走廊是掛在紅墻上的外廊,有精美古典木頭裝飾的中國式建筑。前后都有大操場,是這一帶鶴立雞群的大紅樓。小時候住在桃花巷一帶的表哥、表姐們都在這里讀書。帶我去過他們的教室玩,從教室的窗戶向外望去能看到木頭看臺的八區(qū)體育場,極樂寺。</p><p class="ql-block"> 1952年我剛剛進入幼兒園不久,搬家到香坊剛剛建成宏大教學樓和宿舍的哈市第六中學院內(nèi)的一個小的毛子房,我成了白天沒人管,滿院子跑的野孩子,直到上小學。</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這里都是老二中的界墻,里邊建起了新建筑,擋住了視線,不知道里面是什么樣子。</span></p> <p class="ql-block"> 疫情期間,轉(zhuǎn)了一圈,我也沒能進到里面去,看到我記憶中的那座老紅磚樓,據(jù)說它還在。</p> <p class="ql-block">沸騰的歲月</p><p class="ql-block">劉道奇</p><p class="ql-block">一、 我被卷進了一場筆戰(zhàn)</p><p class="ql-block">1946年秋,我考入了松江省立哈爾濱市第二中學高二理科班學習。這個班原有46名同學,基本上都是偽滿第三國民高等學校的畢業(yè)班學生,這次招收插班生只錄取了兩名學生。除了我以外,另一位叫呂淑潔,她是我們班上唯一的女同學。當時就讀理科班的目的,是想在高中畢業(yè)時升入國立正規(guī)大學,所以對于國共兩黨之爭不聞不問,大家不約而同的信念是“學好數(shù)理化,走遍天下全不怕”。不言而喻,一股埋頭學習的氣氛,非常濃郁。</p><p class="ql-block">就在我入學不久,我們的班主任老師去了蔣管區(qū),新班主任由顏秉海接任。時間過得很快,轉(zhuǎn)眼間來到了“雙十節(jié)”。有一天,顏秉海老師向全體同學說:“為了慶祝雙十節(jié),高二文班出了壁報叫《孫中山》,介紹了雙十節(jié)的來歷,你們應(yīng)該出去看看。班干部同學放學后留下來開個會,研究研究咱們班應(yīng)該怎么辦……?!边@天正在放學的時候,班長趙鈞堂通知我說:“你也留下來參加班干會吧?!蔽耶敿幢硎疚也皇前嗉壐刹浚瑸槭裁匆矃⒓幽銈兊臅h?何況我有不少課業(yè)趕著要做,你放我走吧。趙鈞堂卻說:“我們知道你當過小學教員,能寫會畫,你就幫我們參謀參謀不好嗎?”這一下我沒話可說,只得留下來聽一聽再說了。班干部會由趙鈞堂主持,顏秉海老師也出席了。會上首先討論了出不出壁報?出什么內(nèi)容,叫什么名目等問題。在發(fā)言中有的同學說:“高二文科班事先不打招呼,獨自出壁報,是成心演咱們!”有的認為理科班不能示弱,一定要出一期像點樣的,比他們高一籌的壁報,讓全校評評誰強誰孬!但是當議論壁報的內(nèi)容時卻碰上的難題。有的認為,“高二文科班出的是以介紹孫文生平為主線,比較系統(tǒng)地宣傳了國民黨革命的偉大勝利來紀念這個雙十節(jié),如果咱們班也圍繞雙十節(jié)做文章,豈不是要像“東施效顰,邯鄲學步”似的讓人譏笑嗎?但是若避開雙十節(jié),又有文不對題,不和適宜之弊。大家討論了半天,誰也拿不出好主意。起初,我是不想發(fā)言的。因為我想,班長讓我參加會議,無非叫我在他們議決之后,幫助設(shè)計版面,抄寫稿子和畫插圖而已,我又何必參與主題內(nèi)容的討論呢?正當大家沉默無語的時候,班長卻把視線拉到我坐的角落里,他問我:“劉道奇有什么高見?”我本來是不想發(fā)言,班長的目光,引著大家都往我這里瞧,我只好訥訥地發(fā)表意見說:“我有個想法,很不成熟,提出來供大家參考。我以為高二文科班出的是《孫中山》,咱們出個《毛澤東》,向全校介紹介紹共產(chǎn)黨是怎樣抗日的,和他們唱個對臺戲,而且內(nèi)容新穎,會很吸引人看的。”干部們聽了很驚訝,雖然仍在沉默,可是從表情上看,都處于猶豫不決之中。這時候班長問我:“你有關(guān)于共產(chǎn)黨,毛澤東的資料嗎?”我遺憾地搖了搖頭。他又問大家:“你們看這個意見怎么樣?誰有資料沒有?”班干部們都急著要回家,而且也想不出別的內(nèi)容,便紛紛說:“這個內(nèi)容倒是合適的,只是沒有資料不好辦,還是別出了,咱們念的是數(shù)理,還是別參加國事吧”。大概顏秉海老師看到會議要告吹,所以他總結(jié)似的發(fā)了話:“資料好辦,最近學校來了一位新校長,是共產(chǎn)黨派來的,還沒跟同學見面呢,會后由劉道奇去向共產(chǎn)黨校長借資料,就由他摘錄整理稿件,班干每人再寫一篇文章,寫理想,寫學習心得都行。但都要圍繞主題寫;徐永彬同劉道奇商量一下,看需要買什么工具,什么紙?壁報出的越快越好,不能拖拉到十月末,否則就不是紀念雙十節(jié)了?!庇谑菚h宣告結(jié)束,干部們分頭去準備,我也立即到校長室去找新校長。</p><p class="ql-block">當我進了校長室時,二中校長顏廷超穿著筆挺的西裝,坐在大寫字臺后面,他身后是一口棗紅描金的大鐵柜,我立即意識到這口柜是偽滿三高時代,裝“天照大神”牌位的金庫,給人以莊嚴神秘的感覺很強烈。給我開門的是一位高挑個兒,白凈臉,穿著灰棉布制服的陌生人,我判斷他就是我要找的共產(chǎn)黨校長了。于是我給顏廷超校長行了禮,又恭恭敬敬地向這位陌生人行了禮,然后做了自我介紹,說明了來意。這位陌生人笑容可掬的說他是新來的校長,并且客氣地把我讓到對面的小屋里,向我詳細地詢問了高二理科班討論出壁報的經(jīng)過,并問我是不是班干部?之后他從挎包里掏出一本發(fā)黃了的舊書,交給我說:“這是毛澤東自傳,你拿去看看,若有看不懂的地方,可以直接來找我”,并表示他支持并歡迎高二理科出這樣內(nèi)容的壁報,希望我多和他聯(lián)系。</p><p class="ql-block">放學回家,我先粗略地看了一遍《毛澤東自傳》,便著手摘錄毛澤東主席的生平簡歷,又從毛澤東主席的經(jīng)歷中整理出中國共產(chǎn)黨簡史,足足費了我一夜的時間。第二天編委又開了個會,集中了同學們的文稿,從中遴選出與主題內(nèi)容有關(guān)的交給我要排版面。我們一共用了兩天的時間又寫又畫,終于張貼在高二文科的《孫中山》旁邊。相形之下,我們的《毛澤東》壁報因為內(nèi)容新穎,圖文并茂,所以引起了全校師生的注意,圍觀者比《孫中山》多多了。萬沒想到就在《毛澤東》刊出的第二天,高二文班的第二期壁報匆忙地貼出來了!這一期壁報是由高二文班的朱純正、李文徽和謝亞夫等同學為主編寫的,壁報名稱叫《寒暑表》,刊頭畫著一個大大的寒暑表,水銀柱指在零下45度,她的中心思想是:當前時局動蕩,我輩學子理應(yīng)保持清醒頭腦,洞察氣象之變幻,萬勿陷入鼠目寸光,人云亦云,被人愚弄之境地,不言而喻,這是針對我們班的《毛澤東》壁報而來的。他們嘲弄和告誡理科班同學替共產(chǎn)黨宣傳是不識時務(wù),是被共產(chǎn)黨愚弄了,暗示:等國民黨中央軍來了,會自吃苦頭的(當時社會上盛傳中央軍即將接管哈爾濱)。</p><p class="ql-block">面對高二文班的挑戰(zhàn),高二理班怎么辦?是默認被人愚弄了呢,還是舒張正義,反戈一擊?趙鈞堂召開了緊急編委會議,班主任顏秉海沒有參加。會議上干部們都很激動,一致表示必須回擊。因為我們出《毛澤東》是自覺自愿的,而且對他們的《孫中山》毫不相犯,憑什么他們要含沙射影地進攻理科班同學?會議決定編委每人都寫反擊文章,要連夜突擊!然而卻忘掉了討論反擊的主要內(nèi)容和反擊的壁報名稱。會后徐永彬忙著去買蠟紙,紙張,我借送還《毛澤東自傳》的機會,向灰棉布校長說了說高二理科班準備反擊的會議情況。這位灰棉布校長表示支持理科班進行反擊,并在反擊的主要論點,論據(jù)方面出了主意,而這竟是我們至關(guān)重要的武器。他還表示,他會也寫一篇文章,登在這期壁報上,但卻要我為他保守機密,不準泄露共產(chǎn)黨校長也參加了戰(zhàn)斗,這是我青年時代,頭一次聽到的出壁報用上了戰(zhàn)斗兩個字,同時也使我意識到我這個中學生,真的被卷進了一場嚴肅的政治斗爭里了。</p><p class="ql-block">我們的第二期壁報起名叫《一堆破爛》,這里有兩層含義,其一我們承認站在勞動人民的立場;其二我們的報頭,畫一位擺破爛攤子的勞動人民,將一個破碎的寒暑表用木棍撥到圈外,說明破爛了的寒暑表,如同他們的壁報一樣“一錢不值”!我把共產(chǎn)黨校長的文章寫在了頭條,標題是《誰是歷史的主人》,我也寫了一篇《勞動者之歌》。有的同學寫來幾篇說明高二理科班的壁報無意反對《孫中山》的文章,也同時刊出了。當我們的第二期壁報一張貼出來,便引起全校師生的震驚。有的評論說:“文理兩科的筆戰(zhàn)實際上是反映了國共兩黨的斗爭!”有的說:“理科同學太大膽了,也不看看時局!中央軍來了,看他們不倒霉才怪!”有的說,“我看還是理科同學的文章有理有據(jù),文科同學的文章空話連篇?!?lt;/p><p class="ql-block">第二天,文科又貼出一張名為《救急針》的壁報,字寫的很毛草,沒有什么插圖,是帶有聲明性質(zhì)的告白。他們申明:“高二文科的《寒暑表》并無政治色彩,她們的中心思想只是奉勸全校同學們埋頭學習,不談國政為好……?!憋@然文科的聲明是想夾起尾巴逃之夭夭!我們當然不能沉默,于是又連夜趕出一期題為《踢出庸醫(yī)》的壁報。我們的壁報有插圖,而且文字也寫的工整。這期壁報主要是進一步揭露高二文科第三期壁報的主題和她的實質(zhì)——反共、反蘇、反人民的政治立場,明確地指出這種思想是違背孫中山先生的“聯(lián)共、聯(lián)蘇、聯(lián)合工農(nóng)的三大政策的。從這一期《踢出庸醫(yī)》之后,文科再也沒有反響,默認他們在這場筆戰(zhàn)中是徹底失敗了。我們的編委會也自然地解體了。大家又埋頭于數(shù)理化學習,準備迎接即將來臨的期末考試。</p><p class="ql-block">二、 勤工儉學</p><p class="ql-block">1946年冬天的哈爾濱時局動蕩,人心不穩(wěn)。二中的教師你來我走,課程似有若無,好多高中同學也紛紛自動退學。但是,我們高二理科班的同學卻專心致志,埋頭學習,把時事置于度外,堅信“學好數(shù)理化,誰來都不怕”。雖然我們的新班主任夏毅文老師接替了顏秉海老師,并且接替的時間,很不合乎時令,也不適才適所。因為按一般規(guī)律,更動班主任教師,都在新學期開學時才更動,除非原班主任調(diào)離或有其他重要變故,才能在期末前變動,而顏秉海老師在撤去班主任工作之后,仍然擔任我們班的數(shù)學課,每周上7節(jié)課,夏毅文老師是擔任政治課的,每周只給我們上一節(jié)課,又在期末前接任班級工作,他怎么考察我們的學習和品德情況呢?面對這異?,F(xiàn)象,當時我們雖然覺察到這是出于政治上的需要,然而我們并不在乎。因為我們不約而同地堅信“數(shù)理化是不帶政治色彩的,學好數(shù)理化知識,將來考入正規(guī)工科大學或醫(yī)科大學,學好技術(shù),報效祖國,才是青年人的本分,現(xiàn)在何必計較紅與白呢?</p><p class="ql-block">期考結(jié)束了,有些外縣的同學不等放假就準備回家了,我也在準備如何過寒假生活。就在這時,夏毅文老師對我說“你參加寒假補習班吧?“我心想我是咱班的優(yōu)等生,你這位老師不了解我,讓我上補習班,這是看不起我!我馬上不假思索地告訴他:”我不需要補習什么功課,寒假我將參加“勤工儉學”去,明年我要到學校宿舍來住“,說完我便抹身就走。不料在校庭中又碰到了共產(chǎn)黨校長王文祺的夫人(我去給校長還書時,認識的),她笑著問我:“你愿意跟進步學生參加農(nóng)村調(diào)查工作嗎?”我回答說:“我要參加一個進步的話劇團搞宣傳工作去,我已經(jīng)答應(yīng)了這個劇團,所以我不能下鄉(xiāng)……?!边@兩位老師的話,使我感到學校在注意我了,我后悔不該寫什么壁報,打什么筆仗了。</p><p class="ql-block">事后我得知:夏毅文讓我去的中學生寒假補習班并非補習文化,而是進步學生的一種組織形式而已。王校長夫人勸我下鄉(xiāng)去,實際上是大、中學生到大嘎哈作農(nóng)村調(diào)查工作,是共產(chǎn)黨準備撤離哈爾濱時帶走的進步青年政治團體。</p><p class="ql-block">1946年的哈爾濱,因為發(fā)電廠受到破壞,夜晚一片漆黑,許多電影院紛紛停業(yè),所以話劇團應(yīng)運而生。話劇團可以利用汽燈照明,在各影院演出,很受歡迎,這也是我們進行政治宣傳的好機會。我通過一位演員介紹到松花江商場(現(xiàn)在的哈爾濱市第一百貨公司)樓上的一家共產(chǎn)黨領(lǐng)導的話劇團,擔任美工工作。</p><p class="ql-block">當我第一次到話劇團面試的時候,劇團領(lǐng)導問我:“你能畫軟片嗎?“我當時并不知道什么叫軟片,但是卻果斷地回答:“能!”于是由兩位助手(后來我才知道他們都是演員)領(lǐng)我到道外平安電影院,在舞臺上我才看到了所謂的軟片,原來就是一塊大型的白色幕布。我面對著這龐然大物,不由得愕然,但事已至此,我不能不硬著頭皮干了。那兩位助手給我找來了板刷,顏料和一張A形大梯子。我按照他們倆告訴我的劇情要求,畫了荒原、枯木、風雪的冬景和兩座墳包,足足用了一天一夜的時間,好歹完成了軟片的繪制任務(wù)。領(lǐng)導和演員們驗收的結(jié)果表示滿意。因而我被留在了話劇團里,成了一名美工和雜工。我除了繪制布景、道具之外,還擔任拉幕、置景、音響雜務(wù),甚至還擔任化妝師的工作。我們的劇團只有八、九名演員和一位團長兼導演,他是延安魯藝畢業(yè)生,很有才干。有時演大型話劇,演員不足時,便臨時招聘臨時工出場當配角。我們?nèi)w工作人員都住在松花江商場的樓上,后來搬進了“馬迭爾”旅館。我們先后在平安、大光明和巴拉斯三家影院演出《抓壯丁》,《劉永貴負傷》和《感時花濺淚》等劇目。我們的劇在當時由于演員技藝高超,劇情動人,場景生動,音響逼真,所以場場滿座,許多觀眾被劇中人的遭遇所感染,情不自禁地流下眼淚,在社會上確實起到了揭露國民黨抓壯丁打內(nèi)戰(zhàn),不抗日,迫害進步知識分子和奴役勞苦大眾的反動罪惡,同時也宣傳了中國共產(chǎn)黨抗日救國和抗日戰(zhàn)爭時期的各項政策,從而起到了喚醒市民認清國共兩黨,消除盲目正統(tǒng)觀念的作用。</p><p class="ql-block">當1947年3月,哈二中開學的時候,我辭退了這個話劇團的工作,領(lǐng)到了和名演員李若、高惠蘭等同志一樣多的報酬。</p><p class="ql-block">三、 革命熔爐</p><p class="ql-block">1947年3月15日我搬進了哈爾濱第二中學學生宿舍。這一學期,由于高中學生紛紛退學,其中有的同學跑到蔣管區(qū)去了,有的同學參加了社會工作,也有的回到鄉(xiāng)村,被當?shù)剞r(nóng)會留下,再也沒有回來?!?lt;/p> <p class="ql-block"> 哈爾濱市第二中學校有百年歷史。</p><p class="ql-block"> 祝福它與時俱進,安好。</p><p class="ql-block"> 2020年 走走拍拍</p><p class="ql-block"> 2021年五一節(jié)晨 補寫文字</p><p class="ql-block"> 20210514 補充畢業(yè)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