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人人操人人叉|色五月婷婷俺也去|久热福利在线视频|国产一区在线资源|日本无遮挡一区三区|操碰免费在线播放|国内A片成人网站|黄片无码大尺度免费看|欧美亚洲一二三区|8090碰人人操

天涯何處是故鄉(xiāng)

寧寧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1, 1, 1);">天涯何處是故鄉(xiāng)</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1, 1, 1);">作者:韓元濤</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1, 1, 1);">朗讀:賴慶寧</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1, 1, 1);">一夜寒風(fēng)驟起,將樹上的黃葉吹落得遍地都是。看著眼前飄零的樹葉,我忽然想起了華北油田,想起了那里的親朋故交,想起了如煙的往事,想起了和我一樣,離職退休后被子女重新起用的“老漂”們。</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1, 1, 1);">華北油田只是一個企業(yè),充其量是個央企,既沒有我家鄉(xiāng)的青山綠水,也沒有北上廣深的都市風(fēng)光。然而,對我,對許多人來說,卻是一個難以忘懷的地方。尤其是那些經(jīng)歷過“被重組、被剝離”之痛的人和已離職退休后又被子女“錄用”上崗且漂流在外的人,提起華北油田,心中不免會生出一縷淡淡的“鄉(xiāng)愁”。</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1, 1, 1);">華北油田是我走向社會的第一站。1981年的盛夏時節(jié),我從華北石油學(xué)校被接到了華北油田(當(dāng)時叫華北石油會戰(zhàn)指揮部)團(tuán)委,從此融入了“我為祖國獻(xiàn)石油”的火熱生活之中。那時,華北石油大會戰(zhàn)的鑼鼓聲還沒有遠(yuǎn)去,偶爾還會召開祝捷大會,慶祝某某鉆井隊在某地打出了高產(chǎn)井。在震天動地的鑼鼓聲中,鉆井隊的有功之臣披紅戴花,在領(lǐng)導(dǎo)的簇?fù)硐孪残︻侀_地步入露天會場,儼然“得勝還朝”的英雄。待披紅戴花者落座之后,會場立刻爆發(fā)出雷鳴般的掌聲。尤其讓人記憶猶新的是講話的領(lǐng)導(dǎo)——威風(fēng)凜凜,像指揮千軍萬馬的大將軍。沒有講話稿,沒有長篇大論,往主席臺上一站,第一句話就是:“告訴大家一個好消息……”聲如洪鐘,聲情并茂,直講得與會者心潮澎湃,熱血沸騰。此情此景,我參加工作之前,只在電影里看到過,從沒有如此真真切切地感受過……</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1, 1, 1);">我相信許多人和我一樣,就是從類似的場景中結(jié)識了華北油田,并將自己的激情和汗水,無私地獻(xiàn)給了這個寄托著他們夢想和希望的油田,從而孕育了油田獨(dú)特的文化、風(fēng)骨和魅力。</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1, 1, 1);">或許正是這種文化吸引了我們,影響了我們,改變了我們,至今讓我們魂牽夢繞,竟然把一個企業(yè)當(dāng)作了精神的家園和故鄉(xiāng)。</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1, 1, 1);">我常拿故鄉(xiāng)和油田作比較,總感覺有許多似曾相識的地方。</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1, 1, 1);">故鄉(xiāng)有兒時的玩伴和父老鄉(xiāng)親,油田則有數(shù)不清的有理想、有知識、有才華、有激情的年輕伙伴和令人肅然起敬的石油前輩。我在華北油田先后做了七年共青團(tuán)工作,十三年宣傳工作,獲得的各種榮譽(yù)證書盈尺之高。但我最自豪、最珍惜的,是我離開共青團(tuán)工作崗位時獲得的那枚紀(jì)念章。因為它上面鐫刻著這樣一行足以讓我炫耀一生的文字:“你把最美好的年華獻(xiàn)給了壯麗的共青團(tuán)事業(yè)”。這行文字,無疑宣布了我青春無悔,鼓勵著我用飽蘸青春激情的筆墨,謳歌油田火熱的生活,謳歌油田令人感動的人和事。</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1, 1, 1);">故鄉(xiāng)有柴門小院,油田則有石油家屬院。油田的家屬院很有特色,大多是前廠后院,也就是說機(jī)關(guān)或廠房連著家屬區(qū)。上班不用愁路遠(yuǎn),下班幾步就到家。家就是單位,單位也就是家。因此,油田的家屬區(qū),根本就沒有名稱,或者說都是以單位名稱命名的。假如有人問:“你家住在什么地方?”回答必是:油建、物探、采一、二部,等等。石油單位可謂名副其實的以廠為家。更讓人羨慕的是,油田家屬區(qū)像村落,住在家屬區(qū)的人都是同一個單位的,有的還是父一輩兒子一輩兒的關(guān)系。大家彼此熟悉,關(guān)系融洽。因此,逢年過節(jié)彼此之間串門喝酒,像走親戚一樣,沒有“雞犬之聲相聞老死不想往來”的城市病。特別是諸如鉆井隊、物探隊常年在野外工作,飽嘗風(fēng)餐露宿之苦的職工,回家休假既能見到妻兒又能見到領(lǐng)導(dǎo),就像回到自己的“村里”一樣,感到格外的幸福和溫暖!</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1, 1, 1);">故鄉(xiāng)有夕陽下的裊裊炊煙和五谷飯香,油田則有全國各地地道的美味小吃。油田是個沒有圍墻的工廠,艱苦的野外工作環(huán)境,既磨煉了石油人的筋骨和毅力,也造就了石油人大碗喝酒,大塊吃肉的豪爽性格。他們慷慨大方,從來不會討價還價,斤斤計較。改革開放后,生意人看中了石油人的性格,覺得油田人好打交道。于是乎,全國各地的小商小販蜂擁而至,油田的大街小巷也開始美食飄香,很快就形成了油田一道獨(dú)特的風(fēng)景。就連我家鄉(xiāng)的特色美食都能在油田買到。</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1, 1, 1);">故鄉(xiāng)有親切的鄉(xiāng)音,油田則能聽到“全科”的方言俚語。油田是個大企業(yè),也是一個兼容并蓄的小社會。油田職工來自五湖四海,除了臺灣、香港和澳門外,各省市自治區(qū)的都有,他們操著不同的口音,干著同樣的工作,在一起交流探討同一個問題,形成了油田獨(dú)特的“方言鄉(xiāng)韻”。</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1, 1, 1);">時光如流水,轉(zhuǎn)眼離開故鄉(xiāng)已四十二年了。說實話,我對故鄉(xiāng)的印象正在漸漸模糊。除了心中偶爾飄過的一縷淡淡的鄉(xiāng)愁,已經(jīng)沒有年輕時那種急切盼望回家過年的愿望了。因為,父母早已過世,我也早就成了故鄉(xiāng)的過客。然而,對華北油田的記憶卻歷久彌新,變得越來越清晰、越來越親切起來。時常會有一種回華北油田多住些日子,找老朋友聚一聚的強(qiáng)烈欲望。</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1, 1, 1);">然而,這樣一個簡單的愿望,如今卻變成了奢望。這是我所不曾料到的,也是許多人所不曾料到的。因為,我們退職退休后,都無可選擇地接受了一項共同的任務(wù)——為兒女照看他們的孩子。于是乎,把房門一鎖,有的奔北京去了,有的奔上海去了,有的奔天津去了,有的奔國外去了……天南地北,天涯海角,到哪兒去的都有。一言以蔽之,兒女在哪里工作,我們就到哪里“漂泊”。因此,諸如“等退休了我們一起去旅游,一起去唱歌,一起去打球”等等約定,統(tǒng)統(tǒng)“泡湯”了。唯有接到仍然工作或居住在華北油田的朋友的電話感到異常親切:“你什么時候回來呀?何時回來一定打招呼,一起坐坐”;或者同為“老漂”者,互通電話敘說思念之情,最后撂下一句話:“咱們還是回華北油田聚吧?!笨磥?,彼此都把華北油田當(dāng)作故鄉(xiāng)了。一旦在華北油田相見,還真有一種“老鄉(xiāng)見老鄉(xiāng)兩眼淚汪汪”的激動。我們原本來自不同的省份,講著不同的方言,有著不同的風(fēng)俗習(xí)慣,現(xiàn)在怎么感到像故鄉(xiāng)人一樣親切和親近呢?或許是因為共同的經(jīng)歷,共同的文化,共同的故事,共同的念想?或許僅僅因為我們是故交,所以我們相知、相惜、相親!</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1, 1, 1);">人生如飄萍,何處是故鄉(xiāng)?思來想去,似乎有了答案。所謂故鄉(xiāng),就是一個你感到親近的地方,那里有你熟悉的環(huán)境、牽掛的人,有忘不了的故事和割舍不斷的情。</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1, 1, 1);">抑或唐朝詩人白居易的感悟更為準(zhǔn)確:‘’我生本無鄉(xiāng),心安是歸處‘’、“無論海角與天涯,大抵心安即是家”。</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1, 1, 1);">華北油田,我們曾經(jīng)的“心安”之地。</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1, 1, 1);"> 庚子冬月于北京</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2, 126, 251);">作者 韓元濤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2, 126, 251);">1961年生,出生在革命老區(qū)加貧窮地區(qū)——平山縣,曾在邊疆加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內(nèi)蒙古華油二連公司工作,對“老少邊窮”地區(qū)有深切的了解和特殊的感情。先后供職于華北油田團(tuán)委、黨委宣傳部、二連公司、物探公司。2002年企業(yè)重組,被劃歸東方地球物理公司。對華北油田有念念不忘的情感。系河北省作協(xié)和中國石油作協(xié)會員,出版有文集《原上草》。</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2, 126, 251);">攝影 張雙秋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2, 126, 251);">華北油田通信公司員工。河北省攝影家協(xié)會會員。華北油田攝影家協(xié)會會員。喜歡用鏡頭記錄油田的美好生活。喜歡用鏡頭發(fā)現(xiàn)油田之美。</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