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圖文原創(chuàng):山里仁</p> <p class="ql-block">這蔸矬子樹,是我們村唯一幸存的一蔸古樹啦。</p><p class="ql-block">記得小時候,村子的兩旁和后山都有不少的古樹。在七十年代村里辦了一個集體所有的養(yǎng)豬場,母豬四五頭、肉豬大大小小三四十頭,那時是用老土辦法炆潲喂豬,需要炆好幾大鍋豬食。每天的柴火茅柴、片柴都要燒掉兩三百斤。沒用幾年,村里就把那些古樹砍得差不多了。剩下一蔸皂角樹,是因為皂角有藥用價值,一蔸辣葉樹(女貞樹)傳說可以辟邪用。后來,這兩蔸樹也許是老死病死的,沒啦!</p> <p class="ql-block">這蔸矬子樹至少有三百歲啦。它的保留,是本質決定了它的命運。矬子樹木質堅硬,木紋細膩交錯,內節(jié)錯綜復雜,用斧頭拼死力也無法把它劈開。即便是手指粗的枝杈也很難兩三刀砍斷。這樹七彎八拐,既不能做房梁,又不能打家具,也不能當柴劈,正因為它的節(jié)結復雜,剛性硬質,韌勁倔強,上天賜予了它長壽之福。</p><p class="ql-block">也是大難不死,矬子樹本有一主干,十多年前遭遇雷劈,枯腐的樹枝在去年才倒下,真正的外強中干。樹的滿目瘡痍,記錄了幾百年來的雷雨滄桑和生死磨難,爬滿的青藤分享了它百年老者的堅強和榮耀,寄生的弱草又豈不是大自然的寬容大度和風燭殘年的最后能量呢?它目睹了村前那條連接跨省的小道變成馬路又成了混泥土公路,也見證了旁邊的茅草屋變成土磚瓦房再改建成混泥土結構。必有后福不是盼著人類的輕聲嘆語,而是安祥靜度到枯萎的那一天。</p> <p class="ql-block">五十年前,村里的小伙伴像猴子一樣蹦跶,矬子樹果子到九月成熟?;锇閭兙蜁靡桓鶅扇椎哪竟骰蛑窀停吭跇漕^爬上去,三抱兩跳往上攀登,抓緊枝條折斷帶果子的枝稍,似乎津津有味嚼著果,爬不上樹的在下面仰望,像是望天鵝肉掉下來。那果子五六個一撮一撮的,說實話這東西黑亮黑亮的黃豆一般大,沒肉只是皮包骨,吃著也就一絲絲甜味還帶澀。興許是那時候水果奇缺,更重要的是猴子能蹦善跳,任何時候都要彰顯山里孩子登山爬樹的能力。</p><p class="ql-block">現(xiàn)在,這矬子樹再也不會有人冒險去爬樹摘果子啦!那一幫孩子也都六七十歲了,別說起跳上樹連走路也得防滑防摔!</p> <p class="ql-block">矬子樹沒有一幅魁梧偉岸的形象,整個也就十多米高,如其名矮矬、粗糙、嶙峋、猙獰。但是,老當益壯,枝繁葉茂,四季常綠,每到三月繁花盛開,雪白的花瓣金黃的花芯幾乎覆蓋整蔸矬子樹。奇異的軀干,遒勁的樹杈,搖曳的竹枝做陪,纖細的藤蔓纏繞,構成一幅幅蒼勁而又柔情、古樸而又時尚的畫卷。</p><p class="ql-block">獨樹難成林。投入大自然懷抱,各放異彩更能形成特色風景,融入無奇不有的大千世界彰顯個性可以獲取獨到的生存模式。矬子樹有了翠竹的婀娜,青藤的纏綿,綠草的依偎,鳥的啼唱,蜂的鳴叫,蝶的輕舞,獨樹亦成林獨樹亦成景。</p> <p class="ql-block">天生我材必有用。矬子樹沒能做房梁、家具,也沒有劈作柴燒。能有何用?上蒼的恩賜必然是會維護大自然的平衡,吸廢排養(yǎng)亦是眾生所需,興衰過往見證了人類進步記載著社會發(fā)展。</p><p class="ql-block">矬子樹三百年定然是有病有災,卻枝繁、葉茂、花盛,四季常青,也未見其弱縮衰竭的跡象。</p><p class="ql-block">說實話,村里人都一直叫矬子樹,筆者上網(wǎng)反復查找這矬子樹的書名,也問過他人,真的不知道該叫什么名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