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作者:肖一鳴</p><p class="ql-block">攝影:肖方仁</p> 最好的時節(jié),懷念徽州,夢回婺源。 我記得我是去過婺源的。<br><br>湯顯祖是一個戲曲家,然而我喜歡他的兩句詩:欲識金銀氣,多從黃白游;一生癡絕處,無夢到徽州。<br> 清晨時分霧氣氤氳下忽隱忽現(xiàn)的白墻黛瓦馬頭墻,古風(fēng)淳淳的舊派徽州民居,像是一幅美妙至極的水墨畫,墨不礙色,色不礙墨,濃淡深淺之間,小橋流水人家點綴其中的田園氣息流露無遺。<br> 我記得:古樹高低屋,斜陽遠近山,林梢煙似帶,村外水如環(huán)......<br> <br>事實上,我那時候很小,誰又知道我記憶中的那種婺源是不是真的呢?<br> 也許是因為這些年我一直對婺源魂牽夢繞,在夜深人靜時偶爾會回憶一下那時的水墨之境,也許這只是一個人不斷長大時對自己童年的一份追憶。<br><br>可能婺源并沒有那么美了,也可能婺源本來就沒有那么美。<br> 空山隱臥好煙霞,水不通舟陸不車,一任中原戎馬亂,桃源深處是吾家。<br> 這樣的景色是否是我腦補出來的呢?我認為童年是美好的,我認為婺源是我腦海里的那樣,它就真的變成了那樣。但是,有可能這只是我的單純的一種幻想,我對記憶的一種美化罷了。<br><br>我一直想再去一次婺源,卻不敢再去。 <p class="ql-block">這么多年過去了,它在我的記憶里一直是那樣,然而如果當(dāng)我發(fā)現(xiàn)那一切不是真的的時候,我會崩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這就像一場豪賭,拿自己的印象與記憶去豪賭,所以我不敢。我怕那一丁點的不滿都會毀掉我對它的懷念,我怕事實與我的內(nèi)心有一丁點差別都會讓我懷疑世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所以,我不敢再去婺源,也應(yīng)該不會再去,就讓它像那樣一直存在我的腦海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不過我相信,婺源應(yīng)該和我記憶里的一樣,是那么美好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本文寫于2015年10月29日,作者讀大一)</p> 2005年老爸肖方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