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人人操人人叉|色五月婷婷俺也去|久热福利在线视频|国产一区在线资源|日本无遮挡一区三区|操碰免费在线播放|国内A片成人网站|黄片无码大尺度免费看|欧美亚洲一二三区|8090碰人人操

英雄南昌 勝境廬山

冬天里的春

<p class="ql-block">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廬山在我腦子里有了比較深刻的印象,應該是緣于蘇軾的這首詩和八十年代初我國改革開放后第一部愛情影片《廬山戀》。</p><p class="ql-block"> 退休后有一個愿望就是游遍祖國的大好河山,只要有時間,身體條件又許可,三山五岳、五湖四海、四大名樓都想去看看,所以關注了威海中旅微信公眾號。今年疫情明朗,境內(nèi)新冠清零,天氣變暖,春回大地,正是出游的好時節(jié),江西廬山游的廣告便有了很大的吸引力,這條線路四季皆宜,雖說夏天更適合一些,可我們海邊這個地方好像也不用外出避署,這樣想著,隨即組織院內(nèi)幾個老同事于3月17日一同出游。</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行程第1天:石島—煙臺—南昌</b></p><p class="ql-block">景點:滕王閣</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住宿:恒大酒店</span></p> <p class="ql-block">  早上五時多,威海中旅安排師傅準時到達小區(qū)門口,八時便達煙臺機場,導游小李陪我們一同乘坐航班MU5447(10:25-12:35)去江西省省會南昌市。江北機場有當?shù)貙в涡≡诱?,一路上為我們介紹江西,記得最清的是“江西老表”?!敖骼媳怼笔墙魅藢ν±相l(xiāng)的稱呼,帶有一定的親昵性,也是外省人對江西人的一種較親切的稱呼。有關“江西老表”的由來學術界有兩種說法,一種說法是湖南人認為自己祖上與江西人祖上是表親戚關系,因此就稱江西人為“江西老表”。 還有一種說法是贛地的先人們很相信風水,另外在遷移的途中也便于掌握方向,所以老是愛帶著一個表(古時的羅盤),因此外省人稱江西人為“老表”。 </p><p class="ql-block"> 南昌是一座英雄的城市,1927年8月1日,中國共產(chǎn)黨領導部分國民革命軍在江西省南昌市舉行武裝起義,也就是震驚中外的“八一南昌起義”,南昌由此以“英雄城”而馳名天下,8月1日成為中國工農(nóng)紅軍和后來的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建軍節(jié)。 </p><p class="ql-block"> 我們今天下午只有一個項目參觀滕王閣,滕王閣位于江西省南昌市,因唐太宗李世民之弟-滕王李元嬰始建而得名,又因初唐詩人王勃《滕王閣序》而流芳后世。滕王閣與黃鶴樓、岳陽樓并稱為“江南三大名樓”,加上鸛雀樓(另一說為蓬萊閣)便是中國的“四大名樓”。</p><p class="ql-block"> 當年李元嬰曾被封于山東滕州,為滕王。后調(diào)任江南洪州(今南昌)都督,因其思念故地滕州,修筑了著名的滕王閣。滕王閣采取獨特明三暗七格局,臺座以上的主閣是三層帶回廊建筑,內(nèi)部共有七層,分為三個明層、三個暗層及閣樓。</p><p class="ql-block"> 我們依次上樓,導游小曾為我們耐心講解,今天才知道王勃去逝時年僅26歲,死因為溺水。王勃自幼聰敏好學,他六歲即能寫文章,文筆流暢,被贊為“神童”。這樣,王勃16歲便成為朝廷官員中的一員,但因恃才傲物,為同僚所嫉,在參軍任上,因私殺官奴二次被貶。殺官奴一事,有人懷疑為同僚設計構陷王勃,或者純屬誣陷,此事件雖遇赦未丟掉性命,但宣告了王勃仕途的終結,也連累了他的父親,被貶到南荒之外,王勃遠行去看望父親,返回途中溺水而死。王勃的死,是渡水時遇難不幸而死,還是自殺,無從查考,總歸是懷著一腔愁憤離開人世的,我們都為這位才子的英年早逝感到惋惜。</p><p class="ql-block"> 我們在滕王閣觀景平臺拍照,觀看江西省最大河流贛江,贛江通過鄱陽湖與長江相連,是長江主要支流之一。晚上住宿恒大酒店,條件很好,有泳游池、球室等,晚餐后幾個人在周邊轉轉,沿著小路邊走邊聊,感覺特別開心。</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行程第2天:南昌—鷹潭</b></p><p class="ql-block">景點:龍虎山風景區(qū)(水仙巖 象鼻山 )</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住宿:金怡國際大酒店憶江南樓</span></p> <p class="ql-block">  鷹潭市為江西省轄地級市,境內(nèi)龍虎山景區(qū)是中國典型的丹霞地貌風景,國家5A級旅游景區(qū)。</p><p class="ql-block"> 龍虎山是中國道教的發(fā)祥地,其道教圣地、碧水丹山與古崖墓群被譽為“三絕”。導游這樣介紹的時候,我一直很納悶兒,之前以為青城山是道教的發(fā)祥地,后來問了一下,才知道道教的發(fā)祥地到目前為止還沒有明確的說法,很多地方都宣傳自己是道教發(fā)祥地。</p><p class="ql-block"> 龍虎山素有“小桂林”、“小漓江”之稱,從龍虎山山麓乘竹筏漂流,瀘溪河清溪蜿蜒,奇峰逼岸,山水相映,美景撲面而來,令人目不暇接。我們坐在竹筏上,既無登山之累,又可飽覽兩岸秀麗風光,別提有多愜意了。水仙巖有十大美景,在民間又稱為“十不得”,每一景都流傳著一個動人的故事。道堂巖傳說張?zhí)鞄熢谶@里做道場為過往客人祈福保平安。仙女巖是一座天造地設的自然景觀,像一裸體女子,被稱為“天下第一絕景”,也稱“大地之母”。</p><p class="ql-block"> 中午十二時觀看仿古崖墓吊裝表演,仙水巖的懸崖峭壁上散布著數(shù)百座距今2600多年的崖墓,這些洞穴大小不一,里面陳放著古棺,有單洞單葬、單洞群葬和聯(lián)洞群葬。當時究竟是怎樣將棺木放入洞穴至今仍然是個迷,導游告訴我們,政府懸賞三十萬元人民幣,鼓勵人們有理有據(jù)的論證。</p> <p class="ql-block">   下午游覽象鼻山景區(qū),象鼻山是龍虎山地質(zhì)公園最為典型的景觀之一,位于瀘溪河東側,與清澈見底的河水并駕齊驅。遠處看貼著半山腰上有一條帶欄桿的狹窄小路,我們沿石階而上,看到一座形象逼真、巨大無比的天然石象立于山中,山峰有一石梁凌空垂下,似碩大的象鼻從天而降,又深深扎入大地之中,整個山體就像一只巨型石象在汲水,惟妙惟肖,被世人稱為“天下第一神象”。當?shù)貙iT為游客搭建了一處摸象鼻拍照的地方,可后來我們看看像片,基本上手臂都是懸空的,沒碰上象鼻,看來攝影技術有待于進一步提高。</p><p class="ql-block"> 晚飯時閑聊,都說龍虎山風景區(qū)游覽全部結束了,怎么也沒看到有龍虎的跡象,記不清導游小曾是否介紹過,反正大家都不知道為何取名龍虎山?;ヂ?lián)網(wǎng)真的是太方便了,百度查查便知道,原來龍虎山古名云錦山,因山有左右兩峰對峙,左峰昂立如虎,右峰蜿蜒似龍,龍盤虎踞,氣勢雄偉,后改名為“龍虎山”。另有一說,我國古代道教第一代天師張道陵曾在此煉丹,旁有青龍白虎護衛(wèi),后丹成,名“龍虎大丹”,山亦改名為龍虎山。</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行程第3天:鷹潭—婺源—景徳鎮(zhèn)</b></p><p class="ql-block">景點:江灣 曉起 李坑</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住宿:陶溪川陶欣飯店</span></p> <p class="ql-block">  “沒有比婺源更美的地方,如果有也是明年的婺源”。兩年前的三月上旬來到婺源,因天氣還冷,看到的是大片大片綠色油菜花,參觀了很少幾個景點,感覺并未盡興,當時就想多少個明年以后我還會再來。沒想到這第二個明年就實現(xiàn)了心愿,今天走進婺源,看到滿山遍野盛開的油菜花金燦燦的,而且本次安排的景點與上次并無重復。</p><p class="ql-block"> 首先游覽江灣景區(qū),江灣即婺源縣江灣鎮(zhèn),安排參觀江灣村、蕭江宗祠等景點。江灣是一座具有豐厚的徽州文化底蘊的古村落,也是婺源唯一的五A景區(qū),村中保存著三省堂、滕家老屋等一大批徽派古建筑。</p><p class="ql-block"> 江灣始稱云灣,北宋時期,有避難的蕭氏一族遷到云灣,念先世從北渡江而來,遂易蕭姓為江氏。結果,從蕭姓改江姓的"蕭江"子孫繁衍成云灣的巨族,于是乎干脆把村名改成江灣。</p><p class="ql-block"> 蕭江宗祠座落于江灣鎮(zhèn)旃(占)坑村,始建于明朝,毀于太平天國戰(zhàn)火。1924年重建,“文化大革命”期間又被拆毀,2003年9月第三次重建。分前院、前堂、中堂、后堂四進。前院為寬敞花園;前堂屋檐巧飾雕琢,畫面生動,形態(tài)逼真,大象圖案表示萬象更新;中堂粗梁大柱,匾額楹聯(lián)措詞秀麗,授意深長;后堂高于前堂,樓閣一層安放靈牌,二層放空棺木。一般有錢人家的女孩子嫁到這里,父母會過來在當?shù)卮蛞豢诰?,買幾畝田地,出嫁的時候再帶一口館材,意思是我的女兒到了你們婆家,喝的是自家水,吃的是自家飯,連死后用的棺材都是自己帶來的,所以請婆家一定要善待自己的女兒。小曾指著兩道門檻告訴我們:第一道門是通往院外的門也叫大門,第二道門是通往客廳的門,第三道門是直接進入內(nèi)院的門。古時婦女只能在內(nèi)院活動,連客廳都不能去,因此就叫大門不出,二門不邁。門檻的高度代表著主人的地位,今天看到的門檻是可以上下調(diào)節(jié)高度的,有貴客來要放低門檻??蛷d外有一塊圓潤的石頭,這稱為遮羞石,一些年齡較大但輩份小的人依然要給長輩行禮,這樣輩份較大的小孩子也感覺不好意思,便躲在石頭后面受拜。</p><p class="ql-block"> 江永為清代的經(jīng)濟學家、音韻學家、天文學家、數(shù)學家,江永紀念館經(jīng)過整修,于2002年5月對外開館,對江永的生平事跡、一生主要著作、業(yè)績進行實物展出。為了紀念江永這位江灣出的積學宿儒,江灣鎮(zhèn)政府出重金買下民居加私塾式的徽派建筑—德慶堂。該建筑與江永的故居同屬一個時期的清代建筑,外觀是兩幢結構完全一致的并立宅第,實際是一戶人家。由于其有私塾的房間結構,最終選定其作為江永紀念館。</p><p class="ql-block"> 三省堂是清末民初教育家、佛學家江謙的祖居屋,江謙曾為南通張謇創(chuàng)辦通州師范,后歷任南京高等師范學校校長,江蘇省教育司司長,成績卓著,孫中山曾授予三等嘉禾章。</p><p class="ql-block"> 北斗七星井體現(xiàn)了“天、地、人合一”的中國風水學最高原則,北宋初年,南唐國師何令通遭貶來到江灣靈山隱居,與蕭江六世祖江文采交往甚篤,便指引蕭江氏族人遷居到風水寶地江灣。蕭江先祖在他的指引下,利用風水學對江灣的水系環(huán)境、建筑布局、山脈走勢等方面進行了改造。</p><p class="ql-block"> 在江灣中心小學,我們看到了江澤民為該校的題字。小曾介紹說,江灣大門頭的兩個大字“江灣”取自“江灣中心小學”題字里的“江灣”,仔細端詳一番確是相同的。</p> <p class="ql-block">  曉起村其實也屬于江灣鎮(zhèn),只是旅行社這次單獨做為一個景點來介紹。曉起是典型的徽派古生態(tài)民俗文化村,村屋多為清代建筑,風格各具特色,村中小巷均鋪青石,曲曲折折,回環(huán)如棋局。主要景觀有進士第、大夫第、榮祿第、江氏祠堂等。</p><p class="ql-block"> 江上青希望小學建在曉起,江上青是江總書記的養(yǎng)父,也是他的叔父,祖籍婺源??箲?zhàn)期間江上青遭地主反動武裝伏擊壯烈犧牲,年僅28歲。犧牲時長女只有3歲,次女只有1歲多,妻子悲痛欲絕。此情此景,長兄、長嫂手足情深,將讀初中13歲的次子過繼給江上青為子,按傳統(tǒng)習俗戴孝祭奠送葬。</p><p class="ql-block"> 拐彎抹角常常比喻說話、寫文章繞彎,不直截了當。我們看到的墻角不是直的,原來在古代,建筑物密集,為了方便和安全,墻角都不是直的,而是被抹掉,這是拐彎抹角的另一個說法。</p><p class="ql-block"> 隨著曾導來到村外,一棵唐代的“神樟”安靜地站在那里,歷經(jīng)1500多年,目睹了這里的世事變遷,守護著這一方土地,庇護著這一帶村民。都說十樟九空,我們也看到旁邊較大的樟樹桿是空心的,這棵千年古樟樹卻是很完整的實心。游客們圍繞著神樟轉圈,小曾說轉一圈有財運,轉兩圈有官運,三圈轉平安,十轉都有講究,我們是唯物主義者,自然不信這個,但入鄉(xiāng)隨俗也跟著大家一起繞樹轉,大家都是六十左右的人了,什么運也不感興趣,只求平平安安的。</p><p class="ql-block"> 從曉起去李坑,經(jīng)過一大片油菜花地,遠看似撒了一地黃金,走過田邊飄來陣陣清香,美女們爭相拍照,與花比美,仿佛突然間年輕了許多。</p> <p class="ql-block">   李坑屬于婺源秋口鎮(zhèn),是一個以李姓聚居為主的古村落,也是著名的徽派建筑。李坑自古文風鼎盛,人才輩出。自宋至清,仕官富賈達百人,村里的文人留下傳世著作達29部,南宋年間出了一位武狀元,名叫李知誠。從李坑大門口到村里我們經(jīng)過一條長長的小路,旁邊是一條和道路平行的河流,河的兩邊全是商鋪。村落群山環(huán)抱,山清水秀,風光旖旎。村中明清古建遍布,民居宅院沿溪而建,依山而立,粉墻黛瓦,參差錯落。村內(nèi)街巷溪水貫通,九曲十彎,構筑了一幅小橋流水人家的美麗畫卷。</p><p class="ql-block"> 沿著小路邊走邊看,“申明亭”三個大字映入眼簾。“申明亭”是明清兩代在各地方用以張貼榜文、申明教化而建的亭子,是村里的族人明斷公理的地方,日常鄰里的口舌是非、家庭的忤逆犯上、不孝子孫的違規(guī)越距、宗族內(nèi)的濟公營私等,都可以到這里來向大家申辯,以求合規(guī),除濁揚清,并明榜于亭上,使人心知懼怕而不敢為惡。申明亭的“明”字,不是“日”字旁而是“目”字旁的,意思就是告誡村民們,凡事都要睜大自己的眼睛,看清事情的本來面貌,明丑惡,辨是非。</p><p class="ql-block"> 曾導介紹,古代村里都有望夫亭,丈夫要出遠門經(jīng)商,妻子送行到望夫亭遠眺,目送親人所乘的舟船逐漸遠去。如果到了丈夫歸來的日子,妻子又會在這座亭子苦苦守望,祈求著丈夫能夠早日平安歸來。最好的結果是人回家了而且也賺了錢,但也有很多時候,妻子迎來的是一盒骨灰。政府會為部分婦女建造貞節(jié)牌坊,<span style="font-size: 18px;">一種古代形狀似門的高大建筑,</span>通常是用來表彰一些死了丈夫或長年不改嫁,或自殺殉葬,而符合當時年代道德要求,流傳特異事跡的女性。</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行程第4天:景德鎮(zhèn)—廬山</b></p><p class="ql-block">景點:古窯民俗博覽區(qū) 廬山風景區(qū)(含鄱口 御碑亭 如琴湖 花徑 白居易紀念館 仙人洞 險峰)</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住宿:廬山華微國際度假酒店</span></p> <p class="ql-block">  景德鎮(zhèn)市,別名“瓷都”,江西省地級市,宋真宗景德元年,因鎮(zhèn)產(chǎn)青白瓷質(zhì)地優(yōu)良,遂以皇帝年號為名,稱景德鎮(zhèn)沿用至今。</p><p class="ql-block"> 走進景德鎮(zhèn),看到電線桿是用瓷器套的,不愧是“世界瓷都”。我們此次的一個項目是參觀古窯,景德鎮(zhèn)古窯民俗博覽區(qū)是集文化博覽、陶瓷體驗、娛樂休閑為一體的文化旅游景區(qū),是全國唯一一家以陶瓷文化為主題的國家級旅游景區(qū)。主要景點有歷代古窯展示區(qū),陶瓷民俗展示區(qū),水岸前街創(chuàng)意休憩區(qū)三大景區(qū)。 </p><p class="ql-block"> 饅頭窯以窯形近似饅頭而得名,龍窯形狀似龍而得名。明代葫蘆窯是景德鎮(zhèn)葫蘆形柴燒瓷窯的簡稱,景德鎮(zhèn)特有的瓷窯。清代鎮(zhèn)窯為我國傳統(tǒng)窯爐中獨具風格的瓷窯,是迄今保存最完整,最具價值的古窯瓷窯。曾導介紹瓷器是蒸出來的不是燒的,瓷器分釉上彩、釉中彩、釉下彩, 買餐具、水杯一般買釉下彩的,最好是中彩好看但價格昂貴,釉上彩色彩易溶進水里不能用。</p><p class="ql-block"> 參觀唐英紀念館,唐英是明清代御窯督陶官中最杰出的代表。</p><p class="ql-block"> 最后觀看瓷音水榭表演,是用瓷盤為主要材料的新型民族打擊樂器“瓷甌”進行瓷樂表演,演奏了《回娘家》、《莫莉花》等樂曲,小姑娘們看起來雖然不是很專業(yè),曲子卻悅耳動聽。 </p> <p class="ql-block">  出游前查看天氣預報全是雨天,這幾天老天太給力了,都是夜間或行車時下雨,到了景區(qū)天氣立馬晴朗。今天這是怎么啦!下午游覽廬山風景區(qū),預報景區(qū)降溫有雨大霧,客車穿過鄱陽湖上的高速公路向廬山方向前進,途中遠遠看見東林大佛,心里默默祈求佛祖保佑雨霧散去。下午一時左右到達廬山,雨是沒下卻依然漫天大霧,能見度也就五、六米吧,我們猶豫了一下還是決定進山,游覽廬山風景區(qū)是此次出游的重點項目,寄希望于時間和空間吧。</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 18px;">廬山,傳說殷周時期有匡氏兄弟七人結廬隱居于此,后成仙而去,其所居之廬幻化為山,故而得名。廬山風景區(qū)隸屬于江西省九江市,北靠長江,南傍鄱陽湖。</span></p><p class="ql-block"> 廬山的道路到底有多少道彎,答案是396道。毛主席當年上廬山時問身邊的工作人員,廬山有多少道彎,回答有四百道,毛主席就讓身邊的工作人員每拐一道彎扔一根火柴。那時每盒火柴里裝100根,到山頂時整整消耗了四盒火柴,那應該是400道彎了。毛主席在上山的路上抽了四根煙,這樣算來,廬山的盤山公路有三百九十六道彎了。不過曾導告訴我們,因為不斷修路,現(xiàn)在已經(jīng)沒有這么多彎了。上廬山其實有兩條路,一條是毛澤東走過的路也就是我們現(xiàn)在正在行走的路線,還有一條路就是蔣介石走過的路,導游介紹兩條道路的地理位置我也記不清。坐在景區(qū)大巴車上,彎彎曲曲的道路轉來轉去讓人很不舒服,每次轉彎的時候心里總是格登一下,從來不暈車的我感覺惡心的要吐,好在不長時間便到了停車場。</p><p class="ql-block"> 跟隨著曾導邊走邊看邊聽,首先來到含鄱口,含鄱口左為五老峰,右為太乙峰。山勢高峻,怪石磷峋,形凹如口,對著鄱陽湖,似乎要把鄱陽湖一口吞下似的,故名含鄱口。此時左峰右峰看不清,隱隱約約能看出有個凹口。</p><p class="ql-block"> 走到御碑亭,霧天所能看到的只是普通的小房屋。御碑亭是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所建,朱元璋戰(zhàn)勝陳友諒建立大明王朝,由于自己窮困的出身,在當時封建思想下,老百姓和朝廷官員都無法接受這個事實,朱元璋就借運送碑石的契機向天下宣揚他的君權神授。傳說周顛(少年時聰明伶俐,過目不忘,因一場病后變得瘋瘋癲癲,人稱周顛)非常能耐,對朱元璋建功立業(yè)起到了很大的幫助作用。周顛功成名就離開時,朱元璋問以后到哪兒去找他,答曰:廬山錦秀谷竹林寺。后來朱元璋派人去找周顛卻找不到竹林寺,只聽敲木魚的聲音。人們紛紛傳說周顛升仙了,朱元璋便在白鹿升仙臺建了御碑亭,既是為感謝、紀念周顛,更是為了宣揚君權神授,說周顛是上天派來幫他打江山的,他當皇帝是“天意”。</p><p class="ql-block"> 不知走到哪里,曾導手指一個方向告訴我們這是如琴湖,漫天大霧根本看不到。據(jù)說平時俯瞰如琴湖面如一把提琴因而得名。 </p><p class="ql-block"> 廬山是一座歷史悠久的文化名山,名勝古跡遍布。千百年來,無數(shù)文人墨客、名人志士在此留下了浩如煙海的丹青墨跡和膾炙人口的篇章。李白、白居易、蘇軾、王安石等1500多名文學家、政治家、藝術家相繼登臨廬山生活、游覽,寫下了萬余首贊頌廬山的詩詞歌賦,從而為廬山帶來了濃濃的文化色彩,并使廬山深藏文化的底蘊。</p><p class="ql-block"> 宋代詩人蘇軾的《題西林壁》,流傳廣泛,影響深遠,“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成為充滿辯證哲理的名句。過去一直不明白詩人為什么題目起的這么怪,也沒有什么愛好特意查詢,這次來廬山才知道這首詩是寫在西林寺的墻壁上。</p><p class="ql-block"> 唐代詩人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一詩,造就了一處名勝-花徑。當年白居易以越職言事的罪名被貶,4月9日相約一批好友到大林寺游玩,到了山上便感覺氣候與山下截然不同,山下的桃花已經(jīng)凋謝,而此時的桃花正開,詩人被眼前的春色深深吸引,隨口誦出七言絕句:“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詩人又提筆留下了“花徑”二字。目前時間還早花只開了一點點,霧天我們也不忘在花樹下留影紀念,但不是桃花,曾導說是臘梅。</p><p class="ql-block"> 白居易紀念館外觀只是三間房屋,里面卻很精致,主要介紹白居易生平及其詩句。</p><p class="ql-block"> 呂洞賓修仙而居的仙人洞名揚四海。走到這里,想起毛澤東在江青所攝照片背面題了一首詩,我說前面兩句說不出來,只記得后兩句寫的“天生一個仙人洞,無限風光在險峰”。我們的老科長馬上補充到:“暮色蒼??磩潘桑瑏y云飛渡仍從容”。哇!一片叫好聲,只知道科長是業(yè)界精英,沒想到還懂詩詞。作詩之日,是毛澤東引以為豪的“秋收起義”三十四周年紀念日,詩詞表現(xiàn)了作者性格中的堅韌自信及不畏壓力的奮爭精神,寓理于景,字里行間蘊含著一種深刻的哲理,使人得到啟發(fā)。我們到達險峰后,遺憾的是無限風光看不見,眼前只是霧茫茫一片。</p><p class="ql-block"> 廬山的宗教文化更引人入勝,獨特性則在于“一山藏六教,走遍天下找不到”,在這座云霧繚繞的靈山中,釋道兩教從互相爭雄走向攜手共勉,在這座縹渺的仙山中,移植來了基督教、天主教、東正教、伊斯蘭教,它們在廬山生根發(fā)芽,把廬山變成了宗教的薈萃地。廬山歷史上有寺廟360所,道觀200余處,我們本次沒有安排進寺廟參觀。</p> <p class="ql-block">  晚上觀看《廬山戀》電影,世界吉尼斯英國總部曾頒給該片“在同一影院放映場次最多的單片”稱號,是“文革”后國內(nèi)第一部表現(xiàn)愛情的電影作品??粗y幕上的漂亮風景大片,感覺到廬山的確是很美,美在仙人洞的險峰,五老峰的迷霧,植物園的奇花。再想想我們今天都看了些什么,大家無奈地笑了笑。曾導說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廬山至少有二百天的霧天,什么事都講究緣分,來日方長,以后有機會再來。</p><p class="ql-block"> 中旅的行程介紹里面說,我們?nèi)胱〉木频険碛袕]山獨家觀景攝影平臺,可以早起拍廬山絕景。酒店服務員未介紹,我們也忘記了問一下,所以沒有體驗也不清楚究竟怎么樣,反正幾個人中也沒有真正的攝影人。</p><p class="ql-block"> 今天的氣溫是4–6度,平時特別愛美的姐姐上山穿著大小兩件羽絨服,太搞笑了。我沒帶那么多,也是加穿毛褲,兩件羊毛衫套在羽絨棉服里?;氐骄频瓯愦蜷_空調(diào),感覺提溫效果不佳,一看柜旁放著一臺電暖氣,好溫暖喲!再一看簡直是感動,床上電熱毯都插好了,打開開關即可,這樣在寒冷的山上很舒服地過了一夜。</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行程第5天:廬山—南昌—煙臺—石島</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b>景點:廬山風景區(qū)(三疊泉 廬山博物館)</p> <p class="ql-block">  今天天氣好多了,云開霧散,又露出了廬山真面目。三疊泉景區(qū)昨天沒有買到票今天補上,曾導告訴我們,去看三疊泉瀑布上下有將近三千個臺階,而且還陡很不好走。兩位同志害怕爬坡留在酒店,這樣早餐后我們四人隨車出發(fā),游覽三疊泉風景區(qū)。古人稱“匡廬瀑布,首推三疊”,我們乘坐的大巴上套著寫有“不到三疊泉,不算廬山客”的座套。很快我們便到了下山口,下去要買二元錢的下山卡,回來可退,也可以留做紀念。這主要是防范想從這門口進景區(qū)而沒有買票的人,假如沒有下山卡是要補買景區(qū)門票的。</p><p class="ql-block"> 走到一半的時候,小腿便開始發(fā)軟,不時有轎夫招呼,想想他們真是不容易,可感覺不老不小的讓人抬著多不自在。終于到了最佳觀賞點,仰頭清晰可見三級瀑布從天而降?!叭照障銧t生紫煙, 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銀河落九天”。唐代詩人李白的《望廬山瀑布》同廬山瀑布一樣千古長流,這是小學課本里學到的,在中華大地及海外華人社會中家喻戶曉,成為中國古代詩歌的極品。詩人描述的雖然不是三疊泉(為廬山南麓秀峰),可此刻自然會聯(lián)想到。三疊泉從大月山流出,經(jīng)過五老峰注入大盤石上,又飛瀉到二級大盤石,再噴灑至三級盤石,形成三疊,故名三疊泉,總落差155米。山的靜止水的流動,情致極不相同的美相互對照,相互輝映,相互連接成為一體,展現(xiàn)著無限魅力,不愧為“廬山第一奇觀”。觀看完瀑布后原路返回,向上爬臺階有點吃力,累并快樂著。</p> <p class="ql-block">  繼續(xù)參觀廬山博物館,廬山博物館建于1960年,位于廬山蘆林湖畔,是一棟中西合璧的別墅式建筑。那是毛澤東在廬山期間曾住過的地方,人稱蘆林別墅。因房號是1號,故亦稱“蘆林一號”,1984年改成博物館館址。在這里見到了毛澤東當年在此居住辦公的地方,陳列物品整潔儉樸。展品中特別引人注目的是清代畫家許從龍歷時6年所繪制的《五百羅漢圖》,原畫共有200幅,幾經(jīng)戰(zhàn)亂,現(xiàn)共有112幅,都存放在博物館內(nèi)。博物館內(nèi)展出歷代名瓷中的精品, 還收藏了蔣介石用過的“蔣”字瓷盤,宋美齡的象牙柄扇等。廬山博物館系地方性綜合類博物館,館藏豐富,尤以陶瓷、書畫為最。 </p><p class="ql-block"> 從博物館出來,看到路旁的蘆林湖碧清如鏡,毛澤東生前曾多次于湖中擊水暢游。行程中的所有項目結束,返回南昌,赴昌北機場乘機,晚八時達煙臺,然后威海中旅安排接機回家,時間已是夜里11時。</p> <p class="ql-block">  回顧幾天的行程,感覺很舒服,同樣的景點,早出晚歸可以縮短一天的時間;我們團只有12人,行動比較方便,住宿條件又很好,全程五星級酒店;游覽時間完全躲過了下雨;最重要的是開心,除了和我在一個屋檐下共同生活了幾十年的老公,其余的全是在同一個科室并肩工作過的同事,年齡相差不到十歲,特別談的來。想想也有不少遺憾,天氣的原因,前一天上廬山基本看不清什么,有好多景點也不能完全安排;美廬別墅就在公路旁,也是計劃中的景點,急于趕車沒安排進去,其實有十幾分鐘也能走馬觀花看個大概;更為遺憾的是兩次走進江西,卻沒有去過井岡山,江西的景區(qū)太分散,旅行社的安排個人也沒有辦法,我相信以后會有很多機會的,期待著下一次出發(f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