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1.3.17從西安市出發(fā),走310國道全程140余公里,午后三點半入住華山腳下,收拾好行囊后去華山客服中心了解情況,熟悉附近地容地貌。</p> <p class="ql-block">華山腳下鮮花盛開,春意盎然。</p> <p class="ql-block"> 酒店隔壁的這家小吃即干凈又衛(wèi)生,味道也不錯,為其點贊????。</p> <p class="ql-block"> 華山玉泉院是中國道教主要活動場所之一,建于1049~1051年,幾經破壞幾經修繕,到了明清才具規(guī)模。</p> <p class="ql-block"> 華山風景名勝區(qū)游客中心售票處,只負責咨詢,門票一律網購,給一些不會上網的中老年人出游帶來不便,還好我們能夠與時俱進順利通關。</p> <p class="ql-block"> 遠眺華山,群峰挺秀。華山不僅雄偉奇險,而且山勢峻峭,壁立千仞, 以險峻稱雄于世,自古以來就有"華山天下險"、"奇險天下第一山"的說法。</p> <p class="ql-block"> 18日早六點天剛蒙蒙亮我們就向景區(qū)出發(fā),叩開玉泉院徒步上山的大門,向華山北峰挺進。</p><p class="ql-block"> 具體徒步線路是從華山腳下玉泉院出發(fā),經“回心石”、“千尺幢”、"百尺峽"和“老君犁溝”到達北峰。</p> <p class="ql-block"> 真可謂: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徒行一個小時才先后有三撥共10位年輕男女超越我們,此后再未發(fā)現有人追上。在贊美年輕人的同時,他們也很敬佩我們這對老者的體力。</p> <p class="ql-block"> 接近半山腰,大霧開始升騰。濃見度越來越低,懸崖峭壁逐漸失去了往日的猙獰,對面的美景忽隱忽現,但對恐高的賈先生也是一種安慰。</p> <p class="ql-block"> 過“回心石”后,即是華山第一險道——千尺幢和百尺峽,這里四面懸崖絕壁,恰如一座平臺,因而又叫云臺峰。</p> <p class="ql-block"> 在華山北峰頂,緊靠華山論劍石旁有一塊巨石,狀如魚嘴,被稱為魚嘴石。故人傳說,當大雨天時,魚嘴會發(fā)出陣陣轟鳴,遠達山外,推斷應是石內多空所致,可謂精美石頭會唱歌。</p> <p class="ql-block"> 山路有多處垂直約九十度的臺階,必須有足夠的膽量、手腳并用才能爬上去。</p> <p class="ql-block">文人墨客留下的遺跡</p> <p class="ql-block"> 到了南天門,本想挑戰(zhàn)一次長空棧道,可是景區(qū)明文規(guī)定,年齡超過55周歲一律禁止入內,好說歹說都不行,只好花30元拍了張合成照片留個影,作為此生永久的遺憾。</p><p class="ql-block"> 鷂子翻身也是一段絕壁險道,要一步一坑往下爬,這段路也是受年齡限制的,為了保證人身安全,景區(qū)規(guī)定50周歲以上就不讓走了。不想留下遺憾的小伙伴們算好自己的年齡抓緊行動吧。</p> <p class="ql-block"> 經過六個多小時的艱辛爬涉,終于登頂海拔1614.7米華山北峰。</p><p class="ql-block"> 北峰四面懸絕,上冠景云,下通地脈,巍然獨秀,有若云臺,因此又名云臺峰。稱是南望華山三峰和蒼龍嶺的好地方,遺憾的是受大霧影響,登頂后濃見度很低,失去了觀看美景的時機。</p> <p class="ql-block">以杖代替劍,演繹現代版華山論棍。</p> <p class="ql-block"> 途經擦耳崖,賈先生做著擦耳朵姿勢,模樣可愛。</p> <p class="ql-block"> 蒼龍嶺,是華山最險險道。其如履薄刃,絕壑千尺的地勢使得很多游客膽戰(zhàn)心驚。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韓愈大哭投書求助的故事并引發(fā)了大量的相關典故和考證,而該處也因此留下了“韓退之投書處”的文化遺產。</p> <p class="ql-block"> 到達北峰后,經“擦耳崖”、“蒼龍嶺”,過金鎖關,繼續(xù)徒步向華山最高峰南峰前進。經過兩個多小時爬涉,最終到達海拔2154.90米華山最高峰南峰!</p> <p class="ql-block"> 從華山南峰下行到金元宮,有幸看到了美麗的云海。</p> <p class="ql-block"> 站在華山南峰,在忽隱忽現的濃霧中,剎那間拍到了華山東峰美麗的畫面,到了山腳下,東峰卻被濃濃的大霧所掩埋,加之天氣預報有雨,我們放棄登頂念頭直接坐索道打道回府。</p><p class="ql-block"> 全程經過12個小時的翻山越嶺、車馬勞頓,晚6點平安回到酒店,累并快樂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