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文/庚子(原創(chuàng))</p><p class="ql-block">圖片源自網(wǎng)絡(luò)(鳴謝)</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為了應(yīng)景,我在正月初六的深夜趕場觀看《你好,李煥英》。深夜觀影是因為一票難求。電影散場后,高架橋下的高逸路行人稀少,風(fēng)寒心暖。</p> <p class="ql-block">穿越題材成功的電影并不多。電影《你好,李煥英》是一次探索突破。這種時空轉(zhuǎn)換的藝術(shù)手法古詩就有呈現(xiàn),例如“夜闌忽見星沉壁,夢里驚聞歲在辰?!弊髡咴谟邢迺r空內(nèi)完成虛與實的連接,也架起觀眾與故事之間的情感橋梁,把看似荒誕的劇情表達得溫情十足。</p> <p class="ql-block">反復(fù)調(diào)動觀眾的情緒,是拍攝者的關(guān)鍵技巧。電影《你好,李煥英》成功地運用了這種技巧,頻繁調(diào)動觀眾情緒而不讓觀眾生厭著實難能可貴,實現(xiàn)了敲擊和喚醒觀影者靈魂的目的,技巧之巧發(fā)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p> <p class="ql-block">上個世紀(jì)80年代是最具深情的時代。盡管物質(zhì)匱乏,溝通方式生澀單一,但人性相通,真誠是所有情感表達的通行證,擁有真誠就可以解決溝通上的所有問題。電影《你好,李煥英》,用烙有時代印記的名片—真誠,讓每一個觀影者的內(nèi)心溫情涌動、大為開懷。</p> <p class="ql-block">摻入虛構(gòu)成份的現(xiàn)實主義作品,《你好,李煥英》是一次有益的嘗試。電影劇情簡單,制作簡單,表演簡單,看似漫不經(jīng)心的詮釋,卻可以把今天最容易缺失的親情表現(xiàn)得入木三分。賈玲對“樹欲靜而風(fēng)不止,子欲養(yǎng)而親不待”有超越常人的體驗,因此,才有了她那句:沒有了母親,什么快樂都會缺失一角。一語驚魂,意境深長。</p> <p class="ql-block">講述親情故事,《你好,李煥英》做得最好。電影中有一種笑叫張小斐笑,那是一個時代的笑容,笑在臉上,心里開花。電影中賈玲的哭并沒有走悲情套路,而是把我們帶入了真實的生活,淚而不悲,教人珍惜。</p> <p class="ql-block">電影《你好,李煥英》,在爭取觀眾情感共鳴上傾心用力。影片抓住了親情、母愛、離別這些不需要渲染的主題,用一張大網(wǎng),兜住了人們需要覓地存放的情感。觀眾有長者,有小孩,特別讓人意外的是年輕人居多。因為口碑好,許多家庭舉家走進影院,一部電影能有這樣的共鳴實屬不易,也并不多見!</p> <p class="ql-block">電影《你好,李煥英》也有瑕疵。比如,女兒幫助母親找富有的丈夫,這一點可能沒有考慮父親的感受。再比如,夸大母親對女兒的失望、女兒對母親的愧疚,母女親情之愛缺少內(nèi)涵、不夠純粹。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1年初春上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