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人人操人人叉|色五月婷婷俺也去|久热福利在线视频|国产一区在线资源|日本无遮挡一区三区|操碰免费在线播放|国内A片成人网站|黄片无码大尺度免费看|欧美亚洲一二三区|8090碰人人操

我們的爹和媽

薛淑清

<p class="ql-block">  世上最疼我們的那兩個人走了,他們就是爹和媽。由于我們從未問過爹,媽也沒有跟我們說過爹的生日,所以我們不知道爹生于何年何月何日。根據(jù)爹去世的年份和當(dāng)時的實際年齡推算,爹生于1908年,于1967年6月4日,陰歷4月27日下午3點去世,享年60虛歲。</p><p class="ql-block"> 爹呀,您辛勞了一輩子,卻不給兒女孝敬您的機會,讓兒女們痛苦、內(nèi)疚了一輩子。您走前的叮囑,已經(jīng)融入在兒女的血液中:</p><p class="ql-block">“進(jìn)芳啊,姥爺以后不能幫扶</p><p class="ql-block">你們啦……”(進(jìn)芳是大姐的大兒子,當(dāng)時12歲)</p><p class="ql-block">“淑清以后就找個好人家嫁了吧……”(我當(dāng)時19歲,在高中讀書)</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我對不起兒女啊……”</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 爹走后,從未獨立過的媽在思念、痛苦、孤獨、無奈中渡過了22年,于1989年12月12日23點55分去世,享年84虛歲。</p><p class="ql-block"> 媽呀,您終于從無盡的思念中解脫了。</p><p class="ql-block"> 雙親亡,思難忘,淚千行,從此世上再也沒有爹和媽。從此你們長眠,兒女長念。</p><p class="ql-block"> 從此再無人叮囑:天冷了,多穿點兒衣裳;</p><p class="ql-block"> 從此再無人勸阻:歇會兒吧,活兒不是一天干完的;</p><p class="ql-block"> 小心點,路滑,別卡倒了;</p><p class="ql-block"> 干什么都毛毛愣愣的,穩(wěn)當(dāng)點兒,別著急。</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這是爹生前留下的唯一的一張照片。那是1965年的八月,二姐大學(xué)畢業(yè),被分配到蘭州工作。在赴蘭州之前,爹和媽奢侈了一把,帶著我們?nèi)业叫訕渫驼障囵^,留下了這張絕版照。當(dāng)時老叔正好來我們家,就和我們一起照了。標(biāo)題“我們的爹和媽”的二人照,還是從這張全家照中修剪下來的。</p><p class="ql-block"> 為了永遠(yuǎn)保存對爹和媽的懷念,特把媽生前留下的照片制作成相冊,爹只留下這一張,看到了媽,也就想起了爹。</p> <p class="ql-block">1957年6月1日,哥嫂帶著媽和孩子秋波、紀(jì)慧、秋華來到照相館拍了這張全家照。當(dāng)年為什么選擇兒童節(jié)去拍照?可能是哥嫂為了給孩子們一個節(jié)日的氛圍吧,今天也無法知曉了。</p><p class="ql-block"> 現(xiàn)在行政區(qū)劃的大連市,當(dāng)年叫旅大市,所以照片中題字“於旅大”</p><p class="ql-block"> 哥哥具體哪一年從杏樹屯站調(diào)到大連鐵路分局,我們都不清楚,清楚的人都不在了。</p> <p class="ql-block">  此照片約拍于1959年,當(dāng)時姐姐26歲,媽53歲,媽身邊站的是姐的大兒子進(jìn)芳,抱的是姐的大女兒小環(huán)。姥爺去世不久,媽還戴著孝。</p> <p class="ql-block">  二姐和姐夫從蘭州調(diào)到北京不久,就和媽,抱著孩子(虓煜)來到天安門廣場。</p> <p class="ql-block">  1970年,媽媽跟隨著工作調(diào)轉(zhuǎn)的二姐,從蘭州來到了北京。有人羨慕媽,跟著兒女走南闖北,但是媽卻沒有幸福感。因為沒有爹,就沒有根,她總覺得自己在漂浮。媽在外最放心不下的就是大姐,只要媽在家,每個星期天都要陪大姐去集市上幫助賣點雞蛋。那時在外的兒女也沒有多少好吃的,就是每月有點細(xì)糧供應(yīng),農(nóng)村沒有。每當(dāng)吃饅頭和米飯時,媽就會念叨:“你老哥他們吃不著,你們之間勻乎點就好了?!?lt;/p> <p class="ql-block">  1975年暑假,在金州照相館留下了這張照片,我抱的是王哲,媽旁邊是虓煜。</p> <p class="ql-block">我?guī)е跽軄淼奖本?,和媽一起游故宮。照片中的孩子是王哲</p> <p class="ql-block"> 姐夫一家和媽一起游頤和園。照片中是媽、姐夫和虓煜。</p> <p class="ql-block">  二姐的大學(xué)同學(xué),也是朋友尹佳榮來二姐家 ,和媽媽一起拍照。</p> <p class="ql-block">媽、二姐、我和王璐,在二姐家附近的燕山公園游玩</p> <p class="ql-block">  這是哪一年不記得了,我和二姐回家,我們一起在家門口拍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 媽和外孫女,大姐的大女兒小環(huán)。</p><p class="ql-block">小環(huán),懂事善良,是媽晚年的精神依賴</p> <p class="ql-block">  一年回家,和媽、大姐、小燕 、小俊一起拍照,當(dāng)時進(jìn)芳和小環(huán)已經(jīng)結(jié)婚成家。媽,照相時閉眼睛了,但是,媽留下的不可復(fù)制的照片彌足珍貴,也選用了。</p> <p class="ql-block">  這是我和媽在金州俱樂部門前,照片有些模糊不清。</p> <p class="ql-block">  媽因為掛念大姐,想念老哥,硬要回家。我把媽送回家,媽又送我到車站回盤錦,在等車的間歇,給媽拍了這張相,背景是火車頭。拍攝的時間是1985年7月31日,在杏樹屯火車站。</p> <p class="ql-block"> 這是在供應(yīng)處的家</p> <p class="ql-block"> 周日,帶著媽和王哲、王璐在供應(yīng)處的游藝室門前溜達(dá),朋友給拍了這張相。</p> <p class="ql-block">  媽、我和哥的三個孩子秋波、秋華、薛峰在沈陽紅旗廣場。</p> <p class="ql-block">  1985年7月19日,暑假期間,學(xué)校組織去北鎮(zhèn)的閭山游玩,媽和我?guī)跽?、王璐來到了閭山?lt;/p> <p class="ql-block"> 閭山很美 </p> <p class="ql-block"> 孩子依偎在姥姥的身邊</p> <p class="ql-block">  媽當(dāng)時已虛歲80,但是卻爬上了閭山的最高點——望海峰</p> <p class="ql-block"> 這就是閭山的最高點</p> <p class="ql-block">  閭山的寺廟不少,每到一個寺廟,媽總要和那些僧人嘮一會兒。王哲、王璐身后就是媽和僧人聊天的背影。</p> <p class="ql-block"> 媽和王璐在寺廟的外邊 </p> <p class="ql-block">  這是閭山專設(shè)的照相景點,在我們學(xué)校同事趙靜賢的提議下,花十塊錢給媽照了這張相。</p> <p class="ql-block"> 回來后 ,自己又加洗了一張</p> <p class="ql-block">  1986年七月,我去撫順學(xué)習(xí),把媽送到哥哥家,一周后,我從撫順回到沈陽,哥休息,便帶著媽和我去故宮、帶狀公園等地游玩。</p> <p class="ql-block"> 我們出門的第一站是故宮</p> <p class="ql-block">  和媽、哥一起出來游玩,那種濃濃的親情難以言表,媽更是想起了爹生前的愿望。</p><p class="ql-block">“等孩子們都出去了,我們也有點兒錢了,咱們?nèi)ス蕦m看看。”今天,媽替爹實現(xiàn)了這個愿望。媽不識字,不會表達(dá),但我看得出媽很自豪,為她的兒女們有出息而自豪。也透露出些許憂傷: “你爹沒撈著來故宮看看。”聽了媽的話,我心碎了。</p> <p class="ql-block">  故宮的臺階有點陡,哥扶著媽下臺階。</p> <p class="ql-block">  我們來到沈陽帶狀公園,邊看風(fēng)景邊拍照</p> <p class="ql-block"> 離開帶狀公園</p> <p class="ql-block">  我們來到沈陽桃仙機場,媽沒坐過飛機,在這之前我也沒坐過,我和媽都很好奇地隔著玻璃窗看著外邊的飛機起飛降落。我們在機場的候機大廳里轉(zhuǎn)了一圈,照了這張相。</p> <p class="ql-block"> 沈陽的東塔。 </p><p class="ql-block"> 始建于清代1645年 </p> <p class="ql-block">媽在哥家客廳和書房的不同位置照了幾張相</p> <p class="ql-block"> 哥哥家的書房</p> <p class="ql-block">  以下這些照片都是在哥哥家的客廳里不同的位置照的</p> <p class="ql-block"> 哥哥送媽和我到車站返回盤錦</p> <p class="ql-block">  1989年的九月,媽的身體出現(xiàn)癥狀,吃藥不見效,9月6號開始到醫(yī)院打點滴。那年的10月1日,我們是在醫(yī)院渡過的。經(jīng)過幾番檢查,沒有查出病因,但媽的身體卻一天不如一天,我便寫信把媽的身體狀況告訴了哥哥。10月22日,哥嫂和兩個孩子秋華、薛峰來盤錦看望媽,臨回沈陽前,在我家樓下拍下了這張照片。</p> <p class="ql-block">  在哥嫂來看望媽的當(dāng)天,在我家里拍的,這時媽已經(jīng)重病在身了。</p> <p class="ql-block">  哥嫂走后,我又帶媽到醫(yī)院檢查,這次確診,媽是肺癌晚期。這時媽要回家的愿望更迫切了,和哥商量后,同意送媽回家。9月28日確診,9月30日,我和單位要了一輛212吉普車送媽回家。當(dāng)時沈大高速還沒有全線貫通,有的路段需要走下道,看到半山腰的墳塋地,媽對我說:“你看那塋地,你不難受?”我明白媽的意思,媽哭了,我也哭了。</p> <p class="ql-block">  這年的11月5日,哥嫂和兩個孩子秋波、紀(jì)慧,回老家看望媽。二姐也從北京趕回,我們的外甥外女以及表弟弟妹等親屬也都趕來了。哥嫂在回沈陽之前來到杏樹屯車站,看望站內(nèi)的工作人員劉永奎(左三)等。是他,通過電話隨時向哥哥通報媽的病情。杏樹屯車站也是哥哥的第一個工作地兒,那兒有哥哥割不斷的情愫</p> <p class="ql-block">  1989年12月12日,媽走了 。從此 ,我們兄弟姊妹再也沒有了爹和媽。</p><p class="ql-block"> 二姐在北京,由于離家遠(yuǎn),哥哥不讓我們告訴她,媽去世的消息。二姐因為沒有見到媽最后一面,而成為她終生的遺憾。</p> <p class="ql-block">  媽最惦記的,最放心不下的就是這個大姐。媽在病中多次和我說:“我再活兩年,拉把拉把你姐。”如今媽走啦,再也沒有媽陪你到集市上賣幾個雞蛋,換點生活必需品了。此時此刻,你在想什么?你知不知道,我們再也沒有媽了?</p> <p class="ql-block">  在媽住過的炕上,留個影吧!</p> <p class="ql-block">  在媽生活過的院子里,拍張照吧!</p> <p class="ql-block">  我的兩個哥哥,兩個嫂子,四個侄子、兩個侄女,在爹媽生活過的地方照相明誓:我們是薛家的根。</p><p class="ql-block"> 令我們痛徹心扉的是,我們可敬的哥哥,在媽離開六年后,也離我們而去了,至今已有26年,嫂子也離世十年了。</p><p class="ql-block"> 雙親亡,歸途茫茫,從此無由歸故鄉(xiāng)。</p><p class="ql-block"> 伴著眼淚,整理這些老照片,心,好痛??!好像把已經(jīng)愈合的傷口,重新撕開。生命的時光總是短暫的,但是過往的一切卻是長存的。曾經(jīng)以為老去是很遙遠(yuǎn)的事,突然發(fā)現(xiàn),年輕是很久以前的事了。時光好不經(jīng)用,轉(zhuǎn)眼我們已是老年。</p><p class="ql-block"> 珍惜吧,我的親人,我的兄弟姐妹,珍惜所有的不離不棄,看淡所有的漸行漸遠(yuǎn)。</p> 我們的爹和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