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八月十二日早上8點我們冒著小雨由如美鎮(zhèn)出發(fā)。早飯時間,聽到一個不好的消息,林芝市波蜜縣發(fā)生了4.1級地震,318八宿段的道路發(fā)生了塌方,正在搶修。八宿是通往林芝的必經(jīng)之路,這就意味著我們要么等路修通,要么繞道317,由那曲進(jìn)入拉薩,這對我們來說將是一個新的挑戰(zhàn),因為這樣的話我們就要在海拔4000米以上高海拔的地方住宿。我們一致決定隨機(jī)行動,無論前方的道路怎樣,我們都會繼續(xù)向前。</p> <p class="ql-block">細(xì)雨中的高原,雖然少了往日的壯觀,卻可體會到氤氳繚繞的味道,有著煙雨江南的秀美。</p> <p class="ql-block">覺巴山,最沒有名氣的天險。川藏線上最費時的一座山。30公里的盤山路,近2000米的相對高差,山不高,但是因其緊靠瀾滄江,江岸壁立千仞,行走其間深刻感受到何為山高谷深,埡口的標(biāo)高3940米。</p> <p class="ql-block">翻過覺巴山,通過登巴村,突然車上一片歡呼,原來發(fā)現(xiàn)了對面過來的車隊,這就是說318是暢通的,我們無須繞道317了,看來我們的運(yùn)氣還是不錯的。</p> <p class="ql-block">帶著愉悅的心情,繼續(xù)翻越東達(dá)山——川藏南線上海拔第二高度的埡口,位于西藏左貢縣境內(nèi),埡口海拔標(biāo)高5008米。東達(dá)山口就是一個大風(fēng)口,只有一個用石塊壘起的標(biāo)志性建筑,還有幾個挎著小筐賣雪蓮花的小男孩。山頂風(fēng)速極大,空氣稀薄,一下車我們就冷得直打哆嗦,所以我們匆匆拍了幾張照片,趕緊走人。</p> <p class="ql-block">過了東達(dá)山,天空逐漸明朗,山路不再蜿蜒曲折,而是一條筆直的通向前方的大路,既緩且長,一眼看不到盡頭。抬頭是山,低頭是河流,遠(yuǎn)處,有成片的青稞,還有山坡上不知名的綠色的,黃色的植被,悠閑地吃草的野牦牛,一幅藏區(qū)田園風(fēng)光圖!</p> <p class="ql-block">中午,在左貢縣城簡單地吃了點面條,繼續(xù)我們的行程,車到邦達(dá)檢查站時被叫停,原來前方單邊放行,耽擱近一小時,終于被允許通行,但一路也是走走停停,被堵的車似一條長龍,在高原的藍(lán)天白云下,也是一道不錯的景致……</p> <p class="ql-block">路邊茂密的植被和讓人眼睛一亮的小花。</p> <p class="ql-block">通過車窗欣賞業(yè)拉山頂變幻無窮的云,藍(lán)天和白云構(gòu)成了高原上空的主色調(diào)。</p> <p class="ql-block">由于單邊放行,大巴車走走停停,到天路七十二拐觀景臺時已經(jīng)是下午4點左右了。</p> <p class="ql-block">川藏線上著名的天路72拐,它從海拔4658米的業(yè)拉山頂?shù)?800多米的嘎瑪溝,30多公里路落差達(dá)1800多米,坡陡、彎多、兇險,人稱九十九道回頭彎。真心佩服為我們開車的柳師傅,因為在這樣的路上,不要說開車,就是坐車我也是戰(zhàn)戰(zhàn)兢兢的。</p> <p class="ql-block">從觀景臺上往下看,真可謂一種蕩氣回腸的驚嘆!</p> <p class="ql-block">又是單邊放行,趁此機(jī)會我們下車,公路左側(cè)有一條大裂縫,近前一看,十幾米深的下面,渾黃的江水向前奔涌著,咆哮著,轟鳴聲在山谷間回響,啊怒江,傳說中的怒江,從青藏高原唐古拉山不遠(yuǎn)千里向這里奔騰過來的江水猶如狂奔的駿馬,滾滾向前。</p> <p class="ql-block">原始古樸的怒江大峽谷。赫赫有名的怒江大橋從江中狼牙狀巨石中穿過,橋是用鋼架搭起來的,橋面很窄,只能一次過一輛車。其險要地勢被稱為川藏線的咽喉,可謂是一夫當(dāng)關(guān) 萬夫莫開。</p> <p class="ql-block">過了橋進(jìn)入怒江的一條支流白馬溝,第一眼看到的就是震驚,窄窄的溝谷,直上直下的山壁怪石嶙峋,一條公路沿壁而行,右側(cè)是條奔涌的河流,抬頭看只露一線天。兩岸絕壁危聳,紅褐色的山體經(jīng)歷億萬年的風(fēng)蝕水割令峽谷更顯滄桑雄渾,那些狀態(tài)各異的石塊好像隨時都有掉下來的可能。</p> <p class="ql-block">由于地震造成的部分山體滑坡,可以看到正在現(xiàn)場隨時搶險的武警官兵。在剛剛搶修好的路段,為了安全起見,我們還被要求下車步行通過。由于是單邊放行,我們看到路邊等待通行的車輛長達(dá)好幾公里,真是為他們捏把汗,因為我們通過時已是晩上七點多鐘了。</p> <p class="ql-block">晚上入住昌都的八宿縣城。原計劃是要趕到林芝的波密縣的,由于堵車,只能作臨時調(diào)整。</p> <p class="ql-block">八月十三日,我們今天的計劃是趕到林芝八一鎮(zhèn),由于昨天怒江七十二拐和大峽谷的限行,我們沒能如期抵達(dá)波蜜,所以我們決定早點出發(fā),沒吃早餐,七點鐘大家準(zhǔn)時上車,向然烏湖方向馳去。</p> <p class="ql-block">一路風(fēng)光,藍(lán)天、白云、雪山、草甸、牧場相互交織變幻,形成一幅又一幅美麗的風(fēng)景畫。</p> <p class="ql-block">翻越安久拉山,4468米的安久拉山口有些讓人意外。與眾多名山大川的埡口一般都陡峭起伏,壁立千仞不同,安久拉山口平緩得出奇。就是這座看上去不起眼的屬于伯舒拉嶺山脈的安久拉山埡口,是怒江和雅魯藏布江的分水嶺。翻越了埡口,也就由怒江流域進(jìn)入了生長傳奇與神話的雅魯藏布江流域。</p> <p class="ql-block">左邊有個高山湖泊,視野開闊,顯得很空曠沉寂,感覺有些荒涼。</p> <p class="ql-block">翻過安久拉山口,很快就到了然烏湖。它緊靠川藏公路,是由山體滑坡或泥石流堵塞河道而形成的堰塞湖??赡芤驗橛昙荆⒉皇窍胂竦哪菢佑乃{(lán)深遂,而是顯得有些渾濁,但這并不影響她的美,藍(lán)天白云倒映水中,宛如仙境。</p> <p class="ql-block">湖面寂靜得沒有絲毫聲息,猶如被久遠(yuǎn)時光凝固的女子,心頭再也泛不起漣漪。她不食人間煙火,依然保留了世界難覓的原始美…</p> <p class="ql-block">進(jìn)入林芝地區(qū),過玉普鄉(xiāng)安檢站,進(jìn)藏的安檢一次比一次嚴(yán)格。</p> <p class="ql-block">順著雅礱江繼續(xù)前行,在去往波蜜的途中又遭遇堵車,經(jīng)過近四天318線上的親歷,我們對堵車也都習(xí)以為常了,大家紛紛下車,舒展舒展筋骨,欣賞欣賞那奔騰不息的雅礱江水,也頗感愜意。</p> <p class="ql-block">和開車的師傅合個影。師傅是個四川人,不僅開車技術(shù)高超,而且還風(fēng)趣的很,一路上逗趣搞怪,和大家相處融洽。</p> <p class="ql-block">車到波蜜,稍事歇息,用過午餐后繼續(xù)向林芝方向前行。</p> <p class="ql-block">都說從波蜜到林芝是西藏的瑞士、西藏的江南。這段路一邊是青山環(huán)抱,一邊是匯入雅魯藏布的帕龍藏布。</p> <p class="ql-block">318國道上的騎行者</p> <p class="ql-block">這里森林密布,植被茂盛,<span style="font-size: 18px;">道路兩邊的村莊,悠閑自在的牛羊,還有在道路兩邊隨意奔跑的藏香豬,構(gòu)成了川藏線上的獨特風(fēng)景線。</span>如果不注意,還以為是在皖南的山里穿行呢。</p> <p class="ql-block">人們常說無限風(fēng)光在險峰,的確如此,這段路風(fēng)景醉美,卻也是318線上最兇險的。通麥天險,川藏線上著名的天塹,道路崎嶇蜿蜒。雖然現(xiàn)在已經(jīng)是通途了,修了兩座橋,打通了四個隧洞,道路平坦完全沒有了當(dāng)年的險峻。但是當(dāng)我們的大巴車行馳其間時,還是讓我們心有余悸。塌陷的路基隨時可見,泥石流散落下的大石塊比比皆是,還有一處被洪水沖毀的路面用臨時的鋼橋連接,讓人觸目驚心。</p> <p class="ql-block">2015年前的通麥大橋,它橫跨帕隆藏布江,長約200多米的鋼絲拉橋,橋很窄,橋面是木頭的,車輛過橋只能一輛一輛的通過。</p> <p class="ql-block">通麥特大橋——雙塔雙跨懸索橋</p> <p class="ql-block">站在橋上可以清楚地看到當(dāng)年通麥天險的老路和以前的舊橋。</p> <p class="ql-block">現(xiàn)在才明白為什么人們說真正的西藏不在拉薩,不在布達(dá)拉宮,而是在路上,在318川藏線的路上。是的,只有親眼目睹、親身體驗了318的艱險,才能真正領(lǐng)略西藏獨特的自然風(fēng)光。</p> <p class="ql-block">神仙居住的地方——魯朗小鎮(zhèn)</p> <p class="ql-block">魯朗小鎮(zhèn)坐落于一片典型高原山地草甸,草甸之中,溪流蜿蜒,泉水潺潺。隨處可見郁郁蔥蔥的林海,寧靜古樸的村莊,錯落有致的新式建筑很時尚,但又充滿了藏式風(fēng)情。</p> <p class="ql-block">暢徉在這樣一個充滿藏族風(fēng)情,圣潔、寧靜、富有詩情畫意的美景中,頗有點身在瑞士的感覺,不愧素有“東方瑞士”之稱。</p> <p class="ql-block">告別了魯朗鎮(zhèn),過色拉季埡口時天完全黑了下來,雖然埡口海拔近5000米,但大家都已經(jīng)沒有什么反應(yīng)了,看來我們已闖過高反這一關(guān)了。順利入住八一鎮(zhèn)速8酒店時,已是北京時間22點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