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今年臘月十八(元月三十日)是母親去逝三周年的祭日,給母親上完三年墳,我久久不忍離去,站立在母親的墳?zāi)骨?,仿佛又看到了她那蒼老的身影和飽經(jīng)風(fēng)霜的慈祥面容。整整三年了,失去親人的痛苦和對母親的思念,并沒有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漸漸淡化,反而與日俱增,愈加強(qiáng)烈,回想起和母親在一起的日子,好像就在昨天,一切都是那么的近,那么的真.......。</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母親出生在一個窮苦的人家,從小命運多桀,剛剛記事的時候,父親就在兵荒馬亂的年代里,被戰(zhàn)亂奪去了性命,丟下她與母親和一個剛會學(xué)話的妹妹,母女三人無依無靠,相依為命。十多歲那年妹妹又患病夭折,只剩下孤兒寡母,受盡了人間的艱辛與苦難。二十歲那年嫁給我的父親,來到我們家,挑起了孝敬公婆,操持家務(wù),養(yǎng)兒育女,下地干活的重?fù)?dān)。后來父親參加了煤礦工作,又跟隨父親從老家來到礦上。 </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母親老實、能干,不怕吃苦,從很小的時候我就體會到了母親的艱辛。父親每天上班早出晚歸,家里家外都由母親一人操持,整天圍著一家人的吃、喝、穿、戴忙忙碌碌,不是縫補(bǔ)漿洗,就是買菜做飯,從沒見她有過閑著時候。父親在礦上上班,每月才掙四十多塊錢,每月還要給老家的爺爺奶奶寄去十元,一家五口人就靠那三十多塊錢維持生活。母親特別會過,平時省吃儉用,精打細(xì)算,從不敢亂花一分錢,一家人的衣服、鞋襪都是她親手縫制,從不舍得花錢去裁縫鋪加工,我常常在半夜里一覺醒來,還看到母親躬著身子在微弱的燈光下一針一線的縫衣服,哪時候我不懂的什么是“慈母手中線 ,游子身上衣”,長大了才知道它的深刻含義。在我上中學(xué)之前,我們姊妹幾個從沒穿過一件成品衣服,無論春秋還是冬夏,身上穿的衣服都是母親親手縫制。記得有一年,學(xué)校組織我們參加國慶節(jié)慶?;顒?,要求每個人都要穿蘭褲子白襯褂,別人家的孩子,都是買得成品襯衣或者加工制作,而母親舍不得花這個錢,卻讓我借來同學(xué)的襯衫,買了幾尺白布,照著樣子裁剪,然后又用了三個晚上連夜為我縫制了一件和成品一樣的襯衫,我穿上非常合身,那是我記憶中過的最高興的一個國慶節(jié)。</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母親為人隨和,處事大方,家境雖窮,卻不吝嗇,無論在哪里居住,都能與鄰居相處的非常融洽,從沒和別人吵過架、紅過臉。小時候我們住的都是排房,家家門挨著門,雖然家里的日子過的非常拮據(jù),可是一旦有了好吃的、好用的東西,母親都會給左鄰右舍送去一些,那怕是逢年過節(jié)的時候,家里包頓餃子,母親也要送給東家一碗,西家一盤,常常弄的自己都不夠吃的。天熱吃飯的時候,家家都在各自的門前擺上桌子吃,每當(dāng)母親做了好吃的都會讓別人嘗嘗,有些半大孩子都會毫不客氣的過去夾上幾筷子,氣氛就像一家人,至今讓人懷念。有時候討飯的上門,母親寧愿自己少吃一口也要給人家一點,我不解的問她,自己都不夠吃的為什么還要給不認(rèn)識的人,她就說要飯的也不容易,都是窮人家,我小的時候也要過飯,誰要給我點吃的,我都會一輩子記住人家的好。</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母親心地善良,待人真誠,熱情好客,平時鄰居和朋友來家串門,她都是笑臉相迎,熱情招呼,遞煙倒水。特別是每次老家來人,母親總是忙里忙外,拿出家里最好的東西招待親戚和莊鄰,臨走時還要給帶上一些食物和盤纏。我的姑父在蒼山縣的大仲村工作,每年都要來我家?guī)状慰赐改福看蝸淼臅r候母親更是賓客相待。三年自然災(zāi)害時期,家家都吃了上頓沒有下頓,靠挖野菜擼樹葉充饑,我家也到了揭不開鍋的時候,有一天姑父來了,母親實在拿不出什么招待他了,硬著頭皮跑了好幾家,借了一碗面粉和兩個雞蛋,給他做了一頓雞蛋面吃,臨走的時候,還悄悄地往他口袋里塞了幾塊錢。</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隨著我們姊妹幾個漸漸長大,家里負(fù)擔(dān)也越來越重,俗話說半大小子吃窮老子,僅靠父親的那些工資,生活已難以為繼,無奈之下母親只好到家屬委員會找了個拉地排車的工作,掙錢貼補(bǔ)家用。六七十年代汽車和拖拉機(jī)很少,礦上用的一切材料主要靠人力車運輸。拉地排車的活是很重的體力勞動,以前我只見過男人干,可是母親一個瘦弱的女子卻干了一個男人干的活,每天拉著成噸的東西來回幾十里,累的精疲力盡,下班回到家后,還要忙著給一家人做飯、洗衣服,天天都忙到很晚,第二天還要早早起來給我們準(zhǔn)備好早飯和午飯再去上班,也沒有個休息日。那時候每人每月最多只有二十三斤的定量,根本不夠吃的,家家都要去集市上買地瓜干、高梁、玉米等烙煎餅補(bǔ)充。礦上不像農(nóng)村家家都有烙煎餅的家什,礦上的磨和鏊子,都是公用的,每當(dāng)烙煎餅的時候,幾家要事先約好,支起鏊子一烙就是好幾天。母親白天要上班,只好約在晚上烙,有時候趕到下半夜,一直要烙到天亮,來不及休息接著還要再去拉車子。就這樣日復(fù)一日,年復(fù)一年,十幾年如一日,一直干到退休。父親經(jīng)常對我們說,你母親這輩子拉的東西能堆成一座小山,論功績完全夠上勞模的資格。母親一輩子雖沒當(dāng)過什么先進(jìn),但她永遠(yuǎn)是我們家里的功臣。</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母親一輩子對父親百依百順,相夫教子,夫唱婦隨,從未與父親吵過嘴打過架,遇到不順心的事情,或者受到委屈時只會躲到一邊掉眼淚。對孩子視如生命,疼愛有加、百般呵護(hù),我們姊妹幾個淘氣、不聽話的時候,母親就是簡單的說幾句,實在氣得不行,偶爾也罵幾句,但很少打過我們。有一年冬天,上學(xué)的路上,我在路邊的一個水坑邊滑冰玩,一不小心掉進(jìn)了水里,棉褲濕到了膝蓋,兩腳都是泥,回到家母親看我那狼狽樣又氣又心疼,拿起笤帚就要打,只見她高高舉起的笤帚卻沒舍得落下,然后一把把我拽進(jìn)屋里,給我脫下棉褲和鞋子,讓我鉆進(jìn)被窩里,一邊數(shù)落著,一邊在爐子上烤棉褲和鞋子,一直烤到深夜,生怕第二天早上耽誤了我上學(xué)穿。</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文化大革命中,父親因為是礦上的中層干部而受到?jīng)_擊,母親整天為父親提心吊膽,擔(dān)驚害怕,見人總覺的矮三分,天天囑咐我們在外面千萬不要惹事。都說人善有人欺,文革中被扭曲的人性更是這樣,與我們家隔著幾個門住的一家人,丈夫是一個造反派的小頭頭,媳婦仗著男人的勢力,整天耀武揚(yáng)威,說東家罵西家,大家都敢怒不敢言。對我們家更是說三道四,指桑罵槐,母親見了她總會躲著走,再三叮囑我們不要理她,別和這樣的人一般見識。有一天我弟弟不知因為什么和她的孩子打架了,她堵著我家的門潑口大罵,嚇得弟弟躲在屋里不敢出門,母親下班回來見此情景,趕忙給她賠不是,可她仍不依不饒,弟弟出來與她講理,她抓著弟弟就想打,當(dāng)時母親不知那來的勇氣,一邊護(hù)著弟弟一邊就和她打了起來,那個娘們雖然膀大腰園,可母親拉地排車練就了一身勁,根本不是母親的對手,兩下子就把她摔倒在地,她躺在地上撒潑打滾,嚎啕大叫,鄰居沒有一個出來拉架的,都躲到一邊偷笑,暗地稱快。那是我第一次見母親發(fā)威,也是唯一的一次,沒想到平日里唯唯喏喏的一個人,也有勇敢不怕事的時候。</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父親是家中的老大,母親作為長嫂,對兄弟姊妹極盡關(guān)心和照顧,不論誰家有事她都舍得付出,從不計較得失。三叔中學(xué)畢業(yè)生后,也來到礦上參加了工作,母親每隔三差五就把他叫到家來,給他做些好吃的,改善一下伙食,直到他結(jié)婚都是母親幫助操辦的。后來三叔和三嬸調(diào)到了肥城礦務(wù)局,三嬸在一次工作中不慎出了工傷,母親又放下家里的事情,連忙趕到肥城,幫她照顧孩子,料理家務(wù),服伺三嬸直到傷愈才回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母親非常孝順,從嫁到我家就挑起了照顧奶奶爺爺?shù)膿?dān)子,爺爺去逝的時候,父親工作忙沒能回老家,是母親與叔叔們一起為爺爺守靈送葬。后來奶奶的年齡大了,她又把奶奶接來與我們一起生活,不管上班再累,家務(wù)多忙,每天晚上睡覺前都要給奶奶洗臉洗腳,梳頭擦背,情同母女。別人家的老人,都是兒女家輪著過,可奶奶在我們家一住就是十幾年,直到去逝從未離開過我家。奶奶走了以后,她又打算把姥娘接過來,可是姥娘在老家住習(xí)慣了,說什么也不來,她每個月都會準(zhǔn)時回老家一趟,在姥娘那里住上幾天,幫助折洗拾掇,照顧她老人家,直到2002年姥娘摔壞了腿,臥床不起了,才讓接來我家,當(dāng)時我姊妹幾個都還上班,母親又沒有兄弟姐妹,伺候姥娘的擔(dān)子全壓在了她一個人的身上,一天到晚忙著給姥娘喂水喂飯,擦屎端尿洗身子,整整服伺了將近三年,只見母親一天比一天憔瘁,一下子好像老了十幾歲。</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吃了一輩子母親做的飯菜,讓我最難忘的還是她做的咸菜。從前家里窮,吃不起太多蔬菜,咸菜是飯桌上的主菜,因此母親學(xué)會了做一手好咸菜。秋天她曬的五香蘿卜干,叫人百吃不厭,寒冬時節(jié)她做的蘿卜臭豆鼓讓人聞著臭吃著香,特別是每年李子開花的時候,母親炸的老咸菜,香飄半截巷子,不僅我姊妹幾個愛吃,就連我叔叔和他家?guī)讉€孩子也喜歡吃。每到秋冬時節(jié)母親都要曬上幾筐子蘿卜干,煮上一鍋臭豆鼓,腌上幾壇老咸菜,這個一份,那個一份。到現(xiàn)在我家吃飯的時候飯桌上總少不了一盤咸菜,可是再也吃不出母親做的那個味道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過慣了窮日子的母親,一輩子改不了會過的習(xí)慣,后來我們姊妹幾個都參加了工作,父親是離休干部工資也翻了好幾番,家中的日子漸漸好了起來,可是母親仍舍不得吃舍不得穿,她常說的一句話就是,人不能忘本,夠吃夠用的就行了。她穿的內(nèi)衣總是補(bǔ)了又補(bǔ),外衣一件都穿十幾年,奶奶在世時蓋過的被子,母親去世的時候還在用。我結(jié)婚時套的兩床新被子留在了家里,她一直不舍得蓋,到如今還在柜子里放著,被里和棉花都泛黃了。我們知道母親會過,不舍得花錢,每年我夫人,我妹妹,還有我叔家的妹妹,都會給她買些衣服和鞋子,總不見她舍得穿,后來在整理她的遺物時,一次都沒穿過的嶄新衣服就有十幾件。</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母親到了晚年最高興的事情,就是看到我們姊妹幾個和孩子回家。自從我工作和成家之后,在家的時候就少了,十天半月回不去一趟,每到周六的時候母親總要提前買上許多好吃的東西,做上一桌可口的飯菜,站在門口張望,見到我和孩子們來了,她那高興的樣子讓人無以言表。第二天臨走的時候,總是把大包小包裝的滿滿的讓我們帶著,生怕我們?nèi)敝裁?,然后一直把我們送到房頭的大路上,望著我們漸漸遠(yuǎn)去。有一次我走了很遠(yuǎn),不經(jīng)意回頭時,看到母親還扶著墻角,站在那里戀戀不舍的看著我們,頓時心里一陣酸楚,淚水打濕了眼簾。</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后來我們的孩子們也都長大了,有了自己的家庭和事業(yè),一家人相聚的時候就更少了,只有到了國慶、春節(jié)的時候,大家才能團(tuán)聚在一起,這個時候是我們家里最熱鬧的時侯,也是母親最開心的時候。母親從小在農(nóng)村長大,思想比較傳統(tǒng),對過年十分講究。每到過年都提前準(zhǔn)備好很多的食物,炸好丸子、江米絲、合葉,剁好餡子等著我們回來吃。有時候我們怕累著母親,就提議到飯店里去吃年夜飯,可母親堅決不同意,她說那樣過年沒有年味。除夕的晚上,大家圍坐在一起包餃子,拉家常,做上一桌子好菜,擺上好酒,母親拿出一年的積蓄,給孫子、重孫們分發(fā)壓歲錢,孩子們高興的給二位老人拜年,大家舉杯祝酒,歡聲笑語,其樂融融,父母盡享天倫之樂。在每年初夕的餐桌上,母親都會做上一盤胡羅卜絲拌粉條,再撒上一些香菜葉,紅白綠相間,好看又好吃,這是母親的拿手菜,她說這道菜叫“和菜”,象征著一家人和和睦睦,團(tuán)團(tuán)圓圓。直到如今我家過年的餐桌上都少不了這道菜,只是菜在人已不在,再想吃母親做的這道菜,已成為再也無法實現(xiàn)的奢望。</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母親這輩子為了這個家,竭盡了心血,耗盡了精力,身體嚴(yán)重透支,到老來落下了一身病痛。冠心病、尿失禁、間支性肺病,嚴(yán)重骨質(zhì)疏松等疾病都逐漸顯現(xiàn)了出來,最后這幾年母親每天都在病痛的折磨中度過,天天都要大把大把的吃藥,每年都要住上幾回院,經(jīng)常不經(jīng)意間摔倒,胳膊骨折了好幾次,眼看著身體一天不如一天,我們多次要給她請個保姆,可她就是不讓找,她說以前地主家才使喚丫環(huán)傭人,我現(xiàn)在還能動,用不著保姆。最后一次摔倒摔壞了腿,實在不能自理了,才讓請了個保姆,可惜保姆來了一年多,她就撒手人寰離開了我們。</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母親靜靜地走了,帶著對親人的萬分不舍,也帶著我們無盡的思念 。這些年,我經(jīng)常想如果母親還健在,我要帶她去坐飛機(jī)、乘高鐵去游覽祖國的名勝古跡;如果母親還健在,我要給她買世上最好吃、好喝、好穿、好用的東西,讓她盡情享受現(xiàn)在優(yōu)越的生活;如果母親還健在,我會每天陪伴在她的身邊,說說家常里短,共享天倫之樂……?!罢l言寸草心 ,報得三春暉”,我們還沒來得及報答母親的恩澤,她卻離開了我們,讓我們留下了“子欲孝而親不在”的終生遺憾。</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母親一生普普通通,平平凡凡,沒做過什么驚天動地的事情,一輩子勤勞持家,贍養(yǎng)老人,養(yǎng)育兒女,照顧子孫,把一生全部奉獻(xiàn)給了我們,奉獻(xiàn)給了家,母親用她的誠實、善良、勤勞、儉樸,詮釋了母愛的偉大,給予了我們一生中最最珍貴的東西,讓我們學(xué)會了堅持,學(xué)會了感恩,學(xué)會了愛,學(xué)會了如何做事,懂得了怎樣做人。我們?yōu)槟苡羞@樣一個平凡而偉大的母親感到自豪。母親啊,如果有來生,下輩子我們一定還做你的兒女,再續(xù)母子情緣。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母親我們永遠(yuǎn)愛你,永遠(yuǎn)懷念你!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母親安息吧,愿你在天堂永享安樂!</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