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nt color="#167efb"><b>探索印加古文明之旅一</b></font> 趁假期之便,我們一批驢友出發(fā)到秘魯,去探索印加古文明之旅,雖然時間不長,收獲頗豐。除了讓當?shù)芈眯猩绨才跑囕v和導游外,還聘請了當?shù)卮髮W一位華裔老師,在旅行途中為我們詳細講解很多印加古文明歷史和當?shù)亓曀?,全體人員都很開心,完成了一次大家都滿意探索之旅。先談最著名的馬丘比丘神秘之城 馬丘比丘全景 馬丘比丘(MACHU PICCHU)是秘魯?shù)膰艺信疲?lt;b>世界新七大奇跡之一</b>,<b>是聯(lián)合國的世界少有自然和文化雙遺產(chǎn)保護項目</b>。雖然座落在海拔2500多米高的崇山峻嶺之上,但依然游客蜂擁而至,人潮如織。<div> 要到馬丘比丘,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從印加帝國的古城CUSCO 坐四個小時的汽車,到一中間站,再轉(zhuǎn)乘專用旅游小火車,約二個小時,才能到達山下的小鎮(zhèn)PUEBLO MACHUPICHU,住宿一夜,第二天才能上山,這真有點朝圣的氣氛。<br></div><div> 由于安排得當,一路上也很精彩,先是經(jīng)過的這條道路是秘魯人敬仰的“圣山谷”,沿途再參觀二個印加古文明有名景點,加上中途吃飯又是一個很有當?shù)靥厣牟宛^,大家都興致盎然。</div> <b>圣 山 谷 </b><br> 我們包了一輛旅游大巴,出了古城CUSCO,一路經(jīng)過的是一條狹長山谷地帶,一條河流,兩面是山,河流二邊是肥沃的農(nóng)田,灌溉又方便,在那個靠天吃飯的年代,當然就帶來了山谷地帶的富饒,適合落后時代的人類居住,當時崇拜神的印加人,認為這是神所賜的,所以稱這條山谷為圣山谷(VALLE SAGRADO)<br> 圣山谷二邊都是富饒的狹長小平原 圣山谷河邊的村莊<div><br><div><br></div><div><div><br></div></div></div> 圣山谷有充足的水資源,適合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 <b>最高祭壇(PISAQ)</b>,<div> 最高祭壇設(shè)立在一座山頂,在當時,印加人認為這個地方離天最近,死后升天做神最便捷,所以印加王就在此專門設(shè)立了祭壇,邊上設(shè)立制作木乃伊的場所,達官貴人死后,在此讓祭師把尸體制作成木乃伊,在祭壇舉行儀式后,把木乃伊埋葬在險峻的山腰上,有點類似于中國的懸棺。祭壇還有一些祭師居住的房子,和祭壇連成一個小建筑群。</div><div> 但更為稀奇的是邊上有成片的梯田,據(jù)記載這是用來培養(yǎng)玉新米品種的場所,玉米是他們的主要糧食,先讓技師培養(yǎng)出好品種,再拿出去推廣種植,放在祭壇邊上,也是希望神保佑,風調(diào)雨順農(nóng)業(yè)豐收??磥碓诠爬系挠〖游拿髦?,除了崇拜太陽神外,也有重視農(nóng)業(yè)栽培技術(shù)的一面。 據(jù)說全世界的玉米都是由秘魯傳播出去的,事實上我們后來在秘魯見到的各種玉米,大的小的,各自顏色的,就有盡有,確是全世界最多的種類,由此可見,他們重視農(nóng)業(yè)發(fā)展,使當時印加古文明的輝煌是有相當關(guān)系的。</div> 最高祭壇是當?shù)刈罡唿c了 祭壇遺址 參觀祭壇 埋葬存放木乃伊的險峻山腰 制作遺址 培育玉米基地就在祭壇邊 培育玉米新品種的基地 <b>軍事要塞(OLLANTAYTAMBO</b>)<br> 圣山谷途中第二個景點是印加王的軍事要塞(OLLANTAYTAMBO), 這是用一個用有赫赫戰(zhàn)功的將軍名字命名的軍事要塞。軍事要塞座落在山谷的通道邊的一個山脊上,設(shè)計壯觀,可以扼守整個山谷通道,還用很多巨大的石塊建造而成,在那個落后的年代,不知是怎么搬運疊壘起來的?這是一個不解之謎。要塞下面有一個保護的很好的古老小鎮(zhèn),所有通道都保持了原來的石塊路面,小巷也頗具特色,石頭路邊上有水溝,有很科學的排水系統(tǒng)。還有一個當年印加王到此用過的的飲水池,現(xiàn)在保持原狀,還有一小股終年不斷的流水。在附近的一座山,從側(cè)面看去,巖石很象是印加王的側(cè)面像,頗為神似,當?shù)厝朔Q為印加王山,也希望印加王神靈保護他們。 座落在山谷邊的軍事要塞 夕陽下的軍事要塞(OLLANTAYTAMBO) 城墻 登高歡呼 如此巨石當年如何搬運堆砌是一個迷 工事觀察孔 要塞設(shè)計也頗具科學 堅固的石門一夫當關(guān)萬夫莫開 印加王飲水池(據(jù)說保持了原狀) 一座山上有神似的印加王側(cè)面頭像,稱為”印加王山“ 將軍山OLLANTAYTAMBO(神似一個兇煞將軍的側(cè)面像) 從軍事要塞俯視古村落 保護完好的古村落 要塞下村中有漂亮的石頭路面和排水溝 村莊中奇特的觀光車 當?shù)厥止に嚻? <b> 馬丘比丘山下小鎮(zhèn) PUEBLO MACHUPICHU</b><div><b> </b> 途中感受了很多風土人情,中午飯安排了一家相當特色的餐館,餐館建在河邊,花草綠樹環(huán)繞,吃的也相當有特色,以玉米肉類為主,有很多玉米品種,和不同的做法,還有玉米做的甜點飲料,玉米酒等。院子里有當?shù)厝说臉菲餮葑嘁魳?,餐廳后的河邊,還提供幾只秘魯特有的駝羊,可供參觀和拍照之用,考慮可謂周到。</div><div> 馬丘比丘山下小鎮(zhèn),在叢山環(huán)繞之中,只有小火車能到達,小鎮(zhèn)無論是建筑,道路,裝飾都保持了當?shù)靥厣?,沒有使人感到因游客大量到來而過度包裝,這點和我國大有不同,也是我們的最大感受,拍些照片為證。</div> 建筑簡樸的餐館 餐廳有院子 沿河風光秀麗 用當?shù)貥菲餮葑嘁魳? 秘魯特產(chǎn)駝羊 沿山而行的小火車 <b>小鎮(zhèn) PUEBLO MACHUPICHU</b> 小火車到達小鎮(zhèn)終點站 叢山環(huán)抱的小鎮(zhèn) 小鎮(zhèn)廣場, 和外界的唯一交通就是一條小鐵路 山坳中小鎮(zhèn)只有一條小街 特色商店 小賓館 餐館 街頭的傳說雕塑 <b> 馬丘比丘(MACHU PICCHU)奇跡</b><br> <br> 上馬丘比丘可不是一趟容易的旅程,為了保護足跡,也沒有建設(shè)纜車,從山腳坐當車要半個多小時,一路全部是“之”字形小公路,交會要找一個稍寬的路段,停車將下讓一車先通過,一邊是絕壁,一邊是懸?guī)r,真是膽顫心驚,還好當?shù)厮緳C路況熟悉,在太陽神的護佑下,總算平安往返了。<div> <b>馬丘比丘</b>是一個神秘的山頂之城,建成距今有600多年,此前,一直不被人所知,網(wǎng)上有各種說法,這次我們請了在秘魯大學的華裔教師為我們翻譯講解,因為他出生在秘魯,且對秘魯歷史比較深入的了解,我覺得他的說法比較可信,發(fā)現(xiàn)過程:1911年美國耶魯大學的教授Hiram Bingham在當?shù)乜疾?,口渴了,到村民家里討水喝,村民拿出盛水的容器竟是金的,他大吃一驚,問村民是那里來的,他說山上有得是(古代印加人當?shù)厥a(chǎn)金銀,視金銀為普通的物品),于是教授去了這個神奇的山頂之城,發(fā)現(xiàn)了這個神秘的的奇跡,搬回美國的文物達4萬多件。(有在美國的展品為證)</div><div> 馬丘比丘,現(xiàn)在遺留下來是一個比較完整的遺址,山城其實是一個神秘的祭所,當年印加王和印加貴族,重視祈求平安,認為死后可以升天,而且要求神秘和神圣,可能也是受祭師的迷惑,所以印加王就發(fā)動了臣民建造這個秘密的高山祭祀之城,當年建造和祭祀都是保密的。建造的人工是從各地的村民中抽派來的,建好后,就再也不能回去,在這里勞作和維護祭所城,一生終老在這里。若大的山城,只有一個小門進出,大約住500人左右。這個祭祀之城的中心區(qū),有各種廟宇住房,有祭師和貴族祭祀時的住所,有國王的寢室,祭司的祈禱室,為延續(xù)不斷,還有祭師傳授祭祀方法的教導室。整個城區(qū)則由200多座建筑和109個連接山坡和城市的石梯組成。城內(nèi)規(guī)劃井然,北部多為莊嚴的宮闕神殿,南部是作坊、居室和公共場所。整個遺跡包括廟宇、避難所、公園和居住區(qū)。這里還建有超過100多處花崗巖階梯。還有大量的水池,互相間由穿鑿石頭制成的溝渠和下水道聯(lián)系,通往農(nóng)業(yè)和植區(qū)的灌溉系統(tǒng)。</div><div> 此外,還有觀星臺,時間計時器,音樂廳等等,城的四周還有梯田的農(nóng)業(yè)種植區(qū),可以種植玉米等農(nóng)作物給守護的人當食糧。也有一些很有科學原理的設(shè)施,有很好的給排水系統(tǒng)。如有一塊棱形的石頭,和指南針一樣,石頭上的對角線一條指正南北,一條指正東西,我們用指南針測試了,準確無誤。還有一塊石頭根據(jù)日照來測量一天的時間,雖然沒有中國古代的日晷精確,但也是同樣的原理。從采石上看,當年用鐵器在巨石上打洞,用熱脹冷縮的辦法把石塊切開,都是古印加人的聰明才智,才能造就這樣一個世界奇跡。在海拔2500多米的山巔這上,建造這么一個規(guī)模巨大的秘密祭祀山城,確實令人不可想象?。?lt;/div> 馬丘比丘全貌介紹圖 在車站乘大巴上馬丘比丘 馬丘比丘遺址 全體人員登上馬丘比丘 贊嘆奇跡而喜悅激動 馬丘比丘建筑群(屋頂已不存在) 祭祀室 平民住的小型石屋 城內(nèi)道路和階梯 給排水系統(tǒng)也很科學 臨壁而建的險峻建筑 觀星臺(和中國古代一樣,觀察星象) 城的邊緣很險峻 各種居住房屋 建筑群互通結(jié)構(gòu)也很科學 此石對角線指南北和東西 用指南針測試準確無誤 這塊特殊的石頭是當時的計時器(和中國古代的日晷類似) 偶遇老城中的新主人 現(xiàn)場遺留下來的建筑石頭(當時印加人就懂得用鐵器打鑿石頭,并用熱脹冷縮辦法加工石塊) 梯田是農(nóng)業(yè)種植區(qū) 城邊外沿都為種植區(qū) 美女們?nèi)? 16世紀初,鼎盛期的印加帝國,疆域廣闊,人口多達600萬,他們信奉太陽神,建立了完善的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體系,建都于庫斯科(CUSCO),曾雄霸一方。遺憾的是遭西班牙入侵殖民后,急轉(zhuǎn)直下,致使帝國突然“失落”,馬丘比丘,一座神秘而古老的高山之城,是印加古文明的巔峰之作,今天參觀遺址,感慨萬千,可留給世人思考又是什么呢?<div><br></div> 整理于2012.01.30 (本集完)<div><br></div><div><font color="#ed2308"><b>歡迎到訪,請多指正!</b></font></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