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人人操人人叉|色五月婷婷俺也去|久热福利在线视频|国产一区在线资源|日本无遮挡一区三区|操碰免费在线播放|国内A片成人网站|黄片无码大尺度免费看|欧美亚洲一二三区|8090碰人人操

王鵬~鋼筆繪青島(6)

王鵬~鋼筆繪青島

<p class="ql-block">王鵬~中國鋼筆畫聯(lián)盟理事,中國鋼筆畫藝術研究院理事,青島鋼筆畫協(xié)會副會長</p><p class="ql-block">個人愛好:旅行、攝影、繪畫、運動。</p> <p class="ql-block">最近當教師的兒子和兒媳婦還上著班,孫女卻提前放了寒假,照看孫女的重任自然就落在了我們當爺爺奶奶的身上,沒法畫畫了那就把以前的畫做個美篇吧。</p><p class="ql-block">由于小時候和青少年時期難以忘卻的情懷,加之上學后有不少同學在魚山路或周邊住過,最近幾年在魚山路畫過不少寫生,借著這段時間先做個魚山路的吧。</p><p class="ql-block">魚山路是青島最具地理環(huán)境特點而建的一條路,它面朝大海側(cè)依魚山,蜿蜒而上曲折而下,似涓涓小溪蜿蜒著在山澗流淌。不同年代、不同國度形態(tài)各異的老房子,像是一顆顆璀璨的珍珠把它裝點的分外妖嬈</p><p class="ql-block">我喜歡這條路,是因為它不僅僅有自然的景觀,更有著厚重的歷史人文積淀。盡管我沒有在這條路上居住過。</p><p class="ql-block">小時候放暑假是我們最快樂的時光,每每小伙伴們就會相約沿著這條路,嬉戲打鬧追逐著一轉(zhuǎn)眼就到了第一海水浴場,洗海澡可能是我們那個年代最快樂的事情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小魚山上的攬勝閣俯瞰魚山路的現(xiàn)場場景寫生,先畫了部分局部,然后回來再進行組合。里面有自己頭腦發(fā)熱隨意想象的構(gòu)圖,有點不按常理出牌,不知能不能得到您的認可與喜歡。</p> <p class="ql-block">魚山路1號。第一海水浴場入口處拾階而上,在石梯口處的速寫。這是一個四叉路口;往東的上坡是福山支路,下坡是文登路。往西的上坡是魚山路,下坡是萊陽路。</p> <p class="ql-block">福山支路與文登路</p> <p class="ql-block">魚山路與萊陽路</p> <p class="ql-block">在魚山路1號阿爾文舊居現(xiàn)場的寫生。</p> <p class="ql-block">阿爾文舊居現(xiàn)場拍照。現(xiàn)場的寫生要挪動位置才能完成。</p> <p class="ql-block">從側(cè)面看的阿爾文舊居。這是16年3月的一天,我在寫生時有一只可愛的小花貓一直在我身邊纏繞,陪伴著我整個寫生過程。</p> <p class="ql-block">魚山路2號,建于1900年,原德國膠澳副稅務司官邸,現(xiàn)在的海底世界的辦公樓。速寫于2017年11月</p> <p class="ql-block">從左后面寫生的這所建筑,我把院子里郁郁蔥蔥的大樹們硬生生省略不畫,敞開了匯泉灣美麗的大海。</p> <p class="ql-block">魚山路6號在這條路坡上的轉(zhuǎn)彎處,依山而建。這個院曾經(jīng)住著我兩個中學同學徐青和郝國娜,在二中上學時我和徐青是非常要好的同學。</p><p class="ql-block">徐青的父親徐恭昭、母親鄭文蓮都是我國著名的海洋生物學家,魚山路6號在上個世紀50年代初被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購買作為了職工宿舍。他們家住在該院西樓,文革初期全家被從該院攆出,搬到了萊陽路28號車庫旁邊的一間小屋。1984年徐青的父親徐恭昭調(diào)任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任所長,全家遷往廣州。</p><p class="ql-block">徐青1978年恢復高考后考入合肥工業(yè)大學,畢業(yè)后先分配到了青島,遷往廣州后,由中國科學院單位調(diào)到中國銀行。1995年被派往法國工作,2003年離開巴黎回國后,一直在深圳。他業(yè)務上精益求精出類拔萃,一直是銀行不可或缺的高級技術管理人才。</p><p class="ql-block">郝國娜的父親郝政光38年參加革命,當年青島解放時的入城干部,曾任青島市教育局付局長,1956年調(diào)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任辦公室主任,黨總支書記。</p><p class="ql-block">郝國娜的大哥郝國英,青島市文聯(lián)副主席,曾任青島市攝影家協(xié)會會長。是青島著名的攝影家。</p><p class="ql-block">這個院我畫了兩次,第一次是想把徐青曾經(jīng)住過的西邊那座樓畫上。后感覺畫的有些拘謹,于是乎又隨性畫了幅速寫。</p> <p class="ql-block">速寫魚山路6號</p> <p class="ql-block">從這里拾階而上的是魚山支路。中學同學那個記憶里白白凈凈、斯斯文文名字叫范光瑩的女孩走了,正如她曾經(jīng)輕輕的來過。</p> <p class="ql-block">魚山支路通往魚山路的下坡石階路。</p> <p class="ql-block">魚山路5號,中國海洋大學魚山校區(qū)一校門。</p> <p class="ql-block">海大魚山校區(qū)正對著學校大門的6.2樓。我在現(xiàn)場寫生時有一位海大教授要了我的聯(lián)系方式??他準備寫一部關于海大的書。</p> <p class="ql-block">6.2樓樓道門洞西側(cè),郁郁蔥蔥的大樹把大樓的上半部分遮擋的嚴嚴實實。</p> <p class="ql-block">海大勝利樓。</p> <p class="ql-block">2014年第一次在海大的寫生,當時感覺畫的還不錯,一位海大的老師在觀看了寫生的過程后想收藏,我沒有答應。他表示非常喜歡,問我是否可以復印一下?在得到我的允許后,于是乎他在學校經(jīng)營文化用品的小店一下子復印了十張??</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2018年4月初還是春寒料峭,在海大的食堂門口寫生,一位海大的老師請我到餐廳里面作畫。于是乎在食堂餐桌上對著這個場景舒舒服服的完成了這幅畫作。</p> <p class="ql-block">海大門前魚山路24號王徐友蘭舊宅,建于上世紀30年代。</p><p class="ql-block">處于魚山路分叉路口上的這座小樓,整個樓的外墻都是花崗石切成,常年被厚厚薔薇覆蓋,有種很神秘的感覺。它左邊是魚山路的主道,右邊的路被綠樹覆蓋成蔭,是許多名人雅士居住過的地方。</p><p class="ql-block">這是16年3月的一幅寫生,遠處信號山和美術館,洛可可式建筑的塔頂被茂密的樹枝遮擋的隱隱綽綽。</p> <p class="ql-block">右面的路往下走大約50米又分支出了一條馬牙石的小路,在路的端口是民國時期著名詩人呂美蓀的寒碧山莊。</p> <p class="ql-block">魚山路17號,我中學同學叢培軍在此住過(1958年~1968年)。他的父親林明是老紅軍,青島人民廣播電臺首任臺長兼總編輯,后任青島市委宣傳部代部長、青島社會科學研究所副所長。</p><p class="ql-block">叢培軍1978年和徐青一起考入了合肥工業(yè)大學,畢業(yè)后分配到大連鋼廠(現(xiàn)東北特鋼),在高級工程師崗位上退休。</p><p class="ql-block">速寫魚山路17號</p> <p class="ql-block">17號的對面是魚山路21號甲,建于1936年,是一個有著異國風情般的老房子。像歐洲小鎮(zhèn)上的鄉(xiāng)間別墅,極富詩意,給人以無限的遐想。</p> <p class="ql-block">在馬牙石小路的轉(zhuǎn)彎處是青島美術館的外墻。墻內(nèi)建筑設計獨特,東西方建筑風格溶為一體。主體中間部分為中國傳統(tǒng)的廟宇式建筑,鑲嵌著琉璃瓦的雙層設計,完全的中國味道。前面美術館大樓和后院中間部分卻是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的建筑風格,洛可可式的塔頂設計,充滿了異國情調(diào)。</p><p class="ql-block">現(xiàn)場速寫(冬日戀歌)</p> <p class="ql-block">我在對面19號樓的狹窄通道上寫生,進出的人都要側(cè)著身子通過。居民對我都很友好,素質(zhì)不是一般的高。</p> <p class="ql-block">魚山路16號,魚山路所有的樓宇都有院子,唯有這個小樓有點特立獨行,成了魚山路上特殊的一道風景。</p> <p class="ql-block">轉(zhuǎn)向馬牙石路的岔路口,正對著的是25號。</p> <p class="ql-block">魚山路25號。這個院路過多次一直大門緊鎖。18年9月11號的上午我發(fā)現(xiàn)大門敞開了一道縫,小心翼翼走了進去。一個中年人正在院里收拾院落,見我進門便問我找誰;我回答說我是個畫家,看到這個院很漂亮想畫一畫,他答應了我的請求。</p><p class="ql-block">19年的9月,我的畫作在康有為故居個展,一對衣著高雅的夫婦走進展廳,當時感覺有點面熟,在看了我的畫作時男士問我“你是不是去年在我們院寫生的那個畫家”,當他報了門牌號后,我一下也認出了他。他興奮地握著我的手說“當時我出去有點事情,以為回來時能看到您的作品,沒想到你已經(jīng)畫完走了”,對此他感到很遺憾?!皼]想到在過了一年以后的今天,在這里又見到了您,真是緣分啊”</p> <p class="ql-block">魚山路29號老宅的門庭</p> <p class="ql-block">庭院深深的魚山路35號。我在這個院寫生時一位居民與我交談,前幾年林業(yè)部門要把門前這幾棵樹砍掉,理由是這幾棵樹擋在進門的走道上,遭到這個院大多數(shù)居民強烈反對。園林部門尊重了居民的意見,保留了這幾棵樹。</p> <p class="ql-block">魚山路街心小花園。那天天很熱,我在這里的大樹下長椅上歇息。有幾位老人正在談論這里要建廁所,議論如果建成了她們就不能在這里晨練了。聽到這個信息我趕緊速寫一張留作紀念。</p> <p class="ql-block">廁所建成后的魚山路街心小花園,占據(jù)了附近居民尤其是老年人的許多活動空間。</p> <p class="ql-block">金口三路17號。雖然門牌號在金口三路上,但樓的整體卻都裸露在魚山路的視線里,感覺應該也算是魚山路上的一道風景吧。</p> <p class="ql-block">金口三路與魚山路的交叉路口。</p> <p class="ql-block">魚山路36號,山東大學教職工宿舍。當年山大許多著名的教授都曾經(jīng)在這里住過,院門口光名人牌就有3塊。</p><p class="ql-block">我國著名文學家陸侃如、馮沅君夫婦二人,前后都擔任過山東大學的副校長。陸侃如20世紀40年代發(fā)表的一些論著落款都有“寫于青島魚山別墅”。</p><p class="ql-block">陸侃如、馮沅君夫妻曾經(jīng)的魚山別墅。</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中學的兩個女同學杜阿奇和李虹住在這個院,她們的父母都是海大的教職員工。杜阿奇中學是我們班的班長,畢業(yè)后分配在青島市人防工程指揮部,因工作出色被單位保送到山東大學學習,畢業(yè)后到青島市黨校任職。在黨校的教學上很有能力,后來提拔到了副教授的位置,正在前途似錦時卻患上了癌癥,可惜天妒英才于2011年去世。</p><p class="ql-block">李虹和杜阿奇兩家是世交,杜阿奇病重其間,李虹和她的妹妹一直在病房里陪護她。</p><p class="ql-block">我在事業(yè)上很不順的時候,李虹幫了我的大忙。后來她去了北京,因當時還沒有微信而和同學們失去了聯(lián)系。</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杜阿奇和李虹的家都是在靠大學路馬路這邊,兩家都有這樣一個門庭。這種大同小異的門庭在這個院一共有9個。</p><p class="ql-block">這是我在大學路車站等車時的寫生。</p> <p class="ql-block">魚山路37號現(xiàn)在的美術館,也是曾經(jīng)的青島圖書館。以前畫過一幅,被人收藏后就再也沒畫。這次做美篇叢培軍建議我再畫一幅,他提出來的理由是1:圖書館是魚山路上最重要的組成部分,沒有圖書館百年的魚山路就會失色不少。2:圖書館在魚山路的最北端,截止于與大學路的交界處。3:作為我們成長的重要部分,圖書對我們的心路歷程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4:叢培軍的母親曾經(jīng)在圖書館二樓的閱覽室工作,我們?nèi)ソ栝啎o于了很多的幫助。</p><p class="ql-block">我強烈的認可了他的觀點??</p><p class="ql-block">還有青少年時期因為喜歡看書離家又近,因此一有時間就會到圖書館借書閱覽。有時一泡就是一整天,直到圖書館關門。</p><p class="ql-block">鑒于此我必須再畫一幅,盡管我現(xiàn)在不太喜歡這種很寫實的畫法,但這一次我還是要這樣畫,因為它在我的心目中很美好很神圣!</p> <p class="ql-block">以前天天從這里路過也沒感覺有什么不一樣,不知從何時起大學路與魚山路的這個墻角忽然之間就變成了網(wǎng)紅墻。天天圍在這里等著拍照的人絡繹不絕。</p><p class="ql-block">今天的世界真奇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