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子夏山位于山西省文水縣城西南十二點(diǎn)五公里處神堂村北。原名隱泉山,又名大陵山。因為春秋時期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高徒,戰(zhàn)國時期魏文侯以及魏國宰相李俚,軍事家、改革家、兵家代表人物吳起的老師——子夏,晚年曾在此處退隱并講學(xué),所以唐朝時唐玄宗改山名為“子夏山”。</p> <p class="ql-block">子夏山綿亙蜿蜒,百巖競秀,山壁峭立,狀若錦屏,自古就是文水風(fēng)景名勝之一。</p> <p class="ql-block">2021年1月24日,我有幸與30多位驢友相約,一道徒步攀越子夏山之“鋸齒嶺”。</p><p class="ql-block">看到“鋸齒”二字,想必朋友們一定能夠想像出它“尖刃鋒利”的模樣!不錯,我們就是要在這“犬牙交錯,刀削陡峭”的山嶺上漫舞……</p> <p class="ql-block">下午13:50,我們駕車來到山峰腳下,開始爬越。一開始,就感覺到上升的強(qiáng)度。今天的徒步又將是一場不同尋常的驢行!</p> <p class="ql-block">對面這個拱形門基石規(guī)整,修筑在山凹處,地形險要。據(jù)說這是個寨門,原來這里有個寨洼村。</p> <p class="ql-block">繞道寨門后面,可惜已經(jīng)雜草叢生,面目全非,成為一片廢墟……</p> <p class="ql-block">寨門右墻壁上,鑲嵌著一個功德石碑。碑文大致是記載修建寨門或者寨子時的施錢部門和個人。從碑文上看,應(yīng)該是唐玄宗時候修建的,施錢的部門有——永和府、本縣任、馬西都馬東都、南關(guān)廟、神堂村等。(年代久遠(yuǎn),有些字跡模糊,很難辨認(rèn),屬本人猜測)</p> <p class="ql-block">從寨門口向前方看,遠(yuǎn)處的山峰盡收眼底,風(fēng)光無限。向下看,絕壁深淵,天塹壕溝。真有“一夫當(dāng)關(guān),萬夫莫開”之勢。</p> <p class="ql-block">過了寨門,取道向北,路越來越陡,越來越窄,越來越難行。根本談不上路面,腳下大多是裸露地表之上,犬牙交錯,刀削陡峭的巨石,此處也就是“鋸齒嶺”了!</p> <p class="ql-block">在這崎嶇陡峭的鋸齒間穿行,可謂驚險刺激,既是一種艱辛,也是一種挑戰(zhàn),還是一種歷練!登山杖、木棍、護(hù)膝、手套能用的裝備,手、腳、臂、膝所有的肢體都用上了,攀、爬、跨、越從小學(xué)會的技能都配上了用場,能拖的拖一把,能拉的拉一手,能拽的拽一拽,能扶的扶一下,大家不管認(rèn)識不認(rèn)識,熟悉不熟悉,你幫我助,共同前行!身體雖然疲憊,每個人臉上卻洋溢著戰(zhàn)勝自我的燦爛笑容!</p> <p class="ql-block">回頭看看后面摸爬滾打,堅強(qiáng)前行的朋友,眼前就是一副絕美的水墨畫!頓時感悟——人,在大自然面前是何其的渺小,然而又是多么的偉大!</p> <p class="ql-block">我們這次攀越,行程1.81千米,最高海拔1216米,累計爬升339米,用時約2小時12分,所有成員順利完成徒步!美中不足之處是天公不作美,陰著個臉,從下而上灰蒙蒙一片,如果是響晴天日,藍(lán)天白云,那該是多么美的景致!</p> <p class="ql-block">謝謝朋友們提供的照片,期待下期同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