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在冬日行走</p><p class="ql-block"> 文/趙彥昌</p><p class="ql-block"> ”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yuǎn)嗎?”我總喜歡這句話,因?yàn)橄矚g這句話,所以就喜歡冬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冬天為萬物儲蓄了能量,才有春天的萬紫千紅。鳥兒在冬天的天空飛翔,才能歷練出搏擊萬里長空的翅膀。我就像一條剛下海的船舶,在那個冬天在人生的航程中揚(yáng)帆起航。</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剛從學(xué)校畢業(yè)的那個冬天,在家待業(yè),我不忍心花父母辛勞掙來的血汗錢,央求表哥帶我做販賣農(nóng)家炕上鋪的草席和蒸饃用的鍋籠(部分地方叫窩蓋)。表哥當(dāng)時沒答應(yīng),說我一個文弱書生,那么遠(yuǎn)的路又要騎自行車載那么重的東西,吃不了那樣的苦,我軟纏硬磨,表哥終于答應(yīng)了讓我試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采購草席和鍋籠的地方鎮(zhèn)原旱碼頭——屯字鎮(zhèn),離我家大概一百多里地,離我表哥家也有七八十里,取貨必須要在屯字逢集日。于是我在購貨的前一天下午推上自行車翻過我家門前的小河旁邊的山,來到表哥家先住下,等到第二天雞叫三遍,我和表哥就起床,叫上他的幾個生意伙伴,我們一行六個人推著自行車抹黑就出發(fā)了,他們前面走,我在后面迷迷糊的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冬季的黎明的風(fēng)吹的使人更冷,我雖然冷但心里很高興,畢竟是自己第一次靠自己的勞動去掙錢。表哥時時呼叫我的名字怕我掉隊。等到天大亮,我們已下了一座山,過了一條叫交口河的河流。開始上山,表哥帶我們走的都是捷徑,走的路都是過去人們下河馱水飲牲口的水溝路,陡峭而且狹窄。一座山上的我滿頭大汗,騎上車子大約走了十幾里平路,又開始下坡,這條路比較寬,還能騎自行車下坡,但表哥叮嚀我第一次走千萬小心。下了這道坡過的是茹河,這條河上面蓋的是石板,拖拉機(jī)可以通行,過了河又沿著山路前行,大概十二點(diǎn)左右來到屯字農(nóng)貿(mào)市場,表哥討價還價為我購了十個鍋籠,四頁草席,他力氣大購了十五個鍋籠,六頁草席。</p><p class="ql-block">在街邊草草的吃了臨行前表嫂為我們裝的饅頭,三角錢一人買了一份豆腐腦,綁好貨物,又開始緊張的原路返回。屯字鎮(zhèn)街面啥模樣,沒時間去瀏覽,我高興的騎自行車載著我的貨物,計算著這些貨回去出售了起碼賺三十塊大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起初能騎自行車,慢慢又到了來時的那些狹窄路,推著自行車都不好走,鍋籠在自行車載貨架兩旁掉著老碰腳后跟,太窄的小路,又必須把草席拉斜綁著,不然把草席兩頭叫墻壁弄破了。起初我還跟得上隊伍,慢慢的越落越遠(yuǎn),渾身冒汗,雙腿打顫,表哥看我支持不了,招呼其他人歇息等我,最后用一根繩子把我的自行車?yán)谒淖孕熊嚭竺?,鼓勵我加把勁,趕天黑以前要上交口河對面的山。就這樣表哥為我分擔(dān)了一些重量,我覺得能支持住了,等我們上了最后一座山,來到塬面上,月亮已經(jīng)爬上了天空,我全身的棉襖棉褲被汗水出透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等到我們回到表哥家已經(jīng)是晚上九點(diǎn)左右了,吃了表嫂早已做好的兩碗細(xì)長面,我實(shí)在累的不行了,早早入睡。第二天早上我又翻過我家門前的河旁的山,才算把貨載回家,跟了好幾個集市,把貨物出售,得到了我平生第一次賺到的三十元錢。我真正體會到父母掙錢的艱辛!隨后我還和表哥又去購了兩回貨,出售完已經(jīng)到年關(guā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那個冬季我不能忘記,我的人生之船在那個冬季起航,我更忘不了為我掌舵導(dǎo)航的表哥。從那個冬季開始,我感覺到我的翅膀已經(jīng)健壯,離開了父母懷抱,開始能夠在藍(lán)天上飛翔了……</p> 作者簡介 <p class="ql-block">趙彥昌,筆名潛夫山之子,七零后,鎮(zhèn)原新集鎮(zhèn)人。中國詩歌學(xué)會會員,甘肅省作家協(xié)會會員。在文學(xué)道路上摸爬滾打幾十載,愛我所愛,無怨無悔。作品見于省內(nèi)外報刊雜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