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外出,只有回憶。 2019年5.6月,我們來到意大利,第一站是米蘭。在歐洲我們參觀過許多教堂,但第一次深深被震撼的是它——米蘭大教堂,是它的雕塑。僅在教堂外就有2245尊雕像,135個尖頂,96個怪獸。而每一個都是那樣地生動,那樣地與眾不同,各有風采 。它是繼羅馬圣彼得大教堂,西班牙塞維利亞大教堂之后的歐洲第三大教堂。外面通體白色大理石的墻面猶如一座晶瑩剔透的冰峰。 教堂內(nèi)安靜,肅穆。高高的拱頂和長長的中殿顯示廣闊的空間。 最古老的玻璃窗是在十五,十六世紀建成,全由彩色玻璃漿制成,描述了圣母與圣徒的生活。教堂后部的三座大窗是在二十世紀運用這項技術(shù)再造的 。 殿內(nèi)的雕塑似乎蘊含了更多的故事。 在眾多的塑像中,深深地吸引我的竟是他,他是那樣的與眾不同,對圣經(jīng)知之甚少的我,在找查資料后才知:他是圣巴羅買的大理石雕像,在殉教時被活活的剝了皮,雕像后他背負著自己的皮囊。 屋頂上的雕塑同樣具有特色??梢越嚯x欣賞山形墻,小尖塔怪獸形的滴水獸,玫瑰花形的飾物。還可以與雕像一起遠眺遠山及風景。 在中間的塔尖上,可以看到金色的圣母像。她是由鍍金壓花銅板制成,被安放在塔尖。使得教堂總高108.5米。 雨后陽光下的米蘭大教堂更迷人。 為了把驚喜留在后面,其實,導游第一天帶我們參觀的是福爾扎斯科城堡博物館,它是家族式的。這里有許多繪畫和雕塑。 最引人注目的是“蘭達尼尼的圣母悼念耶穌”的雕塑,據(jù)說是米開朗基羅89歲時去世前四天雕刻的。生動的描繪了圣母瑪利亞雙手捧著垂死耶穌的場景。似乎,沒有完工。米開朗基羅去世在1564年3月17日,他在自己的詩句中這樣描述自己:我模糊的的雙眼期盼著美,而靈魂需要拯救。 館外休息的人群。 在米蘭我們幸運地參觀了達芬奇的巨作真跡“最后的晚餐” 科莫湖與科莫小鎮(zhèn),它離米蘭僅四十公里。 鎮(zhèn)上的圣瑪麗大教堂 在湖邊,貝拉吉奧村中有許多坡路,兩邊有商店 ,很有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