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人人操人人叉|色五月婷婷俺也去|久热福利在线视频|国产一区在线资源|日本无遮挡一区三区|操碰免费在线播放|国内A片成人网站|黄片无码大尺度免费看|欧美亚洲一二三区|8090碰人人操

殺個豬兒過年

宜昌石頭

宜昌俗語說:“窮不離豬,富不離書”,所以靠近蠻荒之境的宜昌養(yǎng)豬歷史悠久。宜昌人喂豬的目的無非是一為過年,二為變錢??晌关i要一把糠、一瓢水、一盆草一天天地喂,飼養(yǎng)的時間還要一兩年,所以解放前一般貧窮農家也喂不起豬。 宜昌農家喂豬大多都是從喂小豬開始,俗稱捉“籠豬兒”,也就是滿月后的小豬。 去捉(買)籠豬兒的多半是男人,說是男人比女人會吃;男人不在家就請個知根知底的“大肚漢”去賣豬老板家。捉籠豬兒的竅門是,看哪個籠豬兒擠在其他小豬上面就捉哪個,說是會擠的小豬肯長些。 過去籠豬兒放進豬圈也有儀式的。首先男人得向豬圈作個揖,再到豬欄的一角屙一泡尿,目的是引導小豬以后都在這個角落屙屎屙尿;女人隨后也來到豬圈旁,瞄一眼男人捉回的籠豬兒,還會說些“這頭豬長得像頭牛”之類的吉祥話。 據說籠豬兒第一天入圈不喂水也不喂食,一是賣豬的老板過秤稱重前早就將豬喂得肚兒圓,二是有意讓小豬饑餓,以觀察它的吃食能力。 住在城里的多半沒喂過豬,但筆者這一代人上學的時候要交豬草的,那個時候大躍進,學校食堂都喂了豬,所以每一個學生都學會了“打豬草”。每人三五斤,可學生多了就不是個小數。 后來困難時期,城區(qū)仁濟巷(今第一醫(yī)院旁燎原巷)居民夏婆婆為了讓兒孫吃到豬肉,在自家床底下養(yǎng)了一頭豬,忙乎了一年,臘月殺豬,收獲90多斤豬肉。那也是宜昌話說的“想苦法兒”。 喂豬很辛苦,尤其是喂籠豬兒要格外仔細。既要單獨喂養(yǎng),又要喂苞谷或碎米加上菜葉煮成的粥;冬天不能著涼,夏天不能太熱;還要預防疾病發(fā)生。 籠豬兒好不容易長到30斤以上叫糙子豬。那個時候農家都是青黃不接,糧食緊張,就要在喂養(yǎng)中減少精料,名為“拖糙子”,也就是只長架子不長肉。 而到了秋天糧食收獲后就要加大精料(麥麩和米糠),減少粗料(豬草),逐步過渡到完全用精飼料(紅苕、苞谷或大米)喂養(yǎng)育肥。這個階段也是肉豬長得最快的時候。 筆者小時候,城里老街小巷里常有挑著木桶挨家挨戶“收潲水”的農民,對河和西壩的居多,會把一些飲食店和城里家戶人家的廚余食品收回去喂豬的。 潲水養(yǎng)豬的好處主要是因為廚余食物油脂多、營養(yǎng)豐富,適合肉豬長膘,不僅能節(jié)約飼料成本,還因為喂潲水的豬長得皮毛油亮,自然賣相好。至于現(xiàn)在潲水養(yǎng)豬從受限到被禁止,其中原因太多,不說為好。 宜昌人嘴巴刁,“雞鴨魚肉”中只把“肉嘎嘎”(宜昌話中特指豬肉)當做“肉”,認為這才是葷菜之首。所以每到過年前“殺年豬”就成了農村節(jié)日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和重要內容。民間有“富戶人家的年豬,窮戶人家的豆腐”之說。 農家認為,即使家里再窮,也要殺個豬兒過年。到了陰歷冬月以后,鄉(xiāng)親們串門時,都會跑到別人家的豬圈看看“年豬”(過年殺的豬)有多大。而十里八鄉(xiāng)誰家的年豬最大最肥,往往會互相傳播,喂養(yǎng)的農戶也因為會受到吹捧和尊敬而感到十分榮耀。 宜昌傳統(tǒng)上對殺年豬的時間沒一定之規(guī),主要根據農家儲備的糧食和飼料而定。如果糧食少就殺得早,糧食多或年豬還小,就拖到臘月二十以后殺。不過,殺年豬最早不早于陰歷十月,最遲也不會拖過臘月三十。 反正以前各家沒有冰箱,一定要等到天氣變得寒冷,豬肉能夠存放才行,不過鄂西山區(qū)或秭歸興山大山區(qū),以前陰歷十月飄雪很正常,火籠點燃就可以熏臘肉了。 殺年豬前,要先定下日子。民間認為逢“亥”之日不能殺豬,《說文解字》這樣說:“亥,荄也。十月,微陽起,接盛陰?!北疽夂ト站褪堑刂┮晃唬瑢儇i。還有春季的申子辰日,夏季的亥卯未日,秋季的寅午戍日和冬季的已酉丑日是六畜肥日,也不能殺豬。 所以殺年豬要提前請人論期,以便和殺豬佬約定日期和時辰??墒侨掌诤?,殺豬佬就忙不過來,走了東家去西家,日子好定可時辰不好定,只好顧不得那么多,全聽殺豬佬告訴自己家什么時候開始燒水。 殺豬佬來了,多半是師傅一個人,有時候會帶著自己的徒弟。過去殺豬佬的工具用一個竹篾編成、平底圓身的專用刀簍裝著,里面裝著殺豬用的點刀、砍骨刀、刮毛刀、劃肉刀各一至兩把,另有鐵刨子3塊、拉豬鉤1根,通釬1根、鉻鐵1把。 農戶需自備竹篾做的、用來拴肉的拴繩若干,大腰盆1個、鍘凳1個、血盆1個,案板一張。血盆中放一點冷水和少量食鹽、辣椒面,同時燒開一大鍋水備用。 殺豬大致有三個程序。第一道程序是捉豬遞刀,俗稱“拉鍘”。農家殺豬通常要請幾個人幫忙,一般三至四人,豬大五至六人。 先把案板支好,殺豬佬就抽著煙磨著殺豬刀站在案板后和一些熟識的姑娘婆婆調侃。 幫忙的男人就都去豬圈里參與捉豬。捉豬時領頭的要先把豬耳朵抓住,接著抓住豬尾巴,用力將豬拉出圈門。 其他人一擁而上,幫忙推搡,將那頭肉豬捉到鍘凳上按好,殺豬佬立刻遞刀。 第二道程序比較復雜,先是滾燙的豬血噴涌而出時,要將血盆對準放好,等到冷水、佐料和豬血混合在一起,凝固后切成大塊再用水煮即是豬血花。 然后先在豬腿上開個口,用一根一米左右、熟鐵打成的“通纖”插進去通一通,再用人口往里面吹氣的時候相對省力。 同時邊吹邊用木棒捶打,直到將豬身完全吹鼓起來后用繩子系住,就可以放到大腰盆里用開水一邊淋燙一邊刨毛。 按照周玉英先生介紹:太平溪一帶殺豬是在風化砂地里挖一個圓坑,鍋放在上面,下面填加柴禾當灶。挖出來的沙就在鍋旁邊堆一個曼延坡(緩坡)鋪一張塑料布,豬宰殺吹氣后就放在塑料布上。 用大水瓢一瓢一瓢舀開水往豬身上淋,十幾分鐘豬毛就燙好了。前來幫忙的幾個人就地圍著豬一起刨豬毛,還不斷往豬身上加熱水,這樣可以將豬毛處理得干凈快速。 豬毛刨光洗凈后,宜昌近郊的規(guī)矩是在大腰盆上橫一根扁擔或木棒,把刨得干干凈凈的豬擱在上面,先下豬頭,然后從豬背上劃口“分邊”。這時,就可以看到這條豬有幾指厚的膘。 用指頭在劃口處橫量,一指為瘦,二指中等,三指為肥,四指為大膘肉。接著,把整頭豬肉掛在一架準備好的梯子上,殺豬佬很輕快的劃開肚皮,俗稱“破倉”。拿出內臟,下掉四蹄,倒洗腸肚。 第二道程序結束。 殺年豬的第三道程序是分割肉塊。把去了頭、蹄和內臟的整頭豬肉放到案板上,讓殺豬佬一塊一塊地分割。 過去宜昌農戶殺豬,分割有一定之規(guī),不得亂割。即:豬頭1個、刀首肉2塊、砧板肉2塊、當廂4塊、倒丁2塊、泡皮2塊、二坐2塊、圓尾(坐墩子)2塊、排骨2塊、巴巴骨2塊、拐子2根、破肉2塊、側油1塊、板油2塊、豬蹄4根。 內臟分:大腸、小腸、心肝、肺、肚、原貼(胰臟),各用一個拴繩拴好,而豬尾巴要拴在豬頭上,叫有頭有尾。 不要看農戶殺年豬,案板上放得滿滿的,其實每塊肉都有各自的用處。 豬頭用于大年三十敬神之后,留著春上栽秧時吃。刀首肉留到過月半(中元節(jié))敬先祖亡人。中間最長部位的“當廂肉”(又稱“吊子”)是豬身上最好的肉。如果家中有兒子要娶媳婦,一定會將此肉作為聘禮送到女方家。 下豬蹄也有大小之分,大蹄帶髈,小蹄不帶髈。帶髈的熏好了留著,要么準備用來給生了小孩的人家送禮,或者知道自家這一年也會增子添丁,就會把大蹄髈留給未來的“月母子”(生產后的婦人)吃了發(fā)奶。 一旦殺年豬的日子決定好了,就要開始接自己的父母大人、兄弟姐妹、嫁出門的姑娘女婿,還有左右鄰舍到那一天到家來吃年豬肉,這樣的請客宜昌話稱為“吃血花”。 既可以顯得自己慷慨大方,熱情好客;又可以讓親朋好友、鄉(xiāng)鄰鄉(xiāng)親都來沾點自己的喜氣,還可以借此機會彼此相聚,聯(lián)絡感情的同時改善一下生活。 當然,如果自己家殺的年豬小,接的客人相對就少;如果年豬殺的大,連一些“豁皮朋友”(關系一般)都可以接來一起熱鬧。 名義上是請客“吃血花”,其實席上的菜很豐盛。絕大多數都是剛殺的肉豬身上的各種部位,頭道菜是用蒸籠奉上的粉蒸肉,只要頭道菜一上,便意味著可以開席喝酒吃飯了。 陸續(xù)端上來的還有回鍋肉、紅燒肉、炒瘦肉、爆腰花、蒸排骨、心肝肚肺都可以做菜,有些地方愛用辣椒爆炒血花,有些地方卻喜歡打青菜血花湯,還有用血花下火鍋的。 再上幾盤下酒的花生、蘭花豆和自家做的腌菜、咸菜、泡菜,就能擺出滿滿一桌,有說有笑的可以讓大家吃好喝好。 而深山里土家人把漢族長期以來形成的傳統(tǒng)習俗殺年豬吃血花省略成簡單的“抬格子”。抬格子就是粉蒸肉,號稱土家第一大菜。它以帶皮五花肉為主,瘦肉和排骨組成,加上苞谷粉和其他調配料,下面墊著厚厚一層老南瓜和土豆。 說得好聽點是肥而不膩,糯而清香,酥而爽口,有肥有瘦,紅白相間,嫩而不糜,米粉油潤,五香味濃郁,說的直巴些,就是一句話:“肉不夠菜來湊”,肯定沒有宜昌周邊的來得實惠。 現(xiàn)在湘西鄂西土家族聚集地區(qū)極力推介殺年豬“抬格子”的旅游活動,除了抬格子,再在大大的蒸籠邊點綴一些炒血花、炸土豆片、蒸干魚和幾盤腌泡菜,也會引來不少游客的青睞,那也是一種旅游菜肴的創(chuàng)新。 不過現(xiàn)在的口號是:寧喂“翻豬”(意思是快出欄)不喂“憨豬”(意思是時間長)。看了一個豬飼料的廣告,聲稱可以讓肉豬三個月出欄,那還叫豬嗎? 文耀棠老師有一個“吃血花”的宜昌方言小段子,跌宕起伏,喜氣連連,說得真好,筆者的文字就有些相形見絀,所以大家還是看看文老師的視頻最好。 <!----><div class="cps-upload-file param-img"><!----><div data-v-a814f724="" contenteditable="false" class="cps-img-container media-container editor-img-container"><img data-v-a814f724="" src="https://ss2.meipian.me/users/12146843/2f99e230-53a7-11eb-9faa-391027913cf9.jpg?imageView2/2/w/750/h/1400/q/80" data-src="https://ss2.meipian.me/users/12146843/2f99e230-53a7-11eb-9faa-391027913cf9.jpg?imageView2/2/w/750/h/1400/q/80" alt="" class="img lazyloaded" style="height: 303.748px;"></div><div contenteditable="true" class="edit-container media-inner-editor bottom"> 各位看官,您看過殺年豬,吃過血花嗎?看過殺豬的可以避邪,吃過血花的身體健康。走過共度危艱的2020,新的2021讓我們一起走過。和劉德華在《恭喜發(fā)財》里唱的一樣:“最好的請過來,不好的請走開,禮多人不怪。”冬天到了,春天還遠嗎?</div></div><!----> 感謝炎黃文化、宜昌往事、經濟專委會的鼎力相助,感謝李明義老師的用心審稿,感謝彭翔華老師的民俗把關,感謝文耀棠老師的視頻支持,感謝周正英的相關資料,感謝徐煒、孫波、路華和岳東良的照片支持。(202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