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風(fēng)雪長白山,風(fēng)景美如畫</p> <p class="ql-block"> <b>冬游東北 別有洞天</b></p><p class="ql-block"><b> 一一東北游紀行(原創(chuàng))</b></p><p class="ql-block"> 那年入冬,東北氣溫迅速降至零下23度。</p><p class="ql-block"> 我們一行10多人冬游東北。在沈陽,我們巧遇小陽春。長白山下,我們冰天雪地泡溫泉。冰城哈爾濱,我們太陽島遇風(fēng)吹雪。</p><p class="ql-block"> 冬游東北,真是別有洞天! 冬天,孕育著春的花朵,夏的果實,秋的收獲。冬天,是希望的開始。</p><p class="ql-block"> 我們已經(jīng)跨過了2020年。面對2021年,我們信心百倍!</p> <p class="ql-block">沈陽故宮,我們遇到了小陽春</p> <p class="ql-block">長白山天池,一張嚴肅而冷峻的面孔</p> <p class="ql-block">長白山夜幕降臨,潔白的月亮掛在蔚藍色的天上</p> <p class="ql-block"> <b>一,沈陽遇到小陽春</b></p><p class="ql-block"> 去過北京故宮后,我們要游覽東北世界級的文化遺產(chǎn)沈陽故宮。</p><p class="ql-block"> 沈陽氣溫特別,晝夜溫差大。臨上飛機前,我們作好了萬全之策,將到東北的所有的御寒裝備帶入機倉,準備在下飛機前全部換上??扇f萬沒想到的是,在沈陽我們遇到了江南獨有的小陽春。</p><p class="ql-block"> 沈陽故宮位于遼寧省沈陽市沈河區(qū),又稱盛京皇宮,為清朝初期的皇宮。</p><p class="ql-block">沈陽故宮,始建于努爾哈赤時期的天命十年(1625年)。天命十年(1625年),努爾哈赤出于戰(zhàn)略考慮,定沈陽為都城,改名盛京,并在舊城的中心修建了議政之所——大政殿和十王亭,是為營建沈陽故宮之開端。</p><p class="ql-block"> 努爾哈赤定都沈陽后,城內(nèi)按八旗劃定居住區(qū)域。以大政殿所在的城中心為基準,東側(cè)屬正紅、鑲紅旗,北側(cè)屬正黃、鑲黃旗,南側(cè)屬正藍、鑲藍旗,西側(cè)屬正白、鑲白旗,而各旗的貝勒府邸只能在本旗的地界內(nèi)建造。</p><p class="ql-block"> 天命十一年(1626年),努爾哈赤去世,皇太極繼承汗位?;侍珮O登上汗王寶座后,出于多方面的考慮,并未搬到父王的“汗宮”去住,而是著手將自己的“四貝勒府”改建為新的皇宮。而他的舊府邸,就位于故宮中路大清門至清寧宮這一區(qū)域。續(xù)建了由大清門、崇政殿、鳳凰樓、清寧宮、麟趾宮、關(guān)雎宮、衍慶宮、永福宮等組成的大內(nèi)宮闕。</p><p class="ql-block"> 經(jīng)過幾年的增飾擴建,崇德元年(1636年),皇太極將國號改稱為“大清”,并正式確定了宮殿之名。原來的王府升級為名副其實的帝王之家,成為沈陽故宮的核心區(qū)域。 迄皇太極逝世止,盛京宮殿始終是清王朝的政治、軍事、經(jīng)濟、文化中心。</p><p class="ql-block"> 順治元年(1644年),清遷都入關(guān)后,盛京皇宮成為“陪都宮殿”,以開國先皇“龍興重地”之宮闕圣跡的崇高地位,倍受清歷代帝王特殊的重視。</p><p class="ql-block"> 在康熙十年(1671年)至道光九年(1829年)的150年間,康熙、乾隆、嘉慶、道光四朝皇帝曾先后10次東巡,拜謁祖先陵墓,瞻仰先皇的舊宮圣跡和遺物,以抒發(fā)對祖先開國創(chuàng)業(yè)功德的仰慕之情。為供東巡盛京的皇帝和后妃居住之用。</p><p class="ql-block"> 乾隆帝在位時期,歷經(jīng)兩年除對原有宮殿附屬建筑重加改修整齊外,并在原有宮殿兩側(cè),增建供皇帝東巡時在宮內(nèi)駐蹕使用的行宮。</p> <p class="ql-block">世界級文化遺產(chǎn)一一沈陽故宮</p> <p class="ql-block">沈陽故宮,精美壁畫</p> <p class="ql-block">努爾哈赤議事廳</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沈陽故宮,占地面積63272平方米,建筑面積18968平方米。它不僅是中國僅存的兩大皇家宮殿建筑群之一,也是中國關(guān)外唯一的一座皇家建筑群。</p><p class="ql-block"> 清朝遷都北京后,沈陽故宮一直被稱作“陪都宮殿”、“留都宮殿”。后來才稱之為沈陽故宮。</p><p class="ql-block"> 沈陽故宮,共經(jīng)歷努爾哈赤、皇太極、乾隆三個建造時期歷時158年。建筑100余座、500余間。遷都入關(guān)以后,康熙、乾隆、嘉慶、道光諸帝,相繼十次“東巡”時作為駐蹕所在。</p><p class="ql-block"> 沈陽故宮,按照建筑布局和建造先后,可以分為3個部分:東路、中路和西路。</p><p class="ql-block"> 東路包括努爾哈赤時期建造的大政殿與十王亭,是皇帝舉行大典和八旗大臣辦公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中路為清太宗時期續(xù)建,是皇帝進行政治活動和后妃居住的場所。</p><p class="ql-block"> 西路則是清朝皇帝“東巡”盛京時,讀書看戲和存放《四庫全書》的場所。在建筑藝術(shù)上承襲了中國古代建筑傳統(tǒng),集漢、滿、蒙族建筑藝術(shù)為一體,具有很高的歷史和藝術(shù)價值。</p><p class="ql-block"> 1961年,國務(wù)院將沈陽故宮確定為國家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p><p class="ql-block"> 2004年7月1日,在中國蘇州召開的第28屆世界遺產(chǎn)委員會會議批準沈陽故宮作為明清皇宮文化遺產(chǎn)擴展項目列入《世界遺產(chǎn)名錄》。 </p><p class="ql-block"> 2017年,沈陽故宮博物院成功晉級“國家一級博物館”。</p> <p class="ql-block">努爾哈赤家人誦讀《四書五經(jīng)》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雕梁畫棟,龍鳳呈祥</p> <p class="ql-block">皇家建筑,皇家氣派。厚重大氣,氣勢如虹</p> <p class="ql-block">夕陽西下,沈陽故宮金壁輝煌</p> <p class="ql-block"> <b>二,長白山下泡溫泉</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離開沈陽,我們一路向南,直奔長白山。 誰知,長白山氣溫降至零下27度。</p><p class="ql-block"> 山頂,寒風(fēng)凜冽,風(fēng)雪交加。腰直不起,雙腿麻木,雙眼睜不開。 我們千里迢迢來看長白山天池,難道就只能向天池草草地貓上一眼不成?!我們內(nèi)心縱有萬千的不舍,也只能迅即跟著下山車,來到長白山下。 </p><p class="ql-block"> 長白山,最高峰是朝鮮境內(nèi)的將軍峰,海拔2749米。中國境內(nèi)最高峰白云峰,海拔2691米,是中國東北的最高峰,位于吉林省東南部,是中朝兩國界山。</p><p class="ql-block"> 2010年曾先后被確定為首批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首批國家5A級旅游景區(qū)、聯(lián)合國“人與生物圈”自然保留地和國際A級自然保護區(qū)。</p><p class="ql-block"> 長白山的天池、瀑布、雪雕、林海曾入選“吉尼斯”的世界之最。</p> <p class="ql-block">長白山森林</p> <p class="ql-block">68米高的長白山天池大瀑布,飛流直下,氣勢磅礴</p> <p class="ql-block"> 在長白山天池北側(cè),有一個天豁峰和龍門峰。兩峰之間有一道天然大缺口,這就是天池的出水口。</p><p class="ql-block"> 長白山的天池水滿溢出后,這池水便沿著斷裂帶長期沖刷下流,使河床不斷下切,形成了一條經(jīng)久不衰的通天河。</p><p class="ql-block"> 冰涼刺骨的通天河水,先是在一段約有600米處平緩流過,后突然一頭向北陡斜,在距天池約1250米的地方經(jīng)伏牛石切割改成大小兩股水流,從懸崖上一躍而起,飛流直下68米,形成了氣勢磅礴,壯美如虹的長白山天池大瀑布。</p><p class="ql-block"> 1983年夏,鄧小平登上長白山極頂,題寫"長白山"、"天池"橫幅,贊嘆道:"人生不上長白山,實為一大憾事!”</p><p class="ql-block"> 順著天池大瀑布溪流往回走,我們隱約發(fā)現(xiàn)一處約數(shù)百平米的地方好像在咕嘟咕嘟冒著泡,還有一股股熱氣往上升騰。不遠處,我們又時常聽到幾聲吆喝叫賣聲。走近一看才發(fā)現(xiàn),有兩個當(dāng)?shù)剞r(nóng)民在路邊的小池里放著雞蛋和玉米在水里煮。一打聽我們才得知,這池水溫競高達80一90度。雞蛋和玉米已經(jīng)被溫泉煮熟了!</p><p class="ql-block"> 有溫泉水,必有溫泉池!我們順著溪流,迅速找到了長白山的溫泉池。真是心喜惹狂!</p><p class="ql-block"> 這時的長白山,天色己晚。一輪凍輪己經(jīng)掛上了樹稍。不遠處,華燈初上,燈火闌珊。</p><p class="ql-block"> 長白山的溫泉池,依山依勢而筑,呈梯次一層層升高,每層階壘砌數(shù)個泉池。池內(nèi),卵石鋪地,木梯連接,石欄圍護。有椅凳擺設(shè),有山林掩映。池外,紅瓦綠樹,皚皚白雪,游云碧水。不容分說,我們一行10多人,開懷解衣,置身池中,真是有沐天浴地之感!</p> <p class="ql-block">風(fēng)雪交加,游客仍絡(luò)繹不絕</p> <p class="ql-block">冰雪覆蓋下,流淌著一股股暖流</p> <p class="ql-block">白雪之上,熱氣騰騰</p> <p class="ql-block">長白山溫泉煮雞蛋,煮玉米</p> <p class="ql-block">長白山,流淌著涓涓溫泉水</p> <p class="ql-block">長白山,溫泉池</p> <p class="ql-block">延邊朝鮮族民俗民居</p> <p class="ql-block">朝鮮族自家養(yǎng)的梅花鹿</p> <p class="ql-block"> <b>三,太陽島遇風(fēng)吹雪</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離開延邊,我們乘飛機來到冰城哈爾濱。</p><p class="ql-block"> 冰城哈爾濱,果然是名不虛傳。冰天雪地,滴水成冰。我們御寒的裝備雖己全部用上,但仍感覺無濟于事。<span style="font-size: 18px;">從機場出入口至接車點不足100米的距離,我仿佛走了整整10里路。</span></p><p class="ql-block"> 冰城之冷,是一種刺骨的冷!</p><p class="ql-block"> 這種冷,不加任何掩飾,是徹頭徹尾,酣暢淋漓,干凈利索,且又十分痛快的冷!</p><p class="ql-block"> 哈爾濱的中央大街,舊稱中國大街,是哈爾濱西洋風(fēng)情的所在,是哈爾濱的名片,亦稱萬國街。</p><p class="ql-block"> 說起這條大街,就應(yīng)當(dāng)追溯到1898年。19世紀末20世紀初沙皇俄國為攫取中國東北資源,稱霸遠東地區(qū)而修建的中東鐵路,是一條“丁”字形鐵路。北部鐵路從滿洲里經(jīng)哈爾濱、綏芬河到海參崴;南部由哈爾濱經(jīng)長春到大連。從此哈爾濱(滿語:曬魚網(wǎng)的地方)由一個“曬魚網(wǎng)”的小漁村變成了城市,中央大街誕生了。</p><p class="ql-block"> 現(xiàn)在的中央大街,是哈爾濱市很繁華的一條商業(yè)步行街。位于哈爾濱道里區(qū),北起松花江防洪紀念塔廣場,南接新陽廣場,全長1450米,寬22米。中央大街步行街區(qū)總占地面積94.5公頃,約1平方公里,最具特色的就是整條街由方石鋪成,其中馬路方石路寬達11米,這在世界城市建筑史上也是極為窂見的。 </p><p class="ql-block"> 《美麗太陽島上》,鄭緒嵐的這首成名曲曾一度唱遍大江南北,唱紅全中國,也火了哈爾濱的太陽島。</p><p class="ql-block"> 離開冰城,我們一行十多人驅(qū)車來到了太陽島的橋上。</p><p class="ql-block"> 太陽島,經(jīng)歷 一場大雪過后,天空晴朗,碧空如洗,萬里無云,天色瓦藍。但駐足島上,沒有一點點陽光燦爛,溫暖如春的感覺。</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凜冽的寒風(fēng),刺骨的寒氣,挾雜著風(fēng)吹雪,直刺肌膚和骨髓。我突然明白,這東北的雪,與我們南方的雪有著本質(zhì)上的區(qū)別。東北的雪,性剛且烈;南方的雪,性水且柔。因此,南方人講北方的冷是一種干冷,而北方人講南方的冷,則是一種陰濕的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就在這談笑和呼吸之間,我們一個個都似乎被凍僵了一般。兄弟們你看看我,我瞧瞧你,我們的口罩,我們眉宇之間,已經(jīng)結(jié)上一層白白的冰霜,一個個都變成了長著一臉白胡子的圣誕老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我們站在太陽島的橋上,被一陣陣風(fēng)吹雪,吹得瑟瑟發(fā)抖!我大聲向兄弟們說,這太陽島上美麗的雪景,你們就代我去盡情的享用吧!容兄弟我概不能奉陪到底!轉(zhuǎn)身,登上了空調(diào)車。</span></p> <p class="ql-block">中央大街上的索菲亞大商場</p> <p class="ql-block">中央大街街景</p> <p class="ql-block">哈爾濱,著名的東正教大教堂</p> <p class="ql-block">松花江防洪紀念塔,是為紀念哈爾濱市人民戰(zhàn)勝1957年的特大洪水,于1958年建成的。塔下階海拔標高119.72米,標志1932年洪水淹沒哈爾濱時的最高水位;上階表示海拔標高120.30米,標志1957年全市人民戰(zhàn)勝大洪水時的最高水位。</p> <p class="ql-block">松花江的江面己被厚厚的冰層覆蓋著,冰面上跑起了馬拉梨</p> <p class="ql-block">哈爾濱太陽島</p> <p class="ql-block">哈爾濱太陽島大橋</p> <p class="ql-block">在農(nóng)家樂魚滿倉,我們盡情享受東北風(fēng)格的美食美味:松花江草鍋水煮魚,小雞燉蘑菇,還有酸菜血腸</p> <p class="ql-block">東北,我們深入虎穴。東北虎與獅子,正在盡情享受著陽光。</p> <p class="ql-block">獅子見我們來了,似乎多了幾分警覺</p> <p class="ql-block">從哈爾濱飛抵南京,途經(jīng)渤海上空。我們背負青天朝下看,似乎聽到了大地回春的腳步聲!</p> <p class="ql-block">長白山天池大瀑布,立此存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