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人人操人人叉|色五月婷婷俺也去|久热福利在线视频|国产一区在线资源|日本无遮挡一区三区|操碰免费在线播放|国内A片成人网站|黄片无码大尺度免费看|欧美亚洲一二三区|8090碰人人操

我的2020

東西南北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i>西南攝影</i> 2020.12.31</h5>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時光如梭,歲月留痕。</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又到年終,思緒回首。</div>2020庚子年,注定根植于我們每個人的記憶,這是讓全世界所有人都銘記的年份, 新冠肺炎疫情嚴重蔓延并侵蝕人類;傳統(tǒng)的天干地支紀年,承載著一幕幕不能忘卻的家國紀念,年初我們曾一起高喊:中國加油!武漢加油!<br>人類災難面前,我們方知國家體制孰優(yōu)孰劣——我想繼續(xù)唱好“我和我的祖國”! <br>這一年,人們對生命的意義似乎有了新的解讀:除了生死,都是小事;過往糾葛,都是故事。人這一輩子,最大的財富就是活著。 <br>這一年,我不知又多了好多白發(fā),但所有的一切都會平和地劃過自己的思緒,像一條長長的河,緩緩地流在心田,頓悟之時還慶幸地依然“活在當下”,對現在和以后的日子又多了幾許珍惜和期盼。<br>這一年,個人的攝影雖然無輝煌之處,但不負此生匆匆來過, 伴隨業(yè)余攝影一起走過40余年。年輕時,勤奮拼搏與責任擔當,而今,初心不改依然努力在路上。40載歲月,歷史長河中短短一瞬,卻是自己人生中的一多半歷程。<br>時至年末,影像留真。如同過去用筆寫日記,聊以落款幾筆,劃上符號,照亮自己,也溫暖別人!<br> 2月10日,生日之際,作品《“網紅”直播》等10幅作品在新時代國際攝影CNAPA大展中展出。 3月26日,作品《未來號天橋》、《寬巷子》、《成都火車站》等18幅作品,在“獻禮?尋找老成都記憶”老照片征集中,被成都市城市建設檔案館收藏。 《未來號天橋》成都騾馬市 1998年10月。 成都寬巷子 1993年7月 成都火車站 1985年5月 《傳呼機大戰(zhàn)》成都太升南路 1995年1月 5月,作品《疫情之下眾生相》,雅昌文化集團為2020年抗擊新冠肺炎疫情,100個不同的主題,全方位、全景式記錄抗疫歷史影像中,先后從全國570多位攝影師,共計40000多幅關于戰(zhàn)“疫”的影像作品,精選了其中100位攝影師的經典作品,入冊全國100本公益精選的抗疫紀實畫冊,本人成為幸運一員(四川省僅6人)。 7月14日,作品《疫情之下眾生相》畫冊被中國國家博物館正式收藏。 5月16日,作品《戰(zhàn)“疫”,我不缺席》專題系列,被《人民攝影》報新媒體中心評為“明星攝影家”,并在微信公眾專號刊發(fā)。 7月,作品《漢服走進新生活》在四川省第17屆攝影藝術展中入展藝術類。 《漢服走進新生活》入展證書 7月,時光的沉淀,歷史的再現。紀實攝影最主要的使命就是直接地記錄生活,用鏡頭見證時代,不給歷史留下空白。40年來,我用鏡頭書寫的最美成都“情書”——《老成都記憶》專著正式出版。 一冊好書,文獻影像《老成都記憶》,本書由中國著名攝影家黃一鳴主編,著名攝影家楊延康為藝術總監(jiān);深圳一冊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出品,中國視覺藝術出版社出版。全書共185幅上世紀80年代初至90年代末成都街頭巷尾影像。印刷為限量版,僅300本。 個人專著《老成都記憶》由著名紀實攝影家,中國日報社高級記者,中國攝影家協(xié)會第八屆新聞紀實委員會委員、海南省作家協(xié)會會員、海南省攝影家協(xié)會名譽主席、海南省紀實攝影協(xié)會主席。第七屆中國攝影最高成就獎“金像獎”獲得者黃一鳴老師撰序。 《老成都記憶》新華東路 1987年3月 《老成都記憶》人民南路廣場主席臺 1987年3月 《老成都記憶》人民南路廣場 1987年4月 《老成都記憶》人民南路廣場 1988年5月 《老成都記憶》人民南路廣場主席臺 1987年7月 《老成都記憶》人民南路廣場 1987年8月 《老成都記憶》人民南路廣場 1997年2月20日 《中國攝影報》2020年8月18日第3版,“人生態(tài)度決定紀實攝影方向”黃一鳴/文 10月18日,《老成都記憶》新書發(fā)布及作品研討會由成都市攝影藝術家協(xié)會、成都民俗攝影協(xié)會、成都散花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主辦,攝影之都、成都歷史影像研究中心、散花書院承辦的新書發(fā)布會及研討會在成都文殊坊散花書院舉辦。 《老成都記憶》新書發(fā)布會及研討會現場。 《老成都記憶》新書發(fā)布會及研討會現場。 《老成都記憶》新書發(fā)布會及研討會現場。 《老成都記憶》新書發(fā)布會及研討會現場。 作品《一起看街頭風景》刊發(fā)在2020年7月22日《人民攝影報》第11版 作品《一起看街頭風景》 成都太古里是一處時尚打卡地,是年輕人購物、曬時尚、逛街“打望”熱鬧場所。大爺推著行動不便的大媽在喧囂的人流中一起體驗都市時尚氣息。2020年7月12日,攝于太古里。 作品《《留影》刊發(fā)在《人民攝影報》2020年9月16日第11版。 作品《留影》 2020年7月4日傍晚,四川成都市蒲江縣成佳鎮(zhèn)。鐵二局和成鐵局10對退休夫婦在農家樂休閑納涼搞活動,一名畫家向一對夫婦贈送畫冊時,現場拿手機補光的、拍照的,氣氛熱烈而歡快。 10月7日,作品《掌上生活》5幅及文,在《人民攝影報》第8版半個版面刊發(fā)。 作品《掌上生活》 一年一度的大型踏青鬧春、拜橋祭祀的地方傳統(tǒng)民俗文化踩橋會上,一名年輕父親抱著寶寶正在用手機拍照。2012年3月8日,攝于四川安縣雎水鎮(zhèn)。 作品《掌上生活》 十里八鄉(xiāng)的父老鄉(xiāng)親正在慶賀一場中國式山村婚禮,臺上漂亮的新娘和帥氣的新郎,更讓臺下的手握手機的小朋友們笑開了顏。2017年10月5日,攝于四川洪雅縣瓦屋山鎮(zhèn)雷坪村。 作品《掌上生活》 做生意是靠找市場,但也許有時需要等才有。這位泥瓦工正在路邊躺著電瓶車上看手機。2019年4月24日,攝于成都二環(huán)路西二段。 作品《掌上生活》 居住在成都365天里,能夠看到如此美麗晚霞的機會真不會多。這一天,有數以萬計的成都人都在仰望天空,并佇立拍照。2017年9月6日,攝于成都人民南路二段錦江賓館。 這一年,拍攝的《旅游拍留影照》、《打卡“鴛鴦樓”》、《院內院外》、《彝寨防疫情》、《疫情之下眾生相》、《戰(zhàn)“疫”中的標語》、《透過“符號”看時尚》、《成都涂鴉墻》、《我一直“對著拍”》、《手機進入新生活》等專題攝影相繼在津門網和紀實攝影微信公眾平臺刊發(fā)及相關新媒體轉發(fā)。與此同時,有8幅藝術作品和老照片被《四川工人日報》“眷顧”。<br>告別2020,迎接2021。愿新的起點,新的出發(fā),新的揚帆!<br> <br><h5> 2020年12月31日于四川米易</h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