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美好冬季,寒梅綻放。12月23日,華星小學一行五人在梁會英副校長的帶領下赴西安博愛國際學校參加“聚焦思維素養(yǎng),深化西安好課堂建設”研討活動暨西安博愛國際學校第一屆“博融之光”教學節(jié)活動。</p> <p class="ql-block"> 上午8時,我們來到了環(huán)境優(yōu)美、高質量、有特色的西安博愛國際學校。漫步校園,被濃郁的校園文化所吸引,一幅幅學生繪畫作品,手工作品,充分展現出博愛學子扎實的藝術基本功,豐富的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p> <p class="ql-block"> 開幕儀式上,學生們多姿多彩的社團活動展示,充分體現了學校以“尊重天性,激發(fā)興趣,培養(yǎng)習慣”為課程的建設目標,“讓至愛潤澤美好童年,讓每一個生命獨放異彩”的課程建設理念。</p> <p class="ql-block"> 社團活動結束后,由西安博愛國際學校陳紅校長致歡迎詞。從校長的致辭中,讓在座的老師了解到西安博愛學校的辦學特色,博融課程體系。學校的特色社團活動是學生個性層面的發(fā)展;體育、美術、音樂等課程是學生普惠層面的發(fā)展,是對學生的基本要求。我們相信博融之光定成為照亮孩子全面發(fā)展的炫麗陽光,成為助力孩子們成長成才道路上的未來之光。</p><p class="ql-block"> 隨后教育科學研究院謝慧明院長,西安市經開區(qū)教育局領導講話。</p><p class="ql-block"> 語文會場上,全國教育科學“十三五”教育部規(guī)劃課題《基礎教育階段生態(tài)語文教學系統的理論與實踐研究》課題組組長羅珠彪教授做了關于高效作文教學課程改革研究的思考講座。講座中羅教授指出,當下作文教學教師基本按照“語篇”完成作文教學,只能滿足單元作文寫作,不能滿足學生“語用”的需求。針對這樣的問題,他提出了具體項目習作課實施策略,立足學生的“語用”,建設四節(jié)課型:即構思與審題,通過性寫作,選拔性寫作,創(chuàng)意性寫作。立足課型建設評價系統,立足課題建設作文教師隊伍,立足平臺建設作文的科研資源,通過“作文教學節(jié)”,結合專業(yè)書刊展示實驗成果。</p> <p class="ql-block"> 在“生態(tài)語文”展示課上,由三區(qū)四校的老師分別進行了4節(jié)作文課程展示。大家以《那次玩得真高興》為作文主題,西航三校的盧曼老師重點展示“構思與審題”;經開四小董慧老師重點展示“通過性寫作”;浐灞十七小楊潔老師重點展示“選拔性寫作”;西安博愛國際學校小學部楊珍妮老師重點展示“創(chuàng)意性寫作”。大家在相通相融的互動中,用同一個作文主題,遞進式的為大家提供了四種習作教學范式。</p> <p class="ql-block"> 最后由專家羅珠彪、王曉剛、駱向暉分別對四位授課教師的課進行細致點評和研討。專家們指出,在語文習作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對課堂目標和任務的設置,注重培養(yǎng)學生提取信息的能力,落實單元教學重點。</p> <p class="ql-block"> 在數學科學會場上,由西安博愛國際學校小學部呂園園,高菲兩位老師同時執(zhí)教北師大版四年級上冊《滴水實驗》教學內容,分別從不同學科著手探究。馬俊華主任指出,兩節(jié)課堂嘗試并進行學科的整合,是我們今后課程學習改革的一個方向,我們應該打破學科各自的邊界,真正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融合性課程形態(tài)。</p> <p class="ql-block"> 從清晨到傍晚,滿滿的課程內容和講座,讓本次教學節(jié)充滿了學習的能量,也讓參與活動的老師們在寒冷的冬天倍感溫暖與希望。學習時間雖短,但帶給我們的卻是無盡的思考。珍惜機遇,加強課堂建設,不斷探索更加有效精彩的課堂教學模式,讓核心素養(yǎng)在課堂上落地生根,讓每一堂課都成為好課堂,讓博融之光成為照亮孩子們發(fā)展的絢麗之光,成為老師在創(chuàng)新融合課程的一盞明燈。</p><p class="ql-block"> 撰 稿:陳雪霞</p><p class="ql-block"> 攝 影:范 凡 </p><p class="ql-block"> 陳 帆</p><p class="ql-block"> 審 核:梁會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