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r></p><p><br></p><p><br></p><p>有人說:人類一切痛苦的根源,都源于缺乏界限感。</p><p><br></p><p>在前不久熱播的《都挺好》就印證了這句話。蘇家的一系列鬧劇,其實都是由于蘇母的沒有界限感造成的:</p><p><br></p><p>對丈夫,她毫不尊重,家庭大小事務一個人說了算,導致蘇大強一輩子扣扣索索,膽小怕事;</p><p><br></p><p>對兒子,明明已經成家立業(yè),仍然處處照顧,明成啃老到30歲依然不自知;</p><p><br></p><p>對弟弟,偏袒包庇,處處接濟,導致他毫無廉恥之心,一心只想占便宜……</p><p><br></p><p>到了明玉他們這一代,一系列問題還是由于沒有界限造成的:</p><p><br></p><p>蘇大強不知滿足,要求提了一茬又一茬,三個孩子苦不堪言;</p><p><br></p><p>蘇明哲一心愚孝,對父親的諸多無理要求一一應允,導致妻子吳非備受冷落,提出離婚;</p><p><br></p><p>……</p><p><br></p><p>所謂的界限感,就是要知道什么是可以的,什么是不行的。該點頭的時候點頭,該拒絕的時候拒絕。</p><p><br></p><p>愛孩子可以,但適當的時候要選擇放手,讓他學會獨立思考,不剝奪他成長的機會;</p><p><br></p><p>監(jiān)督伴侶可以,但不能一味壓制,要學會傾聽、接納、尊重對方的意見;</p><p><br></p><p>孝敬父母可以,但不能為了成全“孝子“的虛名打臉充胖,讓妻小為自己的面子買單;</p><p><br></p><p>幫襯親戚可以,但救急不救窮,他自己不努力把日子過好,誰幫都沒用。幫他是情分,不幫也是本分。</p><p><br></p><p>茫茫宇宙,能進一家門成為一家人肯定是有某種特殊的緣分,這種緣分不是過分索取的資本,而應該是互相珍惜的理由。</p><p><br></p><p>家庭里的每個個體做好自己的事兒,少干涉別人事兒,幫別人時留點底線,求別人時留點臉面。</p><p><br></p><p>界限感就是一個家的墻壁,能讓家人在各自不越界的情況下相處,讓彼此感受到得體舒適的和美關系。</p><p><br></p><p>過好自己的人生</p><p><br></p><p>讓幼有所長,老有所依</p><p><br></p><p>《易經》里寫:“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婦婦而家道正?!币馑际莻€個家庭成員各司其職,干好自己的事,才能家道正,萬事和。</p><p><br></p><p>曾經在后臺看到一位讀者說到她家的情況:</p><p><br></p><p>丈夫像個長不大的孩子,成天無所事事,只想著吃喝玩樂,她自己身體也不太好,沒有正經工作,帶著一個上初中的兒子,時常要靠自己父母接濟。</p><p><br></p><p>她對兒子的學習很重視,盡量送去最好的學校,可孩子叛逆不聽話,成績一塌糊涂。</p><p><br></p><p>一家人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p><p><br></p><p>最后她問:不知道為什么把一個家弄成了這樣?</p><p><br></p><p>原因或許是由于家人職責錯位造成的:</p><p><br></p><p>自己和丈夫正當壯年,卻沒有為家庭做出應有的貢獻,是罪魁禍首;</p><p><br></p><p>父母已經到了頤養(yǎng)天年的年紀,卻還要負擔兒女的生計問題,難免心有埋怨;</p><p><br></p><p>孩子在這樣的家庭環(huán)境中,找不到任何一個正面的榜樣,估計連生活的樂趣都找不到,找到學習的樂趣估計也很難。</p><p><br></p><p>在《萬葉集》中有一首小詩:利劍常砥礪, 家風自古清; 吾人應自厲,后世永傳名。</p><p><br></p><p>為人父母的只要過好了自己的人生,讓孩子能在健康的家庭環(huán)境中長大,讓老人能安心體面地老去。</p><p><br></p><p>一個家就算不能大富大貴,但也能沿著一條正向的軌跡,緩緩地走下去。</p><p><br></p><p>家庭成員的各司其職,就像是一個家的窗戶,秉承住這一點,就會有清風和陽光進來,驅散家里的陰霾。</p><p><br></p><p>家,是世界上最安逸舒適的安樂窩,是世界上最美好的字眼。</p><p><br></p><p>它是我們出發(fā)的理由,在外面的所有努力,都是為了很好地回家。</p><p><br></p><p>也是我們歸來的方向,奔波在外,累了倦了,都能在里面找到重新上路的勇氣。</p><p><br></p><p>《朱子家訓》中說:家門和順,雖饔飧不濟,亦有余歡。</p><p><br></p><p>一個家不求多富貴,只求能用健康打好地基,用團結做好屋頂,用界限感筑成墻壁,用職責感化成窗戶,家人在這所小屋子里,始終帶著笑生活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