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人人操人人叉|色五月婷婷俺也去|久热福利在线视频|国产一区在线资源|日本无遮挡一区三区|操碰免费在线播放|国内A片成人网站|黄片无码大尺度免费看|欧美亚洲一二三区|8090碰人人操

荒涼奇特、令人驚艷的納米比亞

Li在旅途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5px;">受新冠疫情影響,今年春節(jié)后停止了組團出國游,恢復(fù)尚需一段時日。回憶出國游的甜酸苦辣,敘說旅行地的故事,與美友交流分享,是快樂之事。翻到這張三年前團友們在納米比亞星空下的合影,想起了納米比亞及我們當(dāng)時的一些經(jīng)歷。</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5px;">納米比亞,原稱西南非洲。國土面積824269平方公里,人口約250萬。15世紀(jì)后,先后成為荷蘭、葡萄牙、英國、德國、南非的殖民地,直到1990年3目21日正式宣布獨立,終結(jié)了殖民時代。</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5px;">納米比亞地廣人稀,礦產(chǎn)資源豐富,捕魚量排名世界前十,傳統(tǒng)支柱產(chǎn)業(yè)為礦業(yè)、漁業(yè)和畜牧業(yè)。85%的可耕地被用來發(fā)展畜牧業(yè),收入占農(nóng)業(yè)總收入的76%。人均國民收入近5000美元,超過30%的人口處于貧困狀態(tài)。</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5px;">納米比亞旅游業(yè)較發(fā)達(dá),產(chǎn)值占國內(nèi)生產(chǎn)總值的10%左右。納米比亞旅游資源非常豐富:有世界第二、非洲第一的魚河大峽谷,有世界著名的紅沙漠和死亡谷,沿海有沙海相連、倒沙入海的驚艷景觀,有動物天堂——埃托沙國家公園,有六千多年前的巖畫——頹廢方丹,有非洲最后的保持原始生態(tài)的民族——紅泥人等??偠灾?,荒涼奇特、令人驚艷的納米比亞,是非洲旅游的絕佳去處。</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5px;">剛進(jìn)入納米比亞的遭遇令人難忘:非洲導(dǎo)游帶著我們六名游客,乘大篷車從南非的賽德貝里進(jìn)入納米比亞的南部,突然碰到極端天氣,司機只得停車。只見沙塵滾滾,烏云密布,雷聲轟鳴中又出現(xiàn)似火山噴發(fā)般景象,不一會太陽出來了,無比寧靜的沙漠又岀現(xiàn)了彩虹…太令人震撼和驚艷了!</b></p> <h5><b>隨后,我們到達(dá)了魚河大峽谷。這是世界上最大的峽谷之一,為非洲第一大峽谷。長約160公里,寬27米,深550米,是納米比亞南部的主要旅游目的地之一,吸引世界各地游客來此徒步探險(至少五天),進(jìn)行驚心動魄的挑戰(zhàn)。</b></h5><p class="ql-block"><br></p> <h5><b>這里不像一般的景區(qū),峽谷上方的邊緣沒有欄桿,腳下是松軟、能感覺到滑動的沙土,風(fēng)也比較大,身后沙土不停崩塌下滑,往下有五百多米深,拍了照片趕緊離開。</b></h5><p class="ql-block"><br></p> <h5><b>夜宿魚河峽谷,景色美麗夢幻。</b></h5><p class="ql-block"><br></p> <h5><b>離開魚河峽谷,開始游覽納米布沙漠中的景點。納米布沙漠從安哥拉的納米貝沿著大西洋向南穿過納米比亞到達(dá)南非開普省的象河,全長1900公里,是世界上唯一的沿海沙漠,有八千多萬年的歷史。納米布沙漠分布在納米比亞境內(nèi)約有5萬多平方公里,包括賽斯瑞姆大峽谷、蘇絲斯黎沙漠、死亡谷等景區(qū)。</b></h5><p class="ql-block"><br></p> <h5><b>賽斯瑞姆峽谷,形成于幾千萬年前,早期河水流淌、干枯后再經(jīng)幾個世紀(jì)的風(fēng)沙侵蝕,造就了大約一公里長的狹窄峽谷。在峽谷的底部,向下30~40米就是由干凈的雨水積成的天然水池。</b></h5><p class="ql-block"><br></p> <h5><b>賽斯瑞姆(Sesriem 原意“六根皮帶”)峽谷,雖然長年貯存著水源,但取水并不容易,需用六根皮帶接起來的長度才能把水吊上來。所以,峽谷名字源于早期從池子里打水的居民,并一直延用至今。</b></h5><p class="ql-block"><br></p> <h5><b>跟著導(dǎo)游在峽谷內(nèi)攀爬,并轉(zhuǎn)了個遍,用了約40分鐘。</b></h5><p class="ql-block"><br></p> <h5><b>蘇絲斯黎沙漠是納米布沙漠的一部分,位于納米比亞諾克盧福國家公園內(nèi)。它集中了納米布沙漠的精髓,是一個世界級景觀。</b></h5><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5px;">蘇絲斯黎沙漠線條自然流暢,曲線非常優(yōu)美。因為蘇絲斯黎沙漠中含有豐富的鐵,經(jīng)氧化后,表面就變成了紅色,其色彩更顯沙漠之美,魅力無限。</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5px;">沙漠隨著太陽或人所處位置的變化,顏色不斷地變換,能拍出許多美圖(可惜我的拍照水平有限)。</b></p> <h5><b>45號沙丘,因距離景區(qū)門口45公里而得名。這個年齡已有8000萬年的沙丘,被稱為“世界最高的沙丘”、“世界上曲線最美麗的紅色沙丘”。</b></h5><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5px;">全球游客非常喜歡攀登45號沙丘</b></p> <h5><b>和團友一起在45號沙丘上看景</b></h5><p class="ql-block"><br></p> <h5><b>著名景點“死亡谷”,處在沙丘環(huán)繞之中,這里是納米比亞蘇索斯維利鹽田里的一片白色粘土洼地。死亡谷的含義是干涸的沼澤或湖泊。</b></h5><p class="ql-block"><br></p> <h5><b>約900年前,沙丘飄移阻斷了河流流向死亡谷的必經(jīng)之路,地下水耗盡,又沒有降雨,綠洲消失了,其中屹立著眾多枯死的古樹,令人過目難忘。</b></h5><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5px;">死亡谷是世界自然遺產(chǎn),蒼涼壯美,在許多大片鏡頭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b></p> <h5><b>納米布沙漠中的南回歸線</b></h5><p><br></p> <h5><b>鯨灣位于納米比亞的中西部,是海洋與沙漠交界的地方,也是瀕臨大西洋海岸的一座港口和海濱度假城市。</b></h5><p class="ql-block"><br></p> <h5><b>鯨灣也是鳥類的天堂</b></h5><p><br></p> <h5><b>由鯨灣到斯瓦科普蒙德的路上,一面是一望無際的大西洋,一面是拔地而起的沙丘,兩邊都望不到盡頭,沙海相連,奇妙無比。</b></h5><p class="ql-block"><br></p> <h5><b>斯瓦科普蒙德(又稱德國小城),是納米比亞西部大西洋沿岸的一座城市,這個人口僅三萬的小城市,曾經(jīng)是德國殖民統(tǒng)治中心,至今仍有不少人講德語。</b></h5><p class="ql-block"><br></p> <h5><b>德國風(fēng)格的建筑</b></h5><p class="ql-block"><br></p> <h5><b>德國人的后裔</b></h5><p><br></p> <h5><b>傍晚的小城</b></h5><p><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5px;">坐在德國小城的沙灘上看晩霞</b></p> <h5><b>斯瓦科普蒙德向北便是與南大西洋會合的區(qū)域,厚霧經(jīng)常讓納米布沙漠變得模糊不清,海難很多,早期的葡萄牙海員稱這里是“骷髏海岸”。(圖為打撈上來的幾百年前的沉船)</b></h5><p class="ql-block"><br></p> <h5><b>辛巴族是納米比亞最具特色的傳統(tǒng)部落,人口不足二萬,因保持原始的傳統(tǒng)生活方式而著名。由于缺水,辛巴女人一生都不洗澡,一輩子都裹在紅泥巴中,因此被稱為“紅泥人”。</b></h5><p class="ql-block"><br></p> <h5><b>所謂“紅泥人”,是辛巴族婦女用紅石磨成的粉和水、從牛乳里提取的脂肪(牛油)抺在皮膚上和頭發(fā)上,據(jù)說能保持一周不褪色,并可抵御烈日曝曬、蚊蟲叮咬。</b></h5><p class="ql-block"><br></p> <h5><b>非洲小孩特別有表演天賦</b></h5><p class="ql-block"><br></p> <h5><b>和孩子們合影</b></h5><p class="ql-block"><br></p> <h5><b>頹廢方丹,名字讓人困惑。其實是遠(yuǎn)古巖刻壁畫,像個露天博物館,至今已有六千多年,是世界文化遺產(chǎn)。</b></h5><p class="ql-block"><br></p> <h5><b>巖畫里的獅子、大象、長頸鹿、羚羊、犀牛等,線條雖簡潔,但活靈活現(xiàn)。除了動物,巖畫還有告訴新手如何捕獵、如何生存的內(nèi)容。</b></h5><p class="ql-block"><br></p> <h5><b>埃托沙盆地幾千年前是巨大的湖泊,干枯后形成一個130公里長,50公里寬的鹽沼地,僅在雨季才會暫時儲存一些雨水。</b></h5><p class="ql-block"><br></p> <h5><b>埃托沙在當(dāng)?shù)卣Z中是“白色干水之地”的意思,現(xiàn)在是非洲最好的動物保護(hù)區(qū)之一,面積有2.2萬平方公里。</b></h5><p><br></p> <h5><b>埃托沙國家公園地域遼闊,地勢復(fù)雜,是許多珍禽異獸的棲息之地,哺乳動物有一百多種,鳥類有323種。</b></h5><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5px;">離開埃托沙國家公園,到達(dá)首都溫德和克。溫德和克面積645平方公里,人口35萬左右,城市規(guī)劃和建筑,有歐洲城市的韻味。</b></p> <h5><b>路德福音大教堂,已經(jīng)有100多年歷史了,是首都溫德和克的標(biāo)志性建筑。</b></h5><p class="ql-block"><br></p> <h5><b>當(dāng)晩在溫得和克著名的Joes Beer Bar餐廳用了晚餐,這是當(dāng)?shù)刈顭嶙罴t的老店。</b></h5><p><br></p> <h5><b>店里有鴕鳥、鱷魚、斑馬、羚羊肉串等各種野味(國家批準(zhǔn)),招牌菜則是德式烤豬蹄。</b></h5><p><br></p> <h5><b>今天團友們特別興奮,吃得起勁,說得也起勁。因為這是我們在納米比亞8天的旅行中,唯一一次進(jìn)餐廳吃飯,今晩又是唯一一晚住酒店。其余都是坐大篷車、住帳篷、團友們自己燒菜做飯、甚至在荒野的沙漠中過大年三十……真正體驗了旅行中的苦和樂。</b></h5><p class="ql-block"><br></p> <h5><b>準(zhǔn)備做飯</b></h5><p class="ql-block"><br></p> <h5><b>把多余的飯菜分給當(dāng)?shù)貗D女兒童</b></h5><p class="ql-block"><br></p> <h5><b>住帳篷</b></h5><p class="ql-block"><br></p> <h5><b>大年三十包餃子</b></h5><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5px;">晩餐后回酒店休息。第二天早上離開溫德和克,結(jié)束了納米比亞之旅。</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