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熬至本月,魔幻的2020終于接近尾聲。</p><p><br></p><p>世界各國的焦點都在新冠疫苗上:</p><p><br></p><p><b>11月18日,美國輝瑞官方公布Ⅲ臨床試驗結果:BNT162b預防新冠感染的有效率達95%,且無嚴重副作用。</b>消息一出,公司股價直線飚升,英國、加拿大和巴林三國紛紛批準其上市。特朗普馬不停蹄地簽署了行政令:<b>美國公民優(yōu)先獲得疫苗,保證大劑量供應,并與輝瑞公司簽署了1億劑疫苗采購合同。</b></p> <p>川普簽署疫苗優(yōu)先令/紐約郵報本月,輝瑞疫苗率先在英國轟轟烈烈開打,但沒帥過一天,便爆出了“嚴重過敏反應”。</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面癱、高燒……</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span class="ql-cursor">?</span>不良反應接踵而至</b></p><p><br></p><p>最新分析數(shù)據(jù)顯示:已大面積“落地”的輝瑞疫苗,副作用明顯。<b>16-55歲的接種人群中:</b>84.1%出現(xiàn)了注射部位反應,55.1%出現(xiàn)了明顯頭痛,37%肌肉疼痛,超1/3接種者出現(xiàn)了寒顫、發(fā)熱等。</p><p><br></p><p>第二針注射后,許多人出現(xiàn)了“嚴重癥狀”,甚至無法工作,必須請假一天。</p> <p>本周,F(xiàn)DA(美國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文件披露:在該疫苗試驗后期,出現(xiàn)了6例死亡。其中2人在注射后死亡,1人在注射第二劑疫苗60天后,心臟驟停。而在該疫苗的三期志愿者中,4人出現(xiàn)了貝爾氏麻痹癥(Bell spalsy)。</p> <p>Bell spalsy這種奇怪的“面癱”癥狀表現(xiàn)為:面部一側肌肉暫時性無力、癱瘓,下垂的一側對聲音的敏感度明顯增加。還有一些人喪失了味覺、高燒、頭疼……</p> <p>冠狀病毒可引發(fā)面癱/Times Now接下來,兩名醫(yī)護工作者注射疫苗后,產(chǎn)生了嚴重的過敏癥狀。第二天,英國監(jiān)管機構發(fā)出了“遲到”的警示:<b>有嚴重過敏史者,不得接種輝瑞新冠疫苗。</b></p> <p>隨后,加拿大衛(wèi)生部也表示:未滿16歲的加拿大人不得接種此疫苗。</p> <p><b>眼下的美國,49州全紅。</b>確診已破1600萬例,死亡超30萬,每30個美國人中就有1人確診,6天新增確診超百萬,12月以來,每2分鐘就有3人死于新冠。</p> 冰冷數(shù)字的背后,是無數(shù)家庭的心碎。美國猶他州鹽湖城一個普通人家,女兒成家后,與父親相隔遙遠,總以為來日方長,卻不料感染了新冠。入院前,她艱難地撥通了父親電話。<br></br>電話那端,父親氣喘吁吁:“孩子,我不太好?!彼f:“爸爸,我也不太好?!?lt;br></br>父親好像明白了,哽咽道:“我想我要離開了?!彼龎阂值臏I水終于決堤:“爸爸,我也是?!?lt;br></br> 父女倆一起進入了ICU,留下最后一張合影后,56歲的女兒先走了,幾分鐘后,老父親也走了。疫情之下,這樣的悲劇時刻都在上演。12月9日,世界見證了“鐵娘子”默克爾的眼淚:她雙手合十,近乎哀求道:<strong>“我很抱歉,我發(fā)自內心地抱歉,但目前我們每天有590人死亡,這是不可承受的……”</strong> <br></br>話未講完,她已潸然淚下?!皯┣蟠蠹遥堊袷胤酪咭?guī)定吧……雖然圣誕節(jié)要來了,但現(xiàn)在真不是團聚的時刻……” <p><b>所有人心里都清楚,疫苗不出,疫情不停。</b>全世界翹首期盼著疫苗現(xiàn)世?,F(xiàn)在,一些疫苗來了,但接連爆出的副作用,卻讓人卻步。</p> <p>相比之下,中國新冠疫苗也傳來了消息。</p><p><br></p><p><b>消息一 </b></p><p><b><span class="ql-cursor">?</span></b>12月9日,阿聯(lián)酋宣布:中國國藥集團開發(fā)的新冠疫苗抗病毒效果86%,同意批準注冊上市。</p> 阿聯(lián)酋總理阿勒馬克圖姆接種中國疫苗此次Ⅲ期大規(guī)模國際臨床,來自125個國家和地區(qū)的3.1萬名志愿者參加。數(shù)據(jù)讓所有人欣喜:<strong>這款中國國藥集團開發(fā)的新冠疫苗,具有99%的中和抗體血清轉化率,100%預防中度和重度疾病的有效性,且無明顯副作用。</strong>中國國藥的新冠疫苗,成為了全球首款獲準上市的新冠滅活疫苗,世界第二款正式獲批上市的新冠疫苗。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128, 128, 128);">阿聯(lián)酋民眾注射中國國藥新冠疫苗</b></p><p><br></p><p><b>消息二</b></p><p><b> </b>輝瑞和摩德納的疫苗,對運輸要求極高。輝瑞疫苗必須在-70°C的低溫下運輸,比南極冬季平均氣溫還低。摩德納疫苗也須保持-20°C的低溫運輸,相當于家庭冰柜的溫度。運輸費用之高,將很多發(fā)展中國家拒之門外。 </p><p><br></p><p>勿論遙遠的非洲,單單是鄰國印尼已表示:<b>輝瑞疫苗的存儲、分銷疫苗的物流條件要求太高,根本無力購買。</b></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128, 128, 128);">△印尼一名員工在干冰工廠制造干冰顆粒</b></p><p><br></p><p>這意味著,全球約54%人口,接種無望。</p><p><br></p><p>此時,又是中國站了出來。中國國藥集團和科興生物旗下三款候選疫苗,實現(xiàn)了無冷鏈條件下的分銷。而且,國藥集團已建起了一個龐大的分銷系統(tǒng),并順利通過了壓力測試,進一步為未來疫苗的全球化掃清了障礙。</p><p><br></p><p>本已昏暗的天際,驟然有霞光射入,數(shù)十國發(fā)來懇求:熱盼中國“救命”疫苗。這,是一場全球半數(shù)人口的生死保衛(wèi)戰(zhàn),早一天研發(fā)成功,就有數(shù)萬人得救。<b>中國的答案是:人命關天,全力以赴。</b></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白 發(fā)</b></p><p><br></p><p>9月8日,陳薇將軍走進了人民大會堂。</p><p><br></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128, 128, 128);">△陳薇步入人民大會堂</b></p><p><br></p><p>全國人民都看到了她的英姿颯爽,而久未見女兒的老母親,看到電視卻急了:“我女兒的頭發(fā)呢?”<b>短短半年,烏絲變白發(fā)。</b></p><p><br></p> 從2020年農歷大年初二,逆行出征、進駐武漢,至今,她沒休息過一天。實在沒時間打理,頭發(fā)只能一剪再剪。 重壓之下,青絲盡褪,兩鬢斑白。無數(shù)個日夜,帶隊磨著石頭過河,太難了。采訪中記者問:有沒有某一個時刻想過退縮?<br></br>久經(jīng)沙場的女將軍說<strong>:“有啊,有很多,這種退縮來自于方方面面……”</strong>但她隨即近乎哽咽道:<strong>“但既然國家把你放在這個位置了,也帶出這個團隊了,你這個旗幟不能倒,你這個精神不能退!”</strong> 說完,她落淚了。<br></br>小編落淚了,我想很多年后仍會有人記得,她鏗鏘有力的話語:<strong>“專利是我們的、 原創(chuàng)是我們的,所以我們在任何場合,都不用看任何人的色!”</strong> 54歲的女將軍率隊,熬戰(zhàn)300多個日夜,一支小小的疫苗,成為了祖國最硬的王牌!“我不知道埃博拉的危險嗎?我不知道新冠危險嗎?我沒有家庭嗎?<strong>不是的,我一直覺得我們是軍人,</strong><strong>來自于人民,反哺于人民。</strong> <strong>燃盡烏絲春華,織就國之鎧甲。從天光乍破,走到暮雪白頭。</strong>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轉 身</b></p><p><br></p><p>這一路霜雪,除了光,還有影。</p><p><br></p><p>很抱歉,時隔2個多月,才帶您認識了這個男<b>人——趙振東,</b>中國醫(yī)學科學院病原生物學、免疫學專家。</p><p><br></p><p>今年2月,國家衛(wèi)健委疫苗研發(fā)工作組找到了他。</p><p><br></p><p>當時,國家急需一位疫苗研發(fā)技術支持組長,</p><p><br></p><p>但工作特殊:<b>只能幫五條技術路線的12個研發(fā)單位出主意,卻不能直接參與疫苗攻關,自己的研究要無償分享,以解決研發(fā)中的各種難題…… </b>這意味著:要舍生忘死“參戰(zhàn)”,卻永遠無法走到臺前。趙振東,毫不猶豫地領命開拔。此后200多日夜,他連續(xù)奮戰(zhàn)在研發(fā)一線,疫苗研發(fā)、中和抗體篩選、復制子體系構建、抗毒藥物篩選……小小的7人實驗室,燈火不息,一日未休。</p><p><br></p> 趙振東(中)和實驗室組員<br></br>一名組員寫道:“好幾次累得想哭。而50多歲的趙老師,除了實驗室工作,還參加國務院聯(lián)防聯(lián)控機制科研攻關組疫苗研發(fā)工作,白天晚上連軸轉,從沒喊過一句累。他總說,進度可以再快點?!?lt;br></br>作為“疫苗守護者”,他深知:<strong>時間就是生命,疫苗早一天問世,便可拯救萬千生靈。</strong>然而,他竟沒能等到那一天,9月17日,因持續(xù)工作、過度勞累,趙振東犧牲在研發(fā)一線,年僅53歲。 生命的最后36小時,他的行程令人淚目:<br></br><strong>“武漢參與新冠滅活疫苗生產(chǎn)車間生物安全聯(lián)合檢查任務;赴長沙參加學術會議;因擔心實驗進展,又急著返回北京……”</strong>9月16日17點36分,他在辦公群中分享了一篇文獻,這成了他對學生們最后的“囑托”。3小時后,他突然發(fā)病,倒在了首都機場……甘居幕后的影,燃盡了自己。 生前9個月,他總結了新冠病毒載體疫苗、核酸疫苗、抗體等研究進展,參與起草了五部門《疫苗生產(chǎn)車間生物安全通用要求》,完成了國藥北京公司、武漢公司以及科興公司的生物安全聯(lián)合評估,為新冠疫苗的生產(chǎn)發(fā)揮了重要作用……不爭名利,甘于奉獻。他的溫暖一路呵護著12支中國疫苗研發(fā)團隊,在一片黑暗中,他曾說:<strong>“不要急著說別無選擇,也許,下個路口就會遇見希望。”而今,春光乍現(xiàn),他卻永遠長眠在了料峭的寒冬。</strong>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人 間</b></p><p><br></p><p>全國科技周閉幕式上,有一個男人作為科學家代表第一個走過了紅毯,他叫段凱,來自國藥集團武漢生物制品研究所。</p><p><br></p><p>他帶領團隊,研發(fā)出了全球首支新冠滅活疫苗。</p><p><br></p> 今年1月,他們接到疫苗研發(fā)任務時,武漢的疫情正“深不見底”。交通封鎖,無法出行。<br></br><strong>“誰愿報名參戰(zhàn)?看不見的敵人,風險很大……”<br></br></strong>話音未落,工作群里炸了鍋,“我報名!”“我請戰(zhàn)!”“馬上回所,請命參戰(zhàn)!”……科研尖兵來自各地,原本過年剛回到家鄉(xiāng),年夜飯沒吃完,便急急逆行回漢。350張通行證被緊急批復,數(shù)百名中國科研人逆向疾馳、生死競速。 1月25日,大年初一。病毒性疫苗研究一室的盧佳接令后,連夜從安徽老家自駕趕回武漢。一路風塵,她只匆忙喝了口水,便“全副武裝”,扎入了P4病毒實驗室。 盧佳博士安徽老家,2歲的女兒哭著留言:“媽媽,我好想你,你什么時候回家呀?”她哽咽,卻不能哭,防護服中不容淚水。全負壓空間下不吃不喝,連軸活體病毒檢測16小時后,走出實驗室,已是第二天凌晨。她終于拿出手機,給孩子回話:“媽媽現(xiàn)在睡在世界最高級的生物安全實驗室里,這可比五星級酒店高級多了……”天真的孩子回到:“媽媽,好玩嗎?那你也要早點回來啊,要不我都快忘記你的樣子了……” <p><b>“盧姐,你活檢艱險,我質控護航?!?lt;/b>王文輝,大年夜放下筷子,從河南老家,穿越重重關卡,歸隊!</p> 右一王文輝“活檢、質控,怎么能少了中試?!”萬鑫,大年夜告別妻兒,從新洲逆行返漢,歸隊! 萬鑫<strong>“還有我們制劑配方,一個不能少!”</strong>女博士郭靖,獨自駕車從黃岡急返武漢,<br></br>效力評估、免疫原研究……全部歸隊!<br></br> <p>郭靖那晚的武漢,城空了,黑戚戚的夜色下,街道空空蕩蕩,一批批逆行者,卻星夜直奔武漢生物所而來。</p><p><br></p><p><b>無一人退縮,無一句多言,全部一頭扎進實驗室,與病毒“零距離”肉搏。</b></p> 為了不影響工作,他們少食少水,降低如廁頻次。<br></br>厚重的防護服中,揮汗如雨,防護鏡在臉上壓出了一道道紅痕。實驗室、生產(chǎn)車間、采漿站……<br></br>從1月20日至今,300多個日夜,無1人休息,<br></br>三班倒連軸轉,人均日工作16小時,<br></br>疫苗研發(fā),從啟動到獲批臨床試驗,僅用時98天,<br></br><strong>整整提速了8倍。與死神競速,除了勝利,我們別無選擇!</strong>目前,人類有約70種疫苗,可預防37種傳染病。<h3>歷史上,研發(fā)速度最快的腮腺炎疫苗,用了4年。</h3></br><strong>新冠疫苗,是全人類的又一次極限突破。<br></br></strong><br></br>這場百分競技中,中國得了110分。<h3>非典,從分解基因到1期臨床,用時20個月,</h3></br><h3><strong>而新冠,僅僅用了2個月。10倍提速的背后,是最頂尖的科學家在舍生忘死。<br></br></strong></h3></br> <p>是最有效的制度在保駕護航!</p><p><br></p><p>中國首批以身試“毒”志愿者,鮮為人知:<b>國藥集團董事長、黨委書記劉敬楨,中國生物董事長楊曉明、黨委書記朱京津,武漢生物制品研究所黨委書記、所長段凱,武漢血液制品公司黨總支書記李策生……</b></p><p><br></p><p>“我的工資最高,當然我先來。”是最敬業(yè)的工人在拼命托舉!</p> <p>是最克己的百姓堅守不添亂</p><p><br></p> <p>回顧人類疫苗的發(fā)展史,每一次波折,都是為了新生,從無英雄從天而降,只有你我曾挺身而出。</p><p><br></p><p><b>點亮【贊】,并【分享】給更多的人一起看看,感謝這些最勇敢的英雄,為他們點贊,更為我們的大祖國點贊!也愿雪消融時疫消散,2021不遠,春天不遠!</b></p> <a href="https://mp.weixin.qq.com/s/EHQZeBx0h4RitmhzrwfX5w" >查看原文</a> 原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著作權歸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