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幾年前曾寫過美篇:天下武功,唯快不破,描述了本人最短取栓時間,做動脈瘤如何?平時很少記錄這個時間,然機緣巧合,一特殊動脈瘤患者找上門來!</p><p> 謝教授會診,指示:二徒兒,你去!</p> <p> 典型蛛網(wǎng)膜下腔出血,不浪費篇幅描述了,一看病歷,傻眼了。宮內(nèi)雙活胎!32周?。úv家屬描述有誤),急診做個mra:</p> <p> 心頭又一緊,床突上段,朝內(nèi)上壁生長,不會是血泡樣動脈瘤吧?</p> <p> 和婦產(chǎn)科、麻醉科無數(shù)溝通,各種各樣的擔心。大家都建議全麻行剖腹產(chǎn)和動脈瘤同期處理,娃娃是小了點,但現(xiàn)代醫(yī)學條件完全養(yǎng)的活啊。</p><p> 可病人和家屬不那么想,32周,還沒足月呢!大不了,娃娃不要了嘛,我就等著!</p><p> 動脈瘤能等么?這再破,一尸三命??!</p><p> 好說歹說,先把動脈瘤處理了吧!</p> <p> 麻醉科保駕護航,準備好一切東西、鉛衣遮擋胎兒、消毒鋪巾、局部2ml利多卡因麻醉……穿刺、憑感覺管子到達主動脈弓,踩下第一腳射線,時間定格在6月11日,9:01 Pm。</p> <p> 9:09:完成3D血管造影,動脈瘤如下:</p> <p> 孕婦配合良好,我不停的安慰她:你能堅持一下不動不?我想仔細把病變看清楚點……你不能配合就要上全麻哦,對娃娃不好!……你老大是姑娘還是兒子哦?…… </p><p> 一邊閑聊分散注意力,一邊暗示兄弟們開微導絲微導管、燒水、塑型……</p> <p> 9:16 :第三腳射線,工作角度路圖。</p><p> </p> <p> 9:17: 第四腳射線,微導管到位。</p><p> </p> <p> 9:20 :第一枚彈簧圈到位填塞完成。</p><p><br></p> <p> 9:23 :第二枚彈簧圈到位,造影。</p> <p> 瘤口略有欠缺……</p><p> 9:26 :第三枚彈簧圈到位,打完收工!</p> <p> 系統(tǒng)自動記錄下手術(shù)過程,全程操作時間:25分鐘;寶寶吃射線時間:3分8秒鐘;射線量482.07mGy。</p> <p> 印象中,這應該是動脈瘤操作比較短的時間之一了吧!嘻嘻!</p> <p> 顯然,影像上看,這個動脈瘤到底是真性還是假性,值得爭論。我沒有考慮支架的使用,更多的來源于和家屬的妥協(xié),先暫時減少再出血風險,再考慮下一步生產(chǎn)的時候復查處理吧。</p> <p> 如果是假性血泡樣動脈瘤,妊娠后期血容量增加,非常容易復發(fā)再破…… </p><p> 我好累,心累!基本一兩天一個電話關(guān)心后繼情況。當?shù)馗鐐儍焊郏焯炫軏D產(chǎn)科找病人家屬聊天,催著早點剖腹產(chǎn),及時復查動脈瘤情況。然……并……卵……家屬和病人根本不吃這一套,眼看病人越來越好,怎么也要挺到足月37周??!老人一直碎碎念:哎呀,娃兒小了養(yǎng)不活……</p><p> 術(shù)后一周,6月18日,復查了個MRA:未見明顯復發(fā)。</p> <p> 又磨了整整兩周,7月5日,介入術(shù)后三周,家屬終于同意復查個CTA了,還好,雖然偽影很重,沒看到明顯復發(fā)問題。</p> <p> 漫長的煎熬啊,終于瓜熟蒂落了!7月11日,兩個寶寶健康出生了!兩個千金體重均為2580克!可家屬并沒有像溝通的那樣,剖腹產(chǎn)后直接轉(zhuǎn)介入手術(shù)室復查造影,必要時處理瘤頸。</p> <p> 好說歹說!軟磨硬泡!</p><p> 現(xiàn)在兩個娃娃這么健康,你總不能讓兩個娃娃突然就沒有了媽,沒有奶吃了嘛!</p><p> 終于說動了,7月15日,復查造影!嗯,還好,術(shù)后35天左右,動脈瘤沒有明顯復發(fā),目前看來,應該是個床突上段囊性、真性動脈瘤了!</p> <p> 然而,寫此文的時候,病人手機已經(jīng)停機??!到底是諱疾忌醫(yī),還是當時我戲謔說這兩個娃該認我做干爹嚇著了呢?!</p> <p> 罷了,罷了!病人虐我千百遍,我對病人如初戀,醫(yī)者仁心吧!</p> <p> 唯一安慰我的,初戀送我一個小小分手禮物,留作紀念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