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農村初中教育的高地一一李垱中學</p><p>整潔</p><p>有序</p><p>教師勤奮敬業(yè)</p><p>學生陽光向上</p><p>這里的師生,他們有什么困惑?</p><p>在教與學的兩極</p><p>他們會給我們什么樣的答案?</p> <p>一、教師溝通</p> <p>近幾年,宜城一中的理科老師們非常困惑。</p><p>同學們在學習數學、物理、化學的時候,</p><p>思維能力、計算能力、空間想象能力、動手能力都出現了很大的問題。</p><p>而這些問題最直觀的表現,就是在每次考試的時候出現了大量的超低分。</p><p>兩極分化相當嚴重。</p><p>到底是哪里出了問題?</p><p>在施行新高考、新方案、新課標的當下,任何的埋怨指責都沒有意義。</p><p>我們需要做的是,盡可能探尋超低分數背后的原因。</p><p>我們沒有專業(yè)的學術背景,但我們是一群愿意思考,不怕吃苦,渴望超越的一中人。</p><p>本工作室的幾位青年才俊,愿意做這一份沒有任何資料可借鑒的工作。</p><p>2020年12月9日,星期三</p><p>我們調研的第一站,便是宜城初中教學的標桿學校一一李垱中學。</p> <p>和李垱中學隆中名師楊軍老師等同仁探討</p> <p>李志剛主任和數學老師交流</p> <p>工作室青年教師杜飛和生物老師溝通</p> <p>工作室青年教師侯艷輝和化學老師溝通</p> <p>侯老師詳細記錄</p> <p>二、課堂問道</p> <p>工作要求和設計的問卷</p> <p>到課堂中尋找答案</p> <p>工作室青年物理教師劉威詢問學生學習情況</p> <p>學生討論</p> <p>李垱中學隆中名師楊軍參與調研</p> <p>填寫調查問卷</p> <p>隨堂聽課</p> <p>三、精彩李垱</p> <p>雖然是初高中銜接調研</p><p>但李垱中學</p><p>一所偏遠的農村中學</p><p>一所只有28名教師,300多名學生的中學</p><p>卻產生了五名楚都名師、兩名隆中名師</p><p>中考升學率高達百分之六十</p><p>調研之外</p><p>工作室的青年教師們更多地說到意外的收獲</p><p>那就是思想上的教育</p><p>心靈中的洗禮</p> <p>比如小小的校園</p><p>房屋也有些陳舊</p><p>卻整潔到極致</p><p>學校管理精細入微</p> <p>比如定位高遠的辦學目標</p> <p>比如隨處可見的勵志標語</p> <p>比如因陋就簡,自制的杠鈴。</p><p>還有石頭的。</p><p>破了一角的石頭杠鈴,</p><p>成就了多少孩子的夢想。</p> <p>比如教室的圖書角</p> <p>比如為提高課堂效率而釘在墻上的小黑板</p> <p>顧明遠先生說:</p><p>沒有愛就沒有教育,</p><p>沒有興趣就沒有學習,</p><p>教書育人在細微處,</p><p>學生成長在活動中。</p><p><br></p><p>顧先生的這四句話</p><p>我們都可以在李垱中學找到答案</p><p>這</p><p>可能就是李垱中學的精彩之處吧!</p><p><br></p><p>調研的資料正在分析之中,</p><p>工作室年輕的老師們,已經明白了</p><p>守望的含義</p><p>奮斗的價值</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