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人人操人人叉|色五月婷婷俺也去|久热福利在线视频|国产一区在线资源|日本无遮挡一区三区|操碰免费在线播放|国内A片成人网站|黄片无码大尺度免费看|欧美亚洲一二三区|8090碰人人操

北美1776 :一場沒有輸家的獨立戰(zhàn)爭

山水情懷

<p>兩百多年前發(fā)生在北美的獨立戰(zhàn)爭也稱為“美國革命”,是美國建國的開篇。從一塊不起眼的殖民地到稱霸世界的第一強國,美國的歷史與這場規(guī)模不大卻影響深遠的戰(zhàn)爭密不可分。那么獨立戰(zhàn)爭是如何引發(fā)的?美國究竟是如何贏取這場戰(zhàn)爭的?又是如何擺脫“母體”英國控制成為獨立國家的呢?</p> <p><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i>北美獨立戰(zhàn)爭!</i></b></p> <p>好在這段歷史離我們并不久遠,想了解獨立戰(zhàn)爭的真正起因和結(jié)果也并不困難。只要放寬歷史的視野,把握歷史人物的脈搏,洞察歷史事件發(fā)生的內(nèi)在邏輯,將目光從美國轉(zhuǎn)向英國,將關(guān)注點從國力的較量轉(zhuǎn)向思想的碰撞,就不難找到真實的答案——沒有所謂的“強征暴斂”,也不是美國打敗了英國,是英國人主動改變了認知和策略,以不再派兵的形式實施戰(zhàn)略止損,終止了這場戰(zhàn)爭,成就了子國的獨立和強大。</p> <p><br></p><p>一切還需從英國移民北美說起。1588年英國打敗了戰(zhàn)無不勝的西班牙“無敵艦隊”,標志著英國作為世界強權(quán)和海上霸主身份的靈機乍現(xiàn),為了取得與其身份相稱的實力地位,英國政府開始鼓勵國民移民北美。</p> <p><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i>1588年英國打敗西班牙“無敵艦隊”!</i></b></p> <p>1607年5月,倫敦弗吉尼亞公司三艘商船上搭載的120名移民抵達詹姆斯河口,依據(jù)英王的“特許狀”建立了僅有一個炮臺、一座教堂、幾間木板房的詹姆士敦,成為英國在北美的第一個殖民據(jù)點,隨后發(fā)展成為弗吉尼亞殖民地。此后又有多批不同形式的移民陸續(xù)來到北美,都是仿照詹姆斯敦的建設(shè)和管理模式建立的殖民據(jù)點和殖民地,到1733年佐治亞殖民地建立時,英國在北美大西洋沿岸已經(jīng)先后建立了13個殖民地,約有20萬人。</p> <p><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i>“五月花號”首次登陸北美,是在馬薩諸塞州南部鉤狀半島北端的尖角上,一個叫普羅文斯敦的小鎮(zhèn),后來才到普利茅斯定居。普羅文斯敦如今是著名旅游勝地,被譽為“美國的搖籃”!</i></b></p> <p><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i>為紀念“五月花號”登陸北美,普羅文斯敦小鎮(zhèn)建立了80米高的“朝圣者紀念碑”!</i></b></p> <p>早期的英國移民都是個人或公司行為,沒有國家參與,除了名義上承認英王的最高權(quán)威和象征性地委派殖民地總督外,英國政府對他們沒有任何要求和管理。移民們享有比英國本土更多的自由,但也承受了更多災難、病魔、嚴寒和缺衣少食的考驗。有些殖民據(jù)點突然消失,有些移民幾年后又回到英國,更多的移民則在默默無聞中自生自滅、自治自理,沒有人記住他們的姓名,也沒有人知道他們的經(jīng)歷。</p> <p><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i>五月花號商船模型!</i></b></p> <p>唯有1620年搭乘“五月花號”商船移民北美的102名英國清教徒的傳奇經(jīng)歷,載入了美國的史冊。他們在大西洋上經(jīng)歷了66天的顛簸磨難之后,抵達北美馬薩諸塞州的普利茅斯,即將上岸之前,船上的41名成年男子共同簽署了一份契約——《五月花號公約》。約定自愿結(jié)成公民團體,制定、實行公正而平等的法律制度。它不是一般的規(guī)則約定,而是一份政治約定,不僅約定了眼下的行為,還約定了未來的社會構(gòu)架。</p><p><br></p><p>這份歷史性文件雖然只有200多字,卻涵蓋了美國立國的所有基本原則,后來成為美國憲法的基石,甚至被譽為“美國的出生證”。“五月花號”之旅也成為美國歷史的標志性起點。</p> <p><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i>簽署《五月花號公約》!</i></b></p> <p>何為清教?為什么是清教徒?如果不了解這個問題,也就無法了解美國。</p><p><br></p><p>簡單地說清教是英國新教中的一個派別,因主張清除國教中的天主教殘余因素而得名。比起新教來,清教是更虔誠、更純潔、更極端、更自律的宗教改革派,為了反抗詹姆斯一世對清教徒的迫害和打壓,這些居住在英格蘭斯克魯比小鎮(zhèn)的清教徒于1608年逃亡到了荷蘭,他們原本是想定居荷蘭的,但荷蘭人對宗教過于寬容,對道德標準要求不高的態(tài)度,讓這群清教徒們大感不安,他們最終決定離開歐洲移居北美,開創(chuàng)新的生活。</p><p><br></p><p>與那些夢想發(fā)財?shù)奶越鹨泼癫煌?,清教徒是一群懷揣著神圣使命的理想主義者。他們主張因信稱義、人人平等、獨立自主、個性解放、務實節(jié)儉、限制縱欲和享樂,希望通過墾荒、種植、捕魚等艱苦勞動實現(xiàn)自己的價值。他們認為自己是上帝的選民,他們的“天職”就是在北美新大陸建立一個高尚、理性的文明社會——他們心目中的“山巔之城”。</p> <p><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i>博物館里陳列的《五月花號公約》!</i></b></p> <p>初來乍到的北美移民中75%都是清教徒,他們普遍崇尚知識,受教育程度較高,在“五月花號”抵達新大陸17年后,馬薩諸塞州就建起了第一座神學院,以捐贈者約翰.哈佛的名字命名。哈佛大學建成后不久,威廉大學、瑪麗大學、耶魯大學、普林斯頓大學、哥倫比亞大學、布郎大學、達特茅斯大學也相繼成立。</p><p><br></p><p>經(jīng)過一百多年的發(fā)展,從最初的2萬人增加到獨立戰(zhàn)爭前的240萬人?!扒褰讨髁x”的基本思想已經(jīng)滲入美國社會的各個層面,成為北美移民的人生哲學和生活方式,從而奠定了美國社會的意識形態(tài),對美利堅民族性格的形成產(chǎn)生了巨大的影響,且注定在獨立戰(zhàn)爭中顯露鋒芒。</p> <p><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i>郵票上的“波士頓傾茶事件”!</i></b></p> <p>獨立戰(zhàn)爭的“導火索”是稅收,那么北美移民是否“稅負過重”?英國政府有沒有“強征暴斂”呢?這個問題讓我們用數(shù)據(jù)說明。</p><p><br></p><p>從歷史學家羅伯特·帕爾馬的統(tǒng)計數(shù)據(jù)來看,北美交納的總稅額大概是全英格蘭稅額的1/26。英國居民人均每年要為此承擔25先令的稅款,但北美居民人均僅需支付6便士,只有前者的1/50,幾乎可以忽略不計。英國北美駐軍一年的軍費是35萬英鎊,而北美殖民地貢獻的稅收僅為11萬英鎊,如此巨大的虧空,對英國財政確實是一個巨大的負擔。</p> <p><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i>北美獨立戰(zhàn)爭——約克城戰(zhàn)役!</i></b></p> <p>盡管爆發(fā)獨立戰(zhàn)爭的原因不是稅收,但確實跟英國政府后期的加稅有關(guān)。</p><p><br></p><p>1763年,為爭奪歐洲霸權(quán)而引發(fā)的英法“七年戰(zhàn)爭”最終以英國的勝利而宣告結(jié)束,法屬殖民地加拿大等地易主歸屬英國。此時,大英帝國的疆域廣袤,經(jīng)濟繁榮,人民富足,城市輝煌。沒有人懷疑英國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幾乎每一個英國人都認為:“我們從未遇到過敵人,但我們希望他們存在;他們從未遇到過我們,他們希望我們不在?!?lt;/p> <p><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i>北美獨立戰(zhàn)爭——薩拉托加戰(zhàn)役!</i></b></p> <p>但偉大的勝利絕非廉價。英國國債從1755年的7200萬英鎊上漲到1764年的1億3000萬英鎊,戰(zhàn)爭的消耗使國家財政雪上加霜。按理說,母國在前線打仗,無論怎樣都可以說是“為了保護子國人民的安全”。為了減輕財政壓力,英國政府給殖民地人民一共加征了6項稅收,并把一支常備軍派往北美,要求殖民地提供給養(yǎng)。由于引起強烈反對而收回成命,一年后就取消了其中的5項,僅剩一項茶葉稅象征性地收取每磅3便士,完全是象征性地宣示主權(quán)。</p><p><br></p><p>然而,連這百分之三的茶稅也遭到堅決抵制。北美大陸軍總司令華盛頓說:“我們所反對的難道是繳納每磅3便士的茶稅嗎?不!我們所反對是英國對我們的課稅權(quán)。大不列顛議會沒有權(quán)利把手伸進我的衣袋里隨便掏錢,正如不經(jīng)你同意,我沒有權(quán)力把手伸進你的衣袋里去隨便掏錢一樣”。他們提出“無代表不納稅”的口號,以《大憲章》和《權(quán)利法案》為武器,與英國國會展開針鋒相對的斗爭,并最終打響了北美獨立戰(zhàn)爭的第一槍,誓與自己的母國徹底決裂。</p> <p><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i>費城獨立宮——《獨立宣言》誕生地!</i></b></p> <p>所以我認為,引發(fā)北美獨立戰(zhàn)爭的真正原因不是英國的奴役和壓榨,也不是因為“稅負過重”和“強征暴斂”。恰恰相反,是英國給予了殖民地人民太多的放任和自由,使他們不僅收獲了令人艷羨的幸福生活,而且有了越來越強烈的主人翁意識,終于有能力公開背叛養(yǎng)育和保護他們的父母了。</p> <p><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i>北美獨立戰(zhàn)爭——萊克星頓第一槍!</i></b></p> <p>1775年,“萊克星頓的槍聲”震驚了英國,朝野上下立馬做出了激烈的反應:“北美造反了!踏平殖民地!給鄉(xiāng)巴佬一點兒顏色看看!”的呼聲此起彼伏。與此此時,英國國會議員、著名思想家、輝格黨文膽埃德蒙.伯克卻勇敢地站出來,在下院發(fā)表了題為《與美洲和解》的演講:“殖民地人民是英國人的后裔,他們同我們一樣,深愛并尊重英國人的自由。當這種酷愛自由的性格壓倒一切的時候,他們可以離開英國而移居他鄉(xiāng);當他們想擺脫你們控制的時候,為追求理想也可以獻身自由。而我們頒布種種法案,對他們苛以重稅,限制他們的貿(mào)易,就是剝奪他們的自由......如果開此先河,就等于燃起了一場毀滅我們自己的熊熊大火!”</p> <p><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i>英國國會議員、著名思想家埃德蒙.伯克!</i></b></p> <p>柏克的邏輯看似簡單卻強大無比:“無代表不納稅”的原則,是英國人用流血犧牲換來的自由傳統(tǒng),這一傳統(tǒng)屬于英國,也屬于英屬北美殖民地。如今英國帶頭破壞了這一傳統(tǒng)——在議會中沒有北美代表的情況下,通過了對北美加稅的方案,這無異于暴政。以自由自詡的英國人,等于自己推翻了自己的合法性。</p> <p>在伯克眼里,強權(quán)不是真理,自由才是;在伯克心中,對祖國的熱愛,不是鼓動它用劍去征服世界,而是誓死捍衛(wèi)讓英國人引以為傲的自由。伯克的話猶如一枚枚思想的鐵釘,釘入人們的大腦。盡管未能阻止熊熊蔓延的戰(zhàn)火正在發(fā)生,但他的演講卻改變了多數(shù)議員的態(tài)度。深受伯克影響的議員們開始不斷掣肘北美戰(zhàn)爭,原來主戰(zhàn)的海軍大臣詹姆斯.??怂咕谷辉趦?nèi)閣會議上主張罷兵休戰(zhàn)。</p> <p>與此同時,被譽為英國“經(jīng)濟學之父”的亞當.斯密的偉大著作《國富論》發(fā)表,又一次對北美戰(zhàn)爭產(chǎn)生了深刻的沖擊和影響。斯密認為:一個國家財富的增長,不是來自政府控制,而是來自分工協(xié)作帶來的專業(yè)化水平提高,而這一切,只有在市場這只“看不見的手”發(fā)揮決定性作用的時候才可能出現(xiàn),一切國家干預都有可能對經(jīng)濟造成破壞。根據(jù)《國富論》的基本原理——市場規(guī)模越大,分工越細化,經(jīng)濟越繁榮。因此,在斯密看來,控制北美的想法是愚蠢之舉,英國應該罷兵休戰(zhàn),利用英美在血緣、文化上的緊密聯(lián)系,組成龐大而分工細化的英美市場,從而獲取最大的經(jīng)濟利益。</p> <p><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i>1776年簽署《獨立宣言》!</i></b></p> <p>如果說柏克對自由的捍衛(wèi),讓英國精英們的態(tài)度開始松動,那么斯密讓人無法駁斥的經(jīng)濟計算,則徹底改變了英國決策層的態(tài)度。</p> <p>經(jīng)歷八年的戰(zhàn)爭之后,英國政府以停止北美派兵的形式果斷止損,主戰(zhàn)派、英國首相菲特烈.諾斯為首的托利黨內(nèi)閣辭職下臺。1781年10月19日,在英軍依然占領(lǐng)紐約、查爾斯、薩瓦納等重要港口城市的情況下,7000名英軍士兵紳士般地向大陸軍總司令華盛頓表示投降,然后撤回英國。</p> <p>美國第二任總統(tǒng)亞當斯的妻子在給丈夫的信中寫到:英軍打敗離開波士頓后,她回到波士頓家中,發(fā)現(xiàn)英軍留下的房子租金,包括維修損壞家具的一筆費用。有誰見過如此誠信、遵守契約、從容不迫的敗軍?所以我認為:北美獨立戰(zhàn)爭沒有輸家,美國的勝利是自由的勝利、思想的勝利;英國沒有敗,只不過進行了一次戰(zhàn)略收縮。</p> <p><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i>美國第二任總統(tǒng)亞當斯!</i></b></p> <p>在英國人看來,這場戰(zhàn)爭是一場簡單的、局部的“內(nèi)戰(zhàn)”,刁民造反而已。鼎盛時期的“日不落帝國”疆域超過3350萬平方公里,而北美十三個州加在一起不過80萬平方公里,即使丟了這片彈丸之地也不會傷筋動骨。然而對于北美移民來說,這場戰(zhàn)爭卻具有生死存亡的意義,就在戰(zhàn)爭的第二年即1776年7月4日,來自十三個殖民地的代表們通過了一項《獨立宣言》,宣告北美殖民地“解除對英國國王的一切效忠,理所當然地廢止與大不列顛的政治關(guān)系,名正言順地成為獨立國家”?!安蛔杂晌銓幩馈钡拿褡逍愿窈捅貏贈Q心顯露無疑。</p> <p><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i>《獨立宣言》起草人、美國第三任總統(tǒng)托馬斯.杰斐遜!</i></b></p> <p>英國放棄北美后,開始利益重建,英國再次強大。到十九世紀中期,英國勢力范圍遍布加拿大、西印度群島、澳大利亞、開普敦、印度、巴基斯坦、馬來西亞、斯里蘭卡、孟加拉、緬甸、尼泊爾、新加坡、香港、新西蘭等,殖民地面積占全球陸地總面積的四分之一,成為真正稱雄世界的“日不落帝國”。</p><p><br></p><p>英美兩國很快建立大使級外交關(guān)系,美國開國元勛亞當斯成為第一任駐英大使,英王喬治三世隆重地接待了這位曾經(jīng)的“造反”元兇,和藹地對他說:“我想成為和獨立國家美國交好的第一人”。美國獨立后,英美之間的貿(mào)易額有增無減,美國對英國的經(jīng)貿(mào)依賴和資本依賴大大提升,使英國對美國重新構(gòu)成了間接的、隱性的控制,這種貿(mào)易和金融的控制力一直持續(xù)了百年之久。</p> <p><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i>美國大陸軍總司令、第一任總統(tǒng)華盛頓!</i></b></p> <p>獨立之后的美國一飛沖天,猶如年輕氣盛的牛仔,甩掉了束縛手腳的包袱,開始遵照神的旨意,創(chuàng)造夢中的理想家園。美國人不愿意把自己局限在80平方公里的狹小天地中,便于1803年從拿破侖手中買下路易斯安那;1810年吞并佛羅里達;1845年吞并得克薩斯;1848年從墨西哥人手中買下加利福尼亞;1867年又從俄國人手中買下阿拉斯加……從十三個州到五十個州,美國疆域從大西洋一直延伸到太平洋。隨著領(lǐng)土的擴張,美國人口開始猛增,經(jīng)濟開始瘋長,工業(yè)直追英國,到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時,經(jīng)濟增長、工業(yè)制造、軍事實力等方面均居于世界領(lǐng)先。</p> <p>正如摩西帶領(lǐng)以色列人經(jīng)歷千難萬險走出埃及,找到了應許之地迦南一樣,經(jīng)歷了獨立戰(zhàn)爭的清教徒也找到了自己的應許之地——北美大陸。他們感謝上帝,賜給他們自由的靈魂,賜給他們獨立的國家,賜給他們豐收的果實,便以感恩為主題歡聚一堂,共享豐收的喜悅。久而久之,感恩節(jié)成為美國重要的節(jié)日。1863年林肯總統(tǒng)宣布感恩節(jié)為全國性節(jié)日;1941年美國國會正式將每年11月的第四個星期四定為感恩節(jié)。</p> <p><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i>1787年美國制憲會議,美國憲法誕生!</i></b></p> <p>成就美國的不僅僅是這場獨立戰(zhàn)爭,還有他們從母體中繼承的信仰。正是北美移民清教信仰中的自由基因,孕育了美國的自由主義,滋養(yǎng)了美國文化的主流價值觀和美利堅民族性格,鑄造成為偉大的美國精神——最求卓越、張揚自我、突出個性,強調(diào)個人權(quán)利和自由;勇于探索、標新立異、藐視權(quán)威,保守自律;崇尚自我奮斗,尊重他人隱私,主張人人平等,喜歡直率表達等等,深刻地影響了美國的歷史走向和發(fā)展進程。</p> <p><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i>象征自由民主燈塔的紐約“自由女神”!</i></b></p> <p>這些閃耀著人性光輝的美國精神,催生出偉大的《獨立宣言》:“人人生而平等,造物主賦予他們不可轉(zhuǎn)讓的權(quán)利,包括生命權(quán)、自由權(quán)和追求幸福的權(quán)利。正是為了保障這些權(quán)利,人類才建立政府。政府的權(quán)利由人民授予,當政府不再保障人民擁有上述權(quán)利時,當政府企圖對人民實施專制統(tǒng)治時,人民有權(quán)利推翻它?!?lt;/p><p><br></p><p>以此為基石誕生的美國憲法,確立了有限政府原則、三權(quán)分立原則、代議民主原則、私有財產(chǎn)原則、契約勞動原則等,奠定了美國政治制度的基礎(chǔ),200多年來基本不變。盡管這個制度不是最好的制度,“但它卻是最不壞的制度”(丘吉爾語),它使美國不斷超越自我、戰(zhàn)勝邪惡、稱霸世界,成為民主國家的榜樣和燈塔。</p> <p><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i>羅斯摩爾山國家紀念公園的總統(tǒng)雕像!</i></b></p> <p>然而,這一切并不能確保美國長盛不衰,2020年的美國大選舞弊充分暴露了美國政治的缺陷。大面積選票作弊,主流媒體弄虛作假,司法機構(gòu)嚴重失職,言論自由蕩然無存,資本的滲透扼殺了真相,權(quán)利的腐敗抹殺了公正……從而引發(fā)百萬民眾持槍上街游行,擁有十萬之眾的美國民兵組織“我們?nèi)嗣瘛痹凇都~約時報》發(fā)布整版的“造反”聲明。</p><p><br></p><p>從“五月花號”之旅到北美獨立戰(zhàn)爭的整個過程不難看出,美國是一個因信仰而生的國家,建立“山巔之城”彰顯基督的榮耀是美國精神的源頭,也是美國強大的動力。如果缺失了神的源頭,再好的制度恐怕也會變味。正如亞當斯所說:“我們的政府沒有能力去對付不受倫理和宗教約束的人類感情,美國憲法只是為有道德和宗教信仰的人制定的,它遠遠不足以管理任何其他民族?!?lt;/p> <p>不幸的是,美國的基督信仰早已被“政治正確”取代,“讓美國再次強大”的聲音一直淹沒在全球化浪潮中,那些浸淫在華爾街財富中心的精英們所主張的大麻合法、男女同廁、支持墮胎、提高稅收、開放邊境等,早已背離了清教主義主導的美國價值觀,違背了美國憲法的初衷。文明其實很脆弱,當上帝不存在的時候,它就會碎成一地。</p><p><br></p><p>顯然,這場爭斗的性質(zhì)已經(jīng)超越了總統(tǒng)大選,超越了兩黨爭斗,成了正義與邪惡的較量,關(guān)系到美國的命運和未來。</p><p><br></p><p>是隱忍,還是抗爭?是繼續(xù)讓不勞而獲的人吃福利、打砸搶,還是保持良好的道德和信仰?是就此墮落,還是遵從神的指引重塑“民主自由燈塔”?美國已別無選擇,需要一場脫胎換骨的變革。雖然沒有人能預測未來,但每個心懷敬畏和正義感的人都會相信:美國人有勇氣和智慧打贏另一場“獨立戰(zhàn)爭”,就像244年前那場獨立戰(zhàn)爭一樣。</p> <p>(2020年12月7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