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自2009年赴臺灣省旅游后,我們對出境游產(chǎn)生了興趣,2010年后每年出國一至兩次,至新冠疫情出現(xiàn)前的十年間,我們夫妻倆在美國、歐洲、澳洲、中東以及亞洲的日本、韓國、印度、印尼等30多個國家留下了自己的足跡。異域他鄉(xiāng)的綺麗風光和漸漸老去的歲月,都在歷年拍攝的照片中留下了痕跡,同時也留下了美好的回憶。</p><p><br></p><p>過去的十年,我們由壯及老,現(xiàn)在已步入晚年。六十歲以后的人生,雖然是人生旅途的尾聲,再沒有花滿枝頭的艷陽天,也沒有香飄四季的芬芳,但美好的往事也是人生不可或缺的、值得回味的經(jīng)歷。</p><p><br></p><p>最近,在翻看這些舊照時,我覺得將歷年出境游的照片遴選整理后保存很有意義,而這最好的載體就是“美篇”了。</p><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北歐、俄羅斯、澳大利亞、新西蘭及印尼旅游剪影。</b></p> <p><b style="font-size: 20px;"><i><u> 北歐</u></i></b></p> <p><b style="font-size: 20px;">卡塔爾</b></p> <p>我們從香港飛往北歐的途中,在中東的卡塔爾多哈機場停留了二個多小時。</p> <p>多哈機場航站樓可與五星級酒店媲美,非常華麗壯觀。</p> <p><b style="font-size: 20px;"><i><u> 丹麥</u></i></b></p> <p>哥本哈根海濱長堤公園</p> <p>這里就是童話故事里小美人魚的家。</p> <p>阿瑪琳堡王宮廣場西面有一座大理石建造的皇家教堂。</p> <p>這座竣工于1894年的教堂,建造了一百多年。高大的拱頂直徑30米,高40米。</p> <p>哥本哈根附近的腓特烈堡,是一座荷蘭風格的文藝復興建筑。</p> <p>腓特烈堡氣勢恢宏,有丹麥的“凡爾賽宮”之稱。</p> <p>赫爾辛格是丹麥的邊境小城,與瑞典隔海相望。我們乘坐的大巴駛上輪渡,僅二十多分鐘就到了瑞典的第二大城市哥德堡。</p> <p><b style="font-size: 20px;"><i><u> 瑞典</u></i></b></p> <p>哥塔廣場是瑞典哥德堡的文化中心,這尊塑像是海神波塞冬。</p> <p>國王廣場也稱作市政廳廣場。</p> <p>斯德哥爾摩是瑞典的首都,也是主要旅游景點。</p> <p>斯德哥爾摩市政廳位于市中心的梅拉倫湖畔。</p> <p>市政廳內(nèi)的“藍廳”,也叫宴會廳,盡管它的內(nèi)墻并不是藍色。12月10日是諾貝爾逝世日,這一天,諾貝爾獎頒發(fā)后,國王和王后都要在此舉行隆重盛大的宴會。</p> <p>市政廳內(nèi)還有個“金廳”,它的四璧是用黃金鑲貼成的。正中墻上的人物是梅拉倫湖女神。金廳也是市政廳的“鎮(zhèn)廳之寶”。</p> <p>這是瑞典的皇宮,共有608個房間,是國王辦公和舉行慶典的地方,也是對外開放的旅游景點。</p> <p>皇宮門前的警衛(wèi)是頭戴古典軍帽、身穿中世紀軍服的皇家衛(wèi)兵。</p> <p>瓦薩戰(zhàn)船博物館,陳列的是350年前以國王名字命名的一艘戰(zhàn)艦。這艘船長62米,排水量1300噸。</p> <p><b style="font-size: 20px;"><i><u> 挪威</u></i></b></p> <p>挪威首都奧斯陸。挪威皇宮,1849年使用至今。挪威有三個福建省大,人口才475萬,真是地廣人稀,但它的國民卻是歐洲最富有的。</p> <p>奧斯陸街景</p> <p>維爾蘭雕塑公園</p> <p>這個公園有650個人物塑像,突出的主題是人的生與死,因此也被稱為“人生旅途公園”。</p> <p><b style="font-size: 20px;"><i><u> 愛沙尼亞</u></i></b></p> <p>愛沙尼亞與瑞典隔波羅的海相望,我們從哥德斯爾摩搭乘詩麗雅號郵輪直抵塔林。</p> <p>這是一艘數(shù)萬噸級的郵輪,因此在海上航行非常平穩(wěn)。</p> <p>大約航行16小時后,我們到達了愛沙尼亞的首都塔林。</p> <p>塔林亞力山大涅夫斯基東正教大教堂。</p><p>愛沙尼亞是前蘇聯(lián)的一個加盟共和國,人口僅135萬,屬于發(fā)達國家。</p> <p>圣奧拉夫大教堂(高124米)</p> <p>市政廳廣場,這里是塔林最熱鬧的地方。</p><p>塔林給人們的印象有點怪,整座城市建在高地上,分為上城和下城,交通很不方便,但卻是北歐唯一一座保持中世紀外貌和格調的城市,因此被聯(lián)合國科教文組織列為世界遺產(chǎn)之一。</p> <p><b style="font-size: 20px;"><i><u> 芬蘭</u></i></b></p> <p>赫爾辛基是芬蘭的首都,它與塔林處在芬蘭灣兩岸,兩地距離約80公里。乘輪渡只需二個多小時。</p> <p>議會廣場又稱元老院廣場,是游客必到之地。它的南面不遠處有總統(tǒng)府、最高法院和市政廳。</p> <p>巖石教堂。樣子不好看,卻是赫爾辛基最著名的景點之一。它是世界上唯一建在巖石中的教堂,能容納940人做禮拜。</p> <p>西貝流斯公園,這是為紀念芬蘭名作曲家西貝流斯而建。紀念碑是以600根鋼管組成,酷似一架巨型管風琴。</p> <p>公園前的海邊港口停泊著帆船和游艇。此時公園里一幫孩子正在練習雜耍。</p> <p><b style="font-size: 20px;"><i><u> 俄羅斯</u></i></b></p> <p>圣彼得堡火車站。</p><p>從芬蘭的赫爾辛基乘國際列車到圣彼得堡約3.5小時。</p> <p>圣埃索大教堂是俄羅斯的第二大教堂。這是我們在圣彼得堡參觀的第一個景點。</p> <p>彼得保羅要塞</p> <p>阿芙樂爾號巡洋艦——十月革命的功勛艦。</p> <p>夏宮,它是彼得大帝的行宮,建筑壯麗豪華。</p> <p>夏宮有150眼噴泉,2000多個噴柱,每當噴泉全部開放,如銀河飛濺,引人如勝。</p> <p>冬宮,它與我國的故宮一樣并稱為世界五大博物館。</p> <p>冬宮有大小殿堂房間1000多間,內(nèi)外裝飾極為奢華。</p> <p>冬宮的亞力山大柱,它高47.5米,直徑4米,重600噸,用整塊花崗石制成,不用任何支撐,靠自身重量屹立在基石上。</p> <p>普希金塑像,位于冬宮附近的博物館前。</p> <p>莫斯科太空英雄紀念碑</p> <p>莫斯科大學</p> <p>莫斯科紅場</p> <p>圣巴素大教堂,也稱瓦西里升天大教堂。</p> <p>克里姆林宮</p> <p>紅場邊上的列寧墓。列寧的遺體安放在墓室中的水晶棺內(nèi)供人們瞻仰。</p> <p>位于紅場東側的莫斯科國立百貨商場,俗稱古姆。</p> <p>古姆是世界知名的十家百貨商店之一,共有三層。與其說是商店,不如說它更像宮殿。極具歐洲古典風格的米黃色建筑和旁邊色彩瑰麗的教堂和諧地組成了紅場上一道靚麗的風景。</p> <p><b style="font-size: 20px;"><i><u> 澳大利亞</u></i></b></p> <p>乘坐兩棲軍用車穿越凱恩斯熱帶雨林。</p> <p>凱恩斯大堡礁</p> <p>布里斯班袋鼠角,背景是布里斯班河上的故事(Story)橋。</p> <p>昆士蘭州黃金海岸的Q1大廈,78層,有全球最長的螺旋尖頂。</p> <p>在Q1的第77層觀景臺可以360度地眺望黃金海岸的美景。</p> <p>黃金海岸是沖浪者的天堂,咱們不敢下水,就擺個歡樂的造型吧!</p> <p>華納電影世界</p> <p>這是個占地168公頃的電影主題公園,蝙蝠俠、超人等世人熟知的銀幕形象會以巡車游的方式出現(xiàn)在游客眼前。</p> <p>4D電影、飛車表演、鬼屋以及過山車、跳樓機等游樂設施都可供人們選擇游玩。此刻我正在跳樓機上,膽子還真是不小。</p> <p>墨爾本被稱作澳洲的倫敦,這座高103米,宏偉壯觀的哥特式天主教堂位于圣派克公園旁,建于1863年。</p> <p>這是著名的庫克小屋,那尊塑像就是庫克,位于墨爾本市區(qū)靠茲羅公園內(nèi)。庫克船長是最早登上澳州大陸,并宣布它為英國領土的英國人。</p> <p>墨爾本至今還保留并使用著百年前的古董電車,坐上去讓人產(chǎn)生一種懷舊感。</p> <p>墨爾本是一座花園城市,此時國內(nèi)正是春暖花開的季節(jié),而這里已進入深秋。</p> <p>市區(qū)行駛著的古老馬車彰顯出了歷史的滄桑感。</p> <p>悉尼是澳大利亞最大的城市。二百多年前這里是一片荒原,1788年英國將罪犯流放于此,并建立了最早的殖民地點?,F(xiàn)在它己成為澳大利亞最繁華的國際化城市,有“南半球紐約”之稱。</p> <p>悉尼大橋和悉尼歌劇院是悉尼的象征。不巧的是我們到達時天空下起了雨。</p> <p>夜晚我們乘游船在悉尼灣遠眺悉尼歌劇院,夜幕下歌劇院的輪廓燈亮起,給了人們另一種美的享受。</p> <p><b style="font-size: 20px;"><i><u> 新西蘭</u></i></b></p> <p>奧克蘭機場內(nèi)的毛利人雕像。</p><p>1864年毛利人與英國人爆發(fā)了一次戰(zhàn)爭,自此用血和劍奠定了毛利人與英國人平起平坐的地位。新西蘭的此時總督是毛利人杰里.邁特帕里。</p> <p>奧克蘭的市區(qū)街景</p> <p>羅托魯阿的毛利皇宮。</p><p>這里距奧克蘭二百多公里,是毛利人聚居地和旅游勝地,號稱毛利人之鄉(xiāng)。</p> <p>羅托魯阿市區(qū)非常漂亮,隨手拍的照片都可以當明信片。</p> <p>愛歌頓農(nóng)莊是新西蘭最佳旅游景點之一,它由兩個家庭共同擁有。有趣的是,它的觀光車由拖拉機牽引。</p> <p>牧場所飼養(yǎng)的動物有綿養(yǎng)、牛、梅花鹿、駝鳥和駝羊等等。</p> <p>農(nóng)莊還同時飼養(yǎng)蜜蜂和種植彌猴桃。</p> <p>羅托魯阿有豐富的溫泉資源,空氣中彌漫著硫磺味。</p> <p>伊甸山位于奧克蘭市郊,這里有一處死火山的火山口,也是奧克蘭的象征之一。</p> <p>這兒是位于懷特瑪塔港附近的戰(zhàn)爭灣。歷史上歐洲移民和毛利人曾在這里發(fā)生過戰(zhàn)爭,這就是戰(zhàn)爭灣的來源。</p><p>這里有兩個巨大的齒輪圓盤,佇立在岸邊,表面繡蝕剝脫,如今作為港灣的風景點綴,倒也有點韻味。</p> <p><b style="font-size: 20px;"><i><u> 印度尼西亞</u></i></b></p> <p>雅加達是印尼的首都,位于雅加達中區(qū)的獨立廣場相當于中國的天安門廣場。中間的民族獨立紀念碑是國家的象征。</p> <p>雅加達市區(qū)東郊有“微縮公園”,它將印尼的27個省區(qū)的特色建筑、物產(chǎn)都攬括進去。其中,有一個華人的標志性家園,即印尼華人文化公園,占地4.5公頃。</p> <p>園內(nèi)有座印尼客家博物館,其外形模仿永定土樓的振成樓建造。</p><p><br></p> <p>博物館內(nèi)分三層。第一層是一組環(huán)列的巨大玻璃雋刻的“百家姓”;第二和第三層是華人華裔各行各業(yè)的辛勤勞作和對印尼歷史的鑄成與影響,還有民間戲劇與樂器,近代與現(xiàn)代客家杰出人物。這方面的人物眾多,既有中國大陸的,也有海外的,如朱德、葉劍英、他信、現(xiàn)任雅加達省長鐘萬學等。</p><p><br></p> <p>中國改革開放后國際影響力增強,印尼華人地位也隨之提升。原來禁辦的華文學校和華文報刊也得到了恢復。</p> <p>雅加達有一個荷蘭老街,在這片1.3平方公里的區(qū)域,不僅在建筑外觀上可以看到西式風格,更典藏了印尼從傳統(tǒng)到現(xiàn)代的藝術品。</p> <p>雅加達的市民大多信仰伊斯蘭教,但是這并不妨礙她們對游客的熱情。</p> <p>巴厘島是印尼的一個省,這里的民眾大多信仰印度教。</p> <p>這是洋人街上印度教風格的度假花園。</p> <p>海神廟位于巴厘島南部海邊的一處巨石上,是巴厘島最重要的的海岸景觀之一。這是一座祭祀海神的印度婆羅門廟。</p> <p>這是海神廟景區(qū)大門,它的外觀像是一個牌坊被從中間劈開,成為兩個對立的門垛,這就是巴厘島隨處可見的“天堂門”。</p> <p>巴厘島的東海岸是一處剛開發(fā)的處女地,這兒最吸引游客的是搭潛水艇出海,玩浮潛,坐香蕉船等水上游樂項目。</p> <p>我們乘坐的是加拿大制造的“奧德?!睗撍В艹?6名游客和3名船艙人員,下沉最大深度35米。這種淺海既無珊瑚,又無大魚,看到的只是些小??魚和不知哪年沉沒的小漁船,還真有些讓人失望。</p> <p>到金巴蘭海灘看日落并品嘗海灘BBQ,是旅行團的標配,其實哪里的日落都一樣,享受的只是一種營造出來的氛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