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皇家園林頤和園四季皆美,山水如畫。春季的頤和園,昆明湖邊西堤桃花盛開,紅堤綠柳醉游人;夏季的頤和園,昆明湖上荷花盛開,泛舟湖上,青山綠水撲滿眼簾;秋季的頤和園,彩葉滿山,繽紛斑斕萬壽山;冬季的頤和園呢?聽我細細道來:</p><p><br></p><p> 初冬時節(jié),天氣已冷,冬天已經(jīng)來臨,頤和園的秋韻依然。我從北宮門進園,抬眼就是萬壽山,卻還是美得讓人移不開眼!萬壽山上依然五彩斑斕,在暖陽的照耀下,斑駁的樹影婆娑,我沿著游道從蘇州街旁寅輝城關穿過,沒多久就到了諧趣園。沒有想到冬季的諧趣園還是這樣的美,它并沒有因為樹木的干枯而失去“風采”,反而別有一番與春夏秋不同的美。這真是一個意外的驚喜,尤其是夕陽斜照,園中一池碧水微漾,過季的殘荷零落,自有禪意,憑添韻味。一棵樹冠碩大的金柳倒映水中,一座不長的白石橋顯得格外醒目,走近才知是知魚橋,環(huán)水一周水榭亭臺、樓閣櫛比鱗次,有一種遲暮的悠悠歲月的靜美,當然得留下照片為證了。</p><p><br></p><p> 出來穿過仁壽殿就看到昆明湖了,昆明湖上結冰了,由于溫度還不是足夠低,湖面上出現(xiàn)了冰水相融形成的曲線,在陽光的照射下很好看。陽光照射下的冬日頤和園不僅散發(fā)著古老的氣息,還多了份冬日該有的寧靜。前邊就是知春亭,亭邊四周柳絳下垂隨風而擺,柳葉稀疏褪去了春的恣意,卻迎來了冬的舒朗,絲絲縷縷的金色,倒是別有一番情趣。此時陽光西斜,蕩漾在碧空的金柳絲絲縷縷與富麗堂皇的佛香閣遙遙相對,好有畫面感。我久久注視著,金黃的垂柳和精致的亭、臺、樓、閣倒影水中,賞心悅目......</p><p><br></p><p> 臨昆明湖畔坐在長椅上,遠眺玉泉,寶塔聳而立,遠山綿而長。冬日斜陽,揮揮灑灑,溫柔而曖昧,似乎是不經(jīng)意間就將這湖光山色攬在一起,讓人忘記這竟是在北方寒冷的冬天,讓人忘記這昆明湖上水波已靜,冰如明鏡,真真是好一幅天上人間的冬日美景。繼續(xù)南行,沿湖邊洞穿文昌閣,再直行到銅牛。玉帶映斜陽,白碧如彎月,就是此時的十七孔橋。沿橋拾級而上,至南湖島徘徊,此時冬日倦怠,昆明湖一覽無余,與之前走西堤逛諧趣園比較,竟是多了直白少了意趣。</p><p> </p><p><br></p><p> 頤和園的造園,以萬壽山、昆明湖為基本構建,東部萬壽山臨湖拔地而起,至山頂佛香閣高高在上,氣度不凡;西部憑遠四闊以西山、玉泉山借景,形成山水相依、湖光山色的景致,既顯示皇家園林的俊朗大氣,又透出江南園林的精巧別致。南湖島西側有一浮橋直伸湖中,在此可以看到西堤,恰如白練穿湖而過,將偌大的湖面一裁為二,使昆明湖景致大氣磅礴中不失乖巧,峻闊俊逸中不失委婉。</p><p><br></p><p> 這是下午三點多站在這里拍下的西堤練橋,遠山、近水加上陽光與輕霧,形成了一幅天然的水墨畫......練橋是昆明湖西堤六橋中較小的一座石橋。方形單孔,中規(guī)中矩中更顯端莊。遠望練橋,婷婷玉立,玲瓏剔透。橋上建有八柱、重檐攢尖頂?shù)臉蛲ぁ蛎∽阅铣娙酥x眺的詩句:“余霞散成綺,澄江靜如練”。練是白色的絲織品,此處形容橋架在澄靜如練的昆明湖水面上。鏡頭里游人行走西堤之上,柳擺風隨,左顧右盼,東望有一覽無余江山萬里之勢,西觀有婆娑多語乖巧婀娜之態(tài)。如果不是在這里聚焦觀景,絕對看不到這冬日頤和園的朗朗大觀。</p><p><br></p><p> 站在嫣然而立的南湖島西側湖畔,憑欄東眺,湖邊就是著名的十七孔橋,十七孔橋在藍天和碧水的映襯下,猶如潔白如玉的美人橫臥水面之上。冬日微風中,拾級而上,憑欄將遠眺的目光左移,遠方正北處萬壽山巍然矗立,山頂佛香閣金碧輝煌,至尊大氣蔚然而溢。萬壽山下,昆明湖畔,石舫、長廊、云輝玉宇大牌樓迭次而出,映入眼簾,湖中水面如洗,將觀景的人與被觀的景拉伸出遙遠的距離,慵懶的冬陽將目盡的一切披上金黃。</p><p><br></p><p> 聽說每年的冬至前后,每當夕陽西下時,頤和園十七孔橋都會呈現(xiàn)“金光穿洞”的奇觀,喜愛攝影的我,當然不能錯過這樣的機會,于是幾次進出頤和園,走西堤,上萬壽山,逛諧趣園,拍十七孔橋。</p><p><br></p><p> 今天之行,主要也是想看夕陽穿洞的瞬間,昨天就因為耐不住寒中午兩點無奈離去,所以特意穿了厚厚的羽絨服,等我登上橋頂時,發(fā)現(xiàn)最佳觀賞拍攝處已經(jīng)簇擁著層層持長槍短炮的游人,就連路邊石頭上也站滿了游人。因之前已到此游過幾次,清楚最佳拍攝點就距橋頭不遠,我上前搭訕,承諾拍幾張就走才如愿以償留下了幾張難得的照片。熱情似火的游人和暖色的夕陽倒是很和諧的畫面。大約四時許,夕陽緩緩西下,冰冷的水面與遠處暖暖的夕陽交織在一起,構畫出一幅優(yōu)美的冷暖畫卷,這時,只見橙黃色的暖陽從十七孔橋洞璨然而過,太漂亮了!控制不住手指,只是不停機械地按動快門,就是這個畫面竟然咔嚓了幾十張,張張還不舍得刪去。這時身邊一對老夫婦對我說,最美的時刻就在四點十分,我看了一下時間四點八分。繼續(xù)又拍了一會兒,直到發(fā)現(xiàn)最遠處東邊的小小的橋洞不覺間悄無聲息沒有了金色,才停住按動快門的手指。那對夫妻已經(jīng)離開,說是到橋西拍落日。</p><p><br></p><p> 看來他們應該常來,清楚到知道夕陽西下的分分秒秒,我也離開了這里,轉身朝橋西湖畔那個伸向湖中的浮橋走去。不長的橋面已經(jīng)有四五個架三腳架的攝影師,夕陽還掛在西堤上空,近處的昆明湖,中間的柳林,遠處的玉泉山,山上的玉峰塔隱隱約約就在眼前。這樣的景致正是中國古典園林造園的著名手法之一,借景成景。夕陽下的光與影,夕陽下的青山碧水,令人目眩神迷。</p><p><br></p><p> 夕陽中,這幅自然山水美成了油畫!夕陽灑在湖面,泛著眩目的光輝,遠處的玉泉山連綿起伏,塔影綽約,橋頭的石雕異獸,都與落日融合為美麗的一體.....我不時地調整相機參數(shù),將這火紅的夕陽下的西堤美景留下。鏡頭拉近,西堤柳林瞬間金黃明亮,幾座不同的橋亭出現(xiàn)在畫面里,游人行走其間,宛若仙境一般。夕陽映照在水上,為白色的湖面敷上一層金色的彩妝,如果不是鏡頭拉近,這么仙氣氤氳的壯觀景色應該看不到的,因為遠眺時只是夕陽下的一道剪影而已!火紅的夕陽緩緩向西低下,終于挨上練橋亭閣尖頂,眼看著一座橋亭竟然撐起碩大的紅彤彤的夕陽,視覺效果震撼極了!</p><p><br></p><p> 藍天、夕陽、金光穿洞、氣度不凡的皇家園林......淺冬今日,遇見最美的頤和園!</p><p><br></p><p> 行走西堤賞金柳,昆明湖畔美傳說。</p><p> 金光穿洞若童話,玉帶橋頭吟詩歌。</p><p> 諧趣園中古清韻,文昌院里珍寶多。</p><p> 萬泉山下玉峰塔,金碧輝煌佛香閣。</p><p> </p><p><br></p><p> 二零二零年十一月三十日寫于北京。</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