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問這個星球最接近仙境的地方在哪里?非羅弗敦群島莫屬!這里的仙氣,無法用過多的語言來描述,只有親身去過的人才知道。這里風(fēng)景獨絕,是每一個風(fēng)光攝影愛好者一輩子都繞不開的圣地。論素顏,唯有冰島能與之匹敵。羅弗敦,北歐秘境,孤獨仙島,最原始的景,最生態(tài)的美。目之所極,皆如夢幻。如果你沒有親自來到羅弗敦群島,你或許永遠無法想像,在北極圈以北的人跡罕至之地,竟有如此美若仙境的世外桃源。北極圈以北,北緯68度到69度之間,在洶涌湍急的挪威海中,星羅密布著眾多的小島,這就是羅弗敦群島Lofoten Islands。這個由上古冰川雕琢而成的島群,被公路、橋梁和海底隧道連接,呈狹長型的半島從歐洲大陸延伸至北大西洋挪威海。這里冰蝕地貌顯著,陡峭的群山和深邃的峽灣相互依偎,碧藍的海水充盈著犬齒交錯的每一個間隙,在冰雪覆蓋下,勾勒出如同童話世界般驚艷旖旎的風(fēng)光。難怪Lonely Planet里說:美得令人窒息。挪威人說:到挪威一定要去羅弗敦,在那里看上一眼,誰都會愛上它。你會感到時間的凝固,會有“山中三日,世上千年”的永恒境界。行走過挪威的卑爾根和奧斯陸之后,我飛抵這里,開始北極圈之旅第一站。 飛過北極圈 島上公共交通極少,要想盡情地欣賞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最好的方式是自駕。而在冬季的話,如果沒有冰雪路面豐富的駕駛經(jīng)驗,建議找挪威人包車。島上人口很少,提供包車服務(wù)的沒有,需要從奧斯陸這樣的城市尋找。在挪威這樣一個收入極高、消費極高的國度,人工費用是出奇的高,加上司機來往羅弗敦的機票,食宿租車費用,成本自然可觀。但是出于安全的考慮,這可能是不能省略的一筆費用。 羅弗敦群島隔著西峽灣和挪威大陸相望,可由飛機或者游輪抵達。島上的斯沃爾維爾和萊克納斯兩個鎮(zhèn)有機場,但是都沒有從奧斯陸直達的航班,必須由博德Bod?或者埃沃內(nèi)斯EVE轉(zhuǎn)機。機場不大,轉(zhuǎn)機的都是小型無固定座位的飛機。 <p> 冬天的羅弗敦是奇妙的光影世界,藍色的海水和白雪皚皚的群山是主色調(diào),搭配著五彩繽紛形態(tài)各異的小木屋,呈現(xiàn)出濃濃的北歐風(fēng)情。每個小鎮(zhèn)都有自己的特色,移步換景,令人陶醉。夏季羅弗敦的極晝適合普通游客的出行,北極圈內(nèi)不落的太陽會大大增加戶外逗留的時間。冬季的羅弗敦更為攝影師所鐘愛,加上目前對無人機沒有任何限制(這點比我此行半年之前在冰島飛無人機要爽太多),實在是風(fēng)光攝影的又一理想之地。一月下旬,羅弗敦剛剛走出極夜,每天天亮的時間只三個多小時。利用在島上的幾天時間,天上地下,卻也是快門按個不停。</p><p><br></p><p><br></p> <p> 羅弗敦群島只有一條E10公路貫穿,是一條被稱為“國王之路”的景觀公路。穿山跨海,高低起伏,崎嶇蜿蜒。途中所到之處,皆是美景。群島中間是山,南邊氣候溫和,大部分居民居住于此。北邊氣候惡劣,鮮有人居住。</p> 早晨在廚房做早餐,抬眼一看天空:哇,出現(xiàn)了難得一見的珠母云。拎起相機,拿著三腳架,羽絨服都顧不上穿,奔出門外。按下快門的一瞬間,覺得整個世界都是溫暖的。<div><br><div><br><div><br></div></div></div> <p> 奧鎮(zhèn)?鎮(zhèn)。羅弗敦群島的起點,與歐洲的E10公路相連,南端的盡頭小鎮(zhèn),周邊是雄偉聳立的峭壁,海岸上有美麗的白沙灘,面朝北大西洋的冷峻海水。極地風(fēng)光與峽灣地貌在這里完美相遇,造化出險峻與秀美并存的山海勝景:崇山峻嶺,深邃峽灣,延綿無盡、波浪滔天…… 這里擁有最原始、不加雕琢的自然景觀,遠離城市喧囂的古老漁村;獨有的空靈與縹緲,仿佛神話傳說中的避世之地。</p> 無人機在暴雪中飛一會兒。 <p> 感受一下暴雪是什么程度。</p> 途中又見珠母云,好兆頭。 早在兩千年以前,羅弗敦群島就已經(jīng)有人類居住。這里的維京博物館,是迄今為止規(guī)模最大的維京時代的長屋。在館內(nèi)長83米的“酋長大廳”里,陳列著各種維京時代的生活航行用品,向人們真實還原維京時代的生活狀況與風(fēng)貌。 努斯峽灣,世界文化遺產(chǎn),一個被群山隔絕的寧靜峽灣里的小漁村。 <p> 雷訥Reine,被譽為“挪威最美漁村”。這里擁有壯觀的漁村全景,秀麗的海港。日出時分美妙的藍光,是一場驚心動魄的醉美邂逅。港灣一邊是起伏險峻的山峰,另一邊是無邊無際的大海。處處美如明信片、田園詩,遺世而獨立地隱藏于碧水藍天之間,真的是一個如同仙境般清幽的小鎮(zhèn)。 當(dāng)你來到這里,你就會被它的驚世絕倫的孤獨所震撼,不禁發(fā)出一聲感嘆:大自然,就是用來敬畏的呀!</p> Reinebringen 山因為能在 448 米高的山頂觀景臺上眺望到雷訥和 Moskene 島的無敵景觀而成為備受歡迎的徒步目的地。但是有不俗的難度系數(shù),特別是冰雪覆蓋的冬季。而我的無人機可以輕松實現(xiàn)這個視角,無需在冰天雪地里冒險攀爬。眼前的景色集合了羅弗敦群島的精華之美,海灣、群山、村莊……把自己想象成天空中飛翔的鳥兒,屏住呼吸,一次次按下快門,把他們?nèi)坑涗浵聛怼?lt;br data-filtered="filtered"><br data-filtered="filtered"> 薩克里索亞Sakris?y島被譽為羅弗敦最珍貴的寶石。如一場流動的盛宴,充滿魅力,并沉浸在漁業(yè)文化、維京傳奇和迷人的歷史中。島上有著傳統(tǒng)建筑的漁民小木屋和發(fā)亮的彩色房子,島附近的 Olstinden 山也是羅弗敦群島最具標志性的山之一,它和橙色的傳統(tǒng)漁夫木屋 Rorbuer 的合影經(jīng)常出現(xiàn)在全球攝影師的風(fēng)光大片中。 <p> 在海邊建起的小木屋最初是漁民的居所,最早可以追溯到1100年,國王?istein下令在羅弗敦群島建造第一個小木屋,以容納漁民。在1850年左右,人們開始大量的為自己的房子刷漆,在那個時代,紅漆是最便宜的顏色,是用赭石魚油制成的。黃色稍貴一些,白色是最貴的,需要用到鋅。為了小小的虛榮心,常有人在房子朝外的一面涂成白色,而另外三面涂成紅色。或者將主屋刷白色,周圍的谷倉或棚屋則是紅色。這些紅色的小木屋,當(dāng)初是貧窮的象征,后來卻成了群島最美麗的所在。</p> 維根島西端的小城亨寧斯韋爾Henningsv?r,有著“羅弗敦的威尼斯”的美譽。亨寧斯維爾建于一片礁石之上,背倚高山,大海環(huán)繞,峽灣風(fēng)光隨處可見。這是一個幾乎未受現(xiàn)代建筑和產(chǎn)業(yè)影響的純粹至美的挪威傳統(tǒng)村鎮(zhèn),靜謐美好的童話角落。亨寧斯韋爾足球場,位于亨寧斯韋爾漁村,靜靜佇立在湛藍海面之上,以沒有看臺和北歐風(fēng)光為背景面聞名遐邇。這座被譽為世界最美的足球場,從里到外散發(fā)著與世無爭的主角光芒,絕對是妥妥的大自然賦予挪威人的想象。沒有觀眾席,沒有球框和球網(wǎng),周圍還架著曬魚的竿子,卻絲毫不影響它的美。試想一下,當(dāng)你在球場揮汗如雨,抬頭卻是一片冰川海洋,這會是怎樣的一種經(jīng)歷,恐怕也只有“天堂中的球場”可以形容了。當(dāng)?shù)毓灿?00個左右居民,熱愛足球的他們自發(fā)克服重重困難,花費700多萬挪威克朗在島上建立了這樣一個球場。從空中全景向下俯瞰,不能想象出當(dāng)時建設(shè)球場時的危險和阻力。 這張是網(wǎng)絡(luò)上的全景圖 斯沃爾韋爾Svolvaer,已有百年歷史的小漁村,位于挪威羅弗敦群島中最大島的南岸,背靠拔地而起的陡峭山峰,漁業(yè)發(fā)達、風(fēng)景秀美。 萊克內(nèi)斯Leknes之Haukland Beach,被譽為“羅弗敦最美沙灘”,不少關(guān)于羅弗敦的經(jīng)典照片都來自于這里,沙質(zhì)幼細、水質(zhì)清澈,擁有絕美的海景風(fēng)光!<br data-filtered="filtered"><br data-filtered="filtered"> <p> 萊克內(nèi)斯拉姆貝格白沙灘,冬日里的白沙灘,了無人煙,呈現(xiàn)的是最原始的狀態(tài)。海鷗在這里自由覓食。在一片環(huán)形灣里,漲潮的海水吞噬了一大段海灘,剩下的部分與海岸、遠山形成一幅荒蕪的寒冬景致。</p> 烏塔海灘,夏天的沖浪勝地,冬天人跡罕至。 在羅弗敦的幾天,晚間都是落雪,最后一天,終于放晴,開車來到?jīng)]有燈光干擾的地方,在瑟瑟寒風(fēng)中從晚九點守候到凌晨一點,只依稀可見天空中片刻劃過的綠光,有點淡淡的失落。該去北極圈第二站繼續(xù)追光了。飛特羅姆瑟! 特羅姆瑟Troms?,地處北緯69°20ˊ,位于挪威海特羅姆瑟海峽中克瓦洛伊島和附近一小島上,人囗約7萬,是挪威北部最大的城市,也是北極圈內(nèi)最大的城市。比其他“北極圈城市(地區(qū))”更繁華、現(xiàn)代化,有更成熟的北極旅游服務(wù),素有“北極之門”之稱。盡管緯度高,一年中有5個月的溫度在0°以下,近半年時間都在下雪,但因為有北大西洋暖流通過,冬季不封凍,因此也是挪威著名的不凍港,是北冰洋捕魚和捕海豹業(yè)的中心。在二戰(zhàn)期間,特羅姆瑟是挪威北部唯一沒有遭到破壞的城市。因此,除了自然景觀外,特羅姆瑟本身就是一道美麗的風(fēng)景線。和歐洲的很多城市類似,市區(qū)面積不大,步行和公交即可到達各個景點。 <p> 北極教堂,又名“雪之教堂”,位于特羅姆瑟東邊的大陸部分市區(qū),面朝大橋,外觀呈三角形,設(shè)計靈感來源北挪威風(fēng)光,借鑒了冰川裂隙和極光幔的形態(tài),是特羅姆瑟的重要地標,獨特拼花玻璃幕墻是其一大亮點。</p><p><br></p> 港口區(qū)是特羅姆瑟城市起家的地方,坐落著數(shù)幢經(jīng)過重建的彩色倉庫建筑。 特羅姆瑟橋梁,橫跨在海峽上,將特羅姆瑟島和大陸連接起來,總長1016米。 1月份的特羅姆瑟,白晝時長不到3小時,下午2點開始進入黑夜,盡管進入黑夜,但卻是特羅姆瑟最美的時分。由纜車登上斯托爾斯坦恩山,這里是觀賞特羅姆瑟的最佳觀景點。登高遠眺,遠山的皚皚白雪,近處的萬家燈火,交相輝映,展現(xiàn)人與自然的和諧之美。身后的蒼茫荒涼的北極之門,置身無人之境,興奮之情難于表達。 電影?冰雪奇緣?中,北地人的原型,就是主要聚居在挪威的薩米人。他們一生以馴養(yǎng)馴鹿為生,住在由鹿皮和木頭搭建起來的圓錐形帳篷小屋。他們的傳統(tǒng)服飾的用色基本是品紅和靛藍,腰帶上加入民間藝術(shù)圖案。去薩米人家體驗薩米人的生活。親手喂馴鹿以及乘坐馴鹿拉的雪橇。 <p> 每天晚上七點鐘,從酒店出發(fā)到郊外追光。這里說下特羅姆瑟的酒店。在極光季,涌入來自世界各地的大量追光愛好者,而市區(qū)酒店數(shù)量不多,價格一路上漲,基本在2000-3000人民幣/晚,而且早早銷售一空,所以想去的一定要早早預(yù)訂酒店。很多酒店都有追極光團,很是方便,一次人民幣1300左右。</p><p> 我們的車子不停地在郊外移動位置,以期能在合適的地點合適的時間與歐若拉女神相遇。第一晚、第二晚追光均已失敗告終,雖然地處北極圈極光帶,晴空萬里,無奈極光強度不夠,一無所得的于下半夜回到酒店。暗下決心:不追到歐若拉絕不撤退。也許上天被我的誠意打動,第三晚再去時,遇到了極光大爆發(fā)?。?!人品啊人品!</p><p> 極光初現(xiàn)時,不停變換位置和形狀,一會出現(xiàn),一會消失,像在和所有人捉迷藏(上圖)。同車的人以為極光沒有了,都回車上取暖。我事先做足了功課,知道這種極光后面往往有戲,于是堅持站在雪地里,把相機鏡頭調(diào)整了方位,對著另一個方向按動快門。果然,在按下快門的一瞬間,奇跡出現(xiàn)了,極光突然濃密起來,像一條條綠色絲帶懸掛在天上,在頭頂漂浮變幻(下圖)。同車的追光者一起從車中奔進雪地,發(fā)出一陣陣驚呼。我們遇到了極光大爆發(fā),KP超過了7!</p><p><br></p> <p> 身下和腳下是冰雪覆蓋,面對的是廣袤無垠的星空和極光,那一刻世界都靜止了。歐若拉曼妙多姿又神秘難測,輕盈地在空中飄蕩,忽暗忽明,發(fā)出紅的、藍的、綠的、紫的光芒,形狀不一,綺麗無比,在自然界中還沒有見過哪種現(xiàn)象能與之媲美。</p><p> 光芒如此孤獨,輝映在內(nèi)心,又在天空中揮舞,顫動。也不知道是為自己的堅持而感動,還是大自然的美景帶來的震撼,在極光爆發(fā)的時候一度淚流滿面,我等到了,我做到了!</p> <h1> 大自然賦予挪威的美景對于所有攝影師而言都是無盡的寶藏。挪威,如同人間仙境一般展現(xiàn)在世界面前,仿佛提醒著被塵世和瑣事所纏繞的人們,在世界的另一端依然有美好與遠方,她們就在那里,靜靜地等著你,等待有一天與你相遇。</h1><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