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嘉善廣播器材??舊址</p> <p> 五月的和風,撥動著思念的心弦。金色的陽光,帶來了火熱的激情。東方大廈迎賓廳里,蕩漾著歡聲笑語。我端祥著一張張曾經熟悉的臉龐,在腦海里翻閱著三十多年前留下的相冊,回放那共事歲月攝錄的影像。我們曾經奮斗過,廣播器材廠有她曾經的輝煌。我們曾經快樂過,青春的芳華是多么美好。我們曾經悲哀過,社會的變遷使我們視為衣食父母的工廠不復存在。我們曾經傷心過,昔日的同事和朋友,從此各奔東西。人說酒越陳越馥醇,人越老越看重情誼。我總會想起過去歲月同甘共苦的同路人!一天的聚會是那么的短暫,彼此之間的話語還來不及細說。但今日已不是那個年代,在微信群里就象在家里一樣。每當我收到你發(fā)來的信息,仿佛你就在我的身旁,總讓我感到你呼吸時那暖暖的氣息。同事們和朋友們,殊不知我們天天在一起,去迎接美好的明天。</p> <p>【從廣播說起】自從宇宙大爆炸開始,整個宇宙就籠罩在電磁波中。但發(fā)現(xiàn)電磁波的存在,卻是近代的事了。赫茲在世界上首次發(fā)現(xiàn)了它,物理界將振蕩頻率以赫茲作單位,以紀念他的偉大發(fā)明。俄國青年波波夫敏銳地感到電磁波可以用作傳播的載體,發(fā)明了無線通信技術。當今你聽廣播,看電視,玩手機,要感謝這二位科學家卓越的貢獻。我小時候家里有一臺電子管收音機,但壞了。要修復它,肯定要化好多錢。當時家里巳經衰落,六個伢兒的生存負擔頗重。而電子管收音機是時髦貨,是富裕人家的家俬。里面的電子元件全是洋貨,配件很難搞到。所以這臺收音機一直未能發(fā)聲。中國戰(zhàn)亂頻頻,工業(yè)落后,很多東西的名稱打頭加上洋字,如洋火、洋油、洋槍、洋布、洋機、洋傘、洋肥皂……這臺收音機里最核心的部件是電子真空管,通過燈絲加熱陰極發(fā)射電子,柵極控制電子,陽極獲得電子而工作。但當時生產電子管當屬高科技行業(yè),價格當然不菲。810千赫(浙江人民廣播電臺)天天在廣播,渴望收聽廣播的人們支起了一字形和蛛網狀的天線,收集微弱的電波,用一顆硅晶體礦石作檢波,一根細針鼓搗著礦石表面的靈敏點,希望耳機里傳出廣播的聲音。調節(jié)電臺是用可變電容來實現(xiàn)。這就是礦石收音機呀!我大哥就制作了這么一臺,還訂了【廣播節(jié)目報】。最吸引我的節(jié)目是電影剪輯,當然是錄音。若干年后,有了晶體二極管,價格要二、三塊錢,而當初一般人的工資只有二、三十塊錢。現(xiàn)在是多媒體,當初聽聽無線電廣播,也很幸福,廣播的魅力啊。</p> <p>【迷人的半導體】在杭州美麗的西湖邊上,一陣悅耳的音樂隨風傳來。我循聲走去,看見一對老外情侶,坐在湖邊靠椅上,音樂就是從那小巧玲瓏、四四方方的收音機里傳來。這就是極為罕見的半導體收音機。路過的人們,不時投以羨慕的眼神。后來商店有售,價格近五佰元一臺,相當一個普通職工一年的工資。初中畢業(yè)我來到嘉善務農,辛苦的勞作之余卻是枯燥的空閑。于是我們幾個男知青開始制作半導體單管機,就是再生式和來復式收音機。再生式是通過對高頻信號進行二次放大以提高靈敏度,來復式將低頻信號回輸再放大。一個三極管干了二份工作,提高了性能節(jié)約了成本。要知道,當時一只三極管價格三、四元錢,J級管要近十元錢,用??起??!倘若一不小心管子擊穿,要難過半天。大家都是從牙縫里省下錢來買電子元件,一只100微法電容,要化一塊多,嘉善電聲廠的小喇叭(揚聲器),要四塊多,還買不到。但大家如醉如癡,一如既往。以后我自己設計電路和電路板,制作了一臺如手掌大小的四管機,能不開心嗎?</p> <p>【生產隊的電視機】嘉善地處江南水鄉(xiāng),但這里的農民曾經飽受血吸蟲病的禍害,體質普遍較差。征兵時,整個大隊只有二人合格,我是其中之一。后因為家庭背景未能入伍報效國家。生產隊田多人少,以糧為綱又種二熟制、三熟制(二季稻加一季麥)。農民的田間勞作,是何等的辛苦。但這并不因此沒有他們的文化交流和娛樂享受。一到大隊放露天電影,不管是天寒地凍還是酷暑炎熱,四面八方的人都會聚集起來,整個操場,總是黑壓壓的一片。不知哪個生產隊率先買了臺電視機,轟動了整個大隊。生產隊叫我?guī)弦粋€人去義烏購買。義烏蘇溪是一個小鎮(zhèn),電視機廠規(guī)模不大,廠房也普通,卻是全省第一家生產電視機的廠家,生產的紅旗牌電子管黑白電視機是響當當的名牌,我很驚訝又佩服。我們拿出用稻谷換來的錢,抬回了沉重的電視機乘火車趕回嘉善。生產隊安排木匠趕制電視機柜,安放在倉庫里,平時鎖上翻板,並指定人員開啟。我按說明書支起定向接收天線,準備就緒。倉庫里早已擺滿了各種凳椅,有拔秧凳、長條凳、骨牌凳、竹椅……天黑時,倉庫已擠得滿滿。當上海電視臺的節(jié)目一出來,人們興奮極了,完全忘記了白天勞作的辛苦。當刮風下雨信號不好,屏幕雪花點點,人們是一臉的無奈,只得邁開雙腿,拖著疲憊的身體,消失在黑暗之中……。</p> <p>【廣播器材廠的興衰】七十年代末,知識青年大回城。城橋的杭州知青來嘉善時,是一大群排看隊經東門老街浩浩蕩蕩地走到鄉(xiāng)下,而此時是一個接一個悄無聲息地離開了嘉善。我因為和生產隊的婦女隊長成了家,政策規(guī)定不能回杭州。我在城橋小學已教了十年書,想轉為公辦教師也算子承父母之業(yè),我也熱愛教育事業(yè)。一日去了縣教育局,找了葉局長,談了我的訴求。局長客氣地說:我有那么多教師的子女要在系統(tǒng)內安排就業(yè),你想想?我一聽就明白了?;丶液筇凸P給光明日報編輯部寫信,反映我的情況,尋求幫助,希望能有一線光明,但泥牛過海無消息。我終于到該去的地方一一羅星建筑社,屬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我的工作是工程預結算和工程設計。我既不是木工,也不是泥瓦匠,從未干過建筑。只在幼童時玩過搭積木造房子。搭積木可以推倒重來,這回是真造房子。我馬上去了趟杭州,在官巷口新華書店買了好幾本建筑學的大學教科書,決心干好這份工作。一天,我的石姓師傅告訴我:廣播站在招工,你喜歡無線電何不去了解一下?后來我報了名,經考試得了個第一。袁廠長叫我馬上報到,組建裝配生產線。我跨進了嘉善第一家電子整機廠一一嘉善廣播器材廠的大門,從事我愛好的電子行業(yè)。工廠是由廣播站辦的,但相對獨立。當時叫全民辦集體,旨在解決文革后的就業(yè)矛盾??h里有了生產收音機的廠家,也是一件新鮮事,因家家戶戶都想有臺收音機。我們產的金猴牌收音機,是在無錫產的詠梅牌收音機的電路基礎上,增加了220v交流整流穩(wěn)壓電路,故稱交直流兩用臺式收音機。二用是一大優(yōu)點,臺式美觀,喇叭大聲質好,價格便宜,所以很受普通百姓青睞,特別是廣大農村。我是裝配車間的主任,車間里都是豆蔻年華的姑娘和朝氣蓬勃的小伙子,我三十歲了也算是他們的大哥哥了。年青人在一起總是開開心心的。由于新辦廠,基礎差,修理故障機的任務很重。我經常和檢修工義務加班工作,現(xiàn)在回想起來,我剝奪了勞動者休息的權利,違反了按勞取酬的常理,深感歉意。在袁廠長的領導下,全廠職工共同努力,終于有了豐碩的成果。一年廠利潤達到四十多萬元。真的驚人!那年代,我們都把廠視作衣食父母,指盼它不斷發(fā)展壯大。不少年青人在工作的同時,還收獲了愛情,希望有了愛巢,過上甜美的生活。然而,我們民族那個劣根性,總是同宗相斗,同室操戈,以致社會動蕩,企業(yè)潰散。嘉善廣播器材廠終于走到了盡頭。我望著生產流水線上一支支冰冷的電烙鐵,它們靜靜地躺在支架上,感慨萬千。它們曾經象我們的心房一樣火熱,為我們熔化了各種困難,創(chuàng)造了驕人的業(yè)績。別了!嘉善廣播器材廠。再見!同事們。(全文完)</p> <p>【編后語】歲月如梭,昔日一群朝氣蓬勃的年輕人,今日都成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了!但過去的日子,卻深刻在腦子里,抹不去,丟不掉。謹以此文制作美篇奉獻給昔日同甘共苦的同事們。不妥之處,望指正。</p> <p>再聚留念</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