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江西贛南史氏源自溧陽崇侯,是四明史氏的后裔。先祖元至正年間自四明(現(xiàn)浙江寧波)遷福建莆田,明初再遷廣東五華(原長樂)縣,清初又遷江西上猶創(chuàng)業(yè)。三百六十年來,贛南史氏得到蓬勃發(fā)展,現(xiàn)有人口逾500人,在上猶、崇義、大余、贛縣、興國等縣皆有我支祖族人,在湖南醴陵、平江、陵縣等地也有我支祖族人。由于贛南史氏居住地為山區(qū),以前交通不便,族人也不富裕,與外遷族人的溝通聯(lián)系中斷多年。隨著時間的推移,對家族史了解的人越來越少,再不聯(lián)系,對傳承家族文化和優(yōu)良傳統(tǒng)將產(chǎn)生嚴重影響。因此,族人前輩希望我族人特別是年輕人要加強聯(lián)系,共謀發(fā)展。</p><p> 2020年11月10日,我乘去宜春同學聚會之機,順道去醴陵尋找贛南史氏遷醴陵宗親。</p><p> 早上9:24乘G1004從廣州北站出發(fā),約11:45到達長沙南站,接著換乘11:52G1480從長沙南站往醴陵東站,12:14到達醴陵東站。然后,打的往醴陵市左權北路天安財險,約12:50到達。</p><p> 沿左權北路往東走,在仙岳山街牌坊下沿仙岳山路進去,第一路口右拐,在史韜公祠附近見到有幾個人在聊天,上前打聽史姓人家,巧遇到史慶能先生。向他說明來意,請他幫忙聯(lián)系合適人員進行交流。因為醴陵史氏所在地早已納入醴陵市區(qū),城里年輕人對宗族意思不強,對祖先來自何地不清楚。因此,慶能帶我去找老先生聊聊。第一家未見人,到第二家,見到史有余老先生。</p><p> 史有余老先生92歲高齡,是抗美援朝老戰(zhàn)士,剛剛獲得抗美援朝70周年紀念章。他老人家身體健康,思維清晰,談吐悠雅,對醴陵史氏來源有一定認識,對現(xiàn)在醴陵史氏年輕人不知祖宗事宜深表擔心,對建立史氏宗親聯(lián)絡表示興趣,并安排其孫史星童與我加微信聯(lián)系。在他家,我們現(xiàn)場與上猶史達慶電話聯(lián)系,達慶與有余老先生進行熱情交流。</p><p> 時間過得真快,在有余老先生家一晃就過了30分鐘。因為我要趕15:03高鐵,13:40我與有余老先生合影后告別,前往史氏宗祠及君揚公墓攝影留念。慶能陪同前往并送我去醴陵東站,在途中還到李立三故居門口攝影留念。</p><p> 這次醴陵之行時間短暫,但開啟了中斷300年的溝通聯(lián)系,愿我贛南史氏與醴陵史氏以后經(jīng)常聯(lián)系,共同發(fā)展。</p> <h3>醴陵東站</h3> <h3>醴陵東站廣場</h3> <h3>李立三故居</h3> <h3>李立三故居</h3> <h3>史韜公祠</h3> <h3>醴陵史氏始祖君揚公墓</h3> <h3>醴陵史氏始祖君揚公墓墓志銘</h3> <h3>醴陵史氏始祖君揚公墓墓志銘</h3> <h3>醴陵史氏始祖君揚公墓</h3> <h3>醴陵史氏始祖君揚公墓</h3> <h3>慶能家門口</h3> <h3>與有余,慶能合影</h3> <h3>醴陵史氏地址</h3> <h3>醴陵中醫(yī)院史堅副院長</h3> <h3>醴陵報道史有余獲得抗美援朝70周年紀念章信息</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