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藍藍的天空,綠綠的操場,清脆的鳥叫,歡快的笑聲,奏響著和諧唯美的樂曲!在大操場上躍動著許多活潑可愛的身影!看!他們正玩得不亦樂乎!他們是一群百變小精靈,大大的輪胎在他們的眼里儼然變成了有趣的玩具和道具,百玩不厭,百變其樂!</p> <p><b>一、輪胎的多樣玩法</b></p> 滾著玩 坐著玩 爬著玩 鉆著玩 <p>浩然看到操場上吊起來的輪胎,發(fā)現(xiàn)可以鉆著玩,于是他也嘗試用自己的輪胎鉆,發(fā)現(xiàn)輪胎很容易倒,于是他就請求小朋友幫忙,這樣很順利的就鉆進去了。</p> 摞高高 輪胎搭建 <p>我問睿睿:你在干什么???</p><p>睿睿說:我在開公交車,這是我的公交車,可以去很多地方。</p><p>然后夢瑤小朋友也和睿睿一起開起了公交車。</p> <p><b>二、多種工具的組合玩法</b></p> <p> 在玩了大約一周的輪胎之后,孩子們對輪胎失去了興趣,于是我和老師們商量可以投放一些炭燒積木,于是孩子們對于這個“新鮮事物”超級好奇,又開始了新的探索。</p> 蹺蹺板 <p>佳媛說:“這是我畫的畫,我在玩蹺蹺板的游戲,可以一個人玩也可以兩個人玩,可好玩了?!?lt;/p> 攀爬架 <p>可能是之前孩子們有玩攀爬梯的經驗,所以很順利的擺成了攀爬梯的樣子,非常有秩序的進行攀爬活動。</p> 槍戰(zhàn)游戲 <p>保寧說:“看!我在打槍,我可以躲在輪胎的后面,敵人就看不到我了?!?lt;/p><p>浩然說:“輪胎太矮了,我們可以去圓桶那里,藏在哪里就看不見了?!?lt;/p> <p>seven說:“這個圓形是我的方向盤,可以控制方向,可以向很多地方射擊?!?lt;/p> <p><b>三、觀察記錄</b></p> 情景一 <p>觀察人:小一班教師</p><p>觀察對象:姜旭睿</p><p>觀察時間:10.28</p><p>觀察地點:操場</p><p>材料投放:輪胎</p><p>情景再現(xiàn):</p> <p>孩子們玩起了在輪胎上的攀爬小游戲,可是在輪胎的結尾部分,睿睿小朋友怎么也不下去,后面的小朋友都堆積在一起了,孩子們都非常著急,一直在告狀說:老師,姜旭睿不走。開始的時候我停了一會,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但是睿睿還是站在那里一動也不動,后面小朋友有點著急了,我也差點想一下把他抱下來,但是我克制住了自己。</p><p>我問睿睿:“睿睿,你為什么不走啊?”</p><p>睿睿說:“前面沒路了,再走就掉到河里了!”</p><p>我說:“那你想辦法啊?!?lt;/p><p>寶寧和銘楊看見了,便當起了鋪路工人,游戲這才得以進行下去。</p> <p>這是姜旭睿小朋友畫的畫,他說:“我和小朋友們在輪胎上行走,前面沒路了,綠色的輪胎是我想到的辦法?!?lt;/p> <p>幼兒行為分析:游戲中睿睿站在結尾位置不動,孩子們非常著急,但是睿睿也有自己的想法 ,睿睿真正把自己置身于游戲之中,體會到在繼續(xù)走下去會有危險,有強烈的危險意識,更具備自我保護的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p> 情景二 <p>觀察人:小一班教師</p><p>觀察對象:李昊宇和蔣天浩然</p><p>觀察時間:10.29</p><p>觀察地點:操場</p><p>材料投放:輪胎</p><p>情景再現(xiàn):</p> <p>昊宇是一個膽子比較大的小朋友,他拿著自己的“槍”站在堆了4個輪胎的高處,一不小心自己摔了下來,但是他用手支撐住了,保護了自己,摔倒之后他一直繼續(xù)搭建自己的高地,但是浩然看見了之后一直破壞昊宇搭建的輪胎,后來浩然還發(fā)現(xiàn)了一個更簡便的拆輪胎的方法,他把板子放在輪胎下面,用力一翹,輪胎輕而易舉就下來了,這時候昊宇急眼了,一直在向我告狀,但是我站在一邊沒有說話想看看他們接下來怎么處理。</p><p>后來浩然還是專注于拆輪胎,昊宇也學會了用同樣的方法和浩然爭奪輪胎,最后浩然坐在板子上繼續(xù)翹,昊宇也在板子的另一邊翹,最后達到了一個平衡的狀態(tài),他倆還感覺挺好玩,好像已經忘記了在爭輪胎。</p> <p>幼兒行為分析:孩子在游戲中出現(xiàn)爭搶行為所難免,就像情景中的情況,但是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們知道利用杠桿原理可以更輕松的把輪胎翹起來,在最后達到平衡狀態(tài)的時候孩子們感覺到的是驚奇與喜悅,并且在生活經驗上也更是獲得了提升。</p> 情景三 <p>觀察人:小一班教師</p><p>觀察對象:趙梓涵、陳欣欣、孫樂童,寧若琪</p><p>觀察時間:10.29</p><p>觀察地點:操場</p><p>材料投放:輪胎</p><p>情景再現(xiàn):</p> <p>我們班里有幾個小朋友,每次戶外的時候都坐在輪胎上一動不動,我就特別好奇,一直坐在輪胎上有什么好玩的,于是我過去觀察了一下,發(fā)現(xiàn)他們正在玩一個娃娃家的游戲,可能是沒有男生的緣故,娃娃家里沒有爸爸,有一個媽媽,兩個大姐姐,一個小妹妹,彤彤在我們班本來就很小,小朋友們都掙著照顧這個小妹妹,在這個游戲中也不例外,在觀察的時候我聽到了這樣一段對話。</p><p>童童(小妹妹):“媽媽,門響了,你去看看誰來了。”</p><p>欣欣(媽媽):“(做了一個開門的動作)?。渴谴蠡依?,趕緊關上門!”</p><p>梓涵(大姐姐)“:大灰狼來了不能開門,太危險了?!?lt;/p><p>關上門之后他們都一起鼓掌呼喊:“太好了,關上門了,大灰狼進不來了。”</p><p><br></p> <p>幼兒行為分析:在我們看來孩子們一直坐在那里可能很沒有意思,殊不知他們正在做有趣的游戲,而且在這個游戲中孩子們的交往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升。</p> 情景四 <p>觀察人:小一班教師</p><p>觀察對象:蔣天浩然和其他小朋友</p><p>觀察時間:11.2</p><p>觀察地點:操場</p><p>材料投放:輪胎、炭燒積木</p><p>情景再現(xiàn):</p> <p>孩子們像往常一樣擺出了攀爬架,非常有秩序的進行攀爬,這時候來了一個不速之客,浩然拿著一塊長板擋住了孩子們的路,孩子們看到都很著急,紛紛向我告狀。</p><p>高興說:“老師,浩然擋住了路,我們沒法走了。”</p><p>我沒有說話,看了浩然一眼。</p><p>浩然說:“老師,我想做一扇門,需要刷卡才能通過。”</p><p>孩子們聽說之后比劃出了刷卡的動作,浩然就打開門讓孩子前行,游戲又井然有序的進行著。</p> <p>幼兒行為分析:孩子們的模仿能力較強,能把生活經驗運用到游戲中去,也更能把游戲中解決問題的能力轉移到生活中,不僅獲得游戲的快樂,更能提高對社會的認知。</p> 情景五 <p>觀察人:小一班教師</p><p>觀察對象:黃寶寧和其他小朋友</p><p>觀察時間:11.3</p><p>觀察地點:操場</p><p>材料投放:炭燒積木、萬能工匠、滾筒</p><p>情景再現(xiàn):</p> <p>昊宇站在滾筒玩打槍游戲,他感覺滾筒太高了,想要上去太困難了,就在滾筒上自己搭了一個梯子,寶寧看見了了這個場景,又看了看旁邊的大圓盤(萬能工匠)就拿出一個搭在了梯子下面。</p><p>我說:“寶寧,你在干什么啊?”</p><p>保寧說:“我在給昊宇搭小橋呢!”</p><p>于是小橋越搭越長,許多小朋友都被吸引過來了,也陪著他一起搭,直到把圓盤全都用光,在搭建過程中寶寧發(fā)現(xiàn)有一個圓盤搭錯地方了,又不厭其煩的進行了休整,孩子們開心的沿著自己搭建的小橋行走。</p> <p>昊宇說:“這是我畫的畫,我在滾筒上玩打槍游戲,寶寧給我搭了很長的小橋,我很喜歡?!?lt;/p> <p>幼兒行為分析:孩子們有對新事物的探索意愿,在搭建“橋”的過程中,孩子們互相幫助,最后完成了一項大工程,并且寶寧在最后檢查的時候對“橋”進行了休整,孩子們能發(fā)現(xiàn)問題并能解決問題,在交流和搭建過程中各方面能力都有所提升。</p> <p><b>四、繪畫表征</b></p> <p>佳媛說:“我通過攀爬樓梯進入到滾筒中玩捉迷藏的游戲”</p> <p>睿睿說:“我在幼兒園里玩滾筒游戲 爸爸媽媽都去上班了?!?lt;/p> <p>昕悅說:“我在滾筒里面賣氣球,我的氣球有各種顏色的。”</p> <p>琪琪說:“我累了,和小朋友一起坐在輪胎上休息呢!”</p> <p><b>五、教師總結與反思</b></p> 總結 <p> 通過這三周的自主游戲,我發(fā)現(xiàn)孩子們各方面的能力都有所發(fā)展,在游戲中,可以提高孩子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孩子們游戲的過程是一個探索的過程,會有各種的冒險行為,可以提高膽量,增強自我保護能力。</p><p> 在孩子遇到困難時,或者有危險行為時,老師要管住嘴,仔細觀察,孩子們是有自我解決問題的能力的。當游戲材料過重的時候,孩子們會請求小朋友幫忙,在這之中也提高了孩子們的合作能力。總之自主游戲不僅解放了孩子更是解放了老師。</p> 反思 <p> 在這三周的自主游戲中,從孩子們開始只玩輪胎到后來轉向滾筒、積木、萬能工匠,說明孩子們的興趣是一直發(fā)生變化的,他們一直在探索發(fā)現(xiàn)新的事物,孩子們的變化從玩具主導幼兒到幼兒主導玩具,而我們所要做的就是給孩子創(chuàng)造一切條件,滿足幼兒的需求,讓幼兒真正在游戲中得到發(fā)展,獲得快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