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ong>作為一線教師,我們都有過這樣的困惑:</strong>◇ 在區(qū)域游戲這樣一種自然、開放游戲狀態(tài)下,教師應(yīng)該如何進行有目的地觀察和指導?◇ 觀察與指導過程中重點應(yīng)該落實到哪里?◇ 哪些才是有效的、有價值的觀察和指導?◇ 具體怎樣操作才能使教師做到觀察適時和指導到位呢?<strong>01</strong><strong>觀察的方法</strong><strong>◇?整體觀察法:</strong>教師在整個游戲時間段里對全班幼兒依次輪流進行觀察。適合于大致了解全班幼兒的游戲情況,如可以了解開展了哪些游戲主題、幼兒扮演了什么角色等。<strong>整體觀察法一般在游戲開始和結(jié)束的時候運用較多。</strong><strong>◇??定點觀察法:</strong>教師可以固定在某個游戲區(qū)域進行觀察,只要在此區(qū)域游戲的幼兒都可以作為觀察的對象。適合于了解某區(qū)域幼兒的游戲情況,了解幼兒的現(xiàn)有經(jīng)驗以及他們的興趣點、幼兒之間交往、游戲情節(jié)的發(fā)展以及幼兒在游戲中的種種表現(xiàn),使教師的指導能有的放矢。<strong>定點觀察法一般常在游戲過程中使用。</strong><strong>◇??追蹤觀察法:</strong>教師在游戲開始時確定1~2名幼兒作為觀察對象,觀察他們在游戲中的各種情況,固定人而不固定點。適合于觀察了解個別幼兒在游戲全過程中的情況,了解其游戲發(fā)展的水平以及與同伴的交往情況。<strong>追蹤觀察法一般在游戲過程中使用。</strong> 圖片來源:幼師口袋App發(fā)布者:S姐<strong>02</strong><strong>觀察的內(nèi)容</strong><strong>◇?游戲主題:</strong>幼兒開展的游戲主題是否適宜?游戲主題是如何確定的?不同游戲主題之間是否存在聯(lián)系?<br></br><strong>◇?游戲過程:</strong>在過程中是否有發(fā)展和推進角色游戲情節(jié)?<strong>◇?游戲情節(jié):</strong>游戲情節(jié)是否與幼兒生活經(jīng)驗相關(guān)?有什么樣的關(guān)系?<strong>◇ 游戲角色:</strong>幼兒是如何分配游戲角色的?在游戲過程中角色本身的職責是否有履行?不同角色之間是否有交往行為產(chǎn)生?<strong>◇ 游戲材料:</strong>所提供的材料是否恰當?幼兒使用材料是否以物代物和一物多用?幼兒能否根據(jù)游戲的發(fā)展而嘗試自制玩具材料?<strong>◇?游戲時間:</strong>幼兒的游戲時間持續(xù)多長時間?幼兒在不同角色中是否保持的游戲時間有所不同? <strong>02</strong><strong>指導的策略</strong><strong>◇??提供材料,隱性指導</strong>材料是游戲的基礎(chǔ),有效的材料才能推進游戲的開展。教師要分析班級角色游戲開展的情況,從游戲內(nèi)容、角色分配、游戲材料的提供、游戲的常規(guī)等為角色游戲的開展和推進做好前期準備。<strong>案例:大班《草莓園》</strong><strong></strong><strong>觀察記錄:</strong>幼兒們搭建了一個自己能進去采摘的草莓大棚,開始用了半圓形的圓想直接固定在椅子上,但不穩(wěn)定,輕輕一碰就容易倒掉,于是開始嘗試使用軟棒、紙筒、椅子組合,漸漸找到了捷徑,只要將紙管先固定,軟棒一放就能搭建出一個門口,塑料網(wǎng)、薄膜一鋪就是草莓大棚了。幼兒又選擇了積木當做草莓,看著覺得不合適,又選擇了蛋托和皺紙。接下來又有幼兒拿了塑料藤條說:“這個可以做草莓的苗?!辈葺笈锎罱ê昧艘院?,很快幼兒自主生成了管理員、老板等角色。游戲進行了一段時間后,一幼兒突發(fā)奇想,指著其中一個草莓說:“草莓上有蟲子!”管理員說:“沒事,我來除蟲!”只見他找來礦泉水瓶做水桶,用繩子把塑料管綁在瓶子上,噴桶做好了,管理員說:“有了它,就可以給草莓除蟲了!”<strong>指導策略:</strong><strong>投放材料,豐富經(jīng)驗</strong><strong></strong>豐富的材料促進幼兒想象力的發(fā)展,也為幼兒游戲的持續(xù)性提供了保證。游戲中老師處于旁觀的狀態(tài),即使在幼兒出現(xiàn)困難時也沒有馬上干預(yù),而是讓幼兒學會自主探索,完全體現(xiàn)了幼兒的自主性。<strong>◇?仔細觀察,適時指導</strong>教師要通過觀察幼兒的游戲情況從而不斷充實游戲材料,推動游戲的發(fā)展,同時也要根據(jù)游戲的發(fā)展進行指導,以推動游戲的延伸。<strong>案例:小班《我來照顧你》</strong><strong></strong><strong>觀察記錄:</strong>游戲開始了,女孩扮演“媽媽”,男孩扮演“爸爸”,布娃娃是他們的“寶寶”。娃娃生病了,爸爸媽媽忙著照顧娃娃,媽媽給娃娃穿好衣服,和爸爸一起帶娃娃去看病。到了醫(yī)院,“醫(yī)生”開始給娃娃診斷,只見穿著白大褂的醫(yī)生很神氣,一會給娃娃量體溫,一會號脈。爸爸著急了,也穿上白大褂,拿起針筒也寶寶打針,媽媽著急了,阻止爸爸:“你是爸爸,怎么變成醫(yī)生了?”爸爸說:“我現(xiàn)在是醫(yī)生,不是爸爸?!眿寢尲m正道:“你是爸爸,不是醫(yī)生!”看到此情景,教師裝扮成護士問爸爸:“你是想讓寶寶快點好起來,著急了才要和醫(yī)生一起給寶寶看病嗎?”爸爸點點頭。扮演護士的老師說:“你要相信醫(yī)生,他很專業(yè)的,一定會治好寶寶的!”爸爸想了想,然后點點頭,說:“好吧,我相信你們,你們快點給寶寶治病吧!”“好的!”說完,扮演護士的老師配合醫(yī)生忙碌了起來。<strong>指導策略:</strong><strong>認真觀察,適時介入,巧妙引導</strong><strong></strong>在游戲中“爸爸”忘記了自己的身份,被“醫(yī)生”角色所吸引,在“媽媽”提醒他是爸爸后依然堅持自己是醫(yī)生。此時教師以“護士”身份介入,用游戲角色說服了爸爸,順暢地過渡,使得游戲得以順利進行。<strong>◇直接介入,有效指導</strong>幼兒在進行角色游戲的過程中,時常會遇到一些問題或產(chǎn)生矛盾。當幼兒難以與同伴溝通、產(chǎn)生沖突時、游戲中出現(xiàn)負面行為時,教師都應(yīng)該采取必要的干預(yù)措施。<strong>為保證幼兒的安全和游戲的順利開展,遇到以下情況時,教師可適度介入:</strong>當幼兒在游戲中因遇到困難、挫折,難以實現(xiàn)自己的游戲愿望時當幼兒在游戲中有不安全的傾向時當幼兒在游戲中主動尋找?guī)椭鷷r當幼兒在游戲中出現(xiàn)過激行為時當幼兒在游戲中反映不符合社會規(guī)范的消極內(nèi)容時<strong>案例:中班《美容院》</strong><strong></strong><strong>觀察記錄:</strong><strong></strong>美容院開張了,但是冷冷清清的,好長時間沒有來客人。幾名幼兒東張西望,看上去無所事事,教師此時介入,以顧客身份來到美容院。“你們美容院里都有哪些美容項目?”教師問。玲玲連忙招呼道:“我們可以做面膜。”“除了做面膜外,還有其他的項目嗎?”幾位女孩子笑了笑,沒有回答。教師故作遺憾地說:“我不想做面膜,真可惜?!闭f完就要走。這時一位店員說:“我們也可以做美甲!”“好啊,今天我就來做美甲!”等老師坐下來,幾名幼兒卻不知如何下手,她們商量了一會,只見其中一名找來了星星貼紙,然后認真地把貼紙撕下貼在教師的指甲上。雖然很粗糙,但是教師很滿意,走的時候還鼓勵她們說:“你們做的美甲真好看。我會幫你們宣傳的,下次再來記得給我打折!”“好的!”幾名幼兒開心地送教師出門啦!<strong>指導策略:直接參與,適時指導,有效推進</strong>在游戲中“爸爸”忘記了自己的身份,被“醫(yī)生”角色所吸引,在“媽媽”提醒他是爸爸后依然堅持自己是醫(yī)生。此時教師以“護士”身份介入,用游戲角色說服了爸爸,順暢地過渡,使得游戲得以順利進行。如何記錄幼兒的游戲? 觀察記錄是指選取游戲中的典型事件寫下來,對幼兒的發(fā)展有更深入的理解。教師撰寫觀察記錄的關(guān)鍵在于能否抓住有“典型”的人或事,并認真、客觀地觀察,再加上教育理念、詳盡地描寫出來。<strong>01</strong><strong>記錄的方法</strong><strong>◇?敘事觀察法:</strong>敘事的記錄有兩個側(cè)重點,一個重在現(xiàn)象,一個重在幼兒的行為。敘事觀察法要求是完整的、全過程的,要交代游戲的背景、行為和結(jié)果的,這是一種連續(xù)性的記錄。比如記錄一位孩子在理發(fā)店的游戲過程,要觀察記錄孩子的動作、語言甚至表情,已經(jīng)與他人的交往過程。<strong>◇?表格記錄法:</strong>表格記錄法易操作,可以用來比較幼兒群體或個體的發(fā)展水平,并能重復(fù)使用,能看出孩子的游戲水平是否有所進步。這種記錄方式可以根據(jù)預(yù)先設(shè)計好的表格對游戲進行記錄。老師可根據(jù)自己所想觀察的內(nèi)容來設(shè)計表格,包含的內(nèi)容可以有:幼兒選取的區(qū)域、進區(qū)的時間、出區(qū)的時間、材料的使用、交往的次數(shù)等等。<strong>◇?圖解記錄法:</strong>圖解記錄法包括關(guān)系圖、流程圖,可以用來分析幼兒之間的交往關(guān)系、游戲中的參與度以及在游戲中的扮演者等等。<strong>◇?取樣記錄法:</strong>取樣記錄法包括時間取樣和事件取樣,可以用來記錄孩子在角色游戲中的活動概況。 圖片來源:幼師口袋App發(fā)布者:囡囡<strong>02</strong><strong>記錄的形式</strong><strong>◇?便簽記錄:</strong>老師在帶班期間隨身攜帶一本便簽本,將幼兒游戲的行為或語言隨機記錄,之后再進行整理。<strong>◇?視頻記錄:</strong>在幼兒游戲過程中老師可以用視頻進行記錄,之后用于角色游戲的研討活動中,可以讓沒有看到現(xiàn)場角色游戲的老師也能根據(jù)幼兒的游戲行為進行分析。<strong>◇??圖片記錄:</strong>老師可以在幼兒游戲時拍攝幼兒游戲過程中的連續(xù)性行為或者典型性行為的照片,隨后可以配上文字,就變了一篇幼兒學習故事。 <strong>?最后的話?</strong><strong><br data-filtered="filtered"></br></strong><strong></strong>老師們,你或許已經(jīng)明白觀察兒童絕對不是一件浪費時間的事情。通過觀察,我們能了解兒童當前達到了什么發(fā)展階段,而后將他們的進步與這一年齡段群體應(yīng)當達到的水平范圍作比較,從而設(shè)計能引導他們繼續(xù)向前發(fā)展的各種活動。<br></br>偉大的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strong>抓住孩子看起來不經(jīng)意間的舉動,或許你就抓住了教育契機!</strong><strong>最后,推薦你幾本和觀察有關(guān)的好書哦,點擊圖片即可購買:</strong><strong><a data-miniprogram-appid="wx333ca85d0d3a2b8c" data-miniprogram-nickname="幼師口袋嚴選" data-miniprogram-path="packages/goods/detail/index?alias=1ylbkadsbducn&shopAutoEnter=1" data-miniprogram-servicetype="" data-miniprogram-type="image" href=""> </strong>《利津戶外游戲》<a data-miniprogram-appid="wx333ca85d0d3a2b8c" data-miniprogram-nickname="幼師口袋嚴選" data-miniprogram-path="packages/goods/detail/index?alias=3643d8g4vl6x3&shopAutoEnter=1" data-miniprogram-servicetype="" data-miniprogram-type="image" href=""> 《幼兒園自主游戲觀察與記錄》<br></br><a data-miniprogram-appid="wx333ca85d0d3a2b8c" data-miniprogram-nickname="幼師口袋嚴選" data-miniprogram-path="packages/goods/detail/index?alias=27clfvug0tyrr&shopAutoEnter=1" data-miniprogram-servicetype="" data-miniprogram-type="image" href=""> 《幼兒行為觀察與記錄》<br></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