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人人操人人叉|色五月婷婷俺也去|久热福利在线视频|国产一区在线资源|日本无遮挡一区三区|操碰免费在线播放|国内A片成人网站|黄片无码大尺度免费看|欧美亚洲一二三区|8090碰人人操

震撼視覺和靈魂的川藏北線

許建青

<p class="ql-block">自駕游西藏,大部分人都會選擇318國道川藏南線和109國道青藏線;由于海拔高、道路竣險、路況差等眾多因素,選擇走317國道的人并不多,全程走完317國道的人就更少了。</p><p class="ql-block">317國道又稱川藏北線,成都—一爐霍—甘孜—馬尼干戈—德格—崗嘎金沙江大橋—江達—昌都—類烏齊—丁青—索縣—那曲,在昌都與國道214連接,在那曲與109國道匯合,全長二千多公里。</p><p class="ql-block">2020年8月中旬我和朋友老杜自駕游從青海進入川西再進入了西藏昌都和那曲,發(fā)現(xiàn)317國道又繼續(xù)向西延伸了,原來的S301省道改建以后現(xiàn)在也都稱作317國道,(當下的地圖均沒有作改動);現(xiàn)在的317國道連接到青藏線以后,己經(jīng)從那曲的安多、尼瑪進入到阿里地區(qū),然后從阿里的改則、革吉一路向西到噶爾(阿里首府又稱獅泉河鎮(zhèn)),全長已經(jīng)達到三千多公里了;317國道也就成為了阿里的大北線;這條浩瀚的天路將為國家的經(jīng)濟發(fā)展和國防建設作出更多更重要的貢獻,同時也為自駕游青藏高原增添了無窮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和熟悉的318國道(川藏南線)與109國道(青藏線)相比較,317國道雖說經(jīng)過了2016年大修以后道路已有了很大改善,但是由于所到之處至今仍然大多是高海拔人跡罕至荒涼險峻地區(qū),因此一般的旅游介紹都不建議初次自駕進藏者選擇走317國道。</p><p class="ql-block">然而317國道確實有著得天獨厚的藏北草原風光、有著眾多的著名寺廟和極其豐富的藏傳佛教文化氛圍,有著星羅棋布般的美麗高原湖泊,這里又被稱為野生動物的天堂………這是都是其他進藏線路所無法與之相比的。這也是我們近幾年走了其他幾條進藏公路以后,決心再走一次317國道的理由。</p><p class="ql-block"><br></p> <p>由于我們是從青海玉樹進入川西石渠德格再中途轉(zhuǎn)入317國道的;因此德格以東甘孜方向317國道沿線景點本文只能省略了(沿途有賞秋勝地米亞羅、佛教圣地色達等大家較為熟悉的景點)。本文重點介紹317國道經(jīng)過的重鎮(zhèn)德格以及由此向西進入西藏的沿途主要景點。用我們的鏡頭來詮釋317國道川藏北線有多美!</p> <p>巴格瑪尼經(jīng)石墻位于四川石渠前往德格的途中,距今已有四百年的歷史,仿佛在草原上筑起的一道雄偉壯麗的城墻。墻身長達1.9公里,是世界上最長的瑪尼墻(已列入世界吉尼斯記錄),這長長的瑪尼石墻都是信眾們一片一片壘起來的,每一片瑪尼石的經(jīng)文都是藏民們從心底的寄托以及無比虔誠的祈福。</p><p>這個讓人震撼的信仰長城,是眾多高僧大德和千萬藏民虔誠堅韌執(zhí)著的象征和歷史的見證。</p> <p>在德格附近有眾多的寺廟,晴朗的日子里,行駛在317國道上,遠遠望去總會不時地發(fā)現(xiàn)金色的寺廟在眼前閃爍;路過的每個鎮(zhèn)、每個村幾乎都有大大小小的寺廟;著名的色須寺、竹慶寺都是讓人很震撼靈魂的寺廟;我們雖說對藏傳佛教缺乏了解,但是這些寺廟的歷史悠久、建筑雄偉、規(guī)模宏大,給每一位過客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成為了317國道上一道道亮麗的風景線。</p> <p>我對川西北317國道沿線的寺廟印象一直很深刻,幾年前去過的甘孜色達五明佛學院,集中了數(shù)萬名信教者,滿山遍野的紅色小木屋,彰顯出對宗教信仰的崇高境界;且不說巨大的政治影響力,就說眼前的治安防火等潛在的威脅都很大;雖說贏得了大批游客和攝影愛好者的青睞,但是也有人敏感地發(fā)現(xiàn)了眾多的政治問題。</p><p>這次我們在317國道途經(jīng)的馬尼干戈附近見到一個高級佛學院,完全改變了在色達留下的印象,這是一個文明現(xiàn)代的佛教學院和文化圣地。這些規(guī)模弘大的寺廟是朝著培養(yǎng)熱愛祖國擁護共產(chǎn)黨的高級宗教領(lǐng)袖級人物的方向去努力,相當于高級干部學院。我和佛學院的學生在交談中得知他們在這里生活學習條件很好,每月還有一千元生活費,學習至少四年以上,或許更長時間,畢業(yè)后會被派到全國各地的寺廟里主持宗教事務。如此一想,便很能理解當下國家在宗教事務及建造寺廟方面的財政投入,這對于國家的穩(wěn)定無疑是完全必要的。(旅游感想,純屬個人觀點)</p> <p>317國道在川西必經(jīng)之地馬尼干戈,自古以來就是連接西藏和四川的要道,馬尼干戈本來很小很安靜,寂寞的街道上只有幾排藏式小房,隨著近幾年旅游的開發(fā),這個小鎮(zhèn)聲名大了起來,也成了川藏北線入藏前的一個重要驛站,這里本身并無什么景點,周邊藏民都以放牧為生,從而這里有了“中國西部牛仔城”的稱號。</p> <p>馬尼干戈沿著317國道向西15公里便來到了一個叫“新路海”的景區(qū),新路海位于德格縣境內(nèi)的雀兒山山腳下,緊挨著317國道,海拔4200米,有一個漂亮的高原湖泊,是甘孜州著名的冰蝕湖。新路海及周圍生態(tài)原始、完整。晶瑩的大型冰川從海拔5千米的粒雪盆直瀉湖濱草原,極為壯觀。湖泊周圍由高原云杉、冷杉、草甸環(huán)繞。藍天 白云、雪峰皚皚,冰川閃爍,可謂世間仙境。由于景區(qū)內(nèi)道路正在施工,因此景區(qū)關(guān)閉了,預計要明年初開放,我們稍作停留,在湖邊拍照留念便匆匆沿著317國道繼續(xù)西行了。</p> <p>317國道過了新路海以后便來到了雀兒山的山腳下,在四川甘孜地區(qū)流傳著一句話,“翻越雀兒山,猶過鬼門關(guān)”;雀兒山是四川和西藏的分界山,它的海拔高達6168米,自古就被稱之為天險,在西藏語言中雀兒山又被進稱為山鷹飛不過的山峰。原來317國道在這里是一條路況極差且狹小彎道很多的險路,是讓所有進藏司機都望而生畏的一條險道,現(xiàn)在終于通上隧道了。</p> <p>在2017年9月雀兒山隧道經(jīng)過數(shù)年的建造正式通車,原本三個小時才能翻越雀兒山埡口,現(xiàn)在進隧道只需刻把鐘就能通過。 據(jù)說這條七公里長的隧道是地球上最高的隧道。這條高海拔隧道的施工難度也是可想而知的。這樣偉大的修建歷程,也是中國工人不畏艱險,勇往直前的最大勛章!</p> <p>出了雀兒山隧道,在317國道邊上就見到了許多雕塑, 這是紀念上世紀五十年代初中國人民解放軍十八軍艱難翻越雀兒山進藏而樹立的紀念碑;在紀念碑面前我們不由對當年解放軍在極度困難條件下翻越雀兒山的壯舉肅然致敬。</p> <p>317國道過了雀兒山隧道,一直朝西八十多公里來到了川西高原的小城德格,著名的德格印經(jīng)院就在德格城內(nèi),這是一個素有“藏文化大百科全書”、“藏族地區(qū)璀璨的文化明珠”、“雪山下的寶庫”盛名的德格印經(jīng)院,全名“西藏文化寶藏德格印經(jīng)院”;始建于1729年,總占地面積約5,000平方米,總建筑面積9,000余平方米,坐落在德格縣城(更慶鎮(zhèn))文化街。我們到了德格就被這里濃郁的佛教圣地文化所深深的吸引。</p> <p>德格印經(jīng)院以藏書豐富,門類齊全。各教派兼容并蓄著稱于世。創(chuàng)始人丹巴澤仁雖信奉紅教,但他井不排斥其他教派的經(jīng)典。這使德格印經(jīng)院超過其他幾個印經(jīng)院,形成特色。凡藏傳佛教各派系的經(jīng)文印刷幾乎都出自于這里。這里真是個神秘的地方。</p> <p>由于氣候關(guān)系,每年印經(jīng)時間只有半年,從藏歷三月十五日至九月二十日:在此期間,人們可到印經(jīng)院朝拜書版。</p><p>印經(jīng)院規(guī)定:《大藏經(jīng)》一律用朱墨印刷,以示尊敬,其余用黑墨。印刷時,一人來回奔走取送書版,另兩人相對而坐,書版署于兩人之間,一人用擦板蘸墨涂版,一人放紙,用磙筒一滾、揭下,一頁書當即印成。印好的書頁晾曬在各組固定區(qū)域的繩子上,干后收起,交給巴仲,由巴本(印經(jīng)院總管)等3人進行最后一次檢視校對,質(zhì)量合格的,才能送齊書室理齊、磨平,四周涂上紅色,捆扎起來,即為成品,送到全國各大寺院,及東南亞諸國寺廟。</p> <p>內(nèi)行看門道 外行看熱鬧,雖說我們倆對藏傳佛教都缺乏研究,但是這里的一切仍然讓我們的靈魂受到了很大的震撼,這或許便是宗教信仰的力量。</p> <p>格德是川藏北線317國道上的一個重鎮(zhèn),房屋眾多也很漂亮,濃郁的藏族風情,小城的規(guī)模很大,但是所有的大街小巷都很整潔有序,似乎人人都是圣人;這是一個故事多的小城,這是一個對古代和現(xiàn)代、對藏文化和漢文化都很包容的地方;如果有空閑在這個小城住上二天,腦海中一定會有滿滿的感動。</p> <p>這個虔誠的藏族老阿媽是德格城里極不顯眼的一個小人物,她所站位置對面有一條醒目的紅色標語,這段簡樸的文字在內(nèi)地似乎極為普通,然而在這里同樣的內(nèi)容總感覺到?jīng)]有了空洞的說教,純粹成為了真實的流露和崇高的境界。</p> <p>參觀完德格印經(jīng)院以后,我們沿著四川和西藏的界河金沙江,來到了1950年9月解放軍進藏部隊渡金沙江的遺址和部隊集結(jié)的村莊。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序列里早就沒有了十八軍的番號,但是在世界屋脊的西藏近代歷史上不能不提到十八軍,正是這支光榮的部隊在張國華軍長帶領(lǐng)下,堅決聽從中央軍委命令,克服了重重困難,從富饒的天府之國來到了金沙江畔,為進軍西藏作好了準備。</p> <p>雖然七十年過去了,金沙江畔的這個村莊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藏民新建的房屋很漂亮,但是村莊里的老老小小都沒有忘記當年在極度困難條件下進藏的解放軍部隊;至今每戶人家的大門口都掛著一塊紅色的木牌,上面寫著“十八軍住過我家”,這個舊貌換新顏的藏族村落被稱為“十八軍進藏紅色村”。</p> <p>在金沙江畔,我們慕名去尋找一個任何地圖上都不存在的縹緲仙境——“噶陀寺”;當下這個古老神秘的寺廟在高德和百度的地圖上都搜不到,但她確確實實是藏傳佛教當中最重要和最古老的寺廟之一。</p><p><br></p> <p>第一眼見到噶陀寺,我們甚至驚呆了。這種層層疊疊漫山遍野、遠離塵世縹緲難覓的超現(xiàn)實云上建筑,只可能在動漫或游戲中出現(xiàn),然而卻真實的出現(xiàn)在我的面前。</p><p>這地方就像是一個空中城市,在距離文明數(shù)十公里外的荒蕪山頭,造起了一個獨立的世界。</p><p>這里就像一個不存在于世上的神秘的喇嘛城市,像眾多小說所描繪的海市蜃樓,也許我們明天轉(zhuǎn)身離開,再回頭就已消失。</p><p>噶陀寺的佛殿由內(nèi)到外每一處細節(jié)都有一種滄桑美,可以看出古代虔誠的宗教信徒在創(chuàng)作宗教作品時,無論是建筑、雕像、繪畫、用具等等,每一筆每一劃都用盡了心血。無數(shù)個細節(jié)美,構(gòu)成了這么一個宏大精美的、奇跡般的空中城市。只有親眼目睹才能產(chǎn)生如此深刻的印象。</p> <p>噶陀位于四川省西部金沙江流域的白玉縣河坡地區(qū)白龍溝朵念山的山腰,海拔4800米,與西藏僅一山之隔。在過去的800年間,由圣地虹化成就的修行者有幾十萬之眾。如今噶陀傳承的上師們已遍布亞洲、歐洲、北美等世界各地??吹搅诉@個歷史悠久、規(guī)模宏大,建造精美的寺廟讓我們忘掉了一路上的辛苦;</p><p>由于地處偏遠,路極難行,因此很少有游客到訪過這里,本文的圖片雖不足以描述噶陀寺的實際壯觀,但是也能一睹她的風彩。</p> <p>知道噶陀寺的人很少,來噶陀寺游覽過的人就更少;我們只能以自己粗糙的拍攝來盡可能的向朋友圈推薦這個美的無喻論比的地方;我們特別想推薦給無人機航拍愛好者,只要你到了這里,你一定會大有用武之地;毫無疑問,你手中一定會出大片,而且極有可能是首次無人機航拍噶陀寺的佳作。</p> <p>其實噶陀寺的確切位置至今在我的頭腦里也是有些模糊,只知道距離川西白玉縣城一個多小時的車程范圍內(nèi);僅管使用了百度和高德地圖導航,但最終還是依靠一路上的問訊才總算找到;游覽后我們回到白玉縣城,被崇山竣嶺環(huán)繞的白玉縣竟然如此繁華,真出乎我們意料之外。</p> <p>在白玉縣城我們確定了二處的游覽目標,一個是前往亞青寺,這是個集中了數(shù)萬名覺姆(女修行人)的神秘寺廟;另一個是著名的白玉寺。一年前我們自駕游甘孜的時候就向往來到這里。然而這次過來才得知亞青寺已經(jīng)不對外界開放,而且外人也無法進入該區(qū)域了,這個可靠的信息讓我們留下了深深的遺憾,白玉寺卻向我們敞開了大門。</p> <p>白玉寺,位于白玉縣城西南方向二公里;這是康藏地區(qū)三個最大的寧瑪派寺廟之一(另兩個是白玉縣的甘拖寺和德格縣的竹慶寺)。幾百年前為德格土司供養(yǎng)的五大家廟之一。白玉寺依山而建,始于清康熙年間,有“靈鷲蓮花院,人間明鏡臺”的美稱。清代康熙14年即公元1675年完工,已歷12代活佛主持。白玉寺也是我們沿著317國道一路西行所見到的著名寺廟之一,其宏偉精美的建筑、超大的規(guī)模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p><p><br></p> <p>離開白玉寺以后我們過了317國道上的金沙江大橋,正式進入了西藏的地界了;沿著317國道我們首先進入的是西藏昌都地區(qū)。金沙江邊上有著當年解放軍十八軍進軍西藏,發(fā)起昌都戰(zhàn)役的戰(zhàn)斗遺址。我們在這里稍作停留,緬懷在當年激烈戰(zhàn)斗中犧牲的解放軍烈士。</p> <p>昌都戰(zhàn)役還得從一封信說起。</p><p>1949年11月2日,西藏“外交局”發(fā)了一封異想天開的信給毛主席:“共產(chǎn)黨總統(tǒng)帥毛澤東閣下:西藏是觀世音菩薩教化之地,已成為宗教興旺發(fā)達的美好地方,無論過去還是現(xiàn)在,一直享有著獨立自主的權(quán)利,從未喪權(quán)于外國。由于與中國的青海、新疆兩省接壤,請您不要讓共產(chǎn)黨的軍隊越過邊境,侵入西藏的領(lǐng)土。您若能向手下官員下達此項命令并認真執(zhí)行,我們才能放心。西藏的一些領(lǐng)土,近年被中國占據(jù),希望在您結(jié)束中國的內(nèi)戰(zhàn)后,能夠通過和平談判的途徑解決。” 與此同時,西藏當局四出活動,希望英美協(xié)助西藏抵御共產(chǎn)黨“入侵”,并派出“使團”。</p><p>根據(jù)當時的緊迫形勢,1950年1月初,黨中央果斷明確地對外宣布,西藏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領(lǐng)土,絕不允許國外勢力干涉;同時命令中國人民解放軍十八軍立即發(fā)起昌都戰(zhàn)役,一舉殲滅了舊藏軍的主力部隊,對后來進軍全西藏創(chuàng)造了根本性的有利條件。</p> <p>過了金沙江大橋,我們便一路向西400公里,經(jīng)過了江達、昌都、類烏齊等城鎮(zhèn)來到了丁青縣城。317國道所到之處大多是在崇山竣嶺中穿行,海拔逐步升高至4200米,穿過的幾個埡口海拔都在4800米左右;雖說在大山深處行走,但是經(jīng)過近幾年的修筑,317國道的路況還是很不錯,至少比我們原先的想像要好得多。</p> <p>昌都地區(qū)的高山峽谷之中也有高海拔的草原牧場和藏族的村寨,雖說317國道川藏北線要比318國道川藏南線的沿途荒涼的多,由于317國道的路況明顯好于前幾年,我們在駕駛途中被一路上原始的那種凄美深深的吸引著,不覺得長途高海拔駕駛的勞累。</p> <p>我們沿著317國道駐足丁青縣,主要是慕名前來尋訪一個網(wǎng)紅景點孜珠寺。百度導航告訴我們孜珠寺距離我們只有40公里了,但317國道邊上的標志牌卻分明寫道,孜珠寺距離我們150公里;導航的使命完成了,我們只能茫然地走在“無數(shù)據(jù)道路上”;幾經(jīng)周折,最終經(jīng)當?shù)夭孛竦闹更c,我們將車開上了一條陡峭的山路,坡度很大、彎道很多、路況極差;普通轎車很難開上去;15公里的上山道我們整整開了45分鐘,正當我們的勇氣將要消失時,遠遠望去,一片金碧輝煌的廟宇群隱約地出現(xiàn)在我們面前,孜珠寺終于到了。</p><p><br></p> <p>孜珠寺位于西藏昌都地區(qū)丁青縣沙貢鄉(xiāng)境內(nèi)的孜珠山上。這里異峰突起,挺拔險峻,怪石嶙峋,禪祠疊疊。這座寺廟已經(jīng)成為研究藏族古老雍仲苯教的重要場所。</p><p>經(jīng)典記載孜珠寺是觀音菩薩的道場,“孜珠”藏意為“六座山峰”,六座山峰象征觀音菩薩用慈悲和智慧度化所有六道眾生。</p><p>苯教有四大神山之說,主要有阿里的崗底斯山、林芝的本日神山,昌都的孜珠山、德欽的梅里雪山;孜珠寺六座山峰上到處是大殿、經(jīng)堂、僧舍,繁盛時期僧人多達五千人。歷代在神山修行者中涌現(xiàn)出了80位大成就者,并留下了他們的珍貴遺跡。</p> <p>那天我們在海拔4800米的孜珠寺一直游覽到晩上八點鐘才離開,正當我聚精會神地駕駛在極度復雜的下山路途中,偶爾抬頭一看車窗外的天空,只見一條極其壯觀的彩虹橫跨山頂上的孜珠寺,把雨后漸漸昏暗的天際映輝的光燦奪目,如同神話世界!這個意境真像是蒼天有靈在保佑著孜珠寺的興旺,也保佑著我們的行程一路平安。</p> <p>我們離開了丁青縣,沿著317國道一路向西約三百公里前往索縣,從這里向南便是比如縣了,我們見到了奔騰的怒江以及怒江兩岸風景如畫。</p> <p>九月份是西藏青棵成熟即將收獲的季節(jié),也是藏東大地上用絢麗色彩來編織的季節(jié),大自然給予這里的山水涂上的基色調(diào)是充滿著宗教信仰的金黃色,這種讓人眩目的燦爛映襯著天空純凈的藍色,給人以寧靜與祥和之感;在這如詩如畫的317國道沿線行走,你的內(nèi)心一定會受到極大的愛撫而變得非常的平靜。</p> <p>怒江第一灣位于比如縣茶曲鄉(xiāng),距離我們當天要去的骷髏墻?點僅只有六公里。爬上路邊小山坡,往下一看只見怒江在這里鬼斧神功般地拐成一個大寫的S彎,景色極其壯觀;如此絕妙的觀景點居然沒有一個游客,如果不是路旁插著一塊牌子,上面寫著“怒江第一灣”,或許我們根本不會停車觀景,這個“第一灣”也就與我們擦肩而過了。</p> <p>過了怒江第一灣,便馬上到骷髏墻寺院了。</p><p>據(jù)說過去極少有人有緣走近西藏骷髏墻,也許許多人根本不信有骷髏墻;西藏著名作家馬麗華在《藏北圖庫游歷》一書中肯定地說西藏有骷髏墻;他描述了莊嚴肅穆的天葬臺,盤旋飛翔的鷹鷲,舉世無雙的天葬場面,形成一個神秘世界,吸引著無數(shù)有緣或無緣走上西藏高原的人。近二年這個景點居然也成了一個網(wǎng)紅景點,但是由于路途遙遠,來到的人畢竟極少。</p> <p>這個寺廟叫達摩寺廟,那天我們進去時不見一個游客,骷髏墻部分的大門緊閉,好不容易找到一個喇嘛,好說歹說,從一百元談到二百元錢,我們付了錢,他便開了門,放我們二人進入,可以讓我們隨便看隨便走,然而沒有任何的介紹。</p> <p>整個天葬臺院子約有4000多平方米,里面一股怪怪的味道真讓人作嘔;四周有約一人高的土墻,在南墻和西墻上修有木架,約四五格,每格內(nèi)都整齊地排列著一個個人頭骨,形成兩面長長的骷髏墻,一個個威嚴的骷髏頭骨,讓人感到神圣的威懾和由衷地驚嘆!這時我才知道,骷髏墻是天葬的產(chǎn)物。</p><p>在西藏,人死后尸體全部喂鷹鷲,不留一點,唯獨比如縣達摩寺內(nèi)的多多卡天葬臺,保留了眾多死者的頭骨,此舉堪稱世界一絕。在這里你深深地為生命和情感而敬畏。</p> <p>317國道川藏北線一路向西在那曲與109國道青藏公路匯合;按照我們事先作好的攻略,我們將在那曲暫時告別317國道,而走上109國道青藏公路,再向南四百公里便到達拉薩了;從拉薩繼續(xù)向南進入山南地區(qū),再沿著219國道(原新藏線)向西進入阿里地區(qū)。在山南、日喀則和阿里南線繞行一大圈以后,最后從阿里的首府噶爾(獅泉河鎮(zhèn))重新回到317國道。</p> <p>到了拉薩已經(jīng)夜深了,但是布達拉宮廣場上還很熱鬧,這是我們第四次來到了這里;我想,或許這是最后一次來拉薩了。明天一早我們便要離開拉薩,今晚在濃濃的夜色中再次看看雄偉的布達拉宮,也算是向她道個別。</p> <p>109國道前往拉薩,沿著318國道前往山南,再向西沿219國道進入阿里,經(jīng)過了二千多公里浩瀚的巡游,我們終于又回到了317國道的最西端;一個月前我們曾經(jīng)從川西北高原由東向西沿著317國道進入西藏,今天我們又將沿著317國道從革吉、改則、尼瑪……由西向東從來時的反方向橫穿阿里北線走上了回程,這也是一條我們回家的路。</p> <p>317國道在阿里北線的每一公里都處處彰顯出無與論比的原始和凄美,四千多米的高海拔地區(qū),有戈壁鹽湖和雅丹荒漠,有茫茫草場和高原湖泊,有罕見的高原生靈和原始的藏族村落……只要你曾經(jīng)在這條路上行走過,這條路就會永遠地銘記在你的心坎里。</p> <p>印象特別深刻的是317國道改則至尼瑪?shù)耐局?,一路上大大小小、有名或無名的高原湖泊星羅棋布,那湛藍的湖水美的讓人覺得窒息;到了這里你才知道西藏絕對不是只有納木措和羊卓雍措,阿里北線317國道沿線更是一措再措,措措美的讓人目不暇接,這才是我心目中的西藏。</p> <p>317國道在阿里所到之處經(jīng)過了許多無人區(qū),那里是野生動物的天堂,我們在駕車途中,公路兩側(cè)不時出現(xiàn)各種野生動物,它們是高原精靈,它們的存在,給我們的旅行帶來了無窮的樂趣。</p> <p class="ql-block">我曾經(jīng)自駕過318國道川藏南線、109國道青藏線、丙察察進藏公路以及219國道新藏線的西藏段。如果有人問我,人的一生中如果只能有一次自駕進藏的機會,你會選擇走哪條路?我會毫不猶豫的回答,當前我一定會選擇走317國道一一壯觀的川藏北線!</p><p class="ql-block">(全文完,謝謝閱讀!)</p> <p class="ql-block">以下視頻真實記錄317國道;過了四川德格,前往省兒山隧道方向的路況及景色。</p> <p class="ql-block">317國道過了金沙江大橋便進入了西藏。</p> <p class="ql-block">進入昌都地區(qū)后的317國道川藏北線,路況不錯,但是進入了高山峽谷。</p> <p class="ql-block">過了昌都,在丁青縣轉(zhuǎn)入前往孜珠寺16公里的山路,這段路很險。</p> <p class="ql-block">從改則到班戈,317國道路況很不錯。</p> <p class="ql-block">尼瑪至班戈的317國道,一措又一措,一路上很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