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抵達西寧機場后,坐機場大巴到西寧火車站,然后坐動車去張掖</p> <p class="ql-block">去張掖的路上見到一片花海,司機大哥人特別的好,讓我們下車賞了二十分鐘的花??</p> <p>張掖七彩丹霞,僅有兩個字震撼。其氣勢之磅礴、場面之壯觀、造型之奇特、色彩之斑斕,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令人驚嘆。</p> <p>張掖大佛寺,原名迦葉如來寺,因寺內(nèi)供奉釋迦牟尼涅槃像,又名“臥佛寺”,為歷代皇室敕建的寺院,是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qū)。</p> <p>張掖木塔寺</p> <p>張掖鼓樓,又名靖遠樓,位于張掖市中心,東西南北四條大街交匯于此,是河西走廊現(xiàn)存最大的鼓樓。</p> <p>嘉峪關(guān),嘉峪關(guān),號稱“天下第一雄關(guān)”,位于甘肅省嘉峪關(guān)市西5千米處最狹窄的山谷中部,城關(guān)兩側(cè)的城墻橫穿沙漠戈壁,北連黑山懸壁長城,南接天下第一墩,是明長城最西端的關(guān)口,歷史上曾被稱為河西咽喉,因地勢險要,建筑雄偉,有連陲鎖鑰之稱。嘉峪關(guān)是古代“絲綢之路”的交通要塞,中國長城三大奇觀之一(東有山海關(guān)、中有鎮(zhèn)北臺、西有嘉峪關(guān))。</p> <p>金塔沙漠胡楊林位于甘肅省酒泉市金塔縣城以西的潮湖林場,為三北防護林體系的一部分。那里有著上萬畝胡楊林。</p><p>周邊分布大面積的沙棗樹、白楊、紅柳等大西北特有的樹種,該胡楊林分布密集,長勢良好,規(guī)模居全省之冠,景色為諸秀之首。金秋十月的胡楊,綠色的樹葉有的已經(jīng)變黃,已經(jīng)變黃的胡楊樹,在湛藍的天空下,在荒蕪的沙漠中如陽光一般明媚燦爛。</p> <p>我抱著的這顆樹是千年觀音楊,需要四五個人才能合抱住</p> <p>實在是太冷了才用圍巾包住了頭</p> <p>西漢酒泉勝跡位于鼓樓東1.9公里處,占地面積27萬平方米,是河西走廊唯一保存完整的一座漢式園林,迄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園內(nèi)有泉有湖,有山有石,建有酒泉勝跡、月洞金珠、西漢勝境、祁連澄波、煙云深處、曲苑餐秀、花月雙清、蘆伴晚舟八大景區(qū)。古樹名木,參天蔽日;亭臺樓閣,雕梁畫棟,素有“塞外江南”、“瀚海明珠”之美譽。如今,已被國家旅游局命名為AAAA級旅游景區(qū)。</p> <p>敦煌古城為漢敦煌郡治,位于黨河中下游綠洲腹地。唐立沙州、元置沙州路、明設(shè)沙州衛(wèi),其城址一脈相沿,未曾他遷。 據(jù)西北師大敦煌所李并成研究員考證推測,可能是趙破奴從令居向西進軍兩千里,于漢元鼎六年(前11年),乃調(diào)集張掖、酒泉郡人力修筑敦煌城這一西陲要塞,并筑有敦煌綠洲外圍的土河、塞城以及馬圈口堰水利樞紐。</p> <p>陽關(guān)是中國古代陸路對外交通咽喉之地,是絲綢之路南路必經(jīng)的關(guān)隘。位于甘肅省敦煌市西南的古董灘附近。西漢置關(guān),因在玉門關(guān)之南,故名。和玉門關(guān)同為當(dāng)時對西域交通的門戶。</p> <p>玉門關(guān),中國漢代長城關(guān)隘及障塞烽燧(烽火臺)遺址。位于甘肅省敦煌市北境。史籍記載,漢武帝為抗御匈奴,聯(lián)絡(luò)西域各國,隔絕羌、胡,開辟東、西交通,在河西“列四郡,據(jù)兩關(guān)”,分段修筑障塞烽燧。元鼎六年(公元前111),由令居(今甘肅省永登縣)筑塞至酒泉(今甘肅省酒泉市),元封四年(前107),由酒泉筑塞至玉門關(guān)。王莽末年,西域斷絕,玉門關(guān)關(guān)閉,漢塞隨之廢。</p> <p>雅丹地貌是一種特殊的地貌形態(tài),是一種典型的風(fēng)蝕性地貌?!把诺ぁ边@一專業(yè)名詞自斯文赫定(Sven Hed in)自1903年正式提出,并為地學(xué)工作者逐漸接受,進行研究以來,迄今已有百余年的歷史。</p> <p>敦煌莫高窟,俗稱千佛洞,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它始建于十六國的前秦時期,后歷經(jīng)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歷代的興建,形成巨大的規(guī)模,有洞窟735個,壁畫4.5萬平方米、泥質(zhì)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現(xiàn)存規(guī)模最大、內(nèi)容最豐富的佛教藝術(shù)地。</p> <p>鳴沙山月牙泉風(fēng)景名勝區(qū)位于甘肅省敦煌市城南5公里處,占地面積3.12萬平方公里,包括鳴沙山,其山東西長40余公里,南北寬約20公里,主峰海拔1715米。月牙泉處于鳴沙山環(huán)抱之中。</p><p>鳴沙山月牙泉風(fēng)景名勝區(qū),主要景點有月牙泉、鳴沙山。月牙泉處于鳴沙山環(huán)抱之中,其形酷似一彎新月而得名。鳴沙山位距敦煌市南郊5公里,因沙動成響而得名。鳴沙山為流沙積成,分紅、黃、綠、白、黑五色。</p><p>鳴沙山月牙泉風(fēng)景名勝區(qū),1994年被定為國家重點風(fēng)景名勝區(qū),榮獲“中國最美的五大沙漠之一”等榮譽稱號。2015年7月20日,被批準(zhǔn)為國家AAAAA級旅游景區(qū)。</p> <p>翡翠湖,又名水翠湖,青藏高原從前是海洋的一部分,經(jīng)過長期的地殼運動,這塊地面抬起變成了世界上最大的高原,結(jié)果海水留在了一些低洼地帶形成了許多鹽湖和池塘,翡翠湖也是其中一個。</p> <p>“德令哈”是蒙古語“金色的世界”的意思。是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州府所在地,海拔2980米,是以蒙古族為主體少數(shù)民族,很美的一個城市,巴音河風(fēng)光帶特別美,水是藍色的,天空也是藍色的。</p> <p>行車路上遇到的羊群</p> <p>茶卡鹽湖,別稱茶卡或達布遜淖爾,是位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烏蘭縣茶卡鎮(zhèn)的天然結(jié)晶鹽湖,是柴達木盆地四大鹽湖之一?!安杩ā笔遣卣Z,意即鹽池,也就是青海的鹽;“達布遜淖爾”是蒙古語,也是鹽湖之意。</p> <p>天空之鏡</p> <p>50元5公里的網(wǎng)紅小火車</p> <p>青海湖,藏語名為“措溫布”(意為“青色的?!保?。位于青藏高原東北部、青海省境內(nèi),中國最大的內(nèi)陸湖。由祁連山脈的大通山、日月山與青海南山之間的斷層陷落形成。</p> <p>青海湖旁邊的草地上見到一大群羊兒</p> <p>塔爾寺又名塔兒寺,地處青海省省會西寧市湟中區(qū)城區(qū),創(chuàng)建于明洪武十二年(1379年)。得名于大金瓦寺內(nèi)為紀(jì)念黃教創(chuàng)始人宗喀巴而建的大銀塔,藏語稱為“袞本賢巴林”,意思是“十萬獅子吼佛像的彌勒寺”,國家AAAAA級旅游景區(qū)。</p> <p>再見了,大西北!你那藍藍的天空,藍藍的水,七彩的沙漠,荒涼的戈壁,金黃的胡楊,筆直的白楊,還有那些在沙漠中頑強生長著的紅柳,沙棗樹,柳樹,留給我的是一種寂靜而粗獷的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