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織 策劃 — 悠 然<br>現(xiàn)場 指導 — 悠 然<br>出鏡 法師 — 無念 命由己造<div>攝影 后期 — 寒 山<br>拍攝 場地 — 蘇 州 重 元 寺</div> 達摩祖師在傳嵩山少林寺佛教禪宗的同時,為讓疲憊的身心得以恢復,保持健康的狀態(tài),在修習禪定的過程中就總結了調身、調息、調意、調心的方法,和有強身健體祛病延年作用的"易筋""洗髓"二經(jīng)與"五形拳",也就形成了少林武術的雛形。 禪武有三個境界,第一個境界是禪武兼修,這時候禪和武可能沒有關系,但是就像兩條平行的河流,一條是禪,一條是武。第二個境界是禪武合一,禪和武兩條河流合二為一,變成一條禪武的河流,繼續(xù)往前走。禪武合一還不是目的,只是個過程,合一之后,繼續(xù)東流,歸向大海,這叫“禪武同歸”,這個大海在自己的心中,就是智慧之海,佛性之海。最后還是要歸到自己的心里,這就是禪武合一,禪和武的基本觀念 <br> 禪是什么意思呢?可以簡單解釋為智慧以及修煉智慧的方法,還包括修成智慧后的一種境界。這個智慧就是宇宙、人生的智慧,即生命的智慧。 禪是無形的,但武術只是簡單的動作,需要禪才能立起來,冷兵器時代已經(jīng)過了,格斗的功能慢慢淡化下去,而它的養(yǎng)生功能就慢慢提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