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學校:葛渠小學 教師:趙婧哲</p> <p class="ql-indent-1"><span style="color: rgb(1, 1, 1);">陶淵明說:勤學如春起之苗,不見其增,日有所長。少兒時代的我喜歡讀書幾近“隨時能讀書,隨處可讀書”的境地,非常享受沉浸書中渾然不覺甚至廢寢忘食的感覺,對我而言,“閱讀=悅讀”。古人云,讀書有三上:“枕上、廁上、馬上”,我還多了一上——“路上”。記得讀中學時,我可是一有好書就巴不得一口氣讀完,上學路上也舍不得停,久而久之練成了用余光探路的“本事”。</span></p><p><br></p> <p class="ql-indent-1">長大后,大學畢業(yè),我成為了一名小學語文教師,我始終把多讀書,讀好書作為自我成長的重要途徑。“篤學之,慎思之,明辨之”, 將理論與自己的教學實踐相結合,注意總結和反思,做好讀書學習筆記,并力求創(chuàng)新。以讀書促提高,以反思促發(fā)展,堅持課課記錄教學反思,月月撰寫教育教學案例,努力做到邊讀邊研,邊教邊悟。在這個過程中,大量的教育教學專著已成為我的枕邊書,像孫蒲遠的《美麗的教育》,李鎮(zhèn)西的《心靈寫詩》等等,不僅因為書中有豐富的可借鑒的教育教學案例,更因為他們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智慧感染了我,啟迪了我,影響了我,聯(lián)想到自己的親身經歷使我感受到能成為一名教師,一名班主任是一件既幸運又幸福的事,因為我們每天在和學生交流相處中能收獲到純真的情感,這是其他任何職業(yè)都難以比及的。在我的讀書生活中,讀書與反思相得益彰,促使著我在教育教學中獲得長足的進步。</p><p><br></p> <p class="ql-indent-1">生命是一段不斷學習的美好歷程,時時充實自己的內涵而不炫耀,人生的路上才會處處有美景。除了閱讀和專業(yè)有關的書籍,其實真正令我心胸俱醉,蕩滌靈魂的是那些經典名著《老子》《莊子》《學記》《論語》《大學》……手捧古籍,凝神靜氣,自己的思想、言行、價值觀在被微言大義潛移默化的影響著,讀這些經典使我學會做人、學會感恩、自立自強、美好和諧,還有很多很多?!皩W高為師,身正為范”這些優(yōu)秀的傳統(tǒng)品質也會隨著我的“不言之教”使學生受到熏陶。或許有些經典不是教育教學的專著,但是其中的哲理卻使我看問題更深刻,使我在教學中常常靈光突現(xiàn)。在新課程理念下,課堂上我們倡導師生之間碰撞出生成性知識,學生與文本之間進行對話,其實老師在課堂上有時也會產生新的靈感,有自我生成的智慧。讀經典使我的內心更加強大,更加自信,能把握住每一次教育時機,享受到師生教學相長帶來的快樂!</p><p><br></p> <p class="ql-indent-1">“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終身的伴侶,最誠摯的朋友。要想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讀書習慣,讓學生感到讀書的樂趣,作為語文老師的我必須在閱讀有關教育教研的書籍之外,還要捧起一本本童書去感受那一個個有趣的故事。因此,我在教學中,始終堅持實行“讀書興?!钡睦砟睿嬲屪x書成為習慣,如同一日三餐必不可少。去年上學期開始,我用一年的時間,帶動全班學生,采用各種形式,利用早讀時間,晚上課外閱讀時間,完成了《小學生必背古詩70首》、《國學啟蒙》的背誦活動。百分之八十的學生順利通過這兩本書的抽測,拿到了喜報。并利用閱讀課的時間師生閱讀交流了《名人故事》、《百科全書》、《寓言故事》這幾本童書。閑暇之余我也讀了不少的童書,如:《童年》、《鼴鼠的月亮河》、《烏丟丟的奇遇》《海底兩萬里》、《精靈故事》、《老人與海》、《森林報》等。為了使自己腹中有“墨”,利用課余時間閱讀了《小學語文教師》、《非常父母》《閱讀文摘》、《靜悄悄的革命》等教育著作。</p><p><br></p> <p class="ql-indent-1">與書為友一路走來,伴隨著我的是職業(yè)幸福的花開一路。攜一縷書香,共一份月光,心手相挽走在路上。相信歲月的琴弦,在有書香相伴的每個季節(jié),每個日子,都會有美好的彈唱,有永遠有寫不盡的精彩。</p><p class="ql-indent-1"> </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