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和中國許多山脈相比,太行山不算大,可人們總習(xí)慣說:八百里太行;太行山也不算高,可人們脫口而出:巍巍太行!</p> <p>那是因為太行山雄奇?zhèn)グ叮v跨中華腹地,被稱為中華龍脊;更是因為人文深厚,貫穿華夏文明,被視作華夏之魂!</p> <p>太行山中,既能代表北方山岳大氣磅礴的氣質(zhì),又凝聚著眾多歷史典故和神奇?zhèn)髡f的地方,莫過于南太行的王莽嶺。</p> <p>綿綿太行山,由蒙古高原逶迤南下,一頭撞入黃河流域的中原大地,訇然隆起了一段巍峨挺拔且美妙絕倫的高地,南太行!</p> <p>南太行似乎受到上天的特殊眷顧,剛烈雄奇的山脈得到南方濕潤氣候的滋養(yǎng),于是云起了、泉響了、松綠了、花開了。</p><p><br></p> <p>正因為南太行有山有水,既有北方嶺岳的雄渾滄厚,又具南方山水的秀氣靈動,所以公認(rèn)是太行山最美的一段。</p> <p>而王莽嶺正是南太行無限風(fēng)光的典型代表,精華薈萃,像一尊華麗的王冠戴在南太行的云頂之巔。</p> <p>王莽嶺為南太行的制高點,是山西與河南的界山,也是黃土高原與東部平原的分水嶺。</p> <p>王莽嶺最高海拔1665米,最低處僅300米,巨大的落差,形成絕壁千仞、峽谷縱橫的地質(zhì)奇觀。</p> <p>綿延不絕的紅巖絕壁如斧砍刀削、巍峨挺拔,絕壁之下是縱橫相迭、幽深不見底的峽谷深澗。</p> <p> 王莽嶺與其它長嶺大川不同,密集攢聚著數(shù)十座起伏峰巒,這些峰叢也非常有特點,各展奇姿,直刺蒼穹。</p> <p>它們有的幾十座連成一片,形成峰林,山勢崢嶸,爭奇斗絕,訴說著億萬年的神奇造化。</p> <p>也有高幾米、十幾米,甚至幾十米的獨立石峰,更是獨特稱奇,成為人們驚嘆不已的必看之景。</p> <p>據(jù)說南太行的山峰并不是地殼局部隆起形成的,而是古老的地平面經(jīng)漫長歲月的向下侵蝕而留下的遺存,故一條條山脊幾乎都在同一個平面上昂然而立。</p> <p>而山脊之間幾乎直立的崖壁,巨大的深谷其實是幾億年來巖溶侵蝕,風(fēng)化崩塌,風(fēng)雨沖刷的杰作。</p> <p>所以感覺王莽嶺的山脈并不是以高聳取勝,而是像屏障一樣橫向展開,以橫亙于天地之間的那種氣勢撼人心魄。</p> <p>在溝壑嶙峋之間,隱約可見像一條條線似的羊腸古道,蜿蜒曲折伸向遠方,這對驢友來說是無法抵擋的誘惑。</p> <p>巍巍南太行,我們千里迢迢來看你,可不是只想遠遠觀望, 只有投入你的懷抱,才能深深體會你的偉岸博大。</p> <p>剛剛體驗了遠山千里一眼收的壯觀,又馬上感受到被太行群山環(huán)繞包圍的震撼。</p> <p>許多山峰幾乎直上直下,抬頭仰望,根本沒有攀登上山的路徑,手拂崖壁,心生敬畏。</p> <p>頭頂山峰刀劈斧砍,倚天拔地,腳下絕壁深澗,幽谷萬丈深不見底,森森冷氣拂面而過,每一步都驚心動魄。</p> <p>王莽嶺的魅力也許就體現(xiàn)于此,它能讓你一睹芳容,卻不能親自去體驗攀登,讓你感受到自然之博大和個人之渺小。</p> <p>只要是臺地都覆蓋著綠色的樹木,崖頂谷底,坡上路邊,石縫角落里開滿了不知名的各種野花,艷麗妖嬈、野性十足。</p> <p>或紅或黃或橙的樹葉,點綴在千峰萬壑,高山峽谷之間,秋天將她那最華麗的色彩,綻放在太行之巔。</p> <p>王莽嶺最真實的原始面貌零距離地坦然于我們面前,讓我們?yōu)橹@嘆而沉醉其中!</p> <p>站在王莽嶺重巒深處,奇峰林立環(huán)繞身邊,山谷的風(fēng)不冷不熱,帶走我們所有的煩惱,我們的心也隨山風(fēng)輕舞飛揚。</p> <p>高高的王莽嶺一直有“太行天上脊”之美譽,峰頂周邊,是山嶺最美的地方,可以看到許多名勝風(fēng)景。</p> <p>造型奇特的仙駝峰和神龜峰,遠遠望去,惟妙惟肖,正因如此,此山從前也叫“龜駝山”。</p> <p>撫云崖是一座獨立高崖,兩側(cè)陡直如削,深淵萬丈。雖未趕上雨后云海蕩漾,但霧靄升騰,遠峰隱約,亦十分壯觀。</p> <p>遠方峽谷,薄霧氤氳、迷迷朦朦,鑲嵌在天邊的峰巒,如畫中寫意,起伏連綿,濃濃淡淡。</p> <p>太行云頂遠眺,一系山脈自西向東逶迤而下,千仞峭壁裸露著渾黃肌膚,散發(fā)著粗曠原始的氣息。</p> <p>腳下石崖跌落百米,崖下的峽谷越展越寬闊,遠方綠野中的隱隱村落,已是中原大地的河南了。</p> <p>登頂華北最南端的制高點,俯瞰中州遼闊大地,頓生感慨:眼觀河南三千界,勢壓中原十二州!</p><p><br></p> <p>王莽嶺上隨處可見層層疊疊的頁巖,那獨特而有質(zhì)感的巖層,向人們昭示著王莽嶺的前世今生,記錄著歲月的淪海桑田。</p> <p>“石庫天書”就是王莽嶺頁狀巖層的典型代表,這些5億年前的古生代沉積碳酸巖,因長期沉浸于古海洋里,被溶蝕切割成書冊一般,形成一頁疊一頁的石塊。</p> <p>王莽嶺極頂,還有一處“石芽”叢林,似微縮版的石林奇觀。這其實是十幾億年前的海底礁石,經(jīng)風(fēng)雨侵蝕所形成的。</p> <p>它們似天然盆景,層巒疊嶂,奇峰櫛比,皆在其里,山川縱橫,峽谷幽奧,盡含其中,被稱為微縮版“小太行”。</p> <p>太行山位于華夏中心,從上古神話到新中國誕生,五千年來從未缺席。王莽嶺每座山峰,每塊石頭都有著神奇的故事。</p> <p>王莽嶺所在的山西陵川縣,相傳是商代箕子推演圍棋的地方,如今公認(rèn)為世界圍棋發(fā)源地。2004年,中國棋院院長陳祖德和韓國世界冠軍曹薰鉉曾在此高崖對弈。</p> <p>遠眺奇峰攢聚,俯瞰濤走云飛,陳院長不禁感嘆:“到了王莽嶺,方知世上美!”于是此崖被后人稱為“方知崖”。</p> <p>如今南太行最著名的莫過于掛壁公路了,位于王莽嶺北側(cè)的昆山掛壁公路就是太行山七條掛壁公路中最險的一條。</p> <p>一百多個側(cè)窗一字排開,像蜿蜒的隧道,又似精美的畫廊,震撼心魄,美不勝收。</p> <p>相傳春秋時琴師鐘子期曾佇立此臺,背對巍巍太行山,面向滔滔黃河水,創(chuàng)作的靈感油然而生,王莽嶺上第一次回蕩起千古名曲【高山流水】。</p> <p>如今琴臺猶在,而古人不見。高坐琴臺,遠方凝望,只有風(fēng)聲,沒有琴聲。</p> <p>王莽嶺流傳最廣、最久遠的還是“王莽趕劉秀”的典故,這座山就是以此得名,這里的每處名勝都有兩位的影子。</p> <p>王莽是西漢重臣,輔佐了四位小皇帝,功高蓋世。阿諛之人以在王莽嶺(當(dāng)時叫龜駝山)發(fā)現(xiàn)龍脈神龕(內(nèi)刻天書王莽登基)為由,勸其代漢稱帝。</p> <p>劉秀乃漢皇室破落宗親(其實和王莽也是親戚)起兵反叛新朝。兵敗,遂逃往太行山王莽嶺。</p> <p>劉秀之所以跑到險峻異常的王莽嶺,是因為聽說王莽的龍脈在此,他必毀之。我們眼前看到的就是被毀壞的龍脈神龕。</p> <p>王莽一路狂追,將劉秀攆上一道深澗邊緣,窮途末路的劉秀眼看無處逃生,便拼死縱身一躍,竟跳過此峽。絕處逢生的劉秀成了東漢的漢光武帝,此處也留下一個勵志的名字“劉秀跳”。</p> <p>王莽與劉秀的傳奇,或許真實發(fā)生,或許只是一段故事,但王莽嶺的山岳神奇,卻多了一份豐厚的內(nèi)涵。</p> <p>雖說王莽嶺大刀闊斧般的雄奇?zhèn)グ妒且蚱洫毺氐牡乩順?gòu)造而成,但我覺得,那也和王莽劉秀兩位英雄豪杰賦予的魂魄有關(guān)。</p> <p>王莽嶺是看一眼就忘不掉的地方,是一幅雄奇的山水畫,一座天然的博物館,一卷厚重的歷史書。</p> <p>來過王莽嶺的人,都會學(xué)會一首詩,不用背,都會記?。骸安坏峭趺X,豈識太行山。天下奇峰聚,何須五岳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