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山東省沂水師范學校,始建于1948年7月,是紅色政權在山東解放區(qū)建立的第一所師范學校。自建校以來,學校治學嚴謹,人才輩出,杏壇桃李,遍撒沂蒙,輝耀齊魯,輻射大江南北,夯實了教育基礎,傳播了中華文明,推動了社會的發(fā)展。</p><p class="ql-block"> 沂水師范校址,位于沂水縣城中心街南部,茶庵街43號,坐西朝東,東高西低,一進大門是一條寬寬的中心路,路的兩邊是郁郁蔥蔥的柏樹,這條路把整個學校分為了兩部分,路北自東向西依次為:辦公區(qū)、教學區(qū)、女生宿舍區(qū),路南自東向西依次為:實驗室、禮堂、食堂、操場,操場南部是教職工宿舍區(qū)。</p><p class="ql-block"> 我們學習期間的學校領導:</p><p class="ql-block">校 長:朱憲發(fā)</p><p class="ql-block">書 記:單衍引</p><p class="ql-block">教務主任:張 琳</p><p class="ql-block">團委書記:徐文忠</p> <p> 沂水師范學校大門</p> <p> 這是學校中心路,趙樂軍同學站在校車旁邊。</p> <p class="ql-block"> 中心路南側,是建于1952年的沂水師范千人大禮堂,1992年拆除,原址后改建為圖書實驗樓,2010年后開發(fā)為翰林華府小區(qū)。</p> <p class="ql-block"> 中心路北邊是教學樓,是學弟學妹的教室,我們的教室在后面,是平房。</p> <p> 學校校園東高西低,臺階以上是教學區(qū),臺階以下是女生宿舍區(qū)和操場。</p> <p> 男生宿舍區(qū)在學校外面的一個院子里。</p> <p class="ql-block"> 在沂水師范學校建校35周年之際,1983年9月17日,446名莘莘學子分別從沂南、蒙陰、沂源、沂水、莒縣、莒南、臨沂七個縣區(qū),懷著對美好生活的憧憬,興高采烈的來到了人民教師的搖籃——沂水師范,開始了為期三年的學習生活。也許是因為從小對老師的崇拜,也或許是因為爸爸媽媽哥哥都是老師的緣故,未來的職業(yè)——當一名優(yōu)秀教師,便成了我唯一的選擇。</p><p class="ql-block"> 83級的這446名學生,編排為10個班級,我和43名同學一起被分到了7班,學號9號,從此,沂水師范83級7班,便成了一個永久的符號——留存心間。</p><p class="ql-block"> 83級7班班主任:宋國華</p><p class="ql-block"> 83級7班任課教師:</p><p class="ql-block">文選:王桂貞 沈懷興 武傳江(沂南)</p><p class="ql-block">語基:竇永堂(六班班主任)</p><p class="ql-block">幾何:宋國華 </p><p class="ql-block">代數(shù):劉業(yè)軍 鄭合剛</p><p class="ql-block">物理:李玉玲 丁兆團</p><p class="ql-block">化學:胡尊利 徐文恒</p><p class="ql-block">政治:高振達 王士新(沂南)</p><p class="ql-block">歷史:徐以江(沂南)</p><p class="ql-block">黨史:楊加德</p><p class="ql-block">地理:劉加英</p><p class="ql-block">生物:苗本旺(沂南)</p><p class="ql-block">音樂:趙榮彬</p><p class="ql-block">體育:焦春亮 屈光明 申云強</p><p class="ql-block">美術:孟慶常(沂南)付紀英</p><p class="ql-block">書法:徐泮忠</p><p class="ql-block">電教:陳維會</p><p class="ql-block">心理學:孫 凱</p><p class="ql-block">教育學:劉蘭生</p><p class="ql-block"> 83級7班班委</p><p class="ql-block">班 長:于明高</p><p class="ql-block">團支部書記:管繼忠 鄭 磊</p><p class="ql-block">學習委員:劉維山</p><p class="ql-block">文藝委員:岳曉蕾 曹克泰</p><p class="ql-block">體育委員:趙樂軍</p><p class="ql-block">生活委員:馬順峰</p><p class="ql-block"> 83級7班學生名單:</p> <p> 沂南籍8人:岳曉蕾 范 麗 賀方茹 寇廷錄 李振興 劉方忠 邢翊翔 楊西峰</p> <p> 蒙陰籍4人:趙樂軍 趙傳君 王煥嶺 馬順峰 </p> <p> 沂源籍5人:劉長芬 鄭家學 崔云堯 蘇守玉 馬福生</p> <p> 沂水籍8人:王世娟 張淑菊 劉永山 孫慶軍 葛永強 盧世新 朱有志 王瑞書</p> <p> 莒縣籍10人:趙厚霞 劉運芳 陳 敏 孫玉敏 于明高 劉維山 魏玉山 馬英北 于昌廷 朱立成</p> <p> 莒南籍1人:莊乾偉</p> <p> 臨沂籍8人:周 婕 孟祥芳 曹克泰 管繼忠 楊翠忠 鄭 磊 李傳新 朱西武</p> <p>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初期,初中中專非常熱門,因而很難考,能被沂水師范錄取,我十分高興,分到7班以后,我也特別幸運,因為我們遇到了最負責任的班主任和優(yōu)秀的教師團隊,老師們不僅學識淵博,而且盡職盡責,我們才得以在這個嚴肅認真的學習環(huán)境中,學到了更多的知識和做人的道理,奠定了當好一名人民教師的各項基礎。</p> <p> 這是我們的班主任——宋國華老師,那年他剛剛從臨沂師專畢業(yè),二十歲,我們十六七歲,雖然差不多是同齡人,但是他對我們的要求卻是非常嚴格,早晨在教室里聽我們晨讀、晚自習看我們寫作業(yè),所以每一次期末考試,我們班的成績都是最好的!但是,宋老師不大喜歡組織活動,記得有一次學校組織歌詠比賽,我是班里的文藝委員,比賽前利用課余時間進行訓練,宋老師擔心影響我們的學習,就說:趕緊訓練,練完好好學習!還有就是組織元旦晚會,他會給我們唱第一首歌,也會跟上一句:同學們抓緊時間,演完了接著學習!</p> <p class="ql-block"> 這是我們的文選老師——王桂貞,一位不但知識淵博、德高望重而且還是永遠面帶微笑的老師,記得開學不久,她給我們安排了一篇作文,描寫班級里的一位同學,要求通過對這位同學的外貌、語言、動作、性格等特點的敘述,讓人一看就知道寫的是誰,結果我的這篇作文,被王老師當做范文在班里讀了,之后,同學們的眼睛齊刷刷看向了這位同學——趙樂軍,王老師也樂壞了。下面這張照片是2012年12月,王老師來沂南,我們在智圣湯泉拍的。</p> <p class="ql-block"> 這是我們的音樂老師趙榮彬一家,趙老師特別有才,二胡拉的非常棒,性情溫和,從他那里學到了許多音樂知識,因為我是文藝委員,我們接觸比較多,十年聚會時,一見面就喊:“岳曉蕾”,特別親切呢!</p> <p> 這是教化學的胡尊利老師,也是鄰班8班的班主任,性格幽默,衣著時尚,課堂氣氛很活躍,我的化學成績一直很好。</p> <p> 這是我們的體育老師焦春亮,總是笑嘻嘻的,他的課堂同學們都很喜歡,后來他就調回臨沂了,由屈光明和申云強老師接手我們的體育課。畢業(yè)后有一次我去臨沂函授考試,正巧遇到焦老師,問道:“你是岳曉蕾吧?”</p> <p> 王士新老師教我們政治,知識面廣,課堂教學內容充實,生趣盎然,字寫的也漂亮,總能讓我們羨慕不已。</p><p> 徐以江老師教我們歷史課,風趣生動,通俗易懂,印象深刻,每次考試都能得高分,每一節(jié)課,我們都很期待。</p><p> 武傳江老師教我們文選課,每一次上課都要整理講桌上的衛(wèi)生,總能引經(jīng)據(jù)典來拓寬我們的知識面。</p> <p> 這就是我們班的教室,照片里是我們的班長于明高和生活委員馬順峰,雖然是低矮的石頭房子,地面也是泥土的,但是這并不影響我們的熱情,在這里,我們學習生活了三年,許多美好的回憶都封存在里面了,記得教室前面有乒乓球臺,課前飯后趙樂軍、寇廷錄、蘇守玉等同學就會圍在那里打球,直到上課的老師來了才戀戀不舍的回教室。</p><p> </p> <p> 那時候,我們不用交學費和生活費,學校發(fā)給飯票,女同學吃不完,都送給男同學了, 除了上課,最熱鬧的莫過于下課后排隊買飯買菜了,每當下課鈴響起,負責買飯買菜的同學們,便會一躍而起,飛快的奔向食堂,一邊跑一邊用勺子敲打盆子,大家一齊敲,聲音可大了!記得教我們文選課的沈懷興老師說過這樣一句話:“用盡黃河之水,洗不盡沂水師范飯菜里的泥沙”,其實也沒有這么夸張。這是食堂后門,打開水的地方。</p> <p> 這張合影的背景是操場,東北角臺階上的房子是實驗室,記得操場西墻邊上有一排白楊樹,西北角的那三棵高大粗壯。中間是籃球場地,每當課外活動時間,男同學打球,女同學散步,每一處都是青春靚麗的風景。記得有一次學校組織6000米馬拉松越野賽,我們班女生都不想?yún)⒓?,班主任宋老師說:“都沒去的,班委成員帶頭參加”,沒辦法,我就去了,跑到最后,兩條腿都不聽指揮了,基本上是在機械運動了,最后只得了17名,雖然沒有拿到名次,也算是完成了任務。</p><p> 還記得有一年暑假,排球隊在校訓練,被壞人盯上了,早晨有學生去廁所,有人尾隨進去想占便宜,結果這位學姐個頭很高,而且訓練有素,把那個壞人打的落荒而逃,很是長了女生的志氣,從此,師范女排聲名遠揚。</p> <p> 籃球場上,不斷奔跑著充滿青春活力的身影,喜歡打籃球的趙樂軍同學,這個習慣一直延續(xù)至今。</p> <p> 王瑞書 趙樂軍 王煥嶺</p> <p> 學校大禮堂很寬敞,能容納全校師生在這里參加會議、聽講座、舉行公開課、進行歌詠比賽等活動。每次舉行活動,如果時間久了,或者內容不夠精彩,后面的同學就會起哄。</p><p> </p> <p> 我們的考試制度非常嚴格,每次考試,都是兩個年級交叉編排考場,監(jiān)考老師也都認真負責,考場秩序非常好,考出的成績都很真實。</p> <p> 學校的管理制度也非常嚴格,每天早晚自習,學校都會檢查紀律,晚上熄燈鈴一響,都會有值班人員檢查宿舍,來來回回好幾遍,直到我們睡熟為止。</p> <p> 關于衛(wèi)生,在校三年,我一直屬于二組,每當星期二下午學校就會進行衛(wèi)生大檢查,我負責衛(wèi)生區(qū),每到秋季,樹葉開始飄落,站在樹下,抬頭仰望,這一樹樹的葉子何時才能落完???</p> <p> 學校非常重視學生的校外實踐活動,1984年初夏,學校組織我們去游覽莒縣浮來山,這是我們平生第一次旅游,每一個人都興奮不已,看看這一大車的學生,每個人的臉上都是笑容呢!</p> <p class="ql-block"> 全體女生14人,和我們敬愛的王桂貞老師在千年銀杏樹下,留下了珍貴的瞬間。</p> <p> 朱西武和楊西峰</p> <p> 寇廷錄和臥龍泉</p> <p class="ql-block"> 趙樂軍和文心亭</p> <p> 于明高和文心亭</p> <p> 劉永山和文心亭</p> <p> 三年,彈指一揮間,人生最美好的青春歲月就這樣匆匆走過,縱使心中再有不舍,也都要在6月30號那天離開學校,回原籍報到,奔赴各自的教學崗位,開始嶄新的教師生涯,肩負起培養(yǎng)優(yōu)秀人才的使命!感謝沂水師范,感謝老師們的辛勤培育,讓我們圓滿的完成了學業(yè),感謝同學們的日夜陪伴,讓我們建立起深厚的友誼,這三年,我們收獲了知識,鍛煉了能力,增強了信心,堅定了信念!</p> <p> 我和趙厚霞在沂水照相館合影留念</p> <p> 我和劉運芳 陳 敏 王世娟,在實驗樓前合影留念。</p> <p> 十兄弟和住了三年的學生宿舍</p> <p> 我班的14位女同學</p> <p> 83級7班 44位同學和老師們畢業(yè)合影</p> <p> 83級沂南籍同學和教我們的沂南籍老師合影</p> <p> 我們畢業(yè)時,學校門前的道路還沒有鋪好,地面上全是石子。</p> <p> 十年后,我們如約而來……</p> <p> 十五年后再聚首</p> <p> 二十年后,我們歡聚一堂。</p> <p> 聚會之后,邀請同學們來沂南,游覽諸葛亮公園,登上英雄孟良崮。</p> <p> 送劉長芬回沂源</p> <p> 2019年8月14日,我去日照學習,和趙厚霞來到海邊,從來不需要想起,永遠也不會忘記,滿滿的回憶,都是那青春年少的學生時代。</p> <p class="ql-block"> 畢業(yè)34年來,從未忘記初心,始終牢記使命,一直堅守在教學一線,如今已接近退休年齡,回望來時路,不敢說桃李天下,卻也不辱使命,收獲滿滿。</p> <p> 對于母校的感情,30多年從未改變,每一次去沂水都會來學??纯?,2011年帶領學校語文教師來沂水三中,觀摩市級講課比賽,來到學校舊址,只看到了東南角的一處斷壁殘垣,然后和沂水師范畢業(yè)的校友們一起來看看新建的學校,感受到的全是震撼!現(xiàn)在無論從校園環(huán)境、教學設施,還是師資力量、教學質量,都是全省一流,合并到臨沂師范學院后,我們學校跨上了高等教育的辦學平臺,以強勁的實力、嶄新的姿態(tài),挺立于沂河之濱、蒙山之畔。</p> <p class="ql-block"> 對于沂水師范的眷戀,我想,應該是每一位師范學生的共同情結,因為那里有我們敬愛的老師,有親愛的同學們,有我們的青春歲月,有我們的美好年華,我們在這里汲取了寶貴的知識,留下了最美的容顏!愿一切美好的記憶都定格為永恒,沂水師范——永駐我們心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