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學們,一定要混出個樣子來!”我從大巴車的窗口探出腦袋,向送別的人群大聲喊。車開出了十分鐘,我突然嚎啕大哭起來,同鄉(xiāng)老張不住的擦我的眼淚,并安慰我“別哭了”。<br>二十一年過去了,我再也沒見過那些同學們,而老張也已在教育局走上了領(lǐng)導崗位。 <b>1 父母的努力</b><br><br>寒風吹拂著北方的大地,時間到了1999年初,我在滄州師范讀三年級。<br>那年春節(jié)過后,尚未開學,父母趁著去縣城趕集的機會,要干件大事。“得去找找永安哥,看看安排工作的事?!蔽夷赣H說。永安叔叔是我父親的表弟,當兵轉(zhuǎn)業(yè)后,在公安局做副局長。<br>清晨,我和父母騎了十八里,來到縣城。集市上熙熙攘攘,父母破例給我買了一件牛仔褲,一件牛仔褂。母親還說:買的是大一號的,你還在長個兒??上В覜]再長起來,那件衣服就一直當大褂,穿了好多年。<br>穿過胡同,我們找了永安叔叔的平房??磺吧⒙涞男?,表明叔叔家并不整潔。談?wù)摰慕Y(jié)果,也不盡如人意。好在,我作為中師生早已經(jīng)接受了命運:回原籍,當老師。留城里?滄州的買個單元樓要17萬,聽到這個數(shù)字,我好久沒喘過氣來。至于轉(zhuǎn)行做別的,我沒考慮過,也沒受過訓練。“還是安心回學校,等著畢業(yè)吧”18歲的我喃喃自語到。 <b>2 畢業(yè)前的時光</b><br><br>每逢開大會,校園的主路就擠滿了人,大家都拎著凳子,排隊進禮堂?!?65班,拿著凳子,走起!”聽到號令,我們便緩緩的向前挪。<br>禮堂里擠了800多人,作為畢業(yè)之前的最后一次大會,規(guī)模和時間上,都是空前的。具體講什么,不記得了,只是望著黑壓壓的800多個腦袋,我想:這些人都就業(yè)后,國家一個月得準備多少錢發(fā)工資?。?lt;br>畢業(yè)前的生活,沒有想象得輕松。3月份,教育部發(fā)文,拉開了關(guān)閉中等師范院校的序幕。大約有2周時間,我們的任務(wù)就是:搞衛(wèi)生。為了迎接“省檢”,提高并校的籌碼,我們近乎變態(tài)的搞起了校園衛(wèi)生。用到,長廊,雕塑,連花園里大點的樹葉,都擦拭了一遍。<br>我們開始處理自己的“遺物”,大鐵柜是無法帶回家的,于是都便宜賣回給學校。3年時間,有的地方掉漆了,我們就調(diào)出顏色,用毛筆去補漆,然后兩人做搭檔,抬到生物樓去上交。<br>粉色的畢業(yè)留言冊發(fā)下來了,同學間忙著互寫留言。那時經(jīng)濟條件有限,班里也沒有聚餐,三年的飯,都是蹲在禮堂(兼食堂)的地上吃過來的。這樣的畢業(yè),和我之后大學和研究生畢業(yè)相比,寒酸很多。<br>一個暗戀我的人,把我叫到教室外,向我訴說最后的衷腸,可惜我什么也不會說。等到離別前一夜,學生會和政教處如臨大敵,整夜值班,嚴防死守。好在我們這屆畢業(yè)生老實,只扔了幾個暖水瓶,也有人大喊了幾聲:某某,我愛你!但沒有更多的暴力事件。<br>接下來就是本文開頭一幕,學校雇了大巴,把各縣學生分別送回了老家。 <b>3 新的開始</b><br><br>暑假無事,母親做教輔書小生意,我陪她去了趟保定,并給自己買了本英漢大辭典。妹妹沒去過縣城,我便騎自行車帶著她去,并買了一個豎笛,一個橫笛,期間鄰居還給我介紹對象,而我最重要的是:等待分配結(jié)果。<br>中師的培養(yǎng)方向是小學教師,不過我分到了中學,也是我的母校。3年前,我中考全縣第二名,再加上校長重視我,我被直接分配到初三教化學。無論時分到小學的,還是初一的,都對學校的決定,有些憤憤不平。校長還托父親告訴我去鄰村一位他認可的老師家,討教教學經(jīng)驗,我去了,不過,他沒給我傳授什么。<br>父母早給我買了輛錢江摩托車通勤,我也偶爾騎自行車去上班?!暗谝荒?,非常重要,一定要好好表現(xiàn)。”我父親說。于是,每天清晨,父親便“嘎達,嘎達”的拉風箱,熬粥給我做早飯。午飯是在學校食堂吃,因為不發(fā)工資,我們要自己掏錢買飯,一般都是吃一碗炒土豆絲,吃兩個饅頭。 <b>4 最終的結(jié)果</b><br><br>中師三年,父親經(jīng)常給我寫信,勉勵我好好學習,可惜要到學習的回報和價值,需要等待,甚至是煎熬。一次開大會,我曾經(jīng)去請教的那位老師在臺上哭了起來,因為不發(fā)工資,他快活不下去了。2000年代表著21世紀的到來,從1999到2000,一年沒發(fā)工資后,我選擇了離開。<br>我教的兩個班級,期末考試在平行班中取得第一,令我欣慰?!皳]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毕M业碾x去,不傷害一朵小花,不帶走一片云彩。 <h5><b>作者:</b><div>蘇蔓瓜,河北省肅寧縣人,1999年畢業(yè)于滄州師范學校,畢業(yè)后在鄉(xiāng)村中學任教一年。2010年北京科技大學研究生畢業(yè),現(xiàn)居北京,在一外企北京分公司擔任技術(shù)支持主管。看作者更多的故事,上美篇搜用戶“甜甜的蘇蔓瓜”。</div></h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