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人是在不知不覺中變化的,這種變化有時大到從一個極端走到另一個極端。</h3></br><h3>小的時候,我是個極不安分的孩子,在家里坐不住,總想往外跑,天不黑,肚子不餓,絕不回來。</h3></br><h3>那時候喜歡呼朋喚友,一大群孩子在樓下玩各種游戲,樂此不疲,如果下雨,就躲到樓道里玩,沒了活動空間,幾個小朋友圍坐在一起,拿幾個羊拐也能玩上大半天。</h3></br><h3>哪想到長大以后,尤其到了中年,卻像變了個人,宅且獨 ,但凡湊合有吃有喝,真不想走出家門。當(dāng)然,小小家中,有花酒茶書相伴,也自有乾坤,并不覺得煩悶。</h3></br><h3>與人交往也變得越來越少,朋友都在,幾乎也都和我一樣,平時無聲無息,有事的時候都能找到,我們是同一種生態(tài)吧。我沒有朋友圈,沒有很多群,經(jīng)常一天里手機寂靜,這樣的獨處讓我覺得輕松,自由,怎么就變成這樣呢,其實,我也好奇。</h3></br><h3>有一年去日本,在箱根一家溫泉民宿,被剛進門的一幕吸引。那是一間不算很大的接待空間,可能因為陰雨天,光線有點暗。沒有我們習(xí)慣的沙發(fā)茶幾,空空的,只在對面墻正中的地方有個矮幾,上面端正地擺放著一個瓷瓶,樣子簡單,是那種深色粗瓷,里面插著一支造型別致的干枝。四壁也同樣干凈,只在側(cè)面墻上掛著一幅長形卷軸,是一幅線條簡單的水墨。整個空間只有老板娘的眼神是暖色的,溫婉卻不失熱情,淺灰色和服,和這樣清雅的環(huán)境融為一體,走進來的一刻,被那里的氛圍吸引。<br></br></h3></br><h3> <h3>那年在日本逗留了半個月。日本是個勾著人買買買的地方,澀谷,新宿,心齋橋......商業(yè)街人山人海,商品多到讓人眼花繚亂,京都那條主街上游人如織,往小街上走走,就會看到和所有熱鬧很不一樣的小小景致,緊閉的木門,門前空地一塵不染,一盞低懸的紙燈,一株經(jīng)過悉心修剪的植物,是和箱根民宿如出一轍的清雅味道。<br></br></h3></br><h3> <h3>后來在奈良,在大阪,在五湖地區(qū),在一個個大景觀面前,想象著人潮退卻,眼前會是怎樣的景象,應(yīng)該是大片留白里,寥寥幾筆,那樣的美在中國畫里有,在生活中比較少見到。眼前滿滿的時候比較多,在不覺中想象空間被太多的表達搶占,在日本,忽然感覺到,有一種美,比姹紫嫣紅,金碧輝煌,鋪天蓋地,更讓人覺得舒服和余味悠長。<br></br></h3></br><h3> <h3>從此,便對日本文化里這樣的調(diào)調(diào)勾引著看了很多相關(guān)的東西,終于明白那深深吸引我的格調(diào)叫:侘(cha)寂。<br></br></h3></br><h3>所謂“侘寂”是一種微妙的審美境界,不同于被廣泛認(rèn)可的大眾審美,往往用粗糙的原生質(zhì)材料加以表達,更貼近自然,少有雕飾,帶著長時間使用消耗,被歲月打磨過的痕跡,現(xiàn)出古樸的光澤,呈現(xiàn)簡樸,收斂,枯淡的樣貌,然而,這種寂寞又寡欲的表達,帶給人的卻不是憂傷和絕望,是沉淀,安靜,放低,放下,讓人不由得從張揚中收回自己,很自然地從外求回到內(nèi)觀,充滿禪意。<br></br></h3></br><h3> <h3>所謂審美,喜好與年齡總是有關(guān)系的,想想自己年輕的時候也是熱情的,燦爛的,經(jīng)常血脈噴張,想做大事,想走得遠,飛得高,想跟上潮流,不甘人后。先不說能力有多大,做得好不好,反正總是不滿現(xiàn)狀,心里有那么多不平和憤憤。<br></br></h3></br><h3>歲月更迭,星移斗轉(zhuǎn),走過了很多路,經(jīng)過了很多事,見識了很多人,變化是在不知不覺中的,原來覺得重要的,現(xiàn)在不再重要;原來孜孜以求的,現(xiàn)在竟可以慢慢放下;原來以為美的,現(xiàn)在不再吸引我;而原來覺得樸拙無光的,時間久了,竟品出了其中的味道。人生真的很奇妙,我被生活無聲地修理著,這個過程叫成長,現(xiàn)在這份心境或許才是成熟。<br></br></h3></br><h3> <h3>都說人沒什么便想要什么,我這么急切渴求靈魂的充實圓滿,也折射出我內(nèi)在的匱乏和缺欠吧,哪里還有理由不學(xué)習(xí),不修煉,不追求精進呢。<br></br></h3></br><h3>日本文化中將侘寂之美發(fā)揮到極致,融入到很多生活細節(jié)當(dāng)中,包括建筑,美術(shù),花藝,茶道,飲食...... 幾乎無處不在,那種簡單里蘊含的深刻道理,樸素中呈現(xiàn)的高貴,經(jīng)常令我感到觸動。生命的本質(zhì)應(yīng)該是低調(diào),靜寂,無痕的,在這種“無一物”的境界里,去體會無常,無可避免,進而達到接受和順應(yīng)。經(jīng)過這樣的心路歷程,人也會變清涼一些,覺醒一些,通透一些吧。<br></br></h3></br><h3> <a href="https://mp.weixin.qq.com/s/SnVLKa8xU3s3d5fZYMqKxw" >查看原文</a> 原文轉(zhuǎn)載自微信公眾號,著作權(quán)歸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