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人人操人人叉|色五月婷婷俺也去|久热福利在线视频|国产一区在线资源|日本无遮挡一区三区|操碰免费在线播放|国内A片成人网站|黄片无码大尺度免费看|欧美亚洲一二三区|8090碰人人操

山東旅行記3-2(淄川)

時間

<p> 淄川旅行記</p><p>久試不第棄功名,說鬼說仙蒲松齡。</p><p>豆棚瓜架開新生,刺貪刺虐譏世人。</p><p>聊齋園內(nèi)曲徑幽,狐仙妖艷更媚情。</p><p>落葉滿徑沙沙響,期盼艷遇狐貍精。</p><p>梓橦山隱鬼谷子,傳授奇才有四人。</p><p>龐統(tǒng)孫臏武韜略,蘇秦張儀馳縱橫。</p><p>原山群塑古戰(zhàn)場,《曹劌論戰(zhàn)》刻山崗。</p><p>撫碑背誦古詩文,以弱勝強齊國傷。</p><p>原山復(fù)建齊長城,現(xiàn)代建筑無古魂。</p><p>旅游開發(fā)博眼球,贗品無華難茍同。</p><p>探幽齊山古長城,歲月磨歷已無蹤。</p><p>上山下山掛壁路,越過齊門看勁松。</p><p>劈山峻峰如斧劈,山峰高聳萬仞立。</p><p>手撫古老齊長城,憂驚齊國將士魂。</p><p>千里尋夫孟姜女,寒衣未著心如焚。</p><p>劈山驚聞夫已難 ,慟哭蒼天長城崩。</p><p>故事凄美始春秋,情動九州淚紛紛。</p><p>偶在劈山睹出處,一束野花表敬呈。</p><p>孫臏夢泉劈山下,仗劍泉涌夢泉村。</p><p>石屋石院古村落,日落月出民風(fēng)純。</p><p><br></p><p>淄川旅行景點紀(jì)要</p><p> 蒲松齡故居 聊齋城 蒲家莊 梓橦山 鬼谷子園 原山森林公園 齊魯古戰(zhàn)場 齊長城 石海 齊山風(fēng)景區(qū) 劈山風(fēng)景區(qū) 齊長城 孟姜女哭夫處 夢泉古村落 </p>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一部《聊齋》鬼文壇,公子夜讀狐仙探。我們來到《聊齋志異》作者蒲松齡的家鄉(xiāng)——淄博市淄川區(qū)的蒲家莊。這里的有“蒲松齡紀(jì)念館”,館內(nèi)有大量介紹與蒲松齡有關(guān)的文物資料,還有大量不同中文版本和外文版本的《聊齋志異》。還有反映聊齋文化的“聊齋城”(類似小公園)。通過曲徑、假山、池荷、樹藤、小亭、房舍、雕像點綴等表現(xiàn)手法,再現(xiàn)了聊齋故事的鬼仙幽情,給我們留下了深刻印象。秋風(fēng)瑟瑟,枯華飄零,葉隨腳響,探幽石洞,尋找狐仙未果。想必是我們?nèi)胗臅r間不對,若是月上樹梢,公子吟詩之時,狐仙就會出來尋緣,看來我們是沒有艷福的。</p><p><br></p> <p>   聊齋城是淄川蒲家莊集體投資興建,以聊齋故事為主題的大型名園景區(qū),它位于淄博市淄川區(qū)洪山鎮(zhèn)蒲家莊。這里是世界短篇小說之王蒲松齡的故里,屬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qū),他們以弘揚蒲氏文化為己任,不斷加大聊齋文化旅游資源的開發(fā)力度,整個聊齋城占地1000畝,現(xiàn)已形成體現(xiàn)蒲氏文化、聊齋文化為特點的山東特有的文化園林。</p> <p>  聊齋城是蒲氏后裔為了弘揚聊齋文化耗巨資修建,保留明清建筑風(fēng)格的基礎(chǔ)上,新建了蒲松齡藝術(shù)館。蒲翁后人為適應(yīng)旅游市場發(fā)展需要,組建了淄博聊齋旅游發(fā)展有限公司。他們以弘揚蒲氏文化為己任,不斷加大聊齋文化旅游資源的開發(fā)力度,已形成柳泉、聊齋宮、狐仙園、石隱園、滿井寺、俚曲茶座、墓園等旅游景點,使聊齋城成為聊齋文化展示專區(qū)。</p> <p>  莫言說“一部聊齋傳千古,十萬進(jìn)士化塵土”?!捌阉升g紀(jì)念館”是在蒲松齡故居基礎(chǔ)上于一九八零年建成。擁有六個小院、七個展室,占地面積5000多平方米、展覽面積2000多平方米。陳列體系完備、展覽內(nèi)容豐富,是淄博市最負(fù)盛名的文化旅游勝地之一。蒲松齡一生勤于創(chuàng)作除《聊齋志異》外,幾乎涉及文學(xué)的各個門類。蒲松齡創(chuàng)作的詩現(xiàn)存1056首、詞119闋,這些詩詞題材廣泛,內(nèi)容豐富,既有反映社會現(xiàn)實、揭露社會矛盾的作品,也有描寫田園風(fēng)光、吟詠歷史古跡、感慨身世、抒發(fā)個人情感、謳歌愛情等。</p> <p>  蒲松齡,字留仙,別號柳泉居士,一生窮困潦倒,官場失意,先生奮志著述,將自己的滿腔孤憤,注入筆端。</p><p> 蒲松齡 與《聊齋》 </p><p>久試不第心意冷,豆架棚下思人生。</p><p>設(shè)茶換取怪異事,集腋匯裘聊齋成。</p><p>刺貪刺虐如錐筆,說鬼說妖警世人。</p><p>尚若為官勤公務(wù),怪異小說少一本。</p> <p> 蒲松齡在他的《聊齋志異》中,寫人生、寫社會,寫鬼怪,同時也在寫他自己。他的科舉之路剛開始非常順暢,縣、府、道考試連奪三個第一,高中秀才。但接下來就很不順利了屢試不中。學(xué)問有通過,如椽巨筆就是考不中舉人。他懷才不遇,科場失意,滿腹牢騷無處發(fā)泄。正因為如此,他才看到別人看不到的民情,才使他與下層百姓有更多的接觸,更多的交流,更多的聯(lián)系。為創(chuàng)作他設(shè)茶棚,征集怪誕故事,為創(chuàng)作集累了大量素材,創(chuàng)作出《聊齋志異》不朽之作。</p>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聊齋城內(nèi)的“狐仙園”建筑錯落有致,小巧美觀,包括共笑亭、留仙橋、柳拉碑、奇幻門、聚仙峰、臥狐、獨眼狐等景觀?!笆[園”內(nèi)建有遠(yuǎn)心亭、同春堂、遲月亭、九回廊、文梓樹、蔓松橋、霞飴軒及各種石景等,并有假山、怪石及花草?!傲凝S宮”內(nèi)有《羅剎海市》、《席方平》、《畫皮》、《嬌娜》、《尸變》等聊齋故事藝術(shù)雕塑作品,并采用燈光、音響、電影技術(shù)表現(xiàn)手法,再現(xiàn)了蒲松齡筆下神鬼狐妖的藝術(shù)形象。</p><p><br></p> <p>  “狐仙園”是聊齋城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游人必去踏足之地。狐仙肯定沒有,但園林很有藝術(shù)性,從小園的色彩設(shè)計上采取灰色為主,給人以蒼桑腐舊之感,也更能體現(xiàn)是野狐藏身之所。再配以曲徑院墻修竹枯藤,給人以凄涼敗落之地,不是人待的地方,正是妖魔鬼怪的家園。若是月上樹梢,秋風(fēng)落葉,天上再傳烏鴉的哀鳴之聲,不知在那個角落傳來貓咪類似怨女叫聲,還不嚇?biāo)廊肆恕?lt;/p> <p> 在聊齋城內(nèi)走走停停,看看拍拍,雖沒發(fā)現(xiàn)狐跡,但發(fā)現(xiàn)了聊齋城的美。聊齋城面積不大,但內(nèi)容很多,有江南園林的意境,而且城內(nèi)用院落和假山藤蔓等分割了許多小園,修竹過墻,假山洞藏,落葉隨風(fēng),曲徑通幽,還真營造出妖精藏身之所,有游客說,晚上一人有不敢走的感覺。</p> <p> 艷遇狐貍精</p><p><br></p><p> 莫遣貶詞狐貍精,其實狐仙最懂情。</p><p> 公子夜讀四書苦,磨墨打扇存愛心。</p> <p>  《聊齋志異》俗名《鬼狐傳》是中國清朝小說家蒲松齡創(chuàng)作的文言文短篇小說集。小說構(gòu)建了一座姹紫嫣紅的愛情百花園。它們或為揭露封建統(tǒng)治的黑暗,或為抨擊科舉制度的腐朽,或者反抗封建禮教的束縛,具有豐富深刻的思想內(nèi)容。描寫愛情主題的作品,在全書中數(shù)量最多,它們表現(xiàn)了強烈的反封建禮教的精神。其中一些作品,通過花妖狐魅和人的戀愛,表現(xiàn)了作者理想主義的愛情觀。</p> <p>  聚仙峰雕塑了眾多的小狐貍,它們是狐仙的家小。她們在此修練了不知多少年,尚未成仙。所以只能天天在山洞外執(zhí)勤護(hù)巢,不時唱著:</p><p> 仙姑叫我來巡山,不敢貪玩滿山轉(zhuǎn)。</p><p> 若遇公子來叩門,仙姑吩咐把路引。</p><p> 聚仙峰下有一深洞,曲彎徑深,黑腥潮濕,這也許就是狐仙的老窠。你想進(jìn)入而演義人妖愛情故事嗎?</p> <p>  在聊齋城我們穿上古裝,打起油紙傘,來一約穿越時空秀,興致勃勃地在聊齋城里信步,感覺自己就是蒲松齡筆下的率真可愛的嬰寧姑娘!這真是一次令人陶醉而難忘的體驗。</p> <p> 聊城中的柳泉,又名"滿井",是蒲翁設(shè)茶采風(fēng)之地?,F(xiàn)立有沈雁冰題寫的"柳泉"石碑。青石砌就的泉口,泉水四溢,令游人流連忘返。蒲松齡除《聊齋志異》外,還創(chuàng)作了上千首俚曲作品,俚曲茶座正是演唱觀賞俚曲的上佳去處。游客若有興趣駐足品茶,聽上幾段俚曲,自是一種難得的享受。</p><p><br></p><p><br></p> <p><span style="color: rgb(25, 25, 25);"> 聊齋城里有很多小景點,移步換景,景景相連,石隱園是古香古色的仿明清建筑,有江南水鄉(xiāng)的園林特點。是看景還是尋仙?</span></p> <p>  在魔鏡前我倆也成妖了。</p> <p> 梓橦山位于淄博市淄川區(qū),在做旅游功課時,查得梓橦山有鬼谷子活動遺跡,決定去找一找。梓橦山距古城淄川7公里,為城區(qū)近郊第一高山,梓潼山谷深林密,峭壁危巖,溝壑相間,僻靜幽邃,傳說為鬼谷子練兵講學(xué)之地,是鬼谷子文化的重要發(fā)祥地之一,更是魯中一座歷史文化名山,占地1500余畝。</p> <p>  1994年,梓橦山鬼谷風(fēng)景區(qū)興建,時任中央軍委副主席、國防部長遲浩田為梓橦山風(fēng)景區(qū)大門題寫"鬼谷仙境"。遲浩田上將山東省招遠(yuǎn)人,看來請他來題景區(qū)門頭是合適的,而遲浩田的書法蒼勁力道,或許他還認(rèn)真研讀過《鬼谷子》這本奇書,說不定還是鬼谷子不知名的弟子。</p> <p><span style="color: rgb(25, 25, 25);"> “鬼谷子”叫什么名字,說法不一,有的地方叫王栩,有的地方叫王禪,在梓橦山,民間流傳鬼谷子就是"王禪老祖"。他在梓橦山作窟三丈,潛心修煉,著成了《鬼谷子》這本集智慧、謀略之奇書,并在此講學(xué)傳播他的思想。全國多地有鬼谷子活動過的遺跡,說明鬼谷子活動廣泛。</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25, 25, 25);"> 鬼谷子是春秋戰(zhàn)國時期縱橫家的鼻祖,是中國歷史上一位極具神秘色彩的人物,被譽為千古奇人。他奇在什么地方?在史書上幾乎不見蹤跡,更無生平簡介,連姓名都不清楚。鬼谷子就像是春秋時期的神一樣,人們對他知之甚少。唯有《鬼谷子》一書,廣泛論述縱橫捭闔之謀略,涉及天文地理含蓋面廣泛。他門下的弟子蘇秦、張儀是戰(zhàn)國時期耀眼的政治家謀略家。孫臏龐統(tǒng)是戰(zhàn)國時期著名的軍事家。 </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25, 25, 25);">  孫臏、龐涓、蘇秦、張儀四人因得到鬼谷子真?zhèn)鞫麚P天下。孫臏?zhǔn)驱R國的軍師,在中國歷史上曾留下田忌賽馬、請師出屋等金點子故事,并策劃了齊魏桂陵、馬陵等著名戰(zhàn)役。龐涓</span>戰(zhàn)國初期魏國名將與孫臏同拜于鬼谷子門下,因嫉妒孫臏的才能,恐賢于己,因而設(shè)計把他的膝蓋骨刮去。蘇秦提出“合縱”六國以抗秦的戰(zhàn)略思想,并最終組建合縱聯(lián)盟,任“從約長”,兼佩六國相印。張儀首創(chuàng)“連橫”的外交策略,游說六國入秦。得到秦惠王賞識,封為相國,奉命出使游說各國,以“橫”破“縱”,促使各國親善秦國,受封為武信君。</p><p><br></p> <p>  經(jīng)查全國有很多處“鬼谷洞” ,這說明鬼谷先生不止在一處停留并著書講學(xué)。春秋戰(zhàn)國時期百家爭鳴學(xué)派眾多。主要有: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學(xué)說、以墨子為代表的法家學(xué)說、以鬼谷子為代表的縱橫捭闔學(xué)說。最終墨子弟子商鞅“徙木立信”變法圖強使秦國由弱到強。張儀“合縱連橫”使秦統(tǒng)一六國,立下豐功偉業(yè)。孔夫子周游列國無一國君“復(fù)禮”,只能自嘲“如喪家之犬”。任何一種政治學(xué)說只能與歷史潮流相合才有生命力,違背歷史主流只能被歷史拋棄。</p><p><br></p><p><br></p> <p>  曾獲1997年上海大世界吉尼斯之最的長64米,寬1.2米,共計8300字的《鬼谷子》三卷二十三篇用160片瓷板刻貼于一面墻上,是鬼谷園一處重要文化景點?!豆砉茸印芬粫枪砉认壬簧芯靠v橫捭闔的文化精髓。鬼谷子亦神亦人,不管是史書還是其他書籍里的信息,對鬼谷子的一切都沒有完整的記載,真實的鬼谷子是怎么樣的人,我們可能永遠(yuǎn)不知道。瓷板刻貼于銅牌后的長墻上。</p> <p>   鬼 谷 子</p><p><br></p><p>亦人亦仙鬼谷子,著書傳授謀略策。</p><p>遠(yuǎn)交近伐馳戰(zhàn)國,合縱連橫四高才。</p><p>孫臏龐統(tǒng)善武略,蘇秦張儀謀聯(lián)拆。</p><p>自古中華英才出,順時而為放異彩。</p> <p>  在梓橦山景區(qū)游歷中,我們發(fā)現(xiàn)有許多村民騎三輪車、摩托車、電瓶車載著各式盛水桶前往密林中。經(jīng)問得知,他們是取泉水家用,有的說已取水三十多年,我們好奇前往。山果一泉,好事砌池。水量略小,僅勺掏取,無取自流。泉出石隙,水清透澈。曲首借勺,瓢飲品嘗,甘冽可口,潤心滋肺。后盛瓶帶走,拙詩一首表記。</p><p> 梓 橦 泉</p><p><br></p><p> 梓橦山間一泉眼,村民清晨擔(dān)回飲。</p><p> 曲首借勺飲一瓢,甘甜潤心精神清。</p> <p>  原山國家森林公園位于山東省淄博市博山區(qū)西南,是淄博市唯一一家國家級森林公園。原山歷史上曾是重要的宗教活動場所,也是春秋戰(zhàn)國兵家爭戰(zhàn)之地。宋代玉皇宮、明代紅門和泰山行宮、清代呂祖廟等文物古跡掩映于密林之中,中華五千年的歷史畫卷一一巖畫,展現(xiàn)于懸崖峭壁,喀斯特地貌形成的石海為北國奇觀,歷史上文人墨客留下了豐厚的文化積淀。</p> <p> 在原山之嶺有一座高大的新建塔式建筑,走近方看清正立面的題字-——望海樓,聽著名字好氣魄。轉(zhuǎn)而疑念陡生:這里遠(yuǎn)離大海,怎稱望海樓?帶著疑惑不斷攀登,看解說給出了答案或許也是原設(shè)計者的思想:一觀林海——碧波如煙;再觀群山——虎踞龍蟠;三觀石?!氯弧?lt;/p><p><br></p> <h1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color: rgb(1, 1, 1);">&nbsp; 步入森林公園,碧樹參天,百鳥爭鳴,花草茂盛,空氣清新,是難得的一處天然氧吧。</span>當(dāng)步行到《原山森林游樂園》入口處時,我們沒有繼續(xù)沿公路前行,而是順著“森林樂園”邊一條石階小道登山,因為這條石階小道比走公路近很多,而且我們可以一邊玩一邊抄近道何樂而不為呢?</h1><p><br></p> <p>  在通往“望海樓”的山道兩旁有許多石刻像,他們是古代圣賢和近代大德之人。游客在圣賢注視下走向山頂,我們邊走邊念起他們的名字內(nèi)心充滿崇敬,似是以朝圣之心拾級而上。大凡能在此站立經(jīng)受世人瞻仰的,多是出自山東的古圣先賢,千百年來被人們所提起和頌歌,每個人都或多或少影響了一個時代乃至世代。居功至偉流芳后世,真乃圣人也。</p> <h1 style="text-align: justify;">  碧霞元君行宮位于原山國家森林公園內(nèi)占地1560平方米,道教宮觀。行宮始建于1602年(明萬歷三十年),歷經(jīng)幾度劫難,清代、民國曾多次重修?,F(xiàn)存建筑和布局均系明、清風(fēng)格。碧霞元君行宮為三進(jìn)院落,有石坊、山門、正殿、配殿、官廳、鐘鼓樓等48間。1984年政府撥款重修,翌年4月竣工始恢復(fù)原貌,為原山公園名勝之一。</h1><h1 style="text-align: justify;">道教是中國本土教,現(xiàn)乏后人,已逐冷落,主要原因是與現(xiàn)實脫節(jié),不能解決民眾的精神安慰。</h1><p><br></p> <p>  原山齊長城是鋼筋水泥復(fù)建品,不是真品。齊長城我國最古老的長城,據(jù)查公元前350年,齊“筑防以為長城,東至海,西至濟(jì)州千余里以備楚”。從春秋后期至戰(zhàn)國中期長城修建完畢,史稱齊長城。秦長城是公元前214年秦始皇遣大將 蒙恬 北逐匈奴,筑長城萬余里,以防匈奴南進(jìn),史稱秦長城。</p><p> 另:蒙恬史稱“筆祖”?!懊色C,狼尾拖血于地,頓悟制筆”。改金書為筆書(毛筆),是中國書寫史上最重要的變革。秦統(tǒng)一后,令李斯、趙高進(jìn)行文字改革,二人創(chuàng)“隸書”,意,奴隸也能認(rèn)識的字,竹簡成為重要的“紙”而走進(jìn)文化史。</p><p><br></p> <p>  原山假齊長城,位于原山國家森林公園海拔420米處,上面建有烽火臺、城門關(guān)、藏兵洞。蜿蜒曲折的城墻雄距小巔,如龍橫臥,雖是復(fù)建品,似乎“再現(xiàn)”了春秋風(fēng)采,在景區(qū)內(nèi)呈東西向。據(jù)查,齊長城遺址在原山境內(nèi)蜿蜒出沒近5公里,依山取勢,因險設(shè)塞,就地取材,多由青石、粘土堆砌而成,歷經(jīng)2500余年的風(fēng)雨侵蝕,人為破壞主體長城早已無存?,F(xiàn)在的原山齊長城是為旅游開發(fā)而在遺址上的復(fù)建品,沒有歷史感,也沒有蒼桑古韻。雖登上“齊長城”但不是我想看到的。</p> <p> 這次山東行我有一個愿望就是探訪中國最古老的齊長城。原山上所看到在遺址上的重建的齊長城,心中有無限的失落感,從梓橦山到原山我失望了。真正意義上古老的齊長城你在那里?網(wǎng)上的介紹與實際有很大的差距。真實的沒有看到,假的還是要細(xì)細(xì)看一下,從爬滿藤蔓假齊長城,我知道它重建于很多年前。不論如何在新長城的腳下有古老齊長城的靈魂,歷史的靈魂。</p> <h1 style="text-align: justify;">&nbsp; 穿過齊長城關(guān)隘門,是“石海棧道”牌坊,邁過此牌坊就進(jìn)入了“原山國家森林公園”內(nèi)一處特有遠(yuǎn)古地貌——“原山石海”。所謂“南有石林,北有石?!奔粗赣诖?。這些山石重重疊疊,錯落有致,遠(yuǎn)遠(yuǎn)望去,宛如浩瀚大海里的波濤咆哮著滾滾而來。石海的每一塊石頭都有上億萬年的歷史,它們經(jīng)過時光的雕刻,演變成一幅平靜而又生動的浮雕畫卷,壯觀而又自然。</h1><p><br></p> <h1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石海由成千上萬塊巨石組成,每一塊巨石都有生動活潑的形象,有的像駱駝遠(yuǎn)行,有的似老牛躬耕,有的若大龜遨游,是一種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大約在兩億五千萬年前,這里是一片浩瀚的海洋,海底沉積的許多厚重石灰?guī)r,經(jīng)過地球長期的造山運動和地殼變化,露出了地面。約在200萬年以前,由于石灰?guī)r的溶解和風(fēng)雨侵蝕作用,形成了石海。</span></h1><p><br></p>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石海在我國北方是非常罕見的自然景觀,它忠實地記載著地球演變的歷史,把我們帶進(jìn)2億5千年前的海底世界,成千上萬塊巨石宛若海浪滾滾,如似海鷗鳴叫,如現(xiàn)海底的精靈,千姿百態(tài),栩栩如生,琳瑯滿目,使游客于自然怡情之中頓覺妙處橫生,原山石海有"南國石林,北國石海"之美譽,歷史上文人騷客留下了豐厚的文化積淀。</span></p><p><br></p> <p> 原山石海</p><p><br></p><p>蒼海桑田越成山,巖石裸露白茫茫。</p><p>齊魯長城群山逶,春秋風(fēng)云古戰(zhàn)場。</p> <h1 style="text-align: justify;">  離石海棧道不遠(yuǎn)就是“天門”石坊,石坊下面就是“天梯”,直達(dá)山谷深淵,站天門向下看,山風(fēng)勁吹,令人寒立。我們沒有下天梯到山谷,而是前往齊魯古戰(zhàn)場遺址群雕和點將臺。</h1><p><br></p>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在原山國家森林公園內(nèi)有重現(xiàn)齊魯古戰(zhàn)場的大型塑像,它反映的是發(fā)生于公元前684年齊魯之戰(zhàn)。此次戰(zhàn)役是齊、魯間的重要戰(zhàn)役,以魯國取勝而告終。在中學(xué)時有一篇古文《曹劌論戰(zhàn)》,記述了這次戰(zhàn)斗。古文是左丘明所著《左傳》中的一篇。老師要求我們背誦,至今我仍能背誦一部分。在原山看到這組反映“十年春,齊師伐我……”的齊魯之戰(zhàn)塑像,我突然想起中學(xué)課文《曹劌論戰(zhàn)》并背誦了一部分,特有歷史感——古老的戰(zhàn)爭史和中學(xué)時代的“小歷史”。山上樹叢中有《曹劌論戰(zhàn)》全文石碑。</p><p><br></p> <p>  《曹劌論戰(zhàn)》一文中,記述著一名足智多謀且懂戰(zhàn)略戰(zhàn)術(shù)的魯國鄉(xiāng)人——曹劌。勝利后魯莊公詢問曹劌取勝的原委。曹劌回答說:“一是有民眾的廣泛支持,二是憑恃將士勇氣。第一次擊鼓沖鋒時,士氣最為旺盛;第二次擊鼓沖鋒,士氣就衰退了;等到第三次擊鼓沖鋒,士氣便完全消失了。齊軍三鼓罷,士氣已完全喪盡。而我軍士氣卻正旺,此時反擊,一鼓作氣,自然能打敗齊軍”。接著曹劌又說明未立即發(fā)起追擊的原因:齊國實力強大,不可等閑視之,要慎防佯敗設(shè)伏。后看到他們車轍紊亂旌旗歪斜,這才大膽地建議實施戰(zhàn)場追擊。看來真有“肉食者鄙未能遠(yuǎn)謀”的可能。</p> <p> 曹劌論齊魯之戰(zhàn)</p><p><br></p><p> 淄博原山古戰(zhàn)場,齊魯爭鋒春秋忙。</p><p> 以弱勝強魯桓公,曹劌獻(xiàn)策載左傳。</p><p> 立信安邦能治國,一鼓作氣齊兵亡。</p><p> 今日游覽探遺跡,《曹劌論戰(zhàn)》詠山崗。</p> <p>  齊山風(fēng)景區(qū)位于淄博市淄川區(qū)太河鎮(zhèn)政府南5公里。是全國唯一一家以齊文化為主題的觀光、休閑、度假、旅游風(fēng)景區(qū)。占地面積36平方公里,最高海拔868米;人文資源豐富,歷史遺跡眾多,是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qū)。景區(qū)內(nèi)步游山道全長7.5公里,沿途有眾多景點,最具代表的景點是“齊山四絕”:高山懸瀑——觀音瀑;絕壁云頂——唐三寨;十里畫廊——古棧道;帝王龍脈——齊門洞。景區(qū)游覽前半程看水,后半程看山。</p>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要登齊山首先要過一座吊橋,從山的這邊直達(dá)另一座山,撟下是瀲滟碧水湖水。從晃悠悠的人工吊橋進(jìn)入, 齊山的美景便映入眼簾。</p><p><br></p>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過吊橋便來到一個完整的小村落,成衣鋪,鐵匠鋪,藥鋪,酒莊等,雖說小村落是為旅游開發(fā)而新建,但所有建筑是取自齊山的片石打造,再配以石板路石牌坊還是有一定的旅游價值,特別是卡通石屋等更是小朋友們的最愛了。</p><p><br></p> <p>  在民俗村看到了兒時看到現(xiàn)在已不多見的場景——釀酒作坊。距作坊很遠(yuǎn)就聞到濃濃的酒糟之香,開始心中納悶何來酒糟之香?待轉(zhuǎn)過幾彎拐過幾房才看到釀酒作坊。特濃的酒糟之香彌漫了整個石屋好新奇,這是兒時看過的場景??此麄儼枇舷洛?,一絲不茍。與主人聊天得知,現(xiàn)在幾乎沒有民間釀酒作坊了,很苦難銷成本高。這可是純糧食酒,本想買點帶在路上自飲,考慮上山沉且不便而作罷,想想很后悔。</p>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風(fēng)景秀麗的村落,住在這里像世外桃源,開始進(jìn)入爬山模式,走走停停,全程要2一3個小時。小土地廟的對聯(lián)很好吧。上聯(lián):齊天齊地齊山,下聯(lián):山峻山秀山齊,橫批:水木禪心。人應(yīng)向水木一樣一切順從自然,順風(fēng)應(yīng)水,日出而陽,月出而陰。水木無心人有意,禪修時常在心底。</p><p><br></p> <p>  進(jìn)景區(qū)過亭,映入眼簾的就是這里“映佛池”。繞過池水往上就進(jìn)入了櫻花長廊(我們?nèi)サ募竟?jié)櫻花早開過了)。在進(jìn)山攀峰之路上有許多小景并配以文字,雖不具什么文化含量,細(xì)想想也還有趣。如在一很小的池水上方刻有“沉魚”二字,這是說游客你好美呀,不是你看不到魚,而是魚羞于自己沒你俊美而自沉水底了,待你走后它就出來了,哈哈有趣想吧。</p>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半山處有觀音閣寺廟一座,對面有一小瀑名曰觀音瀑。山體滲水而出,順巖壁而下落入一溪潭,潭內(nèi)幾乎被水草占滿,水質(zhì)清澈。好事者攜紅錦魚放生于潭內(nèi),紅魚游于水草間,時入水底,時出水面,不知魚兒是否喜愛這山這水這池?</p><p><br></p>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盤山小路崎嶇蜿蜒,怪樹盤繞,時不時冒出一片小花,景色迷人。走累了停下腳步眺望一下群山,雖不能一覽眾山小,但也能看山巒起伏,一派蔚然,日照斷崖,懸壁涂金,特能感受大自然的美,疲勞消了,視野寬了,藍(lán)天白云,人在齊山,心在云端。</p><p><br></p> <p>  齊山上的“百齊圖”,就是說“齊”字的一百種寫法。以前見過“百福圖”什么的,說實話也就是為旅游服務(wù)奪人眼球而已。在登齊山的山路上,有許多齊國成語故事牌立于路旁,有詞條有解釋,你可以一路一路看,也還成趣,并能消除疲勞,也增加齊山的文化含量。</p> <p>  齊山:一角一景一階一成語,一山一瀑一潭一斷崖。</p> <p>  齊山的自然景色美得有內(nèi)涵。我們?nèi)r正遇山東省“齊文化研究協(xié)會”在齊山召學(xué)術(shù)年會。齊山是全國唯一一家以齊文化為主題的自然觀光風(fēng)景區(qū),這里山青水秀,這里奇石林立,植被蒼翠,而齊文化底蘊彰顯深厚,優(yōu)美的自然風(fēng)光與濃厚的人文景觀珠聯(lián)璧合,相互輝映,整個齊山就是一幅幽美生動的寫意山水畫。古齊國或許因有齊山而冠國名,第一次去我就愛上了這座山。</p> <p> 登齊山累了,在吊籃里坐下來休息一下,喝口水,補充點能量,看看遠(yuǎn)方的群山。秋高氣爽,滿目湛藍(lán),空氣清澈,一覽眾小,群山起舞,溝壑水潺,秋風(fēng)微至,尚未層染。</p> <p> 看齊山云頂花海,美輪美奐,賞心悅目,似乎疲勞頓失。天高云淡,風(fēng)和日麗,北方的天不似南方的天,北方秋日的天清而高,白綢般云舒暢而少。南方的天云重而沉,灰濃難化,似有壓抑之感。齊山之頂則不似這樣,我愛北方秋日的天,更愛齊山之頂?shù)奶旒疤煜碌纳n山勁松,山水林一體的自然美。</p> <p>  “醉入花叢”是溶入齊山云頂花海最好用詞。愛美之心人人有之,愛花之美溶入花海拍照留影,應(yīng)是女同志的最愛。</p><p><br></p>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站在齊山頂?shù)臄嘌律咸魍h(yuǎn)方,群山起舞,逶迤天際。但我們可沒有毛主席的“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當(dāng)年萬戶侯……”的激情與豪邁。我們只不過帶著愿景來到齊山,已感受到了“好一派北國風(fēng)光”。我是為尋找古老的齊長城而來齊山,但遍尋整天山頂未發(fā)現(xiàn)一處斷垣殘存,只是發(fā)現(xiàn)了古齊國士兵用于舂搗食物的石臼。經(jīng)詢問工作人員得知,以前僅山頂一處有十余米古齊長城的殘垣,因開發(fā)修路等而蕩然無存,可惜了,我似乎有哭的感覺……。</p><p><br></p>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從齊山山項到齊門的下山棧道,是齊山著名的“十里畫廊”觀賞區(qū),風(fēng)景比上山要好,主要是道險具曲,多數(shù)地段是在山崖上鑿出人行道,有的路段要曲身才能通過,有的地段要側(cè)身才能通過。一邊是高不可攀的懸崖,一邊是令人頭暈的萬丈深淵,雖沒有“猿叫三聲淚沾裳”的凄厲,但也怕山上落石,因多處地段有提醒游人快速通過警示牌。</p><p><br></p>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齊門洞,當(dāng)?shù)厝怂追Q窟窿洞,山洞位于海拔650米的山體上,山頂是枝葉繁茂的紅葉嶺。齊門洞長38米、高16米、寬4米,呈東西方向穿山而過,有江北第一洞之稱。立于洞中,山風(fēng)呼嘯而過,一早一晚,在洞中可望日月之光,欣賞齊山最為著名的景色"齊門夕照"。相傳當(dāng)年齊桓公小白與公子糾爭奪王位時就是從這個洞中穿山而過,抄近路搶先回宮,登上王位成就霸業(yè),因而齊門也叫帝王之門。</p><p><br></p>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一路下山,一路風(fēng)景,景隨路轉(zhuǎn)。走走看看,下山?jīng)]有上山那么累,也不趕時間。我們是在淄川區(qū)包車去齊山的,的哥師傅在山下停車場等我們,所以我們可以隨心所欲,屬自由行吧。</p><p><br></p>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在“十里畫廊”棧道上行走,眼睛只顧看山景,在一處拐角的崖壁上突然有“回頭望月”四個紅色大字,停頓瞬間猛然醒悟?;仡^果然看到高處的側(cè)崖上有一個洞,透過光線宛若一輪眉月懸掛于天空,真巧趣也,若沒有提醒還真錯過了齊山這一特色之景。從“回頭望月”到稍停頓悟到彎月高懸,這一過程是美妙的,巧趣的,令人回味的。</p><p><br></p>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不得不低頭”,是十里畫廊的一段棧道,不低頭彎腰是過不去,這或許是鑿路時故意留下的一小段。是在警示:人的一生不論是工作還是日常生活,總有難過的坎,只有“以曲求伸”才能走過。人都有挺胸的志向,但不是永遠(yuǎn)都是抬頭挺胸,俗話說“人到彎腰樹,不得不低頭”,很有哲理吧。</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齊山再見了,帶著愿景來懷著遺憾歸,沒有探尋到古老的齊長城?;氐匠鲎廛嚿?,我同的哥師傅說道遺憾,師傅說有一山肯定有,他雖沒去過但聽游客說過——劈山。</p><p><br></p> <p>  </p><p> 齊山風(fēng)景區(qū)</p><p><br></p><p> 盤山曲道水潺潺,燕子細(xì)瀑似珠串。</p><p> 一步三景山巒秀,林深蔚藍(lán)棧道轉(zhuǎn)。</p><p> 山頂花海多彩色,古齊衛(wèi)士臼米喘。</p><p> 齊山四絕耐看眼,帝王龍脈齊門穿。</p> <p>  與的哥師傅談好車資后從齊山直奔劈山,已是下午時間緊。劈山當(dāng)?shù)乩习傩辗Q作“大寨”,故名思義,劈山之頂有山寨,還不止一座,從遺跡看應(yīng)為兩座。一座位于獨山寨上,寨中有一個水窖;一座位于獨山寨以北,劈山的主山峰上,山寨的北門現(xiàn)遺留一扇石門。劈山有大小五、六座山峰組成,呈一字排列,因其懸崖陡峭,像刀劈斧砍一般,故名劈山。劈山的東北邊是涌泉村,西南邊是夢泉村,兩村莊都是古村落很有旅游價值。</p> <p>  劈山,位于青州城南約6公里,東臨磨臍山,北面云門山。云駝諸峰與其山勢相連。由劈峰、神龜峰、人中峰、佛鼻峰四峰組成,主峰劈峰遠(yuǎn)望似刀砍斧劈,一分為二,故稱“劈山”。劈山海拔800米,這里是泰沂兩山脈的接壤處,劈山諸峰南北一字排開,東西部為懸崖峭壁,俊秀挺拔,巖體垂直如刀劈狀,中間有獨山寨,大小寨南北相望,烽火臺,關(guān)隘口等,寨里設(shè)有兵營駐扎處。 其中獨山寨、大寨、小寨都建有齊長城和兵營,并且為一整體。齊長城遺址是目前中國保存最完好、規(guī)模最大的齊長城遺址。</p> <p> 我們從夢泉村下車直奔劈山頂峰齊長城而去,我們必須在天黑前完成登山下山的任務(wù),留給我們的時間約4小時,一刻也不能浪費,氣喘吁吁和兩腿酸痛的我們奮勇攀登,目標(biāo)直達(dá)主峰和齊長城。我們先登劈山主峰后下山繞道再攀獨山峰,兩峰不連接,中間有“一線天”如斧劈一般將兩峰分開。獨山峰是孤立的故名“獨山峰”,劈山主峰以西有幾座山峰相連,齊長城就在主峰及幾座山峰的峭壁上。</p> <h1><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齊長城我終于看到你了,昔日的黃塵古堡,荒廢的城墻烽臺;暗淡了刀光劍影,遠(yuǎn)去了鼓角爭鳴。陡峭的山崖城郭,茂密的森林植被,二千多年的歲月,淹沒了戰(zhàn)場廝殺。遙想有多少戍邊的將士葬身于高山峻嶺,死者長已矣,日月依舊東方升。</span></h1><p><br></p> <p> 齊長城古老的長城 / 七雄之一的齊國 / 是國力和霸業(yè)的象征 / 春秋霸王的齊國 /齊長城古老的長城 / 長城之父的長城 / 雄心立在泰沂山嶺 從平陰到黃海逶迤千里 / 齊長城我崇拜你的偉大 迢迢千里只為尋找你 / 我足跡幾山未見蒼顏 /我為叩拜來到劈山 / 我終于見到了你齊長城 / 二千五百年的歲月 / 摧殘了你健碩的身軀 / 你衰老了 魅力依舊 / 你見過多少江山更替 /你見的最多的還是日月東升 / 我知道你想說往事如煙 / 更 怕被世人忘記 / 不會的我心中永遠(yuǎn)有你</p><p><br></p><p><br></p><p><br></p><p><br></p><p><br></p> <p> 齊 長 城</p><p><br></p><p>山東行探齊長城,苦攀幾山未得見。</p><p>后經(jīng)的哥巧手指,一睹劈山長城顏。</p><p>墻立峭壁沿山走,烽樓危危山之巔。</p><p>齊國筑城千余里,珍貴便是成殘垣。</p><p><br></p> <p> 獨山寨也叫大寨,相對孤獨的山體,登獨山寨要攀較長且很陡的鋼制曲折懸挮。它的南面緊挨著主峰石和尚山,有“一線天”相隔,獨山寨是一座非常陡峭而且獨立的山體。在一字型的劈山山體中顯得特立獨行。寨項面積不大有蓄水池,還有地窖式兵營遺存,它與南邊的山峰挨著很近,形成一個“一線天”景觀稱“風(fēng)門”,在崖壁上有石刻“風(fēng)門”二字。</p> <p>  春秋戰(zhàn)國時,淄川是齊魯及齊楚交界之地,是兵家必爭之地。這里山勢險峻,如同刀劈了一般,因而得名劈山。劈山屬于泰沂山脈余脈,海拔700多米,它也是齊長城防御體系中的一處重要山峰。從劈山山頂向西北至蓮花山主峰,可以看到由石墻和石砌房子組成的齊兵營遺址,原先的早已坍塌。為開發(fā)旅游加以整修和復(fù)建,所用建材均是取自齊山片石壘砌。比淄博市博山的原山鋼筋水泥復(fù)建的齊長城更有看點。</p> <p> 在古齊長城上走走看看,撫摸一下近2500年前齊國人搬動過壘砌過,并為守護(hù)大齊國做過貢獻(xiàn)的石頭。石頭是無謂的,但它們知道遙遠(yuǎn)的故事,蒼桑的往事,它們親眼見過腥風(fēng)血雨的慘烈,吶喊斯殺的攻守聲,它們見證了守衛(wèi)將士“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的永不言敗,用我必勝的軍人氣質(zhì)。</p> <p> 在劈山至夢泉村的半山坡,我們見到一石碑石房半隱于樹林之中,走近細(xì)看天呀!競是孟姜女哭倒長城處。趕忙采野花獻(xiàn)祭。后查資料顯示,孟姜女哭倒的是齊長城而不是秦長城。孟姜女哭長城是中國民間四大愛情故事之一,他們是:牛郎織女,孟姜女,白蛇傳,梁山伯與祝英臺,它們是構(gòu)建中國民間文化重要組成部分。</p><p> 獻(xiàn)祭孟姜女</p><p> 千里迢迢送寒衣,驚聞夫亡長城下。</p><p> 哭天搶地聲淚俱,天憫地顫長城塌。</p><p> 情動春秋孟姜女,凄美愛情感華夏。</p><p> 今日偶見立碑處,敬獻(xiàn)野花心不假。</p> <p>  夢泉村位于淄川區(qū)淄河鎮(zhèn)海拔500余米。相傳戰(zhàn)國時期,孫臏與龐涓在此交戰(zhàn),孫臏帶領(lǐng)的齊軍被包圍,人困馬乏。一個白須老人入得孫臏夢中,指地可挖清泉,晨按夢中老人所指之地開挖,得甘泉涌現(xiàn)。將士們飲后頓感精神抖擻,力量倍增,便一鼓作氣打敗了龐涓帶領(lǐng)的魏軍。孫臏率眾將士向蒼天焚香拜謝,并揮劍寫下“夢泉”二字。</p>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夢泉村是一個區(qū)域面積不大的典型的大山里的古村落,建村于明代,現(xiàn)存明民居3600平方米、清民居3150平方米,民國民居5000平方米,民國后至80年代所建民居600平方米,古街總長約2000米。有各個時期所建的碧霞祠、玉皇廟、孫臏書院等建筑3處,面積共300平方米。夢泉村與涌泉村(沒時間去)相隔于劈山,圴屬于石屋石墻石路民風(fēng)純樸的古村落,是旅游網(wǎng)紅打卡地。</p><p><br></p> <h1 style="text-align: justify;">  夢泉村還是一個遠(yuǎn)近聞名的長壽村,首批入選中國傳統(tǒng)村落后,原本不到100人的村子名氣、人氣漸旺。這里青山綠水,成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hù)村落,國家AAA級旅游景區(qū)。景區(qū)分為避暑山莊休閑區(qū)、齊長城遺址古兵營千年石門旅游區(qū)、福壽文化區(qū)、尋古探幽區(qū)、農(nóng)家樂民俗風(fēng)情區(qū)、原生態(tài)自由采摘區(qū)六大區(qū)域。</h1><p><br></p> <p> 走進(jìn)村夢泉一個深山峽谷里的世外桃源,在中國還有多少這樣的古村落,村落雖經(jīng)開發(fā)打造,但不失古村落的風(fēng)韻。</p>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一山一水孕育著百年古村,一磚一瓦低語著歲月故事。山村不大,三面環(huán)山,置身其中隨處可見青石壘成的院落。石階小巷兩旁叢生的樹木在秋風(fēng)中搖曳生姿,高高的柿子樹上碩果累累,春華落盡,碩果滿枝。在村里隨便走走看看,撫摸一下院墻清涼的石頭,爽潤我燥熱的手,把額頭貼上去大腦立馬清醒,不大的農(nóng)家石院承載著過去走向幸福小康。</p><p><br></p> <p> 夢泉村的村容村貌很好,一看就知新農(nóng)村建設(shè)卓有成效。我們旅游看古村落時,常聽人說變味了沒意思,沒有原始感。但細(xì)想一下是旅游人自私,不能為滿足自己的好奇心,而讓別人越破爛不堪越好,這是不可取的??鞓返穆糜尾皇墙⒃趧e人的苦難生活之上,旅游開發(fā)是要讓旅游點的人們走上共同富裕之路,處理好開發(fā)與保護(hù),做到開發(fā)有度韻味有存,這才是開發(fā)之正道。夢泉村在改造村容村貌的同時,保留了古村落的魂,為夢泉村點贊。</p> <p> 淄博之行了卻我探訪中國最早長城——齊長城的愿望,滿足了我的好奇心,攀登幾山前所失望。劈山找到有蒼桑感、有時間沉淀的基本原汁原味的“中國長城之父”——齊長城(為旅客安全和行走觀光,有的地段加以整理)。我慢慢地走,細(xì)細(xì)地看,不辭辛勞登上了劈山幾座山頭,撫摸齊長城,夕陽西下時不待我,快下山吧,劈山再見,齊長城再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