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雪域</p><p>太陽神手中那把神奇的白銀梳子,</p><p>是我人世間冰壺釀月的凈土雪域,</p><p>每當你感悟大海像藍天平靜的心潮時,</p><p>可想過那是她傾心給天下山河的旋律!</p><p>寒凝的冰和雪都是生命有情的儲蓄!</p><p>因此潮和汐總拽住日月的彩帶不舍,</p><p>再不使飛塵泯滅我激濁揚清的一隅!</p><p> 1985.8.28于京都</p> <p> 答辯</p><p>我贊譽亞馬遜河鼓起印第安古歌的壯偉,</p><p>我嘆服尼羅河聚起《一千零一夜》的星輝,</p><p>但是我并不因此對我的生身母親說三道四,</p><p>因為黃河長江把《格薩爾》捧給群星燦爛的世界!</p><p>各民族的文明歷史都不是天界的賜予!</p><p><br></p><p>我的責任不是從別處引進陌生來裝束母親,</p><p>而是把生母的乳汁化作我譜寫史詩的智慧!</p> <p> 路</p><p>路坦途上我欣賞馬蹄的速度, </p><p>沙漠里我欽佩駝背的重負, </p><p>但是連巖鷹都膽顫心驚的雪山上,</p><p>我看見吐舌的牦牛像躍澗的猛虎!</p><p>奮斗者的足下都有一條通途! </p><p>請不要把那潛水的本領說得太玄, </p><p>我祖先的項鏈就是那海底的珊瑚!</p><p> 1981.12于蘭州</p> <p> 鼓 樂</p><p>——歷史的教誨</p><p>想起長白山的虎嘯,胸中的尊嚴像海潮回升, </p><p>看見西雙版納的大象,腳下的群山也列陣走動,</p><p>猛聽得蒙古草原上縱蹄的野馬嘶鳴聲陡起,</p><p>我心中的岡底斯雪獅昂揚起抖落云露的綠鬃!</p><p><br></p><p>風調雨順的季節(jié),天地滄桑最愛聽鼓樂齊鳴! </p><p><br></p><p>當每一個民族驕傲地唱出他悅心的史詩樂章,</p><p>一個文明國度的形象就拓上子子孫孫的心屏!</p><p> 1982.5.19于北京牛街</p> <p> 布達拉宮</p><p>——進取者的上馬石 </p><p>月夜里像銀塔屹立天界的城池,</p><p>艷陽下像金鑾放射人間的真知,</p><p>一千間華宮是十明文化組成的星座,</p><p>十三層殿宇是十三個世紀差遣的信使!</p><p><br></p><p>紅白宮并不裝點雪域門面的粉脂!</p><p><br></p><p>進取的千秋兒孫該明白祖先的用意,</p><p>那宮前的高碑是等待你上馬的基石!</p><p> 1982.9.30于拉薩</p> <p>晶亮的種子</p><p> ——吞米桑博扎</p><p>打從吞域人播下三十顆晶亮的種子,</p><p>文明的史冊收攬了三部四茹六岡的勝跡。</p><p>后來冰刀雪劍割裂了衛(wèi)藏多康的肌膚,</p><p>萌芽的種子還深埋在蕃域人完美的心里!</p><p>再冷的嚴冬也鎖不住播種的季節(jié)!</p><p>今朝玉龍已經詠嘯;種子就要發(fā)芽,</p><p>我赤腳墾拓心田,耕植嶄新的世紀</p><p> 1983.1.6 </p> <p>中文名 :伊丹才讓</p><p>性 別: 男</p><p>出生年月: 1933/2/10</p><p>民 族: 藏族</p><p> 青海平安縣沙溝鄉(xiāng)人。中共黨員。1954年畢業(yè)于西北藝術學院少數民族藝術系舞蹈音樂專業(yè)。</p><p> 1949年后歷任青海省青年干部訓練班學員,民族公學組織科干事,文藝班干事兼業(yè)余舞蹈演員,西北民族學院藝術科教員,甘肅省民族歌舞團演員、編導、舞蹈隊長、合唱隊長、創(chuàng)研究主任、行政負責人,甘肅省文聯(lián)民間文藝研究會籌備組副組長兼秘書長,甘肅省民協(xié)第一屆副主席兼秘書長,甘肅省文聯(lián)文學院專業(yè)作家、省作家協(xié)會副主席,文學創(chuàng)作一級。甘肅省文聯(lián)第一、二、三屆委員,中國少數民族文學學會理事,中國歌謠學會理事,中國少數民族作家學會常務理事,中國藏族文學學會(籌)副會長。1955年開始發(fā)表作品。1979年加入中國作家協(xié)會。</p><p><br></p><p> 個人成就</p><p>著有詩集《金色的駿馬》(合集)、《雪山集》、《雪獅集》、《雪域集》、《雪韻集》、《喀瓦岡瓊》(藏文版),詩選集《雪域的太陽》、《伊丹才讓短詩選》(英漢對照),民歌集《藏族婚禮歌》,文集《雪山獅子吼》,特寫《雪域哲人的思辨之花——舉世首次得出月球有水的科學結論》等。歌舞《拉卜楞節(jié)日》(合作,已公演)被評為1957年全國專業(yè)歌舞會演優(yōu)秀節(jié)目,詩歌《捧送陽光的人》、《母親心授的歌》分別獲全國第一、二屆少數民族文學創(chuàng)作一等獎,組詩《山海奏鳴曲》獲1985年五省區(qū)藏族文學一等獎,詩集《雪獅集》獲1991年甘肅隴南春杯文學獎及全國第四屆少數民族優(yōu)秀詩集獎、《雪域集》獲甘肅省第四次文學評獎優(yōu)秀作品獎,長篇抒情詩《生命沉浮的韻律》等在全國和省區(qū)獲獎20余次。</p><p>伊丹才讓 藏族,1933年生,雪域宗喀人(青海平安)。自懂事起或放羊或種地或支差役,沒能念完小學。1949年參加工作。1952年進西北藝術學院攻讀音樂舞蹈專業(yè)。先后在西北民院、甘肅民族歌舞團任舞蹈演員、教員、編導、舞蹈隊長、合唱隊長、創(chuàng)研室主任等。采集過藏族民間歌與舞,創(chuàng)作有舞蹈《拉卜楞節(jié)日》等;出版有民間《婚禮歌》等;寫過歌詞,出版有唱片。1958年開始發(fā)表詩歌。著有詩集《雪山集》、《雪獅集》、《雪域集》、《雪韻集》、詩選《雪域的太陽》、文集《雪山獅子吼》、特寫《雪域哲人的思辨之花——舉世首次得出月球有水的科學結論》等。多有詩作與詩集,曾多次獲全國及省、區(qū)文學獎。1979年調甘肅省文聯(lián),當過省民協(xié)副主席。現為甘肅省作協(xié)副主席。中國作協(xié)會員,一級作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