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在中華大地上“根”文化無處不在,她造就了幾千年來中華民族在人類歷史長河中綿延不斷的發(fā)展。</p><p> 一個人要有自己的獨立人格,要有自己的獨立價值和精神世界,一個民族也是一樣! 當(dāng)我們審視中華文化,其文明史獨樹一幟,迄今亦然。</p><p> 中華文化特別強調(diào)“和”,認為不同文化只有互相學(xué)習(xí)和融匯,文化才能更加生機勃勃。在傳承和弘揚中華文化過程中,要廣納百川,博采眾長,吸取營養(yǎng),同時不忘博大、和諧、道德、文明精髓之道,文化振興才能成為現(xiàn)實。</p><p> 中華文化之所以長久不衰,其源泉在根在魂,五十六個民族文化共生共榮,形成極具生命力的文化體系,讓中華民族始終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p> <p> 中國文字是中華文化根與魂的交集,她記載了遠古至今文明歷史的記憶,她維系了綿延不衰的民族情感,這種博大精深的文化魅力需要我們?nèi)鞒泄獯蟆?lt;/p><p> 酈波在點評中國漢字如是說:詩詞大會、成語大會、漢字大會,都是體現(xiàn)民族文化自信所做的具體事情。它喚醒了民眾的共識和共鳴,讓民眾認識到漢字的魅力,甚至思考,古巴比倫文明、古埃及文明、古印度文明、中華文明等人類古代四大文明里,為什么僅有中華文明能夠延續(xù)至今?這是因為中華民族有世界上獨一無二的母語文化系統(tǒng),它的漢語和漢字有強大的生命力和向心力,不僅是中華文明賴以存在的根本,更是中華民族走向未來,實現(xiàn)夢想的力量。由漢字構(gòu)成的詩詞,是語言的精華,它是每個中國人的內(nèi)心記憶,能喚起國人共同的記憶和文化自信。</p><p> 漢字、詩詞,包括漢語體系,它是“華夏文明傳承的基因密碼”,是中華民族之所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獨特的基因,第一,它可以凝聚華夏民族的凝聚力;第二,它也是傳承民族文化基因的一個核心工程。比如,“力拔山兮氣蓋世”“會當(dāng)凌絕頂,一覽眾山小”“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等等,它總是蘊含著豐富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一種獨特的精神力量。而這種人生觀、價值觀在華夏文明傳承過程中,一直在影響著每一代人。這叫什么?這叫核心價值觀。再如,“夜闌臥聽風(fēng)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這些詩詞讓人感受到一種深深的情懷。詩是抒情文學(xué),之所以具有史學(xué)價值,就是因為它蘊含了家國天下的情懷和價值追求。</p> <p> 萬物皆有緣,樹高千尺,落葉歸根,這就是根文化之“魂”。人類發(fā)展如此,自然界亦是如此。</p><p> 中華民族發(fā)展有其“根”與“魂”傳承的脈絡(luò),自然法則周始也是如此。參天大樹不管它如何延展,終要回歸故土。</p> <p> 海峽兩岸一家親,打斷骨頭連著筋。這筋是什么?這筋就是中國“根”文化,是聯(lián)結(jié)兩岸關(guān)系的重要紐帶和支柱。大陸與臺灣血緣相親、同根相連,史同緣、書同文、語同聲、民同俗,“根”和“魂”緊緊聯(lián)系在一起。</p><p><br></p> <p> 沒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規(guī)矩是建立在法制、道德、文明的基礎(chǔ)上,社會的和諧需要大家共同努力。</p><p> 參天大樹的生長也有其和諧共生的法則。道路與樹根的共存相安無事,相互包容,相互扶攜,從中折射出寓意深刻的哲理。保護自然,呵護生態(tài),是每個人應(yīng)盡的義務(wù)。</p> <p> 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根與魂,它已經(jīng)成為中華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國人內(nèi)心,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中國人的思想方式和行為方式。堅定文化自信,必須傳承和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5000多年的滄桑歲月,中華民族在連綿不斷的文明歷史中創(chuàng)造了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為人類文明進步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p><p> 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在修齊治平、尊時守位、知常達變、建功立業(yè)過程中培育和形成的基本思想理念,包括革故鼎新、與時俱進、腳踏實地、實事求是、安民富民、道法自然等內(nèi)容歷久彌新,“天下興亡,匹夫有責(zé)”“剛健有為,自強不息”“上善若水,厚德載物”“天下為公,世界大同”,這些我們耳熟能詳?shù)墓庞?xùn)中所蘊含著的豐富哲理、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都閃耀著永恒的光芒。</p><p> 我們要學(xué)習(xí)根的文化,吸納根的營養(yǎng),承揚根的精神,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從我做起,從現(xiàn)在做起,通過全民族的共同努力,實現(xiàn)中華民族的“中國夢”指日可待。</p> <p>文字:部分來自網(wǎng)絡(luò)</p><p>攝影:行吟山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