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板廠峪境內(nèi)長城是明代大將戚繼光主持修建的,長城一般寬為5米,高4.8米,用石頭和青磚砌成,綿延約15公里,地勢險要,建筑雄偉,敵樓星羅棋布,最高敵樓修建在800多米高的山頂上。每段長城都以當?shù)氐牡孛麃砻热缋匣?、盤道溝、蛇窯溝、楊來樓等。在50多座敵樓中,保存較完好的敵樓有30多座,其中現(xiàn)存十幾處長城界碑,在現(xiàn)存明長城中十分罕見。烽火煙墩與敵樓戰(zhàn)臺遙相呼應,全方位、多層次的展示了明長城軍事防御體系獨特的風貌!</p> <p>長城在高高的山脊上一字排開,每個高峻挺拔的山尖上都有敵樓。楊來樓是東西長城的分界線,東側(cè)通向董家口、大毛山方向,西側(cè)通向義院口方向。兩側(cè)長城在向東、西方向延展之后不久皆轉(zhuǎn)向南,另有一橫向的坍塌嚴重的城墻在兩者之間串聯(lián)。</p><p>楊來樓敵樓是一座空心敵樓,此樓分為上下兩層,中部設有鋪房,上下層之間以階梯相通;下層可以遮風避雨,頂上可瞭望射擊,鋪房可以儲備武器與糧食??招臄硺撬拿嬖O有箭窗,稱四眼樓。此敵樓雖已殘垣斷壁,但其雄姿依然如故。</p><p><br></p> <p>在明長城磚窯遺址旁邊,有兩座保存完好的磚窯,占地約300平方米。磚窯四周已被村景區(qū)管委會用柵欄和鐵鏈隔離。兩座磚窯為馬蹄窯,窯口直徑為5米,窯深3.5米。里面保存著當時燒好的筑長城用的大磚頭。磚窯里的磚長34厘米,寬17厘米,厚9.5厘米,重約9公斤。磚窯為義烏兵建造。</p>